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常考题检测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常考题检测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23 23:11: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常考题检测卷(试题)-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犹如(yóu) 水洼(wā) B.凌乱(líng) 雨靴(xié)
C.钥匙(yuè) 喇叭(cì) D.歌韵(yùn)  辽阔(liǎo)
2.《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这三首诗有什么共同点?( )
A.都抒发了作者的思念之情。
B.都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C.都写的是秋天的景色。
3.《秋天的雨》中“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这句话的意思是( )
A.小朋友不守规矩,想偷吃。 B.水果太香甜,吸引着小朋友,使他们不想离开。
4.下列哪项材料不适合做本次《习作:写日记》习作的材料?( )
A.今天,我观察了我养的小白狗,发现它不仅长得可爱,还喜欢听音乐,这次日记就写我的观察过程了。
B.我上幼儿园的时候,有一天,老师带领我们玩丢手绢的游戏,特别有趣,本次日记就写那天的丢手绢游戏。
C.我今天读了一本书,觉得挺有趣,本次日记,我就写读这本书的感受。
D.今天,我在上学的路上看见许多人在扫雪,场面特别壮观,这次日记就写它了。
5.下面诗句中,对加点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停车坐爱枫林晚(因为) B.荷尽已无擎雨盖(举,向上托)
C.知有儿童挑促织(挑选) D.远上寒山石径斜(歪斜,不正)
6.学过《秋天的雨》一文后,你觉得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出了秋天的美。
B.全文以“秋雨”为线索,把秋天里的许多景物串在一起,描绘出一个美丽、丰收、快乐的秋天。
C.春天到了,小青蛙忙着挖洞,准备到地里舒舒服服地睡大觉。
D.文章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二、填空题
7.会认。
给下列生字注音。
钥( ) 缤( )
枚( ) 喇( )
8.形近字组词。
料( )由( )闻( )勾( )
抖( )油( )问( )句( )
9.把下列四字词语补充完成,再按要求作答。
第一组:摇( )晃( ) 提( )吊( ) ( )疾( )快
第二组:天( )云( ) 金( )香 五谷( )
我发现第一组词语括号中填写的都是有关_________的字,第二组都是跟________(季节)有关的词语,我还可以用_________(写一个四字词语)来形容这个季节。
10.下面这幅图画跟第二单元的哪一首古诗最匹配?请把它默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11.照样子,写一写。
春:春光明媚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夏:烈日炎炎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秋:枫叶似火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冬:白雪皑皑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12.在句子中填写恰当的关联词语。
(1)颐和园的美景说也说不尽,( )有机会,你( )到那里细细游赏吧!
(2)( )他说得对不对,你( )应该让人把话说完。
(3)李大伯( )年过六十,( )劳动的劲头却比得上年轻的小伙子。
1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①《铺满巴掌的水泥道》作者张秋生善于从平常的事物中去发现事物的美“巴掌”指的( )
②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 ),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 )。
③《赠刘景文》这首诗中,苏轼勉励朋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④到郊外秋游,看到山上红红的枫叶,我情不自禁的吟出杜牧《____》里的古诗________。
⑤萧萧梧叶( ),江上秋风( )。
三、信息匹配
14.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我站在辽(láo liáo)阔(kòu kuò)的大地上,一群大雁吟(lín yín)唱着动听的歌,队列整齐地从我的头顶掠(luè lüè)过。它们每振(zhèn zhèng)动一次翅膀,就会引发我内心的一次颤抖 (dǒu dòu)。
15.选择恰当的拟声词,填一填。(选做)
肃肃 切切 唧唧 泠泠
(1)暗虫( )夜绵绵,况是秋阴欲雨天。
(2)溶溶山雾披,( )沙鹭起。
(3)霜草苍苍虫( ),村南村北行人绝。
(4)( )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四、现代文阅读
课外阅读
秋 风
佚名
①秋天的风是个勤劳的小姑娘。她将松软的白云做成手帕,把天空擦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明净的天空一下子显得又高又远。鸟儿们的欢叫藏不佳,追着、闹着、笑着把清脆的歌声酒向广阔的天空。
②秋天的风是个淘气的小男孩,他最喜欢在林间奔跑。从树木的枝叶间跑过时,他发现了一个小秘密——在密密实实的绿叶下面,藏着一只只青涩的小脸庞,有的紧紧挤在一起,像一串串风铃在树上叮当作响。哈!淘气的秋风为这个发现激动不已,他将叶子掀开,大声呼唤太阳。太阳公公笑眯眯地走过来,爱怜地抚摸这些小脸庞,小果实们一个个羞红了脸。
③调皮的秋风想到一个好点子,他三下两下爬上树梢,将叶子的衣裳涂染。满树的叶子被他信手一涂,有的穿上黄裙子,有的穿上红裙子,像一只只五彩斑斓的蝴蝶栖息在枝头。好看!好看!秋风拍着手欢呼起来,树上的蝴蝶受了惊吓,一只只轻飘飘地飞离了枝干,有的和小草拥抱,有的嬉戏着随流水越走越远了。
④没有了树叶的遮掩,果实们一个个涨红了脸,羞答答地挂在枝头,看大人小孩投以惊喜的眼光,任凭秋风把甜蜜的芬芳洒满大地,招引馋嘴的鸟儿。
⑤秋风快乐地奔跑着!奔跑着!
16.形成解释。
理解词语。
(1)她将松软的白云做成手帕,把天空擦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
由“把天空擦得干干净净”,可以推测出“一尘不染”指__________。
(2)满树的叶子被他信手一涂,有的穿上黄裙子,有的穿上红裙子,像一只只五彩斑斓的蝴蝶栖息在枝头。
看到“五彩斑斓”一词,我猜测__________、__________可能是它的近义词。再结合上文“有的穿上黄裙子,有的穿上红裙子”,可以确认“五彩斑斓”的意思是__________。
17.形成解释。
文中画线句子中的“青涩的小脸庞”和“树上的蝴蝶”分别指的是什么?
“青涩的小脸庞”指的是__________,“树上的蝴蝶”指的是__________。
18.整体感知。
本文将秋风带来的变化用一种诗意的语言来描绘。将每段内容和秋天的特点连一连。
第①段 秋叶飘落
第②段 天高云淡
第③段 果实成熟
第④段 果实累累
19.评价鉴赏。
照样子,从文中找出有新鲜感的句子再做出赏析。
例:满树的叶子被他信手一涂,有的穿上黄裙子,有的穿上红裙子,像一只只五彩斑斓的蝴蝶栖息在枝头。
赏析:这句话描述的内容是秋天,树叶有的变成了黄色,有的变成了红色。我喜欢文章中的叙述方式,多富有诗意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创意运用。
秋天的风是什么样的呢?先结合本文内容补充完整,再照样子写一写。
秋天的风是个____________________。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仿写:秋天的风是个_____________________。他(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观“画”
秋天像童话里一位美丽的仙女,悄悄地走进了这个五彩缤纷的大世界。早晨,我坐在窗前全神贯注地欣赏着那神奇而又美丽的“画”。
瓦蓝瓦蓝的天空像一面无边无际的大镜子。如烟似雾的云从天空慢慢飘过,几乎不(留 流)一点儿痕迹。忽然,我欣喜地发现天空出现了一个黑色的字。是“一”字,不,是“人”字,是一群大雁整齐地排着队向南方飞去。啊,“画”中的天空充满着勃勃生机!
一棵棵树都经不住秋天的考验,一片片黄叶(旋 悬)挂在树上,一阵风拂过,黄叶打着旋儿,从树上纷纷落下,我还以为是一群黄蝴蝶飞来了。弯曲得很古怪的枝干上,偶尔有一两只鸟停在那里,好久好久,一动不动,衬着碧蓝的天空像一幅古画。最引人注目的是松树,它穿着碧绿的衣裳、仍然昂首挺胸立在那儿活像一名全(副 附)武装的士兵,花儿弯着腰垂头丧气、等待着来年春天给它们新的力量与生命。一些小草枯萎了,还有一些却在跟大自然作最后的拼搏。“画”中的花草树木总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
虽然秋天没有春天的生机勃勃,没有夏天的鸟语蝉鸣,没有冬天的银装素裹、可它比春天更富有欣欣向荣的景象,比夏天更富有(绚 炫)烂灿丽的色彩,比冬天更富有诗情画意,我爱秋天的一切。
21.给括号选择正确的字。
不(留 流)________一点儿痕迹 (旋 悬)________挂
全(副 附)________武装 (绚 炫)________烂灿丽
22.________没有在作者秋天的画里。( )
A.花草树木
B.南飞的大雁
C.碧绿的湖水
23.“欣欣向荣”的意思是________。用“欣欣向荣”造句________。
24.概括最后一段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25.妙笔生花。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怎样写日记。请大家动笔写一篇日记吧,可以写一写自己经历的新鲜事,也可以写一写自己观察到的美景。注意日记的格式,如果能运用积累到的句子会更好!
参考答案:
1.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字音的掌握。
B:雨靴(xié)改为xuē;
C:钥匙(yuè)改为yào,喇叭(cì)改为lǎ;
D:辽阔(liǎo)改为liáo。
2.C
【详解】本题考查对古诗的掌握情况。
《山行》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
《赠刘景文》这首诗是诗人写赠给好友刘景文的。诗虽为赠刘景文而作,所咏却是深秋景物,古人写秋景,大多气象衰飒,渗透悲秋情绪。然此词诗却一反常情,写出了深秋时节的丰硕景象,显露了勃勃生机,给人以昂扬之感。
《夜书所见》这首诗是诗人客居异乡,静夜感秋所作,抒发了羁旅之愁和深挚的思乡之情。草木凋零,百卉衰残,江上秋风瑟瑟寒,梧叶萧萧吹心冷。三首诗都写了秋天的景色。
《山行》《赠刘景文》写出了对秋的赞美,《夜书所见》抒发了作者的思念之情。
3.B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句子含义。《秋天的雨》写了秋天的雨中的事情,各种植物动物在秋天下雨时会经历什么。它是一篇抒情散文,课文以秋雨为线索,将秋天的众多景物巧妙地串起来,从整体上带出一个美丽丰收快乐的秋天。“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意思是,秋天的雨弥漫着好多水果的气味,又香又甜,馋的小朋友们都走不动路了,很想停下来品尝一下秋天水果的味道。
4.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适合《习作:写日记》习作的材料的辨别与分析。日记是要记录下当天发生的事。B选项中的材料的时间点却是上幼儿园时的某一天,所以B选项不适合做本次《习作:写日记》习作的材料。
5.C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中重点字词的理解。可以结合具体语境来理解词语的意思,也可以将选项中给出的加点字的意思代入到诗句中判断。
A项“停车坐爱枫林晚”意思是“因为喜爱这枫树林傍晚的景色”,所以此处“坐”的意思是“因为”。
B项“荷尽已无擎雨盖”意思是“荷花开尽,而托举荷花的荷叶也没有了”,所以此处的“擎”是指“举,向上托”。
C项“知有儿童挑促织”的意思是“家中几个小孩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呢”,“挑促织”理解为“斗蟋蟀”,不是“挑选蟋蟀”,因此“挑”的意思是“用细长的物件逗引”。
D项“远上寒山石径斜”的意思是“山石小路远上山巅弯弯又斜斜”,所以此处“斜”的意思是“歪斜,不正”。
综合来看,本题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
6.C
【详解】本题考查对所学课文内容的理解。回顾所学内容可知,《秋天的雨》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名为写秋雨,实际在写秋天。课文的内容丰富多彩,作者抓住秋天的特点,从秋天的到来写起,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以“秋雨”为线索,把秋天里的许多景物串在一起,描绘了秋天缤纷的色彩,秋天的丰收景象,还有深秋中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根据文中“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小喜鹊衔来树枝造房子,小松鼠找来松果当粮食,小青蛙在加紧挖洞,准备舒舒服服地睡大觉。”可知,C选项中“春天到了,小青蛙忙着挖洞,准备到地里舒舒服服地睡大觉”说法错误。
7. yào bīn méi lǎ
【解析】略
8. 材料 缘由 见闻 勾引 发抖 油腻 问题 句号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要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掌握音形义才能正确作答。书写时要注意“料、抖、由、油、闻、问、勾、句”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9. 头 脑 心 胆 手 眼 高 淡 桂飘 丰登#丰收 身体部位 秋季 秋风习习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补全词语。
要求我们平时加强对词语的累积。要对词语的空缺部分进行仔细分析,所填字要符合词语的完整性,注意不要写错别字。
摇头晃脑:形容自己感觉很有乐趣或自己认为很不差的样子。
提心吊胆:形容对事情不能放心,非常害怕。
手疾眼快:动作迅速,眼光敏锐。形容做事机警、反应快,动作敏捷。
天高云淡:天气晴朗,天空云少而高、轻薄而淡。指秋天的天空。
金桂飘香:秋季里桂花盛开,花香馥郁,香飘四散。
五谷丰登:泛指粮食丰收。
第一组填写的字都是有关身体部位的字,第二组都是跟秋季有关的词语。形容秋季的词语有:秋高气爽、一叶知秋、金风送爽、秋风落叶等。
10.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古诗文名句默写能力。学生首先需要对图片的认识来默写古诗,需要对考纲范围内的古诗文熟读成诵,能根据要求进行理解性默写;能联系实际进行恰当运用;准确无误的书写。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山行》。诗歌通过诗人的感情倾向,以枫林为主景,绘出了一幅色彩热烈、艳丽的山林秋色图。远上秋山的石头小路,首先给读者一个远视。山路的顶端是白云缭绕的地方。路是人走出来的,因此白云缭绕而不虚无缥缈,寒山蕴含着生气,“白云生处有人家”一句就自然成章。然而这只是在为后两句蓄势,接下来诗人明确地告诉读者,那么晚了,我还在山前停车,只是因为眼前这满山如火如荼,胜于春花的枫叶。与远处的白云和并不一定看得见的人家相比,枫林更充满了生命的纯美和活力。
译文:
山石小路远上山巅弯弯又斜斜,白云生发之处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只因爱那枫林晚景我把马车停下,霜染的枫叶胜过鲜艳二月的花。
11. 鸟语花香 万紫千红 骄阳似火 绿树成荫 秋高气爽 天高云淡 冰天雪地 大雪纷飞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仿写词语,根据不同的季节,写出关于不同季节特点的词语即可。
春:欣欣向荣、万紫千红、春山如笑、春回大地、红情绿意。
夏:夏炉冬扇、夏山如碧、流金铄石、绿树成荫、赫赫炎炎。
秋:五谷丰登、一叶知秋、春华秋实、天朗气清、一日三秋。
冬:岁寒三友、冰天雪地、滴水成冰、冬日夏云、雪兆丰年。
12. 如果 就 不管 都 虽然 但是
【详解】本题考查关联词。
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
(1)仔细阅读句子,分句前后表示假设关系。所以可以用“如果……就”关联词来连接。
(2)仔细阅读句子,分句前后表示条件关系。所以可以用“如果……都”这组关联词来连接。
(3)仔细阅读句子,分句前后表示转折关系。所以选择“虽然……但是”这组关联词来连接。
13. 梧桐树叶 丰收的歌 欢乐的歌 一年好景君需记,最是橙黄菊绿时。 山行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送寒声 动客情
【详解】①本题考查课文的理解能力。
语段选自《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结合“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可知“巴掌”指的梧桐树叶。
②本题考查了课文的背诵。
根据课文内容做题,完成此类题目不难,结合对课文重点语段的诵读完成。
根据《秋天的雨》课文原文填空。课文原句: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
③此题考查对诗句的识记能力。
北宋文学家苏轼的诗作《赠刘景文》一诗中勉励朋友乐观向上,切莫意志消沉的诗句是“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意思是一年中最好的光景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④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诗歌的积累与诵读。
完成此类题目不难,结合对于课文中语段的诵读及题目中的提示将句子补充完整,注意不加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
由“郊外秋游”“红红的枫叶”可以联想到杜牧《山行》。原诗: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这些景物不是并列的处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主有从,有的处于画面的中心,有的则处于陪衬地位。简单来说,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起铺垫和烘托作用的。
⑤此题考查对诗句的识记能力。
本句出自宋代叶绍翁的《夜书所见》。原诗: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这首诗是诗人客居异乡,静夜感秋所作,抒发了羁旅之愁和深挚的思乡之情。草木凋零,百卉衰残,江上秋风瑟瑟寒,梧叶萧萧吹心冷。诗中一个“送”字令人仿佛听到寒气砭骨之声。
14.liáo kuò yín lüè zhèn dǒu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选择正确字音的能力。
完成此类题目要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辽阔:指宽阔的,广阔的。“辽”读“liáo”,“阔”读“kuò”。
吟唱:吟咏;歌唱。“吟”读“yín”。
掠过:倾斜着从表面经过,且伴有一定角度向前。“掠”读“lüè”。
振动:物体以某一空间位置为中心不断往复运动。“振”读“zhèn”。
颤抖:哆嗦;战栗。“抖”读“dǒu”。
15. 唧唧 肃肃 切切 泠泠
【详解】考查拟声词。
(1)“暗虫唧唧夜绵绵,况是秋阴欲雨天。”选自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的《闻虫》,意思是本来在这阴雨连绵的秋夜就辗转难眠,暗处的秋虫还在唧唧叫个不停。
(2)“溶溶山雾披,肃肃沙鹭起。”选自唐代诗人畅当写的《自平阳馆赴郡》。
(3)“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选自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的《村夜》,意思是在一片被寒霜打过的灰白色秋草中,小虫在窃窃私语着,山村周围行人绝迹。
(4)“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选自唐代诗人刘长卿写的《弹琴》。
16. 非常清洁、干净 五颜六色 五彩缤纷 多种颜色错杂而繁多耀眼 17. 树上未成熟的果实 树叶 18. 19. 调皮的秋风想到一个好点子,他三下两下爬上树梢,将叶子的衣裳涂染。 秋风也像小孩子一样调皮,还爬上了树把叶子涂染,这种描述方式把树叶变色的现象写得多有趣啊! 20. 勤劳的小姑娘 将松软的白云做成手帕,把天空擦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 大画家 这涂涂,那抹抹,把森林画成了幅五颜六色的风景画。
【分析】16.此题考查的是根据语境体会词语的含义,我们根据句子:”她将松软的白云做成手帕,把天空擦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可知,”一尘不染“也就是前面”干干净净“的意思。
我们根据句子“满树的叶子被他信手一涂,有的穿上黄裙子,有的穿上红裙子,像一只只五彩斑斓的蝴蝶栖息在枝头。”可知,由句子中的不同颜色可以体会到“五彩斑斓”的意思是指有很多种颜色,和“五颜六色”以及“五彩缤纷”含义相近。
17.此题考查的是对句子的理解。我们根据句子“秋天的风是个淘气的小男孩,他最喜欢在林间奔跑。从树木的枝叶间跑过时,他发现了一个小秘密——在密密实实的绿叶下面,藏着一只只青涩的小脸庞,有的紧紧挤在一起,像一串串风铃在树上叮当作响。”以及联系上下文可知,“青涩的小脸庞”指的是树上未成熟的果实。再由句子:满树的叶子被他信手一涂,有的穿上黄裙子,有的穿上红裙子,像一只只五彩斑斓的蝴蝶栖息在枝头。好看!好看!秋风拍着手欢呼起来,树上的蝴蝶受了惊吓,一只只轻飘飘地飞离了枝干,有的和小草拥抱,有的嬉戏着随流水越走越远了。可知,“黄色的蝴蝶”指的是树叶。
18.此题考查我们对每段的内容的概括。我们根据第一自然段第一句话可知,“秋天的风是个勤劳的小姑娘。她将松软的白云做成手帕,把天空擦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因此,第一段所写的是“天高云淡”,我们由第二段的最后一句话:“太阳公公笑眯眯地走过来,爱怜地抚摸这些小脸庞,小果实们一个个羞红了脸。”可知,第二段所描述的是:“果实成熟”,第三段我们由句子:“满树的叶子被他信手一涂,有的穿上黄裙子,有的穿上红裙子,像一只只五彩斑斓的蝴蝶栖息在枝头。”可知,写的是秋天的落叶,因此可用“秋叶飘落”来概括,第四段“没有了树叶的遮掩,果实们一个个涨红了脸,羞答答地挂在枝头,看大人小孩投以惊喜的眼光”讲的是“果实累累”。
19.此题考查的是对句子的鉴赏,那么我们可以从修辞手法的角度来鉴赏,如“调皮的秋风想到一个好点子,他三下两下爬上树梢,将叶子的衣裳涂染。”该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秋风”描写成了一个调皮的孩子,这种描述方式显得很有趣。
20.此题考查的是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如:秋天的风是个勤劳的小姑娘。她将松软的白云做成手帕,把天空擦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同时我们还可以说:秋天的风是个大画家,这这涂涂,那抹抹,把森林画成了幅五颜六色的风景画。
21. 留 悬 副 绚 22.C 23. 形容草木长得茂盛。比喻事业蓬勃发展,兴旺昌盛 春雨滋润着花儿和小草,它们快乐地生长,天地间呈现出一片鸟语花香、欣欣向荣的景象 24.作者通过对四季特点的概括和对比,着重表现了秋的美好及对秋的热爱。
【分析】21.考查选择正确的字。
“留下痕迹”的“留”不是“流水”的“流”。
“悬挂”的“悬”不是“旋”。
“全副武装”意为对人或对事情准备充分,特指在装备和技术方面的准备。
“绚烂 ”意为灿烂。
22.考查文章内容。
解答本题要结合全文内容来进行解答,结合文章中“是一群大雁整齐地排着队向南方飞去”“一棵棵树都经不住秋天的考验……”可知碧绿的湖水没有在作者秋天的画里。
23.考查词语意思理解。
欣欣向荣是形容草木长得茂盛。比喻事业蓬勃发展。
要想写出好句子,必须要理解自己所运用的词语,能够准确理解所要运用词语的含义,包括其词性和感彩,才能够更加明晰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例如:祖国到处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24.考查概括段落大意。
结合最后一句:我爱秋天的一切,可知此处表达出了作者对秋天的热爱之情。再结合“虽然秋天没有春天的生机勃勃……”可知这种情感是通过秋天与其他季节的对比表现出来的。
25.范文:
5月14日 星期四 晴
放学铃响了,我们拎起书包冲出教室,来到校门口等接送车。
不一会儿,远远地驶来一辆蓝色小面包。我们不禁欢呼起来。可是,从车上下来的却不是那个小个子司机,我们失望地看着这小面包载着得意洋洋的另一路同学飞驰而去,刚才的欢呼声立刻变成了长长的叹息声。
没多时,接送车来了一辆又一辆。我们几个踮着脚,伸着脖子,盼望着,失望着,又盼望着。眼看平时比我们来得迟的车都陆陆续续地接走一路又一路的同学,大家开始着急起来了。“这司机,今日怎么忘了时辰 没良心的,竟然忘了来接我们”。……
“嘀嘀”,一辆红色小三卡来到我们面前,大家对它没抱任何希望。“你们是不是下娄村的 ”—听来了希望,我们赶紧抢着应答。那司机说:“你们的司机今天有事,来不了了,让我来接你们回家。“我们将信将疑,可还是全上了车。
车子很小,我们十几个挤作一团,而且一路颠簸,但比起刚才等车的那份难耐,我们几个还是唱起了欢乐的歌。
【详解】本题考查应用文写作。
要求写一篇日记。日记,就是把自己当天的思想、学习、生活和工作的情况等有选择地记录下来。日记的形式是比较自由的,它不用审题,表达方式不论。有的内容比较集中,也可以有标题。总之,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都可以写进自己的日记。本题写自己经历的新鲜事,也可以写一写自己观察到的美景。但还注意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格式正确。
一般在第一行写清楚时间、星期和天气情况,正文要另起一行空两格。
正文要写当天内最有意义的事或某种深刻的感受,并且是自己见到、听到或亲身经历的事其次注意搜集材料。
日记的材料从日常生活中来。如果具体地描写几件事,就应该分段写,做到层次清楚,段分明,条理清晰,详略得当。日记的内容没有限制,愿意写什么就写什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