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常考易错检测卷(试题)-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豌豆(wān) 蝙蝠(biǎn) B.依赖(lài) 潜水(qiǎn)
C.船舶(bó) 震撼(hàn) D.屋檐(yán) 青苔(tāi)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现在我又看到了那熟悉的乡音和那亲切的笑脸。
B.时间很宝贵,我们要珍惜时间。
C.通过反复试验,使科学家们揭开了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
D.春天的北京是美好的季节。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她昨天摔得那么重,今天居然照常来上课,真是出乎意料。
B.我最喜欢孙悟空了,他能腾云驾雾,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
C.我东翻西找,归根到底把这本书找到了。
D.湖水很清澈,我们可以看见湖底横七竖八的水草。
4.《夜间飞行的秘密》中,给飞机装上雷达来探路,科学家是从( )得到的启示。
A.蜜蜂认路 B.老马识途 C.蝙蝠声波 D.燕尾平衡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蛾”“蚊”“蝇”这三个字的部首相同,说明它们可能都与昆虫类相关。
B.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靠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C.《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中的五粒豌豆最终都被鸽子吃掉了。
D.阅读的时候我们应多动脑筋思考,积极提出问题。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20世纪,人类居住的星球日益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
B.“我,”第二粒豌豆说:“我将直接飞进太阳里去。”
C.“我们不久就要被打开了!”豌豆们说。
D.天是那样低沉,云是那样黑,雷、电、雨、风,吼叫着,震撼着。
7.将下面的句子插入语段中,位置最恰当的一项是( )
就在这时,我看见我的同桌站在队伍的前面,好像在向我打招呼。
①购买车票的队伍长长的,轮到我得好久。
②我还有很多功课要做呢,心里十分着急。
③我灵机一动,悄悄地走到她身旁,趁势站在她前边。
④站着站着,我想到《小学生守则》,感到很惭愧,悄悄退回原位。
A.①之前 B.①一②之间 C.②一③之间 D.③一④之间
8.《呼风唤雨的世纪》中引用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两句诗,说明了( )
A.科学家给世界带来了美丽景象。
B.科学成果像梨花一样开满枝头,很多。
C.现代科学技术成就之大,是人们始料未及的。
二、填空题
9.根据拼音写词语。
为了yán jiū( )蝙蝠的秘密,kē xué jiā( )把蝙蝠关在一个玻璃房间里,在里面hénɡ qī shù bā( )地拉上一些绳子,jì shànɡ( )铃铛,让蝙蝠在里面飞行。
10.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躲避——________ 确信——________
柔弱——________ 急忙——________
11.照样子,写词语
(1)例:横七竖八(含有数字的词语)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例:横七竖八(含有反义词的词语)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感知内容
课文《呼风唤雨的世纪》讲述了20世纪一百年间_____的发展历程,展示了______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________________,唤起我们______、______和______的浓厚兴趣。
13.感知内容
《蝴蝶的家》是一篇言辞优美的____,以______为线,以_________贯穿,真切地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之情。
14.梳理课文,将小豌豆的生长过程和小姑娘的变化填入下表
小豌豆的生长过程 小姑娘的变化
钻进一个长满青苔的裂缝里 ③( )
①( ) 觉得自己好了一些
豌豆苗顺着绳子向上长 讲话时比以前愉快多了,并且第一次能坐一整个钟头
②( ) ④( )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呼风唤雨的世纪(节选)
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在20世纪100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了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很依赖自然,生活在一个慢吞吞、静悄悄、一到夜里就黑暗无光的世界。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我们的祖国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他们的那么多幻想在现代纷纷变成了现实。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形容。
15.给下列字注音。
赖( ) 耕( )
16.短文中画“﹏﹏﹏”线的句子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画“ ”的句子分别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18.阅读第二自然段,说明“发现”和”发明”的区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獾的礼物
①獾很老很老了,他知道自己就要死了,但他放心不下他的朋友们。这天晚上,他坐在书桌前写了一封信,写完就坐在摇椅上永远地睡着了。
②第二天,狐狸把獾的信念给动物们听:“我到长隧道的另外一头去了,再见。獾。”大家伤心极了,特别是鼹鼠,他难过得要命。
③冬天来了,雪盖住了大地,却盖不住大家的悲伤。春天渐渐临近,动物们开始串门,大家又聊起了獾。
④鼹鼠说,獾教过他剪纸。刚开始,他老是剪不好。獾总是热情地鼓励他,不厌其烦地教他,还常常给他做示范。最后,他终于剪出了一长串手拉手的鼹鼠。那份喜悦,他至今还记得。
⑤青蛙回想起獾教会自己溜冰,狐狸回想起獾教会他系领带,兔太太回想起獾教会自己烤姜饼的本领……獾留给大家的这些礼物,好像是矿藏一样。大家常常利用这些礼物,互相帮助。
⑥在一个温暖的春日,鼹鼠爬上他最后一次看到獾的山坡,轻轻地说:“獾老爹,谢谢你。”
19.从画“ ”的句子中,可以看出獾怎样的性格特点?(用两三个词语形容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根据短文完成练习。
(1)下面的问题分别是针对哪个角度提出的?选一选。
A.针对短文内容提问 B.联系生活经验提问 C.针对短文写法提问
①为什么短文对“鼹鼠讲述獾教自己剪纸”写得详细,而对青蛙、狐狸、兔太太的讲述却只写了一句?( )
②短文标题“獾的礼物”在文中指的是什么?( )
③生活中有哪些像獾一样的人?( )
(2)请你再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从短文第⑤段的省略号中想象一下,獾还教过哪些动物什么本领呢?选一个动物写一写,要像第④段那样写得具体一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从獾的身上,你懂得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书面表达
23.快乐写作
题目:《小小“动物园”》
如果你把自己的家想象成一个“动物园”,是不是很有趣呢?想一想,你的家人和哪种动物比较像?什么地方像?每天生活在这个“动物园”里,你感觉怎么样?将你的家人和动物联系起来,给家里的每个人都写上一段吧。
参考答案:
1.C
【详解】此题考查的是字音,这需要我们平时的积累。
在选项A中,词语:蝙蝠 (biān)
在选项B中,词语:潜水(qián)
在选项D中,词语:青苔(tái)
2.B
【详解】考查修改病句。解题方法为:认真读原句,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找出有毛病的地方,根据病因修改;修改病句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检查修改后的句子,看句子是否完整、通顺、合理。常见错误有:用词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词序混乱、重复啰唆、前后矛盾、不符事理、归类不当、指代不明。
A错误,搭配不当;应改为:现在我又听到了那熟悉的乡音和看到了那亲切的笑脸。
B正确。
C错误,成分残缺;去掉“使”。
D错误,搭配不当;北京的春天是美好的季节。
3.C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搭配,根据语言环境及词语的含义判断是否恰当。
出乎意料:指出人意料。
腾云驾雾:乘着云,驾着雾。原是传说中指会法术的人乘云雾飞行,后形容奔驰迅速或头脑发昏。
归根到底:归结到根本上。用在这里不恰当。
横七竖八:有的横,有的竖,杂乱无章。形容纵横杂乱。
4.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课文内容的理解。根据《夜间飞行的秘密》一文中“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显示在荧光屏上。从雷达的荧光屏上,驾驶员能够清楚看到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飞行就更安全了。”可知,给飞机装上雷达来探路,科学家是从蝙蝠声波得到的启示。
5.C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句子以及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
C.《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是安徒生创作于1853年的一篇童话。通过描写五粒豆子的经历,来赞叹生活,描写了五粒豆子的不同的方面,第五粒豆子的事情,让人感动,让人敬佩。
本文主要内容:
有五颗小豌豆出生了,一个小男孩捡到了他们,便把他们当做气枪子弹用。第一颗被鸽子吃了,第二颗被射到一个房顶上,第三颗第四颗溜走了。第五颗被发射到一个花盆里,这户人家有一个多病的小女孩,当她看着小豌豆一天长大时,她对生活也有了希望,身体开始一天天好起来。当豌豆藤结出一串绿色的豆荚时,小女孩的病全好了。关于这个小故事,安徒生在手记中写道:“这个故事来自我儿时的回忆,那时我有一个小木盒,里面盛了一点土,我种了一根葱和一粒豆。这就是我的开满了花的花园。”
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1——6):写豆荚里的五粒豆期待着做点儿事情。
第二部分(7——12):写五粒豆被孩子射到了不同的地方。
第三部分(13——21):具体描写了最后那粒豆的情况。
第四部分(22——24):写五粒豆的最终的命运。
6.B
【详解】此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能力。
B有误,“第二粒豌豆说”在引语中间,后面加逗号。
7.C
【详解】考查了句子的排序,语句排序指的是语句排序型试题,就是要求考生根据语句隐含的信息,将几个打乱顺序的语句重新排序,从而使文段表达流畅,完整通顺。
结合句子“我灵机一动,悄悄地走到她身旁,趁势站在她前边。”可知前面的句子应为:就在这时,我看见我的同桌站在队伍的前面,好像在向我打招呼。
8.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所学课文内容。根据《呼风唤雨的世纪》一文中“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在20世纪100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可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两句诗(意思是:仿佛一夜之间春风吹来,树上有如梨花争相开放。)说明了现代科学技术成就之大,是人们始料未及的。
9. 研究 科学家 横七竖八 系上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究、家、横、竖、系”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10. 躲藏 坚信 软弱 连忙
【详解】本题考查近义词。
首先理解所给词语的意思,再去找与该词意思相近的词语。平时要注意积累。
躲避,指故意离开或隐蔽起来,使人看不见。近义词:遁藏、隐藏、逃匿、闪避等
确信,意为确切的消息。也可意为坚定的信心。也有确定地相信之意。近义词:信任、笃信、深信等
柔弱,意思是常指体弱,易感疲劳的;易得病的(身体柔弱),容易受疾病或其它灾祸影响的。近义词:怯懦、松软、纤弱、软弱等
急忙,指因为着急而行动加快。近义词:仓促、连忙、急遽、匆匆、匆忙等
11. 成千上万 四面八方 一毛不拔 左顾右盼 大材小用 有口无心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仿写词语的能力。
解答本题,要认真读题,明确词语形式,再按照要求进行仿写即可。
(1)“横七竖八”中,七、八是数字,按照要求仿写含有数字的词语。示例:三心二意、十全十美、六神无主。
(2)“横七竖八”中,第一个字“横”和第三个字“竖”互为反义词,按照要求仿写含有反义词的词语。示例:大同小异、东张西望、古为今用。
12. 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 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 热爱科学 学习科学 探索科学
【解析】略
13. 散文 问题与思索 雨天为蝴蝶躲藏在哪里而着急的情感 对幼小生灵的关爱
【解析】略
14. 身体非常虚弱 生了根,长出小叶子 盛开出一朵紫色的花 脸上洋溢着健康的光彩,眼睛发着亮光
【详解】考查对文章的理解。
出自《豌豆荚里的五粒豆》,主要内容:
是安徒生创作于1853年的一篇童话。通过描写五粒豆子的经历,来赞叹生活,描写了五粒豆子的不同的方面,第五粒豆子的事情,让人感动,让人敬佩。
成熟了的豆荚裂开了,里面的五个豆粒飞到广大的世界里去,各奔前程,对各自的经历都很满意。但是那粒飞进窗子“一个长满了青苔和霉菌的裂缝里去”的豆粒的经历,却是最值得称赞,因为它发芽、开花,给窗子里的躺着的一个生病的小女孩带来了愉快和生机。
15. lài gēng 16.这句话概括说明了现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巨大影响。 17.排比 18.“发现”是指人们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经过研究探索看到或找到了一些前人不了解的事物或规律;“发明”则是指创造新事物或新方法。“发现”是本来就存在的但是我们不了解的事物或规律;“发明”的是本来不存在的事物,是新的创造。
【分析】15.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字词的掌握情况拼写能力,学生应在理解的基础上拼读生字并写出正确的拼音。完成此类题目注意音节的声韵母的写法、区分好前后鼻音及声调。
16.这道题考查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含义的能力,要求学生先回到原句并通读所在段,再联系上下文去找答案。结合文章内容可知,这句话概括说明了现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巨大影响。
17.这道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的能力,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的气势。
18.这道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变,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发现”和“发明”,从字面看,两者很相近,但仔细推敲,却有不同。“发现”是指人们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经过研究探索,看到或找到了一起前人不了解的事物或规律;“发明”则是指创造出的新事物或新方法。“发现”的是本来存在的但我们不了解的事物或规律;“发明”的是本来不存在的事物,是新创造。如,本组后面的三篇课文中讲到的电脑、太空育种是前所未有的新创造,而恐龙飞向蓝天演化成鸟儿,就是新发现。
19.热情、耐心、乐于助人。 20. C A B 獾为什么受到了动物们的敬爱? 21.松鼠回想起獾教会他做松子糖。起初,松鼠总是掌握不好火候,做出来的松子糖都煳了。獾一遍一遍地教他,从来没有不耐烦过。最后他终于做出了好吃的松子糖,送了一罐给獾,獾脸上的笑容他一辈子也难以忘记。 22.我懂得了我们要做善良的人,主动去帮助他人,给这个世界带来更多温暖和美好。
【分析】19.此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
由句子:獾总是热情地鼓励他,不厌其烦地教他,还常常给他做示范。我们可知,它很热情、耐心、乐于助人。
20.此题考查我们联系生活实际,得出问题的特点。
由第一个问题短文对“鼹鼠讲述獾教自己剪纸”写得详细,而对青蛙、狐狸、兔太太的讲述却只写了一句?我们可知,这是考查了文章的写作手法,从文章的写法进行提问。
由第二个问题:短文标题“獾的礼物”在文中指的是什么?主要考查我们针对短文内容进行提问。
由第三个问题,生活中有哪些像獾一样的人?我们可知,这是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提问。
我们还可以从短文的内容层面进行思考提问。
21.此题考查我们的思维拓展能力。
从第五段的内容我们可知,松鼠回想起獾教会他做松子糖。起初,松鼠总是掌握不好火候,做出来的松子糖都煳了。獾一遍一遍地教他,从来没有不耐烦过。最后他终于做出了好吃的松子糖,送了一罐给獾,獾脸上的笑容他一辈子也难以忘记。
22.此题考查对内容主旨的理解。
从整篇内容我们可知,我们要做善良的人,主动去帮助他人,给这个世界带来更多温暖和美好。
23.示例:
小小“动物园”
我的家就像一个小小的“动物园”,每个家庭成员都是一只与众不同的动物。
我的奶奶像一只“喜鹊”,不但个子矮矮的、胖胖的萌极了,而且她的叽叽喳喳总是挽救要犯错的我。清晨,我正准备上学去,奶奶用怜爱的目光看着我说:“外面冷,多穿点衣服,别冻着。”我满不在乎地说:“我怕热不怕冷。”奶奶的热脸贴上了冷屁股。她不甘心地又说:“现在都秋天了,赶紧把衣服穿上,感冒了可不要怪我。”我一想到那苦苦的药就觉得难受,只好穿上衣服出门了,一股冷风扑面而来,我心想:“多亏有了奶奶,要不然我一定会感冒的,有这个奶奶真好!”
我的爷爷像一只可爱的小“蜜蜂”,不但天天哼着歌曲跟开演唱会似的,而且还十分会做“蜂蜜(饭)”。一天,我从学校放学回来,还没有进家门就闻到了一股诱人的香味,这使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难道是花香吗?哦,原来是爷爷做的饭菜香。看,爷爷左手拿着锅,右手拿着炒菜铲子,眼睛死死地盯着菜,好像要把菜和锅看透一样,炒菜时更是认真,只见他拿着铲子一点点地翻过来翻过去,似乎正在玩弄珍贵的宝物一样,爷爷时不时撒入各种调料。所以呀,吃爷爷做的饭简直美妙极了,我想:“所有的小馋猫都希望有一个这样的爷爷吧!”
我的妈妈像一只温和的“海豚”,不但是白衣天使乐于助人,而且十分理解别人的心。有一次,我拿着考得比较差的卷子伤心地交给妈妈,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愧疚,泪水哗哗直流。妈妈仔细地看了一遍卷子,不动声色地看了看我,想开口说些什么又闭上了,过了一会儿妈妈用温和的口气说:“没事的,下次考好就行了,赶紧把这些错题抄在错题本上吧!记得把错的原因写出来。”说着,便把一个漂亮的大本交给我,我惊讶极了,把错题流利的写了一遍,啊,这就是我以德服人的好妈妈。
我的爸爸像一只稳重、可靠的“大象”,总是帮助我、教导我。我像一只表情丰富、讨人喜欢的“小孔雀”,是家中的开心果。我的家中时而传出巨大的提醒声,时而传出谆谆的教诲,时而飘出诱人的饭菜香,时而又传出快乐的叫喊声。我相信,我是全世界上最幸福的“小孔雀”。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与作文题目的拟写能力以及语言组织、表述能力。根据题目要求把自己的家想象成一个“动物园”,进行大胆的想象,首先要认真审题抓住题目中的关键点,自己的家人和某种动物比较像呢,我们可以从家人的性格外貌等进行联想;其次要写明自己生活在这个“动物园”里的感受,是幸福、开心还是悲伤。文章内容要求逻辑合理,富有感情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