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常考易错检测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常考易错检测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74.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24 08:09: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常考易错检测卷(试题)-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部编版
一、填空题
1.写近反义词。
(1)近义词。
舒适( ) 深幽( )
格外( ) 体面( )
(2)反义词。
伟大( ) 喜欢( )
茂密( ) 盛开( )
2.[词语积累]
(1)写出3个形容国家兴盛、社会安宁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3个形容国家衰落、社会动荡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那______的蓑毛,那______的流线型结构,那______的长喙,那______的脚,增之一分______,减之一分______,素之一忽______,黛之一忽______。
(2)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______,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______的果实______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______。你们看它______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______它有没有果实,必须______才知道。
(3)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_______,还有那__________________。
(4)信赖,往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语言表达
4.口语交际。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定可行的班级公约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建设团结有爱的班集体。请你根据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提出三条可行的建议。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句子练习。
(1)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用加点字词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仿照画线句子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按要求改写句子。
(1)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鹭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用同样的修辞手法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鹭实在是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父亲说:“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花生的味道很美。花生可以榨油。(用关联词语合成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摇落的桂花我不能不收。(改成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桂花雨》的作者是琦君写的。(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能按词语的不同意思写句子。
(1)请你用“成熟”的两种意思各写一个句子。
①植物的果实完全长成: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人长大,成长或事物逐渐完善: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新鲜”的不同意思造句。
①表示没有变质,也没有经过腌制、干制等:__________________
②表示经常流通,不含杂类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排序题
8.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词语。
(1)翻地 收获 浇水 播种
按先后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史记》 《红楼梦》 《西游记》 《论语》
按先后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鲸鱼 羚羊 白鹭 大象 金鱼
按从小到大的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梅花 荷花 桃花 桂花
按照开花的先后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和理解
我的心爱之物——洋娃娃
山东省青岛唐山路小学五(2)班 李贝
我有一个洋娃娃,它身高20厘米, 长着一对会眨动的亮眼睛,高高的鼻梁,鼻子下面有一个樱桃小嘴,梳着两条麻花辫子,穿着红色的上衣,紫色裤子。你看,它正朝我笑呢。
这个洋娃娃是我过9岁生日那天爸爸送给我的。那是个星期天的上午,爸爸出差回来,从旅行包中取出一个洋娃娃 。“呀!真好看!”我不禁拍起了巴掌。怪了!娃娃这时发出了“咯咯咯”的笑声,眼睛忽闪忽闪地眨着。我正纳闷,爸爸便把娃娃塞到我的怀里,朝娃娃拍拍巴掌,娃娃眨巴眨巴眼又笑出了声。我疑惑地问爸爸:“为什么一拍巴掌娃娃就笑?”爸爸说:“这是声控娃娃,肚子里有个小电脑。”
我欢喜得不得了,拿到手里玩个不停。不一会儿,我又发现了洋娃娃别的本领:会唱歌,会叫爸爸,会哇哇大哭,把它平放下它就闭上眼睛静静地睡觉……真是太神奇了。
吃完午饭,爸爸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我抱着洋娃娃悄悄走到他身旁,轻轻拍了拍洋娃娃的脊背,洋娃娃连声叫着:“爸爸,爸爸。”可是爸爸连头也没转,说:“别逗了,是娃娃在叫。”我的诡计被识破了,只好乖乖走开了。
妹妹听说我有这样一个洋娃娃,见了我就缠着我央求道:“给我玩会儿吧!就一会儿行吗?”可我从不让她动一动。一次我经不住她的纠缠,就把她叫到我房间,把洋娃娃的本事演示给她看。我拍了一下洋娃娃的屁股,它立刻“哇……哇……”地哭起来。“死丫头,你又把你妹妹弄哭了,看我不打你。”奶奶冲进我的房间,我们俩看着奶奶都笑了。
我喜欢我的洋娃娃。
指导教师:朱维山
——2009年第4期《小学生作文辅导》 有改动
9.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写到括号里。
纳闷——( ) 静静——( )
10.第一自然段的第一句写了洋娃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第二句写了洋娃娃______的特点。
11.用“ ”画出写洋娃娃的来历的句子,用“ ”画出写洋娃娃发出声音的原因的句子。
12.作者为什么写和爸爸开玩笑、被奶奶错怪这两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本文的结尾有什么特点?(  )
A.照应开头。 B.抒发感情。 C.解释题目的意思。
课内阅读。
桂花雨(节选)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我念中学的时候,全家到了杭州。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秋天,我常到那儿去赏桂花。回家时,总要捡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14.第一段中,“缠”宇写出了“我”_________的心情;“喊”字写出了“我”摇桂花时_________的心情。
15.与“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所用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B.夜空中的星星像无数只眨着的眼睛。
C.秋天到了,树上的果子都露出笑脸,向小朋友们点头微笑呢!
D.雨后,天空中挂着一座弯弯的彩虹桥。
16.读文中画“ ”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中感受到桂花香甜了人们的生活。
B.桂花一年四季常开,所以人们总能闻到桂花香。
C.从中感受到桂花香气已不受季节的束缚,香甜四季。
D.作者用“浸”字将无形的香气写得可感可触,对桂花的喜爱和怀念之情蕴含在字里行间。
17.读文中画“﹏﹏﹏”句子,完成题目。
(1)下列诗句表达的情感与母亲对桂花的情感一致的是( )
A.每逢佳节倍思亲 B.梅花香自苦寒来
C.冷露无声湿桂花 D.月是故乡明
(2)用自己的话说说你对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人们常常咏赞烂漫的樱花,雍容的牡丹,圣洁的白莲,我却要赞美貌不惊人的花生花。我觉得花生花虽平凡,却蕴藏着另一种美。花生花没有婀娜的姿态,看上去的确比不上樱花、牡丹、白莲。不过记得一位名人说过:“不是因为美丽才显得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显得美丽。”我也并非初次看到花生花就觉得它是美的,我对它产生特殊的感情,是有一段经历的:
三年前,我和妈妈路过一块花生地,看见那星星点点的小黄花,我便想伸手去采一朵玩玩。□不要采□□妈妈制止我□□花生的花□不像桃花□梨花□花生的花□没有一朵是空花□开一朵花□地下就长一颗花生□你采掉一朵□就要少长一颗花生□□“是真的吗?”“妈妈还会骗你?孩子,桃花、梨花容易谢,即便结出果子,也高高地挂在枝头。可是花生花却很谦虚,它把果实埋在地下,不想让人知道花生结果子是自己的功劳。”
妈妈的话使我感到惊奇,同时也引起了我的深思,多么可爱的小黄花!千千万万朵小黄花默默地开、悄悄地谢,最后钻入土里长出千千万万颗花生。
从此,我对花生花产生了特殊的感情。每当看到它,我就联想到那些朴实无华、不慕名利、默默无闻地为人类贡献自己的千千万万个普通劳动者。
18.给短文第2自然段的空白处加上合适的标点。
19.文中说花生花“蕴藏着另一种美”,这“另一种美”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不是因为美丽才显得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显得美丽”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读了这篇短文,你明白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22.小练笔。
回忆父亲“议”花生的话,仿照这种写法,任选一种事物,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
______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______。我们生活中的______(什么人/谁),不正像______一样吗?
参考答案:
1. 舒服 幽静 非常 场面 渺小 讨厌 稀疏 凋谢
【详解】本题考查近反义词。近义词即意思相近的词,反义词是意思相反的词语。
舒适:轻松愉快而安逸。近义词是舒畅、安闲、称心、写意、安适、适意、舒服等。
深幽:曲径深幽,引申为寂寞。近义词是幽寂、静寂、僻静、幽静等。
格外:额外、特别。近义词是分外、卓殊、特别、十分、非常等。
体面:身份;体统。近义词是面子、合适、美观、颜面、场合、场面等。
伟大:形容才识卓越;品格崇高;规模宏大;气象雄伟。反义词是平凡、渺小、藐小、平庸等。
喜欢:对人或事物有好感或感兴趣。反义词是憎恶、悲哀、嫌恶、讨厌等。
茂密:形容草木旺盛而繁多。反义词是疏落、光秃、稀少、枯萎、稀疏等。
盛开:花繁盛地展开。反义词是凋零、凋落、凋谢等。
2. 国泰民安 安居乐业 路不拾遗 哀鸿遍野 多事之秋 生灵涂炭
【详解】本题考查对同类型成语的积累,在日常学习中要有意识的识记、背诵。
故答案为:(1)国泰民安、安居乐业、路不拾遗;(2)哀鸿遍野、多事之秋、生灵涂炭。
3. 雪白 全身 铁色 青色 则嫌长 则嫌短 则嫌白 则嫌黑 埋在地里 鲜红嫩绿 高高 爱慕之心 矮矮 立刻分辨出来 挖起来 “摇花乐” 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与填空。
(1)选自《白鹭》,原文: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2)选自《落花生》,原文: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3)选自《桂花雨》,原文: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4)选自《珍珠鸟》,原文: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4. 课上专心听讲,积极回答问题,课下认真完成作业。 遵守校规校纪,团结友爱相处。 搞好班级和校园卫生,营造舒适的学习环境。
【详解】本题考查口语交际。
题目考查制定班级公约,要求:要根据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提出三条可行的建议。
结合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可以从学习、纪律、卫生三个方面分别提出一条班级公约。注意要有针对性,语言要简洁,有条理。
如:学习方面: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课时要保持安静,专心听讲,大胆举手发言。
纪律方面:上课按时不迟到,有病有事要请假,放学按时回家。
卫生方面:自觉保持班级卫生,不乱扔垃圾。
言之有理即可。
5. 做南瓜灯的时候,先是把大南瓜的顶端削掉一块,然后把南瓜肉和籽都挖干净,再在南瓜壳上刻上眼睛嘴巴,最后把蜡烛插到南瓜里点燃就可以了。 我们的学校,不说美若仙境,至少山清水秀,绿树成荫,来过的客人没有不为之赞叹的。
【详解】(1)本题考查词语造句。
我们要用所给字词,用恰当的语言,将自己想象到的语句表达出来,要语句通顺,表意明确,符合题目要求。
用“先……,然后……,再……”写句子,表示做某事的先后顺序。
示例:早上,我先穿衣,然后刷牙,再洗脸。
(2)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一般要根据例句,从形式(结构、修辞、句式、字数)和内容两方面入手进行仿写。应遵循:内容统一;结构一致;修辞相仿的要求。
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语“不说……,至少……,没有……”造句。
示例:不说我理想多高,至少我还有目标,没有不前进的理由。
6. 白鹭本身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 小白兔卧在林林身边,为林林的经历感到伤心。 白鹭是散文诗。 父亲说,这是他对我们的希望。 花生不仅味道很美,而且可以榨油。 这播落的桂花我一定要收。 《桂花雨》的作者是琦君。
【详解】(1)本题考查反问句转换为陈述句。
句中否定要转化为肯定,去掉语气词,句尾的问号改为句号,最后句子变为白鹭本身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
(2)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
“孤独”一词使白鹭具有了人的情感,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如:小鹿在溪边散步。
(3)本题考查缩句。
要保留句子的主干成分,去掉修饰的成分。“实在”是修饰“是”的,“一首韵在骨子里”修饰“散文诗”。这些修饰成分要去掉,最后句子变为白鹭是散文诗。
(4)本题考查直接引语转化为间接引语。
要改变句中的人称代词“我”改为“他”,“你们”改为“我们”,冒号改为逗号,去掉引号。最后句子变为:父亲说,那是他对我们的希望。
(5)本题考查关联词的使用。
首先要判断句子间的关系,前后句是递进关系,能够表示在意义上进一层关系,用关联词“不仅……而且……。
句子改为:花生不仅味道很美,而且可以榨油。
(6)本题是双重否定句改为肯定句。
双重否定词“不能不”改为“一定”或者“必须”,最后句子变为这摇落的桂花我一定要收。
(7)本题考查病句修改。
首先要找到句子的病因,然后进行修改。
本句是语意重复,“作者”和“写的”意思重复了,最后句子改为《桂花雨》的作者是琦君。或者《桂花雨》是琦君写的。
7. 秋天到了,栗子成熟了,一个个笑得咧开了嘴。 他看上去很成熟,不像一个15岁的孩子。 妈妈买了一些新鲜的水果。 一场雨过后,空气变得特别新鲜。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一词多义的运用。根据意思要求,正确写句子。
(1)①“成熟”指的是果实完全长成:秋天来了,我喜欢的苹果也渐渐的成熟了。
②“成熟”指的是成长:在老师的引导下,我们日渐走向成熟。
(2)①“新鲜”指的是食物:剥开鱼鳞似的荔枝皮,看到了白亮的荔枝肉。荔枝肉新鲜、透明,上面好像抹了一层油,尝了一口,感到有一种独特的清甜味。
②“新鲜”指的是气体:清晨,刚打开窗户,一股新鲜空气迎面扑来。
8. 翻地 播种 浇水 收获 《论语》《史记》《西游记》《红楼梦》 金鱼 白鹭 羚羊 大象 鲸鱼 桃花 荷花 桂花 梅花
【详解】(1)本题按照植物种植的先后顺序应该是先翻地,再播种、浇水,最后收获。
(2)《论语》成书于战国初期,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西游记》成书于16世纪明朝中叶,它是一部中国古典神魔小说。《红楼梦》诞生于18世纪中国封建社会末期,当时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举国上下沉醉在康乾盛世、天朝上国的迷梦中。本题按照成书的先后顺序应该是《论语》、《史记》、《西游记》、《红楼梦》。
(3)金鱼大约能长到30cm到40cm。白鹭体长大约为60-70厘米。羚羊一般长200-345厘米。雄性大象身长达到八米以上。鲸鱼身长可达30米左右。本题按照体型大小,先后应该是金鱼、白鹭、羚羊、大象、鲸鱼。
(4)桃花在春天开花,荷花在夏天开放,桂花在秋天开放,梅花在冬天开放,所以开花先后顺序是桃花、荷花、桂花、梅花。
9. 疑惑 悄悄 10. 身高 眼睛 鼻子 嘴巴 发型 衣着 神态 11.这个洋娃娃是我过9岁生日那天爸爸送给我的。
这是声控娃娃,肚子里有个小电脑。 12.写和爸爸开玩笑表现洋娃娃会喊“爸爸”,写被奶奶错怪表现洋娃娃能发出逼真的哭声。 13.B
【解析】9.本题考查近义词。
纳闷:因感到疑惑而发闷。根据词义,在文中第②自然段“我疑惑地问爸爸”找到“疑惑”。
静静:很安静;很清净。根据词义,在文中第四自然段“我抱着洋娃娃悄悄走到他身旁”找到“悄悄”。
10.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
第一句中:“它身高20厘米”指洋娃娃的身高;“长着一对会眨动的亮眼睛”指洋娃娃的眼睛;“高高的鼻梁”指洋娃娃的鼻子;“鼻子下面有一个樱桃小嘴”指洋娃娃的嘴巴;“梳着两条麻花辫子”指洋娃娃的发型;“穿着红色的上衣,紫色裤子。”指洋娃娃的衣着;第二句中:“它正朝我笑呢”指洋娃娃的神态。
11.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
文中第②自然段中第一句话说明了洋娃娃的来历是9岁生日那天爸爸送给作者的。故用横线画出的句子是:这个洋娃娃是我过9岁生日那天爸爸送给我的。
文中第②自然段,爸爸的回答解释了洋娃娃发出声音的原因,即:这是声控娃娃,肚子里有个小电脑。
1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写和爸爸开玩笑表现洋娃娃会喊“爸爸”;写被奶奶错怪表现洋娃娃能发出逼真的哭声。这两件事都是想表现洋娃娃吸引人的地方,表达出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1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通过叙述洋娃娃的外貌及特征来表达作者对洋娃娃的喜爱之情,故答案选B。
14. 急切 兴奋 15.C 16.B 17. D 作者借母亲的话将杭州小山上的桂花与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进行对比,让我们体会到母亲对家乡的浓浓的思念。作者用饱含深情的文字来寄托自己的思乡之情。
【分析】14.考查对文章的理解。
从“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中可以看出“缠”体现了“我”的着急。
从“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中可以看出“喊”写出了“我”的兴奋。
15.考查对修辞的辨析。
结合题干来看运用了比喻的修辞。
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秋天到了,树上的果子都露出笑脸,向小朋友们点头微笑呢!”中“露出笑脸、点头微笑”来看属于拟人修辞。
拟人: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16.考查对句子的理解。
结合“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来看写出了桂花香融入到了人们的生活,“浸”字将无形的香气写得可感可触,对桂花的喜爱和怀念之情蕴含在字里行间。但并没有表述桂花一年四季常开,所以B项错误。
17.考查对诗词名句的理解辨析以及文章的理解。
结合文章来看不仅写了桂花给“我”童年带来的快乐,也是一份家乡的记忆,也凸显了作者的怀念之情也寄托了对家乡的思念。
“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原文: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译文:独自远离家乡难免总有一点凄凉,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
“梅花香自苦寒来”意思是:梅花飘香来自它度过了寒冷的冬季,比喻引申意思是凡事都须艰苦锻炼,不断磨砺,才能取得成功。
出自《警世贤文》,原文:
有田不耕仓禀虚 ,有书不读子孙愚。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少壮不经勤学苦, 老来方悔读书迟。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智慧源于勤奋, 伟大出自平凡。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少年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欲求生富贵 ,须下死功夫。
“冷露无声湿桂花”出自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原文: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译文: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那样白,树上的鸦雀停止了聒噪,进入了梦乡。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庭中的桂花。今夜,明月当空,人们都在赏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谁家?
“月是故乡明”出自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原文: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译文: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边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正在鸣叫。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有兄弟却都分散了,没有家无法探问生死。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没有停止。
所以“月是故乡明”符合题意,选D。
18.“ ! ” ,“ , 、  。 ,  。 , , , 。 ” 19.不炫耀、谦虚的美 20.“美丽”是外在的,“可爱”是内在的。外在美仅是表面的美,不一定可爱。内在美才是真的美。有了内在美,就一定让人感到美丽。 21.我明白了做人要朴实无华,不追求名利,要学习花生花那样不炫耀、谦虚的品质。
【解析】1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妈妈制止我”是插入语,“我”后用逗号,前后说的话,应用双引号引起来。“不要采”语气强烈,后面应用感叹号。“花生的花”后面是短暂停顿,应用逗号。“桃花”“梨花”是并列词语,中间用顿号,“梨花”后也应用句号。“空花”后是一句话的完结,应用句号。“开一朵花”“你采掉一朵”后面是短暂停顿,用逗号。“底下就长一颗花生”和后面的句子形成两个分句,后面用分号。“少长一颗花生”后的句号应放在引号内。
19.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桃花、梨花都将自己的果实挂在枝头,可是花生花却很谦虚地把果实埋在地下,不让人知道花生结果子是自己的功劳,这说明花生花有着与桃花、梨花不同的美,是指不炫耀,谦逊的美。
20.本题考查句子理解。结合本文主题理解更容易。本文赞美那些像花生花一样朴实无华,不慕名利,默默无闻地为人类贡献自己一切的普通劳动者。美丽是给人们的直观印象,有些事务外表美丽,而却缺乏内在,经不起岁月的磨砺,久而久之也就失去了原先的光鲜;而有些东西虽然没有绚丽的外表却有着丰富的内涵,了解之后便会发现它们与生俱来的魅力。所以说美丽的不一定可爱,可爱的才会美丽。
21.本题考查了记叙文的阅读。短文主要写了花生花,貌不惊人很平凡,却蕴藏着另一种美。告诉我们做人要朴实无华,不追求名利。要学习花生花那样不炫耀、谦虚的品质。阅读短文,注意抓住对花生花描写的句子来体会花生的品格。
22. 莲 的根茎埋在淤泥里,不像甘蔗、莴笋那样,把自己长长的茎长在地面上 科研工作者 莲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仿照这种写法,任选一种事物,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结合事物的特点进行补充完整内容。把它的某个特点与具有这种品质的人联系在一起。
示例:莲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根茎埋在淤泥里,不像甘蔗、莴笋那样,把自己长长的茎长在地面上。我们生活中的科研工作者,他们默默无闻,把自己的心血奉献给科研事业,为祖国的强盛贡献自己的力量,不正像莲一样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