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8张PPT)
读古诗,感受诗中的自然之美。
浪淘沙(其七)
[唐] 刘禹锡
八月涛声吼地来,
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
卷起沙堆似雪堆。
古朗月行
[唐] 李白
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
飞在青云端。
3
现代诗二首
*
听课文朗读,找一找现代诗和古诗有什么不同。
现代诗也叫“白话诗”,与古典诗歌相比而言,现代诗不拘格式和韵律,形式自由。
3
现代诗二首
*
秋晚的江上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读一读,读准字音。
cháo
wěi
cháo
巢
苇
wěi
芦苇
鸟巢
读一读,记一记。
秋晚的江上
你能从题目猜出诗里写了什么吗?
作者简介
诗集《邮吻》《旧梦》《卖布谣》等。
(1880—1932),现代著名诗人、文学史家,浙江绍兴人。
刘大白
代表作品
鸟
斜阳
江
默读《秋晚的江上》,圈出诗中描绘的景物。
芦苇
鸟
斜阳
江
芦苇
诗里的这些景物是什么样子的呢?边读边想象画面。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
读一读,说一说:你的脑海中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鸟儿归巢,从夕阳下飞过,好像是鸟儿要把夕阳驮回巢去一样。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
发挥想象:夕阳是什么样的?鸟儿又是什么样的呢?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
··
把“倦了”这个词语读得轻一些、慢一些,就可以读出鸟儿疲倦的感觉。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想象画面,说一说:斜阳怎么“掉在江上”了?
太阳落山,渐渐西沉,就像是从鸟儿翅膀上掉在了江上一样。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夕阳下的芦苇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妆成
“头白”
“红颜”
运用拟人的手法,让我们看到被夕阳染红了的芦苇,感受到诗人见到夕阳映红芦苇时的惊奇、喜悦。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读一读。
这样的景色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感受呢?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黄昏时江边倦鸟归巢,夕阳西下的景象,画面生动,景色迷人。
秋晚的江上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朗诵诗歌,想象画面。
花牛歌
作者简介
(1897—1931),浙江海宁人,现代诗人、散文家。
徐志摩
主要作品:《再别康桥》
《沙扬娜拉》
《雪花的快乐》
……
朗读诗歌,读准字音。
读一读,记一记。
占
霸
眠
罗
luó
mián
bà zhàn
姓罗
剪秋罗
睡眠
冬眠
一穗
剪秋罗
圈一圈:圈出诗里描写的景物。
找一找:诗里描写了几幅画面?
读一读:小组轮流读诗,每人一小节。
说一说:读完这个小节,你脑海里浮现出什么样的画面?
小组合作学习《花牛歌》
花牛在草地里坐,
压扁了一穗剪秋罗。
读一读,你想象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碧绿的草地上开满了鲜红的剪秋罗,花牛一屁股坐到地上,把一穗剪秋罗压扁了。
花牛在草地里坐,
压扁了一穗剪秋罗。
你感受到了什么呢?
无拘无束
花牛在草地里眠,
白云霸占了半个天。
白云在天上自由自在的,花牛在草地上自由自在的。
花牛在草地里走,
小尾巴甩得滴溜溜。
自由自在 快乐
把“滴溜溜”读得轻快一点就可以读出花牛的快乐。
花牛在草地里做梦,
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
拟人
花牛会梦到什么?太阳为什么要“偷渡”呢?
太阳不愿意打扰花牛的梦,悄悄地落山了,花牛没有醒,还在做美梦呢。
花牛在草地里做梦,
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
悠闲自在
轻轻地读,别把花牛吵醒了。
读着这首诗,我们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头憨态可掬的花牛。它或坐或走或卧,都悠闲自在。随着它的行动,草地、野花、天空、白云、悄悄移动的太阳、青翠的山峰都一一出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带着对花牛的喜爱之情,一起朗读《花牛歌》。
花牛在草地上跑,
蝴蝶和蜜蜂追着它一起舞蹈。
花牛在草地里还会做什么呢?仿照课文说一说。
秋晚的江上
倦鸟归巢
斜阳掉落
妆成红颜
驮着斜阳
景色迷人
花牛歌
草地里坐
草地里眠
草地里走
草地里做梦
悠闲自在
板书设计
一、标红的字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
A.鸟巢(cáo ) 睡眠(mián)
B.芦苇(wěi) 学霸(bà)
C.罗列(ló ) 压扁(biǎn)
D.占领(zàn) 斜阳(xié)
B
随堂练习
二、比一比,组词。
眠( )苇( ) 占( )
民( )围( ) 站( )
睡眠
芦苇
占领
农民
围墙
站住
课后作业
花牛还会在草地里做什么?仿照《花牛歌》写一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