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8《古诗二首》第1课时
欣 赏
说一说
鹳雀楼的来历
鹳雀楼,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黄河东岸,共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是唐代河中府的风景胜地。它与武昌黄鹤楼、洞庭湖畔岳阳楼、南昌滕王阁齐名,是我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相传当年时常有鹳雀(鹳、鹤一类的水鸟)栖于其上,所以得名。后来鹳雀楼于元代初期毁于战火,现在的鹳雀楼是1997年重建的。
王之涣(688年—742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为人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
听读古诗
听读古诗
1.借助拼音或其他方法读准字音,读通古诗。
2.读完古诗后把生字多读几遍。
学习要求
yī
jìn
yù
qióng
céng
依
尽
欲
穷
层
读一读
左右结构
上下结构
半包围结构
送字宝宝回家
依
欲
尽
穷
层
依
尽
欲
穷
层
依
尽
欲
穷
层
认一认
字理
金文
篆文
1.
( )
穷
金文 (穴,洞) (躬,弓身屈体),表示人在穴中,无法站直。造字本义:身居洞穴,身体被迫弯屈、不自由。
楷体
猜字谜
甲骨文
金文
篆文
楷体
2.
( )
尽
字理
甲骨文 (皿,食物用完后空的盛器) (又,抓持) (像毛刷),表示吃完盛器中的食物后用毛刷清洁盛器。造字本义:手持毛刷清洁空的盛器。
猜字谜
2.
( )
尽
字义
4. 都,全:尽是白的。尽收眼底。
1. 完毕:用尽。取之不尽。
2. 达到极端:尽头。山穷水尽。
3. 全部用出,竭力做到:尽心。尽力。
甲骨文
金文
篆文
楷体
猜字谜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诗人王之涣登上了鹳雀楼,看到了怎样的景象呢?
想一想
读一读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和“依”有关的词语通常表示人与人、人与物之间亲密的感情。如:依靠、依偎……
太阳是怎样依着群山慢慢下沉的?
靠
释词义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太阳依靠着山怎么样?从哪个字读出来的?
消失、完
释词义
悟诗意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边读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怎么样的画面?
( )的青山
( )的太阳
( )的黄河
尽:消失。
想一想
1.从哪个字可以看出太阳靠着青山慢慢地落下去呢?
2.哪一个字又告诉我们最后太阳消失在天边?
3.从哪里知道黄河水最终流入大海?
依:依傍。
依
尽
入海流
品诗境
看了这么美的景色,如果我们还要看更多的美景该怎么办呢?
穷千里目,
上一层楼。
更
欲
说说加点词语是什么意思?
欲:将要,想要。
更:再。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 依 山尽,
黄河 入 海流。
欲穷 千里目,
更上 一层楼。
多么有趣的一首诗啊,你能把这首诗改编成一个有趣的故事吗?
读一读
写一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