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 课后作业提升(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2 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 课后作业提升(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5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9-23 15:28: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必修一 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课后作业提升
(原卷+答案)
【基础演练】
蘑菇石上部宽大、下部窄小,形状与蘑菇相似,因此而得名。下图为蘑菇石景观图。据此完成1~3题。
1.蘑菇石(  )
A.下部受风力侵蚀作用强烈
B.上部岩石坚硬,不易被侵蚀
C.下部受流水侵蚀作用强烈
D.形态一直未发生变化
2.与该地貌分布区环境特征相符的是(  )
A.河湖众多 B.旱雨季分明
C.昼夜温差小 D.风力强劲
3.该地貌的形成过程是(  )
A.泥沙堆积—地壳抬升—固结成岩—流水侵蚀
B.地壳抬升—泥沙堆积—固结成岩—流水搬运
C.泥沙沉积—固结成岩—地壳抬升—风力侵蚀
D.地壳抬升—泥沙堆积—固结成岩—风力搬运
读图,完成4~5题。
4.下列图中名称与相应外力作用的组合,正确的是(  )
A.①蘑菇石——风沙侵蚀
B.②溶洞——海浪侵蚀
C.③三角洲——流水侵蚀
D.④沙丘——风力搬运
5.图中,有利于聚落形成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讲述陕西榆林治理毛乌素沙漠的电影《我和我的家乡》2020年上映后广受好评。毛乌素曾是畜牧业比较发达的地区,该地荒漠化后多流动沙地。1995~2013年监测统计表明,该地流动沙地逐步转变为固定和半固定沙丘。当前山地苹果是榆林的一大优势特色产业,其品质优于国家鲜果标准,居全国山地苹果之冠。2016年,榆林山地苹果获得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图一为毛乌素沙漠分布示意图,图二为毛乌素1995~2013气温、降水统计图。据此完成6~8题。
6.毛乌素沙漠1995年后逐步变化为固定沙丘和半固定沙丘的原因可能是(  )
A.太阳辐射增强 B.气候开始转暖
C.年降水量增加 D.长城挡风显著
7.毛乌素沙漠的治理给榆林当地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
①黄河年输沙量减少 ②地表湿地面积增加 ③沙尘天气天数减少 ④年光照时间增长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8.榆林山地苹果相对于陕西其他地区的高原苹果和平原苹果,其发展的自然优势是(  )
①光照充足 ②通风好 ③昼夜温差大 ④病虫害少 ⑤热量丰富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⑤
【能力提升】
下图为某类典型地貌景观图。据此完成9~10题。
9.形成该地貌的主要作用力是(  )
A.流水作用 B.冰川作用
C.风力作用 D.海水作用
10.图中地貌常见于我国(  )
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东南地区 D.西南地区
风沙流通过灌丛植物时,大量沙粒堆积在根部附近,形成灌丛沙丘。据此完成11~12题。
11.灌丛沙丘多出现在(  )
A.沙漠之中 B.绿洲边缘
C.河湖附近 D.乔木周边
12.随着灌丛沙丘增多,当地自然环境(  )
①植被增多 ②植被减少 ③地下水增多 ④地下水减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宜兰县位于我国台湾省东北部,主体为兰阳平原,该平原沿海分布着南北长约23千米、高约10米的连绵沙丘。兰阳溪是孕育兰阳平原的“生命之河”,河流含沙量大,又称为“宜兰浊水溪”。许多河流受南北向沙丘的阻挡在沙丘西侧蜿蜒向北或向南流,最后在沙丘的缺口处入海。图1为台湾省局部地区地形及兰阳平原位置示意图,图2为宜兰县风频图。据此完成13~14题。
13.关于兰阳平原沿海沙丘的成因及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海浪沉积东坡陡西坡缓
B.河流沉积东坡缓西坡陡
C.风力沉积东坡陡西坡缓
D.风力沉积东坡缓西坡陡
14.在该地营造沿海防护林,对海岸沙丘的影响是(  )
A.沙丘不断拓宽
B.沙丘不断增高
C.沙丘西移速度变缓
D.丘体两翼扩展速度加快
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如图为塔里木盆地区域简图及甲、乙两地景观,其中乙地景观为草方格沙障,草方格沙障是一种防风固沙、涵养水分的治沙方法,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在沙漠中扎成方格形状。
材料二 绿洲是沙漠中具有水草的绿地,绿洲与周围的沙漠在局部地区会形成热力环流。下图示意夏季某日塔里木盆地某绿洲与沙漠气温日变化情况。
(1)甲地貌的成因是________,该地貌两翼延伸方向指示________(填:上或下)风向。
(2)在下图中画出6:00~21:00沙漠与绿洲之间的热力环流,并画出高空等压面。
(3)风沙是塔里木盆地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列举风沙对该地区交通的危害。
(4)评价草方格沙障(乙景观所示)防沙的优势和不足。
,
参考答案
1~3.解析:第1题,蘑菇石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由于风携带的沙粒跃移的高度较低,因此岩石的下部受风力磨蚀作用更加强烈,从而形成上部宽大、下部窄小,形状与蘑菇相似的景观。故选A。第2题,该地貌主要分布在干旱地区,河湖稀少,多内流河、内流湖,A错误;终年干旱少雨,B错误;多晴天,昼夜温差大,C错误;多大风天气,风力强劲,D正确。故选D。第3题,该地貌的形成过程首先为泥沙沉积,不断压紧固结形成沉积岩;再经过地壳抬升,水平的岩层出露地表;不断受风力侵蚀而形成蘑菇石。C正确,故选C。
答案:1.A 2.D 3.C
4~5.解析:第4题,图中名称与相应外力作用的组合,正确的是①蘑菇石——风沙侵蚀,A正确。②溶洞——流水溶蚀,B错。③三角洲——流水堆积,C错。④沙丘——风力堆积,D错。A正确,B、C、D错,故选A。第5题,四地中,最有利于聚落形成的是③三角洲,位于河流入海口,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C正确。①、④位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②位于石灰岩地区,都不利于聚落的形成,A、B、D错。故选C。
答案:4.A 5.C
6~8.解析:第6题,据图可知,1995年后榆林气温变化不大,但降水逐步增加,植被覆盖率提高,从而沙丘从流动转为固定、半固定沙丘,C正确,B错误;太阳辐射没有变化,A错;长城挡风一直存在,D错。故选C。第7题,经过大量沙地治理,植被覆盖率提高,榆林涵养水土能力提升,湿地面积增加。经过毛乌素沙漠治理后,水土流失减少,黄河输沙量减少,沙尘天气天数减少。年光照时间变化小。故选A。第8题,榆林山地海拔高,气温低,热量相对不足,其苹果热量条件没有陕西平原地区的苹果丰富,⑤错,故选A。
答案:6.C 7.A 8.A
9~10.解析:第9题,本题考查学生对地貌的认识。图中的地貌为风蚀雅丹地貌,主要的作用力应该是风力作用,流水和风力共同作用也可以形成雅丹地貌,但风力作用是主要的作用力,A项错误。冰川作用和海水作用不会形成雅丹地貌,B、D项错误,C项正确。故选C。第10题,本题考查风沙地貌在我国的分布。图中的雅丹地貌是受到风力侵蚀作用形成,我国具有较强风沙作用的区域是西北地区,B项正确。东北地区是湿润和半湿润区,森林资源丰富,植被覆盖率高,风沙侵蚀作用较小,A项错误。东南地区降水较多,广泛分布丹霞地貌,受风沙侵蚀作用小,C项错误。西南地区喀斯特地貌广布,森林资源丰富,植被覆盖率高,受风沙侵蚀作用小,D项错误。故选B。
答案:9.C 10.B
11~12.解析:第11题,绿洲的边缘因为有水源,有利于灌丛的生长,故灌丛沙丘多位于绿洲边缘,B正确。沙漠中缺水,无法生长灌丛,A错误。河湖附近水源丰富,沙丘分布少,C错误。大量沙丘分布的地方水资源数量较少,不易生长乔木,D错误。故选B。第12题,随着灌丛沙丘增多,当地的沙丘不断被灌丛固定,沙化减轻,灌丛增多,涵养水源能力提高,地下水增多,①③正确,故选A。
答案:11.B 12.A
13~14.解析:第13题,根据题意,兰阳溪孕育了兰阳平原,该处沙丘的沙主要来自于兰阳溪,大量泥沙在河口沉积,在风力的侵蚀、搬运作用下,在海岸边沉积成沙丘,A、B项错误。根据风频图,该处盛行偏东风,所以该处的沙丘,东坡较缓,西坡较陡,C项错误。D项正确。故选D。第14题,在该地营造沿海防护林,有效地防止了风力的侵蚀、搬运作用,沙丘不会再持续拓宽,A项错误。沙丘不会再不断增高,B项错误。沙丘受东风影响降低,沙丘西移速度变缓,C项正确。沙丘两翼扩展速度变慢,D项错误。故选C。
答案:13.D 14.C
15.解析:第(1)题,甲地貌是新月形沙丘,分布在我国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它的成因是风力堆积。新月形沙丘的地貌中迎风坡缓,背风坡陡,两翼延伸方向指向风的下风向。第(2)题,在6:00~21:00沙漠气温高气压低,绿洲气温低气压高,风从绿洲吹向沙漠,高空则相反。等压面是高压高弯,低压低弯,地面气压跟高空相反,所以沙漠高空是高压,高弯,绿洲相反。画图如下:
第(3)题,风沙对交通影响主要有,一是风沙堆积后掩埋路基,二是风沙吹拂减少大气的能见度,影响列车行驶的视线;三是风沙侵蚀会侵蚀铁轨等。第(4)题,考查治沙工程草方格的优缺点,治沙草方格的使用,首先可以增大地面的粗糙度,增加地表的摩擦力,削弱风力,减少风沙的危害;其次草方格中的草类能够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物存活,防沙效果好;但是,有材料的限制,使得治沙草方格使用寿命有限,成本较高。
答案:(1)风力堆积 下
(2)图见解析
(3)风沙掩埋路基;降低大气能见度,影响视线;损坏交通工具;破坏交通信号设施。
(4)优势:增大地面的粗糙度,削减风力,防沙效果好;能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物存活。
不足:使用寿命有限,需要定期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