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湖南省箴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2月入学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5)
(2022高二下·湖南开学考)现代文阅读
材料一:
眼下,直播带货迅速升温,爆发性极强。许多名人参与直播带货,利用直播平台与消费者直接交流。直播带货不仅是助力脱贫增收、乡村振兴的实际行动,而且成为释放和激发消费潜力的重要推手。
直播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得益于主流媒体、知名人士所起到的良好带动作用,更能获得消费者的认同。直播带货的优势在于向“体验经济”延伸,通过场景在线与直接互动带来更高的转化率。直播带货将线下的场景移到了线上,让消费者通过互动在短时间内更加直观地了解产品,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快捷、更加新颖、供求对接更加紧密的服务,将粉丝喜爱与眼球冲击直接转化为购买力,黏性更强,具有比传统营销更高的转化率。另一方面,直播的内容远远不止带货,它也能满足用户精神层面的渴求。除了完成带货任务所产生的经济效应,直播也是在场的陪伴,能够传递幸福感。这种幸福感既来自于与用户互动所产生的一种心理上的陪伴感、群体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抚慰心灵,也来自于知识传递与获取所带来的满足感,通过观看有学之士推介产品及介绍相关知识的直播,能满足我们对信息的渴求、对知识的渴望。
直播带货如何助力乡村经济?“好酒也怕巷子深”,直播带货以一种风风火火的方式打开乡村特色产品的销路,建立能够适应新的销售形势的有效渠道是关键。当下兴起的乡村干部直播带货,需要加快建立健全适应农产品电商发展的标准体系,聚集品牌推广、人才培养、技术支持等功能服务,全面推动打造基于“互联网+三农”长效运行体系的农村电商2.0版本的进程。
为了促进直播带货助力乡村振兴的长效发展,一方面,直播平台要加强自我管理建设,建立资格审查以及评价机制,规范平台内商家行为,另一方面,要建立准入机制,引导主播走专业化之路。未来直播可能会非常普及,随随便便一个场景、一个地方都可以做直播,这需要主播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与能力,这样才能提供更好的服务。最后,相关监管部门也应加快监管制度建设,提高违法成本;对涉及到的多方利益主体,应建立协同共治机制,促进网络直播走向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
(摘编自盘和林《直播带货应助力乡村振兴长效发展》)
材料二:
作为一种新的零售模式,近年来,直播带货风头日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直播带货优势进一步凸显,激活了消费市场的“一池春水”。在市场表现火爆的同时,一些问题也随之而来。从夸大其词的虚假宣传到产品质量的货不对板,从售后服务的难以保障到刷单、售假等各类乱象,都让消费者在购物中难以安心、放心。
直播带货,借助的形式是直播,但最终交易的仍然是产品。产品质量过不过关、服务有没有保障,才是决定用户下一次会不会“买它”的关键。从这个角度来说,直播经济也是“口碑经济”“信任经济”,从业者的守法、诚信才是其发展壮大的基石。如果抱着做一锤子买卖的想法,必然无法行稳致远。从主播、商家筑牢诚信基石,在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上严格把关,杜绝问题商品进入直播清单,到平台加强对经营者及主播的规范引导,完善消费者投诉举报渠道,再到相关部门加强对网上“带货”行为的监管,只有各方协同发力,才能让直播带货在“阳光大道”上越走越远,让消费者在安全放心的环境中提升消费体验。
越是红火的产业,越要警惕被流量带偏。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直播电商市场规模达4338亿元。有机构预测,因疫情特殊时期的拉动,2020年直播电商规模或将超过9000亿元。作为无数人看好的下一个万亿级市场,直播带货是真正的“风口”还是“一阵风”,取决于其创新力,更取决于其发展走向。在经历“野蛮生长”带来诸多问题后,如今直播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问题,已越来越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从人社部拟增设“直播销售员”新职业,将之纳入统一管理,促使其更好地为消费者服务,到浙江推动利用区块链技术对直播电商进行监管,助推解决电商交易的诚信问题,这样的努力越来越多地汇聚在一起,直播经济的发展才能真正令人期待,其前景更加广阔。
“诚者,百行之源也。”未来,5G、虚拟现实等新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发展,将为消费市场带来更大的想象空间。但无论模式、技术如何改变,诚信作为商业的价值基石不会改变。为商业文明注入更多正能量,就能为我们的消费生活带来更多新惊喜。
(摘编自张凡《直播带货要筑牢诚信基石》)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直播经济的发展,得益于主流媒体、知名人士所起的良好带动作用,更能获得消费者的认同;直播还能满足用户精神层面的渴求。
B.当下兴起的乡村干部直播带货,以一种风风火火的方式打开了乡村特色产品的销路,建立了能适应新的销售形势的有效渠道。
C.直播经济是“口碑经济”“信任经济”,产品质量过不过关,服务有没有保障,是决定用户下一次会不会“买它”的关键因素。
D.我国直播电商市场规模庞大,被视为下一个万亿级市场,在经历“野蛮生长”带来的诸多问题后,人们越来越重视其可持续发展。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引用熟语“好酒也怕巷子深”,意在论证直播经济的体验优势,以及它具有的比传统营销更高的转化率。
B.从目前看,直播带货已成为释放和激发消费潜力的重要推手;但如果直播带货的诚信基石被动摇,有可能危及直播经济的发展。
C.直播带货具有直观、快捷的特点,但有的供求过程不能像线下服务那样有保障,消费者在购物中往往难以安心、放心。
D.人社部拟增设“直播销售员”新职业,并纳入统一管理,加上相关部门和直播平台强化监管,直播经济的路将会越走越宽。
3.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电商直播行业的某位“一姐”一直致力于公益直播,被当地授予“爱心扶贫大使”。
B.小吃店店主售卖早点时,忙中出错,多找了顾客10元钱;顾客发现后,返回还钱。
C.某主播为商家带货,虽然播放量很大,但导入到店铺的流量和成交量寥寥无几。
D.某主播在推介产品时,承诺假一赔十,并制定赔付预案,设立基金完善选品标准。
4. 材料二使用了哪些论证手法?请简要说明。
5. 有人认为,在对待直播带货的态度上,材料一和材料二截然不同。你是否同意?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2022高二下·湖南开学考)文学作品阅读
文本一:
同一首歌
阿成
①某歌厅最近雇用了一个刘老头当勤杂工,这个刘老头老且不说,腿还有一点跛,嘴也有些碎,而且还贪杯。经理很快就不满意了。
②有一天,经理看见刘老头坐在一个包厢临门的地方醉眼迷离地抹眼泪,不禁又气又乐,便走过去问,您老觉得在这里受委屈了吗? 刘老头哭得正欢,不说话。
③经理往包厢里看,一个大腹便便头发油光锃亮的中年人正演唱“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此公唱歌讲究作派,嗓子不错,自我感觉更好,他不老老实实照着音乐走,而是演绎成了一首摇滚歌曲,嘶哑狂放,但也挺有新意。这人唱完了之后,硬是作了一个挎枪行军的动作,舞池边上就有人吹口哨打响指,场面煞是热闹。
④经理收回眼光,你是因为这个呀,这是一首革命歌曲。刘老头瞪着眼睛,革命歌曲有这样唱法吗?
刚才唱歌的中年人此时也凑上来了,被老头满嘴的酒气熏得后退了一大步,他笑着说,应该怎么唱法?您当过兵吧?老头点点头。中年人也醒悟过来,敢情您老到过朝鲜? 老刘又点点头。另一个小姐接着道,您杀过美国鬼子吗?老刘愣怔了一下,摇摇头。围观的人们都哄笑起来。
⑤中年人说,您在朝鲜战场上是干啥的?老刘呼噜着鼻子说,咱是后勤兵,在朝鲜待了一个秋天,那一个秋天我们差不多都在挖坑。挖坑?您是说挖战壕吗?先前的那个小姐问。老刘说,挖坑就是挖坟。那边的冬天冷,土冻得厉害,就得在秋天上冻以前把坟预先挖好了。
⑥一个小伙子没有听清前面的话,冒冒失失地问,您给谁挖坟呢? 冬季大反攻呀,反攻不就得有阵亡吗,给咱们自己人提前备着呀。老刘抹一把眼泪,说,我们一边干活一边打赌,看谁能躺到自己挖的坑里。干活的时候我们扯着嗓子唱歌,不唱别的,就唱这首歌。多少年了,一直到现在,一听见这首歌就想起满山坡的空坟来……
⑦喧闹的包厢马上沉默下来了。
⑧沉默当然只是暂时的。此后的日子里,经理继续经营他的歌舞厅,老刘头继续当他的勤杂工。只是客人们在歌单上再也找不到那首“雄赳赳气昂昂”了。
文本二:
双关是一种“用了一个语词同时关顾着两种不同事物的修辞方式”(陈望道《修辞学发凡》)。谢榛在《四溟诗话》中称之为“指物借意”,实指一物,巧借他意。李调元在《雨村诗话》中称它是诗的“借字寓意之法”,借同一字,寓另一意。所以,尽管一语“双关”,而后者所“关”之意才是作者的用意所在。作为微型小说运用的双关,已不是个别词语的修辞问题,它已成为谋篇布局表达内容所使用的一种艺术手法。一类是利用标题词语的谐音来双关。比如《向不通》既是指作品中主人公的名字,又谐音“想不通”。另一类是意义的双关。它利用同一词语的多义,兼指文中彼此两件事,前者是实指,表达词语的一个意义;后者是虚指,暗示同词语的另一意义,创造出作品“复意”的深厚意蕴。比如《考》,一个“考”字,实写参加招生考试的考,从分数观点看,主人公没有考好;虚写考场上经受舞弊考验的考,在刚起步的人生道路上主人公对于道德上诚实与虚假、正直与邪恶方面的考验,却是考好了。这可以说是一场更重要的“考试”,真正决定着人一生的命运。同一“考”字,一语双关,而含意深邃,回味无穷。
(摘编自凌焕新《微型小说艺术探微》)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通过一个看似极为简单的故事,以一种同样看似简单的对比方式,将读者从一个国泰民安的时代带入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抗美援朝的年代。
B.小说以有限视角叙事,开头从歌厅经理的视角切入,用歌厅经理的口吻简洁地道出了故事发生的开端,也让读者对故事主人公有了初步的印象。
C.歌厅里的经理、中年人、小姐、小伙子等人,在听完刘老头的讲述之后“马上沉默下来了”,说明他们对刘老头所讲的有些震惊和不相信。
D.小说结尾“歌单上再也找不到那首‘雄赳赳气昂昂’了”,让顾客明白了删除此歌的原因,也借此交代了故事主人公刘老头所期待的结果。
7.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不刻意追求情节的曲折离奇,而是从小处落笔,在平实甚至平淡的叙述中让读者感受到作品带来的震撼力。
B.第③段中,作者在对中年人演唱歌曲的情形进行处理时,以补叙为主,勾勒出故事的另一个重要人物和场景。
C.“哭得正欢”“呼噜着鼻子”等语句写出了刘老头孩子般天真的举动,让人“又气又乐”,等弄清他哭的原因时,这些举动又显出了悲凉。
D.汪曾祺说:“小小说不能写得很干,很紧,很局促。越是篇幅有限,越要从容不迫。”这几乎是对小小说的苛求,但《同一首歌》做到了。
8.文本一的结尾采用了留白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9.结合文本二,请探究文本一的标题“同一首歌”的双关意蕴。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2022高二下·湖南开学考)文言文阅读
蒙恬者,其先齐人也。恬大父蒙骜,自齐事秦昭王。庄襄王二年,攻赵,取三十七城。始皇七年,卒。骜子曰武,武子曰恬。始皇二十三年,蒙武为秦裨将军,与王翦攻楚,大破之,杀项燕。蒙恬弟毅。始皇二十六年,蒙恬因家世得为秦将,攻齐,大破之,拜为内史。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延袤万馀里于是渡河据阳山逶蛇而北暴师于外十馀年,居上郡。是时蒙恬威振匈奴。始皇甚尊宠蒙氏,信任贤之。恬任外事而毅常为内谋,名为忠信,故虽诸将相莫敢与之争焉。
始皇欲游天下,三十七年冬,行出游会稽,至沙丘崩,秘之,群臣莫知。是时丞相李斯、公子胡玄、中车府今赵高常从。高雅得幸于胡亥,欲立之,乃与李斯阴谋立为太子,遣使以罪赐公子扶苏、蒙恬死。扶苏已死,蒙恬疑而复请之。胡亥已闻扶苏死,即欲释蒙恬。赵高恐蒙氏复贵而用事,怨之。赵高因为胡亥忠计,欲以灭蒙氏,乃言曰:“臣闻先帝欲举贤立太子久矣,而毅谏曰‘不可’.以臣愚意,不若诛之。”胡亥听而系蒙毅于代。前已囚蒙恬于阳周。丧至咸阳,已葬,太子立为二世皇帝,而赵高亲近,日夜毁恶蒙恬,求其罪过,举劾之。子婴进谏曰:“诛杀忠臣而立无节行之人,是内使群臣不相信而外使斗士之意离也,臣窃以为不可。”胡亥不听。而遣御史之代,使者知胡亥之意,不听蒙毅之言,遂杀之。二世又遣使者之阳周,恬曰:“臣将兵三十馀万,身虽囚系,其势足以倍畔,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不忘先主也。”使者曰:“臣受诏行法于将军,不敢以将军言闻于上也。”蒙恬喟然太息曰:“我何罪于天,无过而死乎?”良久,徐曰:“恬罪固当死矣。起临洮属之辽东,城堑万馀里,此其中不能无绝地脉哉?此乃恬之罪也。”乃吞药自杀。
太史公曰:吾适北边,自直道归,行观蒙恬所为秦筑长城亭障,堑山堙谷,通直道,固轻百姓力矣。夫秦之初灭诸侯,天下之心未定,痍伤者未瘳,而恬为名将,不以此时强谏,振百姓之急,养老存孤,务修众庶之和,而阿意兴功,此其兄弟遇诛,不亦宜乎!何乃罪地脉哉?
(节选自《史记 蒙恬列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馀里/于是渡河/据阳山/逶蛇而北/
B.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馀里/于是渡河/据阳山/逶蛇而北/
C.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馀里/于是渡河据阳/山逶蛇而北/
D.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馀里/于是渡河据阳/山逶蛇而北/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
A.始皇是秦王嬴政的尊号,他认为“子议父、臣议君”不可取,取消了“谥号”传统。
B.拜指授予官职,类似的还有“除”“授”,“拔”“擢”“迁”“陟”则可表示升迁官职。
C.戎狄是先秦时代华夏民族对西方和北方的非华夏部落的统称,即对北戎和西狄的合称。
D.崩是对古代帝王之死的讳称,太后与王后之死也可称崩,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之死可称薨。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蒙恬出身武将世家,战功显赫。他的祖父、父亲都是秦国将军,战功卓著,他虽因家族得官,却不同于普通的纨绔子弟,而是取得了超越祖辈的功勋。
B.蒙恬忠贞不渝,尽心为国。他为秦国立下战功,修筑长城,并威震匈奴,得到秦始皇的信任和重用。在被诬陷时,子婴进谏皇上不要杀他。
C.蒙恬得罪赵高,屡遭谗陷。赵高在始皇逝世后就想置他于死地,又在胡亥想释放蒙恬时,坚执不允,请求胡亥一定要杀掉蒙恬,以绝后患。
D.蒙恬无罪被害,吞药自尽。他总结自己的错误,认为自己不该修筑长城,因为修筑过程中一定会截断地脉,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他认识上的局限性。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高雅得幸于胡亥,欲立之,乃与李斯阴谋立为太子,遣使以罪赐公子扶苏、蒙恬死。
②身虽囚系,其势足以倍畔,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不忘先主也。
14.蒙恬一生,功勋卓著,而司马迁却评价他“此其兄弟遇诛,不亦宜乎”,请结合文本说明司马迁这样评价的原因。
(2022高二下·湖南开学考)古代诗歌鉴赏
雪后黄楼寄负山居士①
陈师道
林庐烟不起,城郭岁将穷。
云日明松雪,溪山进晚风。
人行图画里,鸟度醉吟中。
不尽山阴兴,天留忆戴公②。
【注释】①黄楼:元丰年间苏软任徐州知州时建于徐州城乐门,称为黄楼。负山居士:陈师道的友人张种连的号。②忆戴公:《晋书》记载,王徽之居住在湖时,一日忆及戴逵,就冒雪连夜前往,却在到了后不登门拜访,面是返舟回去。别人问他,他说:“本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访戴?”诗中戴公指张仲连。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登楼所见的林庐城郭之景象,虽然空明澄净,但是给人广读荒寒之感。
B.颈联对仗工稳,人景物相互映衬,意趣横生,表现了诗人高情逸兴。
C.尾联用王徽之雪夜访戴逵的典故,体现淡泊情怀,又见其友情的诚笃。
D.全诗语言含蓄隽永,写景细腻,抒情绵,风格神韵天然、清新明亮。
16.有人评价此诗写景表现出陈师道烹字炼句的功力,请结合领联对此进行赏析。
17.(2022高二下·湖南开学考)名篇名句默写
(1)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离骚》文章的内容虽然细小但含义却极弘大,所举的事例虽然浅近但意义却很深远的两句是: , 。
(2)《过秦论》中写始皇派遣大将蒙恬北逐匈奴获得胜利,使得匈奴长时间不敢南下进击中原。文中“ , ”两句就是对此事件效果的概括。
(3)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 , ”两句,把江、月、花三个意象联系在一起,描写出一种梦幻般的景象。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2022高二下·湖南开学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火炬名为“飞扬”。冬奥会火炬造型极具动感和活力,颜色为银色和红色,象征着“( )”。残奥会火炬使用银和金,象征着荣耀和梦想,体现了残奥会“勇气、决心、鼓励和平等”的价值观。火炬由祥云纹样“撑腰”,从祥云纹样向剪纸雪花图案自下而上逐渐过渡,旋转上升,如彩带舞动,最后呈现为飞扬的火焰。火炬图案的设计不仅体现了中国“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还包含了对“双奥之城”的继承和发扬。火炬设计秉持绿色、可持续理念,采用氢作为燃料,既能满足环保属性,也符合冬奥会火炬接力在低温环境中运行的现实要求。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温暖世界,照亮冰雪,激情飞扬,冰火相约
B.温暖世界,激情飞扬,冰火相约,照亮冰雪
C.冰火相约,温暖世界,激情飞扬,照亮冰雪
D.冰火相约,激情飞扬,照亮冰雪,温暖世界
19.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B.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C.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D.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20.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
(2022高二下·湖南开学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让数字提供服务、让服务促进发展,关键在于共建共享良好的数字生态。2021年中国国际服贸会在国家会议中心召开,其中京津冀展区以先进的多媒体数字交互技术打造出一个互动的“种子墙”,让三地改革成果可融可观。“种子墙”周边放有政策、项目和制度创新三个互动台,互动台上有“北京苗”“天津苗”“河北苗”以及三地“协同苗”。参观者通过操作政策、项目和制度创新互动装置, ① ,查看三地在开放合作、创新发展等方面的举措信息。这些举措信息为创新发展插上数字化翅膀、增添协同化动力,也为在北京等地打造数字贸易示范区积累经验。无论是一个区域、一个国家, ② ,只有遵循数字信息时代的规律和逻辑,才能共同营造健康的数字生态; ③ 和完善数据治理规则、提升数字经济包容度,才能让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体都能共享数字化发展成果、搭上数字化发展快车。
2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与文中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音乐、美术、文学这三件法宝把“情感秘密”的钥匙都掌住了。
B.趣味的人生是积极乐观的人生,无趣的生活如同梁任公《生活于趣味》中的“石缝的生活”和“沙漠的生活”。
C.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挂过去。
D.一块互动屏幕打造出“展望之门”,勾勒了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新图景。
22.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四、作文(60分)
23.(2022高二下·湖南开学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前不久,上海一位小学二年级学生吴叶凡(上海自然博物馆的常客)在开学第一天看到二年级第二学期的美术教材第13 页右上角引用的一张很眼熟的图片,感到很,“这不是自然博物馆里的海百合化石吗?”但图片下的文字标注为“《树叶》现代陶艺作品”。第二天找到上海自然博物馆工作人员冷玲,经证实,沪教版二年级美术教科书上的“现代树叶”确实是数亿年前的古生物“海百合”。出版社知道后,派相关负责人到吴叶凡所在学校,赠送给她书籍,对她能指出书中错误表示感谢。目前,出版社已第一时间将错误进行溯源且上报修订,并表示,现在知识更断很快,他们将以开放的姿态欢迎学生、教师和社会各界人士一起揪出教材中的错误,让教科书越来越规范,越来越适应时代的发展。吴叶凡表示,能得到专业人士的认可,自己很激动,“以后会继续认真学习更多的知识。”网友也感叹;我也去过博物馆,差距咋就这么大!
上述材料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联系生活,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B
2.A
3.D
4.①对比论证,将直播带货的火爆与直播带货的问题进行对比。②举例论证。列举2019年和2020年直播电商的市场规模论证直播经济的红火;列举人社部和浙江的例子论证对直播电商进行监管。③引用论证,引用“诚者,百行之源也”论证诚信的重要性。④比喻论证,把直播带货的发展比喻为“风口”或“一阵风”。
5.示例一:同意。①材料一是肯定的,认为直播带货将助力乡村振兴,对出现的问题要加强监管;②材料二是担忧的,认为直播带货乱象频发,要解决直播带货的诚信缺失问题。示例二:不同意。①两者关注的对象不同。材料一关注的是直播带货应助力乡村振兴,材料二关注的是直播带货要筑牢诚信基石;②虽然关注的对象不同,但两者都希望直播带货能够可持续发展,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知识点】社会科学类;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理解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综合能力。此题设误类型主要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加因果等。考查的常用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总之,考生要根据对原文内容的把握,充分理解内容和选项,认真细心的去比对分析,这样就能很好的作答这类试题。
(2)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做此题,学生需要:①定位——从选项找出关键词语,在文本中找出对应区间;②对照——比较选项与对应区间,找到二者有差异的表述相进行比对,意思一致,就是正确选项,否则就是错误选项;③判定——比对时要通过联想、推断,自觉调动自己积累的知识与能力,从而快速、准确地判定选项的正误。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的能力;阅读文本,在作答过程中先用铅笔在原文找出选项信息源,并做标记,然后将选项与选项信息源做比较。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的能力。常考的论证方法及作用有:道理论证(引用论证),用相关的名言警句和经典著作中的见解来论证;对比论证,主要是从事物相反的方面或者是相异的属性来进行论证;比喻论证,主要是拿比喻者的理论来论证论题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进行论证。
(5)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解决此类题型,要注意写出看法感悟最深的一点,绝对不能脱离文章内容。要运用议论性的语言,语言通顺、有条理。
1.B项“建立了能适应新的销售形势的有效渠道”错,材料一第三段原文为“ 直播带货以一种风风火火的方式打开乡村特色产品的销路,建立能够适应新的销售形势的有效渠道是关键 ”,并未表述“已经”建立了能够适应新的销售形势的有效渠道,所以选项B错误。
故答案为:B。
2.A项“意在论证直播经济的体验优势,以及它具有的比传统营销更高的转化率”错。材料一第三段“‘好酒也怕巷子深’,直播带货以一种风风火火的方式打开乡村特色产品的销路,建立能够适应新的销售形势的有效渠道是关键。”可知,使用熟语是为了引出直播带货打开了乡村特色产品的销路,关键是要建立能够适应新的销售形势的有效渠道。
故答案为:A
3.材料二的观点是“直播带货要牢筑诚信基石”,即强调诚信在直播带货行业中的重要作用。
A项是关于公益直播、慈善的内容;
B项重点是讲顾客诚信;
C项讲播放量与流量、成交量不成正比;
D项讲主播诚信经营,健全制度;符合材料二观点。
故答案为:D。
4.“‘好酒也怕巷子深’,直播带货以一种风风火火的方式打开乡村特色产品的销路,建立能够适应新的销售形势的有效渠道是关键。”“诚者,百行之源也。”运用了引用论证;
“作为无数人看好的下一个万亿级市场,直播带货是真正的‘风口’还是‘一阵风’,取决于其创新力,更取决于其发展走向。”运用了比喻论证;
“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直播电商市场规模达4338亿元。有机构预测,因疫情特殊时期的拉动,2020年直播电商规模或将超过9000亿元”“从人社部拟增设“直播销售员”新职业,将之纳入统一管理,促使其更好地为消费者服务,到浙江推动利用区块链技术对直播电商进行监管,助推解决电商交易的诚信问题”运用了举例论证;
“……在市场表现火爆的同时,一些问题也随之而来……”运用了对比论证;
5.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如果表示同意。材料一中肯定了直播带货的好处,原文第一段“直插带货不仅是助力脱贫增收、乡村振兴的实际行动,而且成为释放和激发消费潜力的重要推手”。对于直播带货出现的问题,可以要求“直播平台要加强自我管理建设……要建立准入机制,引导主播走专业化之路……相关监管部门也应加快监管制度建设,提高违法成本”等来解决这些问题;材料二则是从担忧“直播带货”的角度来行文的,材料二认为,直播带货乱象频发,同时要解决直插带货的诚信缺失问题。材料一和材料二在对待“直播带货”的态度上是截然不同的。
如果表示不同意,认为材料一和材料二面对“直播带货”的态度是相同的。材料二关注的是“直播带货”应助力乡村振兴,材料二关注的是“直播带货"要讲求诚信,二者虽然关注的重点不一样,但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希想“直插带货”能够可持续发展,对于“直插带货”出现的问题。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所以说,材料一和材料二在对待“直播带货”的态度上是相同的。
【答案】6.A
7.B
8.①从文体上说,体现了微型小说语言的“言简意丰”,让作品意蕴丰厚。②从读者来说,留给了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让结尾余味无穷。
9.①“同一首歌”既指那位中年人在歌厅唱的“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也指刘老头曾在朝鲜战场和战友们一起唱的“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②表面看,客人所唱和老刘所忆是同一首歌,事实上“同一首歌”呈现出不同时代承载的不同意蕴。歌厅客人的演绎具有戏谑的效果,而在刘老头心中则寄寓着悲壮的战争记忆和革命情怀。③小说以“同一首歌”为题,让红色历史在普通人的视角下得到不同呈现,含蓄地批评了当前社会部分人对革命战争的遗忘。
【知识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对作品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判断;小说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文章主要内容是指文章主要写什么,是材料;中心意思是指作者写这篇文章是为什么,是写作目的。理解文章内容主要方法:①熟读、弄清内容、段意;开头、结尾;详写及目的。②分析题目(有的题目包含中心)。③抓中心句。中心句的位置:A、开头,概括、统领全文;B、中间,承上启下过渡;C、结尾,画龙点睛,总结全文的作用。④分析重点段(详细、反复谈的问题);主要人物的语言、心理及细节描写。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与鉴赏文学作品的艺术特色的能力。解答本题,考生要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应从语句理解、修辞运用、结构手法、抒情技巧等方面分析艺术特色及作用,准确解题。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叙述技巧的能力。解答该类题一般首先明确手法,再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其具体特征和作用。留白在小说中的作用是:可以调动读者本身的经验和感受、知识和体验,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留白处给人丰富联想,虚实结合;言有尽而意无穷,使主题得到升华,引人深思。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标题含义的答题步骤:先点出标题所用的表达技巧,特别容易看出的是修辞手法;分析标题的表面上的含义,然后分析标题的深层含义。就是说先把标题字面上的意思分析出来,接着根据全文挖掘标题的深层含义。要结合小说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来分析。
6.B项“有限视角”“用歌厅经理的口吻”错,小说使用第三人称,属于全知视角,从旁观者的角度叙述故事,开端没有用歌厅经理的口吻;
C项“不相信”错,“马上沉默下来了”是因为他们对刘老头所讲的话有感触,认识到自己之前“哄笑”等行为是不对的;
D项“顾客明白”错,结尾只是交代最后删除此歌这件事,没有讲述原因。
故答案为:A。
7.B项“以补叙为主”错,文章叙述中年人演唱歌曲的情形时,插入刘老头参加抗美援朝时相关事情的叙述,属于插叙。
故答案为:B。
8.结局留白是留下让读者思考参与情景的空间,“只是客人们在歌单上再也找不到那首‘雄赳赳气昂昂’了”,让读者想象为什么找不到了,是谁让这首歌曲不再出现在歌单上的。留给了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让结尾余味无穷。
结尾“只是客人们在歌单上再也找不到那首‘雄赳赳气昂昂’了”虽没有交代是经理取消了歌单,但读者不难想到,体现了微型小说语言的“言简意丰”。经理取消了歌单,说明通过刘老头的讲述,当时包厢里的人包括经理都受到了很大的触动,他们认识到不该忘记历史,应该尊重革命战争中牺牲的英雄,突出了文章主题,使得作品意蕴丰厚。
9.表层含义:歌厅中“一个大腹便便头发油光锃亮的中年人正演唱‘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而这首歌正是刘老头在朝鲜战场和战友们一起唱的,“干活的时候我们扯着嗓子唱歌,不唱别的,就唱这首歌”,二者唱的是“同一首歌”。
深层含义:中年人唱这首歌,“不老老实实照着音乐走,而是演绎成了一首摇滚歌曲,嘶哑狂放”给人戏谑的感觉;当年刘老头在朝鲜战场和战友们一起唱这首歌,是激发战十们干活的热情,起到鼓舞人心的作用,现在听到这首歌,“就想起满小坡的空坟来”,这首歌寄寓着悲壮的战争记忆和革命情怀。“同一首歌”呈现出不同时代承载的不同意蕴。
主旨含义:同一首“雄赳赳气昂昂”歌曲,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被唱出不同的意蕴,文章通过刘老头的讲述,让红色历史在普通人的视角下得到不同呈现,含蓄地批评了当前社会部分人对革命战争的遗忘。
【答案】10.B
11.C
12.C
13.①赵高,一向被胡亥宠幸,想要拥立胡亥为皇帝,于是和李斯暗中商议立他为太子,派使者以罪名赐公子扶苏、蒙恬死。
②我虽然被囚禁,可我的势力足以背叛皇上,但是我自己知道一定会死却要遵守节义的原因,是不敢辱没先人的教导,以表示不忘先主的恩德。
14.不重视百姓的人力物力。秦国刚刚统一,天下尚未安定,蒙恬身为名将,应尽力谏诤,赈救百姓急难,致力于百姓安定生活;却迎合始皇心意,大规模地修筑长城,所以他们兄弟遭到杀身之祸,顺理成章。
【知识点】文言语段综合训练;翻译;断句;概括分析;文化常识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要根据常见的句首句星语气词,句式,修辞,意思进行断句。本题可以根据句中动词、虚词、句子结构,抓住关键词,然后根据语意进行断句。
(2)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理解识记能力。文化常识的积器有助于解读文言文,文化常识一般包括官职宗教礼仪,服饰、年龄称谓、有特殊意义的专有名词等,学习过程中注意准确积累。
(3)本颗考查把握内容要点和鉴堂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此类题目要梳理原文内容准确把握文章大意。然后销定目标句,把各个选项与原文内容进行细致比对,逐个排除。
(4)本题考查理解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文言文翻译记清两原则,一是直译为主,二是意译为辅,文句通顺。如果不通顺、不流畅,就要对它进行修改、润色,适当地进行意译。
10.句子可以翻译为:修筑长城,凭借地形,用以控制要塞(长城)起于临洪,直达辽东,延绵广有一万多里,于是渡过黄河,依靠阳山,蜿蜒曲折向北延伸。“起临洮/至辽东”是对称结构,之间断开,且“险塞”为一个词,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C两项;“阳山”是地名,为专有名词,作“据”的宾语,意思是“依靠阳山”中间不能断开,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11.C项“戎狄是……即对北戎和西狄的合称”错误,应是“戎狄是北狄和西戎的合称”。
故答案为:C。
12.C项有三外错误:“得罪赵高”在文中没有体现,而是因为“赵高恐蒙氏复贵而用事,怨之”;赵高认为“以臣愚意,不若诛之”的应该是蒙毅而非蒙恬,且态度也不是“坚执不允”,只是提出建议。
故答案为:C。
13.(1)雅:一向、平素。阴谋:暗中谋划。“欲立之”:要译出”之”代指胡亥;"立(之)为太子”:要补充宾语;"遣使以罪赐公子扶苏、蒙恬死”:以罪名赐……死,以罪名赐……自杀,“罪”译为"罪名”,译为“罪行”“犯罪”不得分。
(2)囚系:被拘囚、遭到拘囚。倍畔:通假字,背叛。……者:……的原因。辱:辱没。以:用来表示。
14.司马迁评语的意思是:他们兄弟遭到诛杀,不也是应该的吗?根据题干,需要考生根据文本找出蒙恬兄弟遭到被诛杀的原因。原文中司马迁给出的原因是:“ 夫秦之初灭诸侯,天下之心未定,痍伤者未瘳,而恬为名将,不以此时强谏,振百姓之急,养老存孤,务修众庶之和,而阿意兴功 ”,意思是秦国刚刚平定天下,天下人民急需休养生息,可蒙恬却一味迎合皇帝,并没有对皇帝进行规劝,去赈济百姓,使百姓安定,这是他们遭受诛杀的主要原因。
【答案】15.D
16.①言简意丰,一字一意。颔联写的“日”是“云日”, 表现了雪后薄云遮日的景象;“雪”是“松雪”,描绘出青白交映的松雪图;“山”是“溪山”,表现了绿水绕青山的优美图景;“风”是“晚风”,给人带来了阵阵寒意。这一字一词都力图传递出尽可能多的意象。②活用诗眼,化静为动。颔联写的四组景物两两相对,中间以诗眼“明”“进”二字加入,让整个画面动起来、活起来了,一幅松雪图呈现在读者眼前,不仅显示出静态色彩美,更显示出动感和灵性美,令人如见其雪,如闻其风。这有力表现出陈师道烹字炼句的功力。
【知识点】语言风格类题目;表达技巧类题目;炼字、关键字类题目;古代诗歌鉴赏综合练习
【解析】【点评】(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此题采用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内容、情感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确认,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考生解答本题时应认真阅读全诗,从内容、手法和主旨情感等方面综合分析。
15.D项“含蓄隽永”错。 全诗大意是:登上黄楼,我纵目远眺,林中房舍已无炊烟缭绕,年终岁暮一场大雪,把城郭打扮得分外妖娆!夕阳的金辉透过薄薄的云层,照在松枝积雪上明光闪耀,忽然间,呼呼晚风吹来,溪水波光闪,青山响松涛,眼前恰如一幅《冬天雪景图》。行进在曲曲折折的羊肠小道,又有一群飞鸟展翅归来,不由我诗兴大发,为眼前的美景所倾倒。想当年王徽之雪夜访戴逵,船到剡溪,乘兴而来,兴尽而返,调转船头不去把戴逵寻找。而今我却希望,观赏山阴之兴不尽,使我长忆张仲连,在这天赐的秀山丽水里任逍遥!前六局写景,景中有情,从而使后两句怀人之情更显得冲淡闲远。整首诗语言冲淡旷达、潇洒不群 , 既可见诗人冲淡的情怀,又可见其友情的诚笃。
故答案为:D
16.颔联“云日明松雪,溪山进晚风”的意思是,雪后放晴,薄云遮日,青松枝头挂满白雪,青白相间,更显苍翠;山上溪流汩汩已上冻,山风阵阵仍在吹,更显寒冷。“日”并非普通的太阳,而是“云日”,是雪后被薄云轻轻遮蔽、半隐半现的太阳;“雪”是“松雪”,苍翠的松树枝头积满白雪,描绘出一幅青白交映的松雪图,具有了立体感,。“山”,有溪流陪伴,此时溪水汩汩,环绕被冰雪覆盖的山,高低相间,起伏分明;“风”是“晚风”,寒意阵阵。此联两句都力图用最简炼的字句传递出尽可能多的意象。这四组景物,两两相对,中间以诗眼“明”“进”维系,化静为动,整个画面便动了起来,好像都变活了,令人如见雪景,如闻风声。
17.【答案】(1)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2)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3)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知识点】名句;过秦论;屈原列传;春江花月夜
【解析】【分析】(1)根据题干散文化的语言,借助对诗文内容的具体理解来推测答案,应为“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2)根据题干的翻译概括,借助对诗文内容的具体理解来推测答案,应为“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3)根据题干特定意象及提示推测答案,应为“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注意“类、迩、报、怨、宛、甸、霰”等字的书写。
【点评】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的识记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求:不能添字、少字;字的笔画要准确,不能写错别字。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不仅要做好对于古诗文、名言名句的背诵,更要注重这些语句的默写,特别关注文句中容易写错的字,从而做到准确、工整的完成作答。
【答案】18.D
19.A
20.一为语序不当,“不仅……还”为递进关系,应该先说继承发扬“双奥之城”,再说体现“传统思想”,把前后分句语序颠倒过来。二为搭配不当,“包含……继承和发扬”不能搭配,应改为“体现了……继承与发扬”。三为成分残缺,“双奥之城”后应加上“精神”。
【知识点】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语序不当;搭配不当
【解析】【点评】(1)此题考查近义词语的辨析运用能力。要想做好此类题,需要从以下几点入手:A、要仔细辨析词语的细微区别,可从使用的范围、场合、程度以及固定搭配等方面考虑;B、要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判断。
(2)此题考查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借代、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等。它们的作用分别是:
比喻: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加语言色彩;
拟人:把事物当人写,使语言形象生动;
夸张:为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
借代:以事物局部特征代指整体,突出事物特点,生动形象;
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对偶:使语言简练工整;
引用:增强语言说服力;
设问:引起读者注意、思考;
反问:起强调作用,增强肯定(否定)语气。
(3)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语段中的病句可通过以下方法得出正确答案:通读语段,是查找病句的前提;认真分析,查找病因,看有没有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整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针对病因,对症下药,进行删、补、换移,修改病句;看是否通顺、句意准确。
18.根据前文“颜色为银色和红色”可分析,银色代表冰雪,红色象征着火与温暖。接前文总括意,第一个词应包含“冰火”两个元素,所以排除A、B两项。C项“温暖世界”一句,只写了“火”,与前文“冰火”句前后不能对应。
故答案为:D。
19.画线句说的“撑腰”原本是指人给人做后盾,此外说“祥云纹样”给“火炬”撑腰,是拟人手法。
A项说猿猱想要翻越山川都不得不“发愁”,赋予猿猴人的情感,是拟人手法;
B项“低眉”实际上是以“眉”代指“脸”,使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
C项把“愁”比作“一江春水向东流”,使用了比喻手法。先问再答,使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
D项“烟笼襄水月笼沙”一句,其实是轻烟与月光笼置着寒水与沙滩,使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
故答案为:A。
20.句中语病有三处:一为语序不当,“不仅……还”为递进关系,应该先说继承发扬“双奥之城”,再说体现“传统思想”,把前后分句语序颠倒过来;二为搭配不当,“包含了……继承和发扬”不能搭配,应改为“体现了…继承与发扬”;三为成分残缺,“双奥之城”后应加上“精神”。
【答案】21.D
22.①就能点亮“种子墙”信息;②还是全球范围;③只有开放数据共享平台
【知识点】标点符号的使用;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标点符号作用的能力。标点符合在语言表达中起表情达意的辅助作用,要求考生平时积累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能依据句意、语气、语言结构、书写位置等正确使用或改正标点符号。
(2)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得体、简明的能力。首先,看看其中心是什么,大致有几个层次;其次,把握文段语脉,理清前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如总分关系;观点与材料的关系;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并列,转折,因果,条件等),要特别注章关联词语。据上下文逻辑的发展推导出所补写语句的内容;做到内容上扣得紧;二是由与上下文相关词语、句式的照应推导出所补写语句的句式及形式上的衔接语,做到形式上接得上。最好在写好后带入原文读一读,看看是否真的连贯。
21.文章中的引号表示特定称谓。
A项表示强调;
B项表示引用原文;
C项表示否定;
D项表示特定称谓。
故答案为:B。
22.根据上文“其中京津冀展区以先进的多媒体数字交互技术打造出一个互动的‘种子墙’,让三地改革成果可融可观”“参观者通过操作政策、项目和制度创新互动装置”及下文“查看三地在开放合作、创新发展等方面的举措信息”可知,此处应填“就能点亮‘种子墙’信息”;
根据前文“无论是……”,此处应填“还是……”,再根据“区域”“国家”,范围继续扩大,此处应填“世界”或是“全球范围”,故应填“还是整个世界(全球范围)”;
根据上文“只有遵循数字信息时代的规律和逻辑,才能共同营造健康的数字生态”及“;”可知,此句结构应与前一句相同,也应为“只有……才能……”,再根据下文“才能让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体都能共享数字化发展成果、搭上数字化发展快车”,可知应填“只有开放数据共享平台”。
23.【答案】略
【知识点】材料作文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所给材料涉及两方——上海一位小学二年级学生吴叶凡和出版社,考生可分别选择一方进行分析,然后结合自己的生活及感受选择立意,进行写作。上海一位小学二年级学生吴叶凡面对美术教材中的错误勇敢质疑并付出行动加以纠正,这种精神是值得学习的。据此,考生可从勇敢质疑、科学求真、不盲从于权威等角度进行立意。出版社对吴叶凡能指出书中错误表示感谢并改正错误,而且以开放的姿态欢迎学生、教师和社会各界人士一起揪出教材中的错误。据此,考生可以从虚心接受批评、勇敢承认错误等角度进行立意。该作文虽然文体不限,但更适合写成议论文。考生写作时首先要结合材料明确材料,然后可以从必要性、危险性的角度,通过举例论证或正反对比论证对自己的观点加以阐释。
立意:
(1)学贵质疑;
(2)不要盲目相信权威;
(3)虚心接受批评,勇于改正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作文写作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要注意全面把握所给材料,先分析题干,看清有什么材料、写作提示、字数要求、文体限制,概括出材料的主旨,再根据所给材料主旨,选定角度,确定自己作文的立意。考生只有明确了作文的各种要求,才能按要求更好地作文。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湖南省箴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2月入学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5)
(2022高二下·湖南开学考)现代文阅读
材料一:
眼下,直播带货迅速升温,爆发性极强。许多名人参与直播带货,利用直播平台与消费者直接交流。直播带货不仅是助力脱贫增收、乡村振兴的实际行动,而且成为释放和激发消费潜力的重要推手。
直播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得益于主流媒体、知名人士所起到的良好带动作用,更能获得消费者的认同。直播带货的优势在于向“体验经济”延伸,通过场景在线与直接互动带来更高的转化率。直播带货将线下的场景移到了线上,让消费者通过互动在短时间内更加直观地了解产品,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快捷、更加新颖、供求对接更加紧密的服务,将粉丝喜爱与眼球冲击直接转化为购买力,黏性更强,具有比传统营销更高的转化率。另一方面,直播的内容远远不止带货,它也能满足用户精神层面的渴求。除了完成带货任务所产生的经济效应,直播也是在场的陪伴,能够传递幸福感。这种幸福感既来自于与用户互动所产生的一种心理上的陪伴感、群体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抚慰心灵,也来自于知识传递与获取所带来的满足感,通过观看有学之士推介产品及介绍相关知识的直播,能满足我们对信息的渴求、对知识的渴望。
直播带货如何助力乡村经济?“好酒也怕巷子深”,直播带货以一种风风火火的方式打开乡村特色产品的销路,建立能够适应新的销售形势的有效渠道是关键。当下兴起的乡村干部直播带货,需要加快建立健全适应农产品电商发展的标准体系,聚集品牌推广、人才培养、技术支持等功能服务,全面推动打造基于“互联网+三农”长效运行体系的农村电商2.0版本的进程。
为了促进直播带货助力乡村振兴的长效发展,一方面,直播平台要加强自我管理建设,建立资格审查以及评价机制,规范平台内商家行为,另一方面,要建立准入机制,引导主播走专业化之路。未来直播可能会非常普及,随随便便一个场景、一个地方都可以做直播,这需要主播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与能力,这样才能提供更好的服务。最后,相关监管部门也应加快监管制度建设,提高违法成本;对涉及到的多方利益主体,应建立协同共治机制,促进网络直播走向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
(摘编自盘和林《直播带货应助力乡村振兴长效发展》)
材料二:
作为一种新的零售模式,近年来,直播带货风头日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直播带货优势进一步凸显,激活了消费市场的“一池春水”。在市场表现火爆的同时,一些问题也随之而来。从夸大其词的虚假宣传到产品质量的货不对板,从售后服务的难以保障到刷单、售假等各类乱象,都让消费者在购物中难以安心、放心。
直播带货,借助的形式是直播,但最终交易的仍然是产品。产品质量过不过关、服务有没有保障,才是决定用户下一次会不会“买它”的关键。从这个角度来说,直播经济也是“口碑经济”“信任经济”,从业者的守法、诚信才是其发展壮大的基石。如果抱着做一锤子买卖的想法,必然无法行稳致远。从主播、商家筑牢诚信基石,在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上严格把关,杜绝问题商品进入直播清单,到平台加强对经营者及主播的规范引导,完善消费者投诉举报渠道,再到相关部门加强对网上“带货”行为的监管,只有各方协同发力,才能让直播带货在“阳光大道”上越走越远,让消费者在安全放心的环境中提升消费体验。
越是红火的产业,越要警惕被流量带偏。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直播电商市场规模达4338亿元。有机构预测,因疫情特殊时期的拉动,2020年直播电商规模或将超过9000亿元。作为无数人看好的下一个万亿级市场,直播带货是真正的“风口”还是“一阵风”,取决于其创新力,更取决于其发展走向。在经历“野蛮生长”带来诸多问题后,如今直播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问题,已越来越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从人社部拟增设“直播销售员”新职业,将之纳入统一管理,促使其更好地为消费者服务,到浙江推动利用区块链技术对直播电商进行监管,助推解决电商交易的诚信问题,这样的努力越来越多地汇聚在一起,直播经济的发展才能真正令人期待,其前景更加广阔。
“诚者,百行之源也。”未来,5G、虚拟现实等新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发展,将为消费市场带来更大的想象空间。但无论模式、技术如何改变,诚信作为商业的价值基石不会改变。为商业文明注入更多正能量,就能为我们的消费生活带来更多新惊喜。
(摘编自张凡《直播带货要筑牢诚信基石》)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直播经济的发展,得益于主流媒体、知名人士所起的良好带动作用,更能获得消费者的认同;直播还能满足用户精神层面的渴求。
B.当下兴起的乡村干部直播带货,以一种风风火火的方式打开了乡村特色产品的销路,建立了能适应新的销售形势的有效渠道。
C.直播经济是“口碑经济”“信任经济”,产品质量过不过关,服务有没有保障,是决定用户下一次会不会“买它”的关键因素。
D.我国直播电商市场规模庞大,被视为下一个万亿级市场,在经历“野蛮生长”带来的诸多问题后,人们越来越重视其可持续发展。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引用熟语“好酒也怕巷子深”,意在论证直播经济的体验优势,以及它具有的比传统营销更高的转化率。
B.从目前看,直播带货已成为释放和激发消费潜力的重要推手;但如果直播带货的诚信基石被动摇,有可能危及直播经济的发展。
C.直播带货具有直观、快捷的特点,但有的供求过程不能像线下服务那样有保障,消费者在购物中往往难以安心、放心。
D.人社部拟增设“直播销售员”新职业,并纳入统一管理,加上相关部门和直播平台强化监管,直播经济的路将会越走越宽。
3.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电商直播行业的某位“一姐”一直致力于公益直播,被当地授予“爱心扶贫大使”。
B.小吃店店主售卖早点时,忙中出错,多找了顾客10元钱;顾客发现后,返回还钱。
C.某主播为商家带货,虽然播放量很大,但导入到店铺的流量和成交量寥寥无几。
D.某主播在推介产品时,承诺假一赔十,并制定赔付预案,设立基金完善选品标准。
4. 材料二使用了哪些论证手法?请简要说明。
5. 有人认为,在对待直播带货的态度上,材料一和材料二截然不同。你是否同意?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B
2.A
3.D
4.①对比论证,将直播带货的火爆与直播带货的问题进行对比。②举例论证。列举2019年和2020年直播电商的市场规模论证直播经济的红火;列举人社部和浙江的例子论证对直播电商进行监管。③引用论证,引用“诚者,百行之源也”论证诚信的重要性。④比喻论证,把直播带货的发展比喻为“风口”或“一阵风”。
5.示例一:同意。①材料一是肯定的,认为直播带货将助力乡村振兴,对出现的问题要加强监管;②材料二是担忧的,认为直播带货乱象频发,要解决直播带货的诚信缺失问题。示例二:不同意。①两者关注的对象不同。材料一关注的是直播带货应助力乡村振兴,材料二关注的是直播带货要筑牢诚信基石;②虽然关注的对象不同,但两者都希望直播带货能够可持续发展,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知识点】社会科学类;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理解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综合能力。此题设误类型主要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加因果等。考查的常用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总之,考生要根据对原文内容的把握,充分理解内容和选项,认真细心的去比对分析,这样就能很好的作答这类试题。
(2)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做此题,学生需要:①定位——从选项找出关键词语,在文本中找出对应区间;②对照——比较选项与对应区间,找到二者有差异的表述相进行比对,意思一致,就是正确选项,否则就是错误选项;③判定——比对时要通过联想、推断,自觉调动自己积累的知识与能力,从而快速、准确地判定选项的正误。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的能力;阅读文本,在作答过程中先用铅笔在原文找出选项信息源,并做标记,然后将选项与选项信息源做比较。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的能力。常考的论证方法及作用有:道理论证(引用论证),用相关的名言警句和经典著作中的见解来论证;对比论证,主要是从事物相反的方面或者是相异的属性来进行论证;比喻论证,主要是拿比喻者的理论来论证论题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进行论证。
(5)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解决此类题型,要注意写出看法感悟最深的一点,绝对不能脱离文章内容。要运用议论性的语言,语言通顺、有条理。
1.B项“建立了能适应新的销售形势的有效渠道”错,材料一第三段原文为“ 直播带货以一种风风火火的方式打开乡村特色产品的销路,建立能够适应新的销售形势的有效渠道是关键 ”,并未表述“已经”建立了能够适应新的销售形势的有效渠道,所以选项B错误。
故答案为:B。
2.A项“意在论证直播经济的体验优势,以及它具有的比传统营销更高的转化率”错。材料一第三段“‘好酒也怕巷子深’,直播带货以一种风风火火的方式打开乡村特色产品的销路,建立能够适应新的销售形势的有效渠道是关键。”可知,使用熟语是为了引出直播带货打开了乡村特色产品的销路,关键是要建立能够适应新的销售形势的有效渠道。
故答案为:A
3.材料二的观点是“直播带货要牢筑诚信基石”,即强调诚信在直播带货行业中的重要作用。
A项是关于公益直播、慈善的内容;
B项重点是讲顾客诚信;
C项讲播放量与流量、成交量不成正比;
D项讲主播诚信经营,健全制度;符合材料二观点。
故答案为:D。
4.“‘好酒也怕巷子深’,直播带货以一种风风火火的方式打开乡村特色产品的销路,建立能够适应新的销售形势的有效渠道是关键。”“诚者,百行之源也。”运用了引用论证;
“作为无数人看好的下一个万亿级市场,直播带货是真正的‘风口’还是‘一阵风’,取决于其创新力,更取决于其发展走向。”运用了比喻论证;
“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直播电商市场规模达4338亿元。有机构预测,因疫情特殊时期的拉动,2020年直播电商规模或将超过9000亿元”“从人社部拟增设“直播销售员”新职业,将之纳入统一管理,促使其更好地为消费者服务,到浙江推动利用区块链技术对直播电商进行监管,助推解决电商交易的诚信问题”运用了举例论证;
“……在市场表现火爆的同时,一些问题也随之而来……”运用了对比论证;
5.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如果表示同意。材料一中肯定了直播带货的好处,原文第一段“直插带货不仅是助力脱贫增收、乡村振兴的实际行动,而且成为释放和激发消费潜力的重要推手”。对于直播带货出现的问题,可以要求“直播平台要加强自我管理建设……要建立准入机制,引导主播走专业化之路……相关监管部门也应加快监管制度建设,提高违法成本”等来解决这些问题;材料二则是从担忧“直播带货”的角度来行文的,材料二认为,直播带货乱象频发,同时要解决直插带货的诚信缺失问题。材料一和材料二在对待“直播带货”的态度上是截然不同的。
如果表示不同意,认为材料一和材料二面对“直播带货”的态度是相同的。材料二关注的是“直播带货”应助力乡村振兴,材料二关注的是“直播带货"要讲求诚信,二者虽然关注的重点不一样,但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希想“直插带货”能够可持续发展,对于“直插带货”出现的问题。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所以说,材料一和材料二在对待“直播带货”的态度上是相同的。
(2022高二下·湖南开学考)文学作品阅读
文本一:
同一首歌
阿成
①某歌厅最近雇用了一个刘老头当勤杂工,这个刘老头老且不说,腿还有一点跛,嘴也有些碎,而且还贪杯。经理很快就不满意了。
②有一天,经理看见刘老头坐在一个包厢临门的地方醉眼迷离地抹眼泪,不禁又气又乐,便走过去问,您老觉得在这里受委屈了吗? 刘老头哭得正欢,不说话。
③经理往包厢里看,一个大腹便便头发油光锃亮的中年人正演唱“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此公唱歌讲究作派,嗓子不错,自我感觉更好,他不老老实实照着音乐走,而是演绎成了一首摇滚歌曲,嘶哑狂放,但也挺有新意。这人唱完了之后,硬是作了一个挎枪行军的动作,舞池边上就有人吹口哨打响指,场面煞是热闹。
④经理收回眼光,你是因为这个呀,这是一首革命歌曲。刘老头瞪着眼睛,革命歌曲有这样唱法吗?
刚才唱歌的中年人此时也凑上来了,被老头满嘴的酒气熏得后退了一大步,他笑着说,应该怎么唱法?您当过兵吧?老头点点头。中年人也醒悟过来,敢情您老到过朝鲜? 老刘又点点头。另一个小姐接着道,您杀过美国鬼子吗?老刘愣怔了一下,摇摇头。围观的人们都哄笑起来。
⑤中年人说,您在朝鲜战场上是干啥的?老刘呼噜着鼻子说,咱是后勤兵,在朝鲜待了一个秋天,那一个秋天我们差不多都在挖坑。挖坑?您是说挖战壕吗?先前的那个小姐问。老刘说,挖坑就是挖坟。那边的冬天冷,土冻得厉害,就得在秋天上冻以前把坟预先挖好了。
⑥一个小伙子没有听清前面的话,冒冒失失地问,您给谁挖坟呢? 冬季大反攻呀,反攻不就得有阵亡吗,给咱们自己人提前备着呀。老刘抹一把眼泪,说,我们一边干活一边打赌,看谁能躺到自己挖的坑里。干活的时候我们扯着嗓子唱歌,不唱别的,就唱这首歌。多少年了,一直到现在,一听见这首歌就想起满山坡的空坟来……
⑦喧闹的包厢马上沉默下来了。
⑧沉默当然只是暂时的。此后的日子里,经理继续经营他的歌舞厅,老刘头继续当他的勤杂工。只是客人们在歌单上再也找不到那首“雄赳赳气昂昂”了。
文本二:
双关是一种“用了一个语词同时关顾着两种不同事物的修辞方式”(陈望道《修辞学发凡》)。谢榛在《四溟诗话》中称之为“指物借意”,实指一物,巧借他意。李调元在《雨村诗话》中称它是诗的“借字寓意之法”,借同一字,寓另一意。所以,尽管一语“双关”,而后者所“关”之意才是作者的用意所在。作为微型小说运用的双关,已不是个别词语的修辞问题,它已成为谋篇布局表达内容所使用的一种艺术手法。一类是利用标题词语的谐音来双关。比如《向不通》既是指作品中主人公的名字,又谐音“想不通”。另一类是意义的双关。它利用同一词语的多义,兼指文中彼此两件事,前者是实指,表达词语的一个意义;后者是虚指,暗示同词语的另一意义,创造出作品“复意”的深厚意蕴。比如《考》,一个“考”字,实写参加招生考试的考,从分数观点看,主人公没有考好;虚写考场上经受舞弊考验的考,在刚起步的人生道路上主人公对于道德上诚实与虚假、正直与邪恶方面的考验,却是考好了。这可以说是一场更重要的“考试”,真正决定着人一生的命运。同一“考”字,一语双关,而含意深邃,回味无穷。
(摘编自凌焕新《微型小说艺术探微》)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通过一个看似极为简单的故事,以一种同样看似简单的对比方式,将读者从一个国泰民安的时代带入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抗美援朝的年代。
B.小说以有限视角叙事,开头从歌厅经理的视角切入,用歌厅经理的口吻简洁地道出了故事发生的开端,也让读者对故事主人公有了初步的印象。
C.歌厅里的经理、中年人、小姐、小伙子等人,在听完刘老头的讲述之后“马上沉默下来了”,说明他们对刘老头所讲的有些震惊和不相信。
D.小说结尾“歌单上再也找不到那首‘雄赳赳气昂昂’了”,让顾客明白了删除此歌的原因,也借此交代了故事主人公刘老头所期待的结果。
7.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不刻意追求情节的曲折离奇,而是从小处落笔,在平实甚至平淡的叙述中让读者感受到作品带来的震撼力。
B.第③段中,作者在对中年人演唱歌曲的情形进行处理时,以补叙为主,勾勒出故事的另一个重要人物和场景。
C.“哭得正欢”“呼噜着鼻子”等语句写出了刘老头孩子般天真的举动,让人“又气又乐”,等弄清他哭的原因时,这些举动又显出了悲凉。
D.汪曾祺说:“小小说不能写得很干,很紧,很局促。越是篇幅有限,越要从容不迫。”这几乎是对小小说的苛求,但《同一首歌》做到了。
8.文本一的结尾采用了留白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9.结合文本二,请探究文本一的标题“同一首歌”的双关意蕴。
【答案】6.A
7.B
8.①从文体上说,体现了微型小说语言的“言简意丰”,让作品意蕴丰厚。②从读者来说,留给了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让结尾余味无穷。
9.①“同一首歌”既指那位中年人在歌厅唱的“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也指刘老头曾在朝鲜战场和战友们一起唱的“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②表面看,客人所唱和老刘所忆是同一首歌,事实上“同一首歌”呈现出不同时代承载的不同意蕴。歌厅客人的演绎具有戏谑的效果,而在刘老头心中则寄寓着悲壮的战争记忆和革命情怀。③小说以“同一首歌”为题,让红色历史在普通人的视角下得到不同呈现,含蓄地批评了当前社会部分人对革命战争的遗忘。
【知识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对作品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判断;小说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文章主要内容是指文章主要写什么,是材料;中心意思是指作者写这篇文章是为什么,是写作目的。理解文章内容主要方法:①熟读、弄清内容、段意;开头、结尾;详写及目的。②分析题目(有的题目包含中心)。③抓中心句。中心句的位置:A、开头,概括、统领全文;B、中间,承上启下过渡;C、结尾,画龙点睛,总结全文的作用。④分析重点段(详细、反复谈的问题);主要人物的语言、心理及细节描写。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与鉴赏文学作品的艺术特色的能力。解答本题,考生要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应从语句理解、修辞运用、结构手法、抒情技巧等方面分析艺术特色及作用,准确解题。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叙述技巧的能力。解答该类题一般首先明确手法,再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其具体特征和作用。留白在小说中的作用是:可以调动读者本身的经验和感受、知识和体验,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留白处给人丰富联想,虚实结合;言有尽而意无穷,使主题得到升华,引人深思。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标题含义的答题步骤:先点出标题所用的表达技巧,特别容易看出的是修辞手法;分析标题的表面上的含义,然后分析标题的深层含义。就是说先把标题字面上的意思分析出来,接着根据全文挖掘标题的深层含义。要结合小说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来分析。
6.B项“有限视角”“用歌厅经理的口吻”错,小说使用第三人称,属于全知视角,从旁观者的角度叙述故事,开端没有用歌厅经理的口吻;
C项“不相信”错,“马上沉默下来了”是因为他们对刘老头所讲的话有感触,认识到自己之前“哄笑”等行为是不对的;
D项“顾客明白”错,结尾只是交代最后删除此歌这件事,没有讲述原因。
故答案为:A。
7.B项“以补叙为主”错,文章叙述中年人演唱歌曲的情形时,插入刘老头参加抗美援朝时相关事情的叙述,属于插叙。
故答案为:B。
8.结局留白是留下让读者思考参与情景的空间,“只是客人们在歌单上再也找不到那首‘雄赳赳气昂昂’了”,让读者想象为什么找不到了,是谁让这首歌曲不再出现在歌单上的。留给了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让结尾余味无穷。
结尾“只是客人们在歌单上再也找不到那首‘雄赳赳气昂昂’了”虽没有交代是经理取消了歌单,但读者不难想到,体现了微型小说语言的“言简意丰”。经理取消了歌单,说明通过刘老头的讲述,当时包厢里的人包括经理都受到了很大的触动,他们认识到不该忘记历史,应该尊重革命战争中牺牲的英雄,突出了文章主题,使得作品意蕴丰厚。
9.表层含义:歌厅中“一个大腹便便头发油光锃亮的中年人正演唱‘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而这首歌正是刘老头在朝鲜战场和战友们一起唱的,“干活的时候我们扯着嗓子唱歌,不唱别的,就唱这首歌”,二者唱的是“同一首歌”。
深层含义:中年人唱这首歌,“不老老实实照着音乐走,而是演绎成了一首摇滚歌曲,嘶哑狂放”给人戏谑的感觉;当年刘老头在朝鲜战场和战友们一起唱这首歌,是激发战十们干活的热情,起到鼓舞人心的作用,现在听到这首歌,“就想起满小坡的空坟来”,这首歌寄寓着悲壮的战争记忆和革命情怀。“同一首歌”呈现出不同时代承载的不同意蕴。
主旨含义:同一首“雄赳赳气昂昂”歌曲,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被唱出不同的意蕴,文章通过刘老头的讲述,让红色历史在普通人的视角下得到不同呈现,含蓄地批评了当前社会部分人对革命战争的遗忘。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2022高二下·湖南开学考)文言文阅读
蒙恬者,其先齐人也。恬大父蒙骜,自齐事秦昭王。庄襄王二年,攻赵,取三十七城。始皇七年,卒。骜子曰武,武子曰恬。始皇二十三年,蒙武为秦裨将军,与王翦攻楚,大破之,杀项燕。蒙恬弟毅。始皇二十六年,蒙恬因家世得为秦将,攻齐,大破之,拜为内史。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延袤万馀里于是渡河据阳山逶蛇而北暴师于外十馀年,居上郡。是时蒙恬威振匈奴。始皇甚尊宠蒙氏,信任贤之。恬任外事而毅常为内谋,名为忠信,故虽诸将相莫敢与之争焉。
始皇欲游天下,三十七年冬,行出游会稽,至沙丘崩,秘之,群臣莫知。是时丞相李斯、公子胡玄、中车府今赵高常从。高雅得幸于胡亥,欲立之,乃与李斯阴谋立为太子,遣使以罪赐公子扶苏、蒙恬死。扶苏已死,蒙恬疑而复请之。胡亥已闻扶苏死,即欲释蒙恬。赵高恐蒙氏复贵而用事,怨之。赵高因为胡亥忠计,欲以灭蒙氏,乃言曰:“臣闻先帝欲举贤立太子久矣,而毅谏曰‘不可’.以臣愚意,不若诛之。”胡亥听而系蒙毅于代。前已囚蒙恬于阳周。丧至咸阳,已葬,太子立为二世皇帝,而赵高亲近,日夜毁恶蒙恬,求其罪过,举劾之。子婴进谏曰:“诛杀忠臣而立无节行之人,是内使群臣不相信而外使斗士之意离也,臣窃以为不可。”胡亥不听。而遣御史之代,使者知胡亥之意,不听蒙毅之言,遂杀之。二世又遣使者之阳周,恬曰:“臣将兵三十馀万,身虽囚系,其势足以倍畔,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不忘先主也。”使者曰:“臣受诏行法于将军,不敢以将军言闻于上也。”蒙恬喟然太息曰:“我何罪于天,无过而死乎?”良久,徐曰:“恬罪固当死矣。起临洮属之辽东,城堑万馀里,此其中不能无绝地脉哉?此乃恬之罪也。”乃吞药自杀。
太史公曰:吾适北边,自直道归,行观蒙恬所为秦筑长城亭障,堑山堙谷,通直道,固轻百姓力矣。夫秦之初灭诸侯,天下之心未定,痍伤者未瘳,而恬为名将,不以此时强谏,振百姓之急,养老存孤,务修众庶之和,而阿意兴功,此其兄弟遇诛,不亦宜乎!何乃罪地脉哉?
(节选自《史记 蒙恬列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馀里/于是渡河/据阳山/逶蛇而北/
B.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馀里/于是渡河/据阳山/逶蛇而北/
C.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馀里/于是渡河据阳/山逶蛇而北/
D.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馀里/于是渡河据阳/山逶蛇而北/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
A.始皇是秦王嬴政的尊号,他认为“子议父、臣议君”不可取,取消了“谥号”传统。
B.拜指授予官职,类似的还有“除”“授”,“拔”“擢”“迁”“陟”则可表示升迁官职。
C.戎狄是先秦时代华夏民族对西方和北方的非华夏部落的统称,即对北戎和西狄的合称。
D.崩是对古代帝王之死的讳称,太后与王后之死也可称崩,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之死可称薨。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蒙恬出身武将世家,战功显赫。他的祖父、父亲都是秦国将军,战功卓著,他虽因家族得官,却不同于普通的纨绔子弟,而是取得了超越祖辈的功勋。
B.蒙恬忠贞不渝,尽心为国。他为秦国立下战功,修筑长城,并威震匈奴,得到秦始皇的信任和重用。在被诬陷时,子婴进谏皇上不要杀他。
C.蒙恬得罪赵高,屡遭谗陷。赵高在始皇逝世后就想置他于死地,又在胡亥想释放蒙恬时,坚执不允,请求胡亥一定要杀掉蒙恬,以绝后患。
D.蒙恬无罪被害,吞药自尽。他总结自己的错误,认为自己不该修筑长城,因为修筑过程中一定会截断地脉,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他认识上的局限性。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高雅得幸于胡亥,欲立之,乃与李斯阴谋立为太子,遣使以罪赐公子扶苏、蒙恬死。
②身虽囚系,其势足以倍畔,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不忘先主也。
14.蒙恬一生,功勋卓著,而司马迁却评价他“此其兄弟遇诛,不亦宜乎”,请结合文本说明司马迁这样评价的原因。
【答案】10.B
11.C
12.C
13.①赵高,一向被胡亥宠幸,想要拥立胡亥为皇帝,于是和李斯暗中商议立他为太子,派使者以罪名赐公子扶苏、蒙恬死。
②我虽然被囚禁,可我的势力足以背叛皇上,但是我自己知道一定会死却要遵守节义的原因,是不敢辱没先人的教导,以表示不忘先主的恩德。
14.不重视百姓的人力物力。秦国刚刚统一,天下尚未安定,蒙恬身为名将,应尽力谏诤,赈救百姓急难,致力于百姓安定生活;却迎合始皇心意,大规模地修筑长城,所以他们兄弟遭到杀身之祸,顺理成章。
【知识点】文言语段综合训练;翻译;断句;概括分析;文化常识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要根据常见的句首句星语气词,句式,修辞,意思进行断句。本题可以根据句中动词、虚词、句子结构,抓住关键词,然后根据语意进行断句。
(2)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理解识记能力。文化常识的积器有助于解读文言文,文化常识一般包括官职宗教礼仪,服饰、年龄称谓、有特殊意义的专有名词等,学习过程中注意准确积累。
(3)本颗考查把握内容要点和鉴堂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此类题目要梳理原文内容准确把握文章大意。然后销定目标句,把各个选项与原文内容进行细致比对,逐个排除。
(4)本题考查理解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文言文翻译记清两原则,一是直译为主,二是意译为辅,文句通顺。如果不通顺、不流畅,就要对它进行修改、润色,适当地进行意译。
10.句子可以翻译为:修筑长城,凭借地形,用以控制要塞(长城)起于临洪,直达辽东,延绵广有一万多里,于是渡过黄河,依靠阳山,蜿蜒曲折向北延伸。“起临洮/至辽东”是对称结构,之间断开,且“险塞”为一个词,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C两项;“阳山”是地名,为专有名词,作“据”的宾语,意思是“依靠阳山”中间不能断开,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11.C项“戎狄是……即对北戎和西狄的合称”错误,应是“戎狄是北狄和西戎的合称”。
故答案为:C。
12.C项有三外错误:“得罪赵高”在文中没有体现,而是因为“赵高恐蒙氏复贵而用事,怨之”;赵高认为“以臣愚意,不若诛之”的应该是蒙毅而非蒙恬,且态度也不是“坚执不允”,只是提出建议。
故答案为:C。
13.(1)雅:一向、平素。阴谋:暗中谋划。“欲立之”:要译出”之”代指胡亥;"立(之)为太子”:要补充宾语;"遣使以罪赐公子扶苏、蒙恬死”:以罪名赐……死,以罪名赐……自杀,“罪”译为"罪名”,译为“罪行”“犯罪”不得分。
(2)囚系:被拘囚、遭到拘囚。倍畔:通假字,背叛。……者:……的原因。辱:辱没。以:用来表示。
14.司马迁评语的意思是:他们兄弟遭到诛杀,不也是应该的吗?根据题干,需要考生根据文本找出蒙恬兄弟遭到被诛杀的原因。原文中司马迁给出的原因是:“ 夫秦之初灭诸侯,天下之心未定,痍伤者未瘳,而恬为名将,不以此时强谏,振百姓之急,养老存孤,务修众庶之和,而阿意兴功 ”,意思是秦国刚刚平定天下,天下人民急需休养生息,可蒙恬却一味迎合皇帝,并没有对皇帝进行规劝,去赈济百姓,使百姓安定,这是他们遭受诛杀的主要原因。
(2022高二下·湖南开学考)古代诗歌鉴赏
雪后黄楼寄负山居士①
陈师道
林庐烟不起,城郭岁将穷。
云日明松雪,溪山进晚风。
人行图画里,鸟度醉吟中。
不尽山阴兴,天留忆戴公②。
【注释】①黄楼:元丰年间苏软任徐州知州时建于徐州城乐门,称为黄楼。负山居士:陈师道的友人张种连的号。②忆戴公:《晋书》记载,王徽之居住在湖时,一日忆及戴逵,就冒雪连夜前往,却在到了后不登门拜访,面是返舟回去。别人问他,他说:“本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访戴?”诗中戴公指张仲连。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登楼所见的林庐城郭之景象,虽然空明澄净,但是给人广读荒寒之感。
B.颈联对仗工稳,人景物相互映衬,意趣横生,表现了诗人高情逸兴。
C.尾联用王徽之雪夜访戴逵的典故,体现淡泊情怀,又见其友情的诚笃。
D.全诗语言含蓄隽永,写景细腻,抒情绵,风格神韵天然、清新明亮。
16.有人评价此诗写景表现出陈师道烹字炼句的功力,请结合领联对此进行赏析。
【答案】15.D
16.①言简意丰,一字一意。颔联写的“日”是“云日”, 表现了雪后薄云遮日的景象;“雪”是“松雪”,描绘出青白交映的松雪图;“山”是“溪山”,表现了绿水绕青山的优美图景;“风”是“晚风”,给人带来了阵阵寒意。这一字一词都力图传递出尽可能多的意象。②活用诗眼,化静为动。颔联写的四组景物两两相对,中间以诗眼“明”“进”二字加入,让整个画面动起来、活起来了,一幅松雪图呈现在读者眼前,不仅显示出静态色彩美,更显示出动感和灵性美,令人如见其雪,如闻其风。这有力表现出陈师道烹字炼句的功力。
【知识点】语言风格类题目;表达技巧类题目;炼字、关键字类题目;古代诗歌鉴赏综合练习
【解析】【点评】(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此题采用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内容、情感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确认,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考生解答本题时应认真阅读全诗,从内容、手法和主旨情感等方面综合分析。
15.D项“含蓄隽永”错。 全诗大意是:登上黄楼,我纵目远眺,林中房舍已无炊烟缭绕,年终岁暮一场大雪,把城郭打扮得分外妖娆!夕阳的金辉透过薄薄的云层,照在松枝积雪上明光闪耀,忽然间,呼呼晚风吹来,溪水波光闪,青山响松涛,眼前恰如一幅《冬天雪景图》。行进在曲曲折折的羊肠小道,又有一群飞鸟展翅归来,不由我诗兴大发,为眼前的美景所倾倒。想当年王徽之雪夜访戴逵,船到剡溪,乘兴而来,兴尽而返,调转船头不去把戴逵寻找。而今我却希望,观赏山阴之兴不尽,使我长忆张仲连,在这天赐的秀山丽水里任逍遥!前六局写景,景中有情,从而使后两句怀人之情更显得冲淡闲远。整首诗语言冲淡旷达、潇洒不群 , 既可见诗人冲淡的情怀,又可见其友情的诚笃。
故答案为:D
16.颔联“云日明松雪,溪山进晚风”的意思是,雪后放晴,薄云遮日,青松枝头挂满白雪,青白相间,更显苍翠;山上溪流汩汩已上冻,山风阵阵仍在吹,更显寒冷。“日”并非普通的太阳,而是“云日”,是雪后被薄云轻轻遮蔽、半隐半现的太阳;“雪”是“松雪”,苍翠的松树枝头积满白雪,描绘出一幅青白交映的松雪图,具有了立体感,。“山”,有溪流陪伴,此时溪水汩汩,环绕被冰雪覆盖的山,高低相间,起伏分明;“风”是“晚风”,寒意阵阵。此联两句都力图用最简炼的字句传递出尽可能多的意象。这四组景物,两两相对,中间以诗眼“明”“进”维系,化静为动,整个画面便动了起来,好像都变活了,令人如见雪景,如闻风声。
17.(2022高二下·湖南开学考)名篇名句默写
(1)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离骚》文章的内容虽然细小但含义却极弘大,所举的事例虽然浅近但意义却很深远的两句是: , 。
(2)《过秦论》中写始皇派遣大将蒙恬北逐匈奴获得胜利,使得匈奴长时间不敢南下进击中原。文中“ , ”两句就是对此事件效果的概括。
(3)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 , ”两句,把江、月、花三个意象联系在一起,描写出一种梦幻般的景象。
【答案】(1)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2)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3)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知识点】名句;过秦论;屈原列传;春江花月夜
【解析】【分析】(1)根据题干散文化的语言,借助对诗文内容的具体理解来推测答案,应为“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2)根据题干的翻译概括,借助对诗文内容的具体理解来推测答案,应为“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3)根据题干特定意象及提示推测答案,应为“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注意“类、迩、报、怨、宛、甸、霰”等字的书写。
【点评】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的识记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求:不能添字、少字;字的笔画要准确,不能写错别字。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不仅要做好对于古诗文、名言名句的背诵,更要注重这些语句的默写,特别关注文句中容易写错的字,从而做到准确、工整的完成作答。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2022高二下·湖南开学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火炬名为“飞扬”。冬奥会火炬造型极具动感和活力,颜色为银色和红色,象征着“( )”。残奥会火炬使用银和金,象征着荣耀和梦想,体现了残奥会“勇气、决心、鼓励和平等”的价值观。火炬由祥云纹样“撑腰”,从祥云纹样向剪纸雪花图案自下而上逐渐过渡,旋转上升,如彩带舞动,最后呈现为飞扬的火焰。火炬图案的设计不仅体现了中国“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还包含了对“双奥之城”的继承和发扬。火炬设计秉持绿色、可持续理念,采用氢作为燃料,既能满足环保属性,也符合冬奥会火炬接力在低温环境中运行的现实要求。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温暖世界,照亮冰雪,激情飞扬,冰火相约
B.温暖世界,激情飞扬,冰火相约,照亮冰雪
C.冰火相约,温暖世界,激情飞扬,照亮冰雪
D.冰火相约,激情飞扬,照亮冰雪,温暖世界
19.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B.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C.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D.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20.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
【答案】18.D
19.A
20.一为语序不当,“不仅……还”为递进关系,应该先说继承发扬“双奥之城”,再说体现“传统思想”,把前后分句语序颠倒过来。二为搭配不当,“包含……继承和发扬”不能搭配,应改为“体现了……继承与发扬”。三为成分残缺,“双奥之城”后应加上“精神”。
【知识点】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语序不当;搭配不当
【解析】【点评】(1)此题考查近义词语的辨析运用能力。要想做好此类题,需要从以下几点入手:A、要仔细辨析词语的细微区别,可从使用的范围、场合、程度以及固定搭配等方面考虑;B、要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判断。
(2)此题考查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借代、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等。它们的作用分别是:
比喻: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加语言色彩;
拟人:把事物当人写,使语言形象生动;
夸张:为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
借代:以事物局部特征代指整体,突出事物特点,生动形象;
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对偶:使语言简练工整;
引用:增强语言说服力;
设问:引起读者注意、思考;
反问:起强调作用,增强肯定(否定)语气。
(3)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语段中的病句可通过以下方法得出正确答案:通读语段,是查找病句的前提;认真分析,查找病因,看有没有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整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针对病因,对症下药,进行删、补、换移,修改病句;看是否通顺、句意准确。
18.根据前文“颜色为银色和红色”可分析,银色代表冰雪,红色象征着火与温暖。接前文总括意,第一个词应包含“冰火”两个元素,所以排除A、B两项。C项“温暖世界”一句,只写了“火”,与前文“冰火”句前后不能对应。
故答案为:D。
19.画线句说的“撑腰”原本是指人给人做后盾,此外说“祥云纹样”给“火炬”撑腰,是拟人手法。
A项说猿猱想要翻越山川都不得不“发愁”,赋予猿猴人的情感,是拟人手法;
B项“低眉”实际上是以“眉”代指“脸”,使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
C项把“愁”比作“一江春水向东流”,使用了比喻手法。先问再答,使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
D项“烟笼襄水月笼沙”一句,其实是轻烟与月光笼置着寒水与沙滩,使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
故答案为:A。
20.句中语病有三处:一为语序不当,“不仅……还”为递进关系,应该先说继承发扬“双奥之城”,再说体现“传统思想”,把前后分句语序颠倒过来;二为搭配不当,“包含了……继承和发扬”不能搭配,应改为“体现了…继承与发扬”;三为成分残缺,“双奥之城”后应加上“精神”。
(2022高二下·湖南开学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让数字提供服务、让服务促进发展,关键在于共建共享良好的数字生态。2021年中国国际服贸会在国家会议中心召开,其中京津冀展区以先进的多媒体数字交互技术打造出一个互动的“种子墙”,让三地改革成果可融可观。“种子墙”周边放有政策、项目和制度创新三个互动台,互动台上有“北京苗”“天津苗”“河北苗”以及三地“协同苗”。参观者通过操作政策、项目和制度创新互动装置, ① ,查看三地在开放合作、创新发展等方面的举措信息。这些举措信息为创新发展插上数字化翅膀、增添协同化动力,也为在北京等地打造数字贸易示范区积累经验。无论是一个区域、一个国家, ② ,只有遵循数字信息时代的规律和逻辑,才能共同营造健康的数字生态; ③ 和完善数据治理规则、提升数字经济包容度,才能让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体都能共享数字化发展成果、搭上数字化发展快车。
2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与文中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音乐、美术、文学这三件法宝把“情感秘密”的钥匙都掌住了。
B.趣味的人生是积极乐观的人生,无趣的生活如同梁任公《生活于趣味》中的“石缝的生活”和“沙漠的生活”。
C.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挂过去。
D.一块互动屏幕打造出“展望之门”,勾勒了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新图景。
22.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答案】21.D
22.①就能点亮“种子墙”信息;②还是全球范围;③只有开放数据共享平台
【知识点】标点符号的使用;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标点符号作用的能力。标点符合在语言表达中起表情达意的辅助作用,要求考生平时积累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能依据句意、语气、语言结构、书写位置等正确使用或改正标点符号。
(2)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得体、简明的能力。首先,看看其中心是什么,大致有几个层次;其次,把握文段语脉,理清前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如总分关系;观点与材料的关系;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并列,转折,因果,条件等),要特别注章关联词语。据上下文逻辑的发展推导出所补写语句的内容;做到内容上扣得紧;二是由与上下文相关词语、句式的照应推导出所补写语句的句式及形式上的衔接语,做到形式上接得上。最好在写好后带入原文读一读,看看是否真的连贯。
21.文章中的引号表示特定称谓。
A项表示强调;
B项表示引用原文;
C项表示否定;
D项表示特定称谓。
故答案为:B。
22.根据上文“其中京津冀展区以先进的多媒体数字交互技术打造出一个互动的‘种子墙’,让三地改革成果可融可观”“参观者通过操作政策、项目和制度创新互动装置”及下文“查看三地在开放合作、创新发展等方面的举措信息”可知,此处应填“就能点亮‘种子墙’信息”;
根据前文“无论是……”,此处应填“还是……”,再根据“区域”“国家”,范围继续扩大,此处应填“世界”或是“全球范围”,故应填“还是整个世界(全球范围)”;
根据上文“只有遵循数字信息时代的规律和逻辑,才能共同营造健康的数字生态”及“;”可知,此句结构应与前一句相同,也应为“只有……才能……”,再根据下文“才能让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体都能共享数字化发展成果、搭上数字化发展快车”,可知应填“只有开放数据共享平台”。
四、作文(60分)
23.(2022高二下·湖南开学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前不久,上海一位小学二年级学生吴叶凡(上海自然博物馆的常客)在开学第一天看到二年级第二学期的美术教材第13 页右上角引用的一张很眼熟的图片,感到很,“这不是自然博物馆里的海百合化石吗?”但图片下的文字标注为“《树叶》现代陶艺作品”。第二天找到上海自然博物馆工作人员冷玲,经证实,沪教版二年级美术教科书上的“现代树叶”确实是数亿年前的古生物“海百合”。出版社知道后,派相关负责人到吴叶凡所在学校,赠送给她书籍,对她能指出书中错误表示感谢。目前,出版社已第一时间将错误进行溯源且上报修订,并表示,现在知识更断很快,他们将以开放的姿态欢迎学生、教师和社会各界人士一起揪出教材中的错误,让教科书越来越规范,越来越适应时代的发展。吴叶凡表示,能得到专业人士的认可,自己很激动,“以后会继续认真学习更多的知识。”网友也感叹;我也去过博物馆,差距咋就这么大!
上述材料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联系生活,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略
【知识点】材料作文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所给材料涉及两方——上海一位小学二年级学生吴叶凡和出版社,考生可分别选择一方进行分析,然后结合自己的生活及感受选择立意,进行写作。上海一位小学二年级学生吴叶凡面对美术教材中的错误勇敢质疑并付出行动加以纠正,这种精神是值得学习的。据此,考生可从勇敢质疑、科学求真、不盲从于权威等角度进行立意。出版社对吴叶凡能指出书中错误表示感谢并改正错误,而且以开放的姿态欢迎学生、教师和社会各界人士一起揪出教材中的错误。据此,考生可以从虚心接受批评、勇敢承认错误等角度进行立意。该作文虽然文体不限,但更适合写成议论文。考生写作时首先要结合材料明确材料,然后可以从必要性、危险性的角度,通过举例论证或正反对比论证对自己的观点加以阐释。
立意:
(1)学贵质疑;
(2)不要盲目相信权威;
(3)虚心接受批评,勇于改正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作文写作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要注意全面把握所给材料,先分析题干,看清有什么材料、写作提示、字数要求、文体限制,概括出材料的主旨,再根据所给材料主旨,选定角度,确定自己作文的立意。考生只有明确了作文的各种要求,才能按要求更好地作文。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