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农业的区位选择 同步测试(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1 农业的区位选择 同步测试(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7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9-23 17:48: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第三单元产业区位选择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影响农业区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一成不变的 B.自然因素变化较快
C.社会经济因素比较稳定 D.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
2.黑龙江省黑河市(50°15′N)是我国现有水稻种植的最北限,也是世界水稻栽培的纬度最高限。该地区地广人稀,每个劳动力平均有近2.67公顷耕地。这里曾是种稻禁区,经过多年的努力,禁区不仅可以种稻,还能够持续获得高产、稳产。黑河市曾是种稻禁区,其主要是制约条件是( )
A.劳动力缺乏 B.灌溉水源缺乏 C.热量不足 D.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低
下图为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下列各区农业与热量因素最密切的是( )
A.江南丘陵种植茶树 B.海南岛种植天然橡胶
C.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 D.内蒙古高原发展畜牧业
4.近年来,随着日照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农民减少了粮食的种植面积,增加蔬菜、花卉的种植,这种变化考虑的主导因素是图中的( )
A.市场需求 B.政策 C.交通运输 D.地形
某种植户搭建钢架大棚,深挖沟排水,收购羊、鸭粪和菜籽饼,规模化种植枇耙,其枇杷出售单价高于市场价。完成下面小题。
5.按投入多少划分,该枇杷种植类型属于( )
A.自给型农业 B.商品型农业
C.粗放型农业 D.集约型农业
6.该种植户的枇杷售价高的主要原因有( )
①光照充足 ②昼夜温差大 ③土壤肥沃 ④上市时间早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云南凭借自身的优势条件和我国农业结构调整、西部大开发时机,已逐渐成为我国花卉产业带。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7.云南发展花卉产业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
A.土壤 B.气候 C.地形 D.生物多样性
8.与世界主要花卉生产国相比,云南发展花卉产业的优势是( )
A.劳动力 B.科技 C.市场 D.交通
9.制约云南花卉走向国内和国际市场的主要因素是( )
A.经营理念 B.交通运输 C.劳动力 D.土地租金
读世界某区域图(下图左为欧洲西部局部图,下图右为中亚局部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0.图中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的主要限制性因素分别是( )
A.土壤水源 B.光照降水 C.风向地势 D.地形河流
11.乙地不合理灌溉而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沙尘暴 C.土壤盐碱化 D.洪涝灾害
新疆地区采用黑白条带地膜覆盖法(左图)繁殖山葡萄,即在垄中间用白色塑料薄膜,垄两侧用黑色塑料薄膜,以此提高葡萄植株成活率。右图示意大气的受热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不同颜色的地膜透光性不同,农业生产中白膜、黑膜对大气受热过程的主要影响分别是( )
A.增强①过程减弱③过程 B.减弱③过程增强②过程
C.减弱③过程减弱②过程 D.增强④过程增强①过程
13.在葡萄垄两侧铺黑色塑料薄膜可以( )
A.增加土壤温度、降低土壤湿度 B.保持水分、抑制杂草滋生
C.增加土壤肥力、提高膜内温度 D.提高温度、增强光合作用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4.图中②④所在地区纬度大致相同,但地理环境差异显著,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海陆位置 C.水源 D.土壤
15.由图中提供的信息,可以推断①②处发展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
A.水源 地形 B.地形 水源 C.土壤 光照 D.热量 水源
16.图中③所在林区比东北林区树种更为丰富,其根本原因是该地( )
A.年降水量大、气温高 B.光照和热量条件好
C.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D.纬度低、相对高差大
二、综合题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贵州省石灰岩区成土过程较非岩溶区慢10~80倍,土壤贫瘠是贵州贫困的重要原因。毕节曾经是贵州最贫穷的地区,1988年6月,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为主题的国家级综合改革试验区在这里设立,加强生态建设,农业特色产业开发是产业扶贫的重要举措。如今的毕节,一片绿水青山,立体交通齐头并进,经济蓬勃发展。历史上有云贵出好茶之说,毕节市金沙县荣获“中国贡茶之乡”称号。近年来,浙江、福建等省茶园面积缩减,茶树种植逐步向西部转移,贵州已成为我国茶园面积第一大省。下图为贵州省地形图和毕节气候数据统计图。
(1)说明气候对毕节农业发展的不利影响。
(2)说明当前毕节发展茶叶生产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3)列举毕节农业生态建设的主要措施。
18.为了充分利用气候资源,发挥土地生产优势,我国许多地区发展了冬暖式温室大棚,极大地提高了农民收入,丰富了我国冬季城乡居民的蔬菜供应。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建温室大棚主要是为了改善农作物生长的__________条件,实现这一目的的原理是_____。
(2)A、B两位置的蔬菜,长势较好的是__________,口感较好的是__________,试分别简析其原因。
(3)分析说明大棚技术对农业生产光、热、水分条件的影响。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贵州省普定县地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区,多裂隙及溶洞地貌,水土流失严重。据研究,当地的喀斯特是发育在石灰岩和白云岩为主的碳酸盐岩上的地貌。该区域的白云岩区域以草本植物为主,与白云岩相比,石灰岩岩性脆弱,易被风化,裂隙较多,土壤发育较好,土层较厚,地上植被以森林为主(如右图所示)。但该区土壤贫瘠,近年来在退耕还林政策的指导下,该区农民弃种原来价格低廉的玉米、土豆,改种当地特色水果冰脆李。左图示意普定县喀斯特景观图。
(1)分析该地土壤较为贫瘠的自然原因。
(2)与白云岩地区相比,该区以石灰岩地区为主的地区地上植被以森林为主,试说明原因。
(3)列举该地区农民在以石灰岩为主的地区弃种玉米、土豆,改种冰脆李的效益。
参考答案
1.D
【解析】农业区位布局一般受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共同影响,自然因素一般变化不大,而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C
【解析】水稻属于喜湿喜热的农作物,经改良后可扩中到暖温带和温带地区。依据材料中“黑河是世界水稻栽培的纬度最高限”这一信息可知,限制水稻种植的主要原因与纬度高低有关,而纬度高低又直接与热量有关,故原来制约黑河水稻生产的主要因素是热量,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3.B
4.A
【解析】
3.江南丘陵种植茶叶的影响因素是土壤,海南岛种植橡胶的影响因素是热量,立体农业的影响因素是地形,畜牧业的影响因素是饲料,综上B正确。
4.市场最终决定了农业的类型和规模,A正确。政策在一定范围内影响农业类型,但影响小,B错误。交通运输会影响销售范围,进而影响市场,不是主导因素,C错误。地形不会发生较大变化,一般不会使农业类型发生变化,D错。故选A。
5.D
6.D
【解析】5.根据农产品的用途农业可以分为自给农业和商品农业,故AB错误,根据投入的多少农业可分为粗放农业和集约农业,根据材料该种植户“搭建钢架大棚,深挖沟排水,收购羊、鸭粪和菜籽饼,规模化种植等”可知其将劳动力和生产资料集中投入到较少的土地上,经营方式较为集约,故该题选D。
6.该农户采用大棚种植枇杷,对光照的影响较小,故①错误;大棚种植枇杷缩小了昼夜温差,故②错误;根据材料该种植户深挖沟排水,收购羊、鸭粪和菜籽饼,使用有机肥料,提高土壤肥力,进而提高枇杷的品质,③对;采用大棚种植,改善热量条件,提高上市的时间,售价较高,④正确,所以该题选D。
7.B
8.A
9.B
【解析】7.云南纬度低,海拔高,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如春,特别适合各种花卉的生长,B正确,ACD错误,故选B。
8.与世界主要花卉生产国相比,云南发展花卉产业的优势是经济较落后,劳动力丰富而且廉价,生产成本低。A正确,科技、市场、交通都不如世界主要花卉生产国,A正确,BCD错误,故选A。
9.花卉容易腐烂,凋谢,要求快速运往市场。而云南地处云贵高原,地形崎岖,交通不便,因此制约云南花卉走向国内和国际市场的主要因素是交通运输。B正确,经营理念不影响,劳动力、土地租金是云南的优势,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0.B
11.C
【解析】10.根据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判断,甲位于西欧,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光照不足;乙位于中亚,地处内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所以选B。
11.结合上题分析,乙地区位于干旱地区,蒸发量旺盛,不合理的灌溉会导致土地盐碱化。所以选C。
12.C
13.B
【解析】12.读图可知,①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②为太阳辐射、③为地面辐射、④为大气逆辐射。农业生产中白膜的透光性比较好,多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可以增加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同时可有效地减弱地面辐射,从而减少地面热量的散失,起到保温的效应;垄两侧黑色薄膜由于透光率低,阳光多被薄膜吸收,因此,可减少太阳辐射,故选C。
13.垄两侧黑色薄膜由于透光率低,阳光多被薄膜吸收,因此,可减少杂草的光合作用,从而抑制垄两侧杂草滋生,同时还可以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起到保持水分的作用,故选 B。
14.A
15.A
16.D
【解析】14.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升高,气温降低,一般情况下,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C。④位于四川盆地,②位于青藏高原,两地纬度相近,但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海拔高气温低,最大的自然环境特点是高寒,而四川盆地温暖湿润,两地的地理环境差异显著,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形,A正确。海陆位置、水源、土壤均不是造成两地地理环境差异显著的最主要的影响因素,BCD错误。故选A。
15.读图可知,图中①处为河套平原,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灌溉农业区,①处有黄河流经,可以提供灌溉水源,故水源是①处发展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青藏高原地势高,气候高寒,热量不足是农业的主要限制因素,②处位于雅鲁藏布江谷地,深切河谷,地势低,热量相对充足,故地形是发展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6.③所在的林区是我国的第二大天然林区西南林区,纬度较低,而且位于横断山区,山高谷深、地势变化大,相对高差大,气候多样,树种丰富;而东北林区纬度较高,相对高差小,气候条件差异小,所以,③所在的林区比东北林区树种更为丰富,D正确。降水、光照、土壤、水源等均不是③所在林区比东北林区树种更为丰富的根本原因,ABC错误。故选D。
【解析】(1)气候方面对农业的影响,主要从气温、降水、光照等方面分析。根据毕节气候统计图,该地降水天数多,阴天多,光照不足;夏季气温偏低,最热月低于25℃,热量欠充足;属于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分布不均,年际变化大,旱灾频发。
(2)结合材料分析,历史上有云贵出好茶之说,毕节茶叶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毕节市金沙县荣获“中国贡茶之乡”称号,地处中国贡茶之乡,品牌效益明显;近年来,浙江、福建等省茶园面积缩减,茶树种植逐步向西部转移,贵州已成为我国茶园面积第一大省,东部茶叶产区缩小,导致市场扩大;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为主题的国家级综合改革试验区在这里设立,有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对毕节特色农业发展的支持;一片绿水青山,立体交通齐头并进,综合交通的发展有利于茶叶运输和销售。
(3)结合材料分析,毕节位于喀斯特山区,农业生态建设需要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减少种植业比重,发展生态农业;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旅游观光业,增加农民收入;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防治水土流失;多途径解决农村生活能源问题;对生态脆弱区实施生态移民等。
18.(1)热量;大气的保温效应。
(2)B处;A处;B处保温效果好,热量充沛,蔬菜生长状况好;A处在门口位置,昼夜温差较大,蔬菜储存糖分多,口感好。
(3)使冬季的太阳光照得以充分利用;提高了大棚内的温度,使作物在冬季也可种植(可以减轻冻害,提高农业生产抗灾能力);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空气和土壤的水分。
【解析】(1)采用温室大棚主要是为了改善作物生长的热量条件。温室效应主要是利用大气保温效应原理制作而成。以玻璃温室为例,玻璃对可见光的透过率大,可见光射入玻璃室后被物体吸收。物体放出的是红外光,而玻璃对红外光透过率低。通过玻璃温室可以让可见光入射但不让红外光出去,这样就保住了能量,从而起到保温作用。
(2)从图中可知,B处位于距离门口较远的位置,所以B处保温条件好,热量充沛,蔬菜的长势较好。A处因为距离门口较近,白天气温高,光合作用强,产生的有机质多,晚上温度低,呼吸作用弱,消耗的糖分少,积聚在蔬菜内的有机质多,所以口感好。
(3)利用"温室效应"原理,我国北方地区冬季采用大棚技术种植蔬菜、花卉等作物,太阳辐射能够透过大棚顶部的进入棚内,但棚内的地面辐射不能透过棚顶射出,使冬季的太阳光照得以充分利用,提高了大棚内的温度,减轻冻害,提高农业生产的抗灾能力;大棚内水分不易散失,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的光、热、水等条件。
19.(1)地形崎岖,降水多且集中,淋溶作用强,水土流失严重;地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湿热,生物循环旺盛,土壤养分不易积累;植被稀疏,枯枝落叶少,有机质补给少。
(2)与白云岩地区相比,石灰岩地区多裂隙,地表水易下渗,植被根系发达;该区发育的土壤厚度较大,能维持深根系的高大植物生长,所以植被演化为森林。
(3)利于水土保持,改善生态环境;特色水果价值较高的,利于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当地脱贫致富。
【解析】(1)该题考查喀斯特地貌下土壤贫瘠的原因。从题干信息中可得到“碳酸盐岩、裂隙、亚热带湿润气候”等关键词以及喀斯特的景观图,结合碳酸盐溶于水中易带走营养物质流入地下暗河、溶洞,可知,喀斯特地貌地形崎岖,夏季降水多且集中,大量降水将营养物质带走,渗入地下,汇入地下暗河;该地气温高,降水多,微生物活跃,分解作用强,有机质积累少;且该地植被稀疏,枯枝落叶、植物残体较少,对土壤有机质补给少。
(2)该题考查植被覆盖不同的原因。森林相比于草地对于土壤的营养物质需求更多,需要的土层更厚,结合材料中的“石灰岩区域土壤发育较好、土层较厚”可得知;且石灰岩地区裂隙发育,地表水下渗多,有利于森林根系发育。
(3)本题考查退耕还林的效益。退耕还林的效益主要由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两方面分析,喀斯特地区本身水土流失严重,退耕还林有利于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以及冰脆李的经济效益大于玉米、土豆,有利于提高当地居民收入,促进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