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福建省三明市普通高中2022届高三上学期物理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一、单选题
1.(2022高三上·三明期末)跑鞋的鞋垫通常选择更软、更有弹性的抗压材料,如图是跑鞋结构示意图,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鞋垫减小了人与地面的作用力
B.鞋垫减小了人落地过程的动量变化量
C.鞋垫延长了人与地面相互作用的时间
D.鞋垫可将吸收的能量尽可能多的回馈给人
【答案】B
【知识点】动量定理
【解析】【解答】ACD.根据动量定理
解得
鞋垫的作用是延长了人与地面的作用时间t,减小了人和地面的作用力F,鞋垫的作用是将尽可能多的能量反馈给人,ACD正确,不符合题意;
B. 鞋垫没有改变人的初动量0,也没有改变人的末动量mv,人落地过程的动量变化量不变,B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动量定理得鞋垫的作用是减小了人和地面的作用力F。鞋垫没有改变人的初动量0,也没有改变人的末动量mv,鞋垫没有减小人落地过程的动量变化量。
2.(2022高三上·三明期末)如图所示是常用的手机支架,背板垂直于下挡板,转动支架可调节合适的观看角度。若不计背板摩擦,缓慢增大角度(),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背板与下挡板受到的压力均增大
B.背板与下挡板受到的压力均减小
C.背板受到的压力增大,下挡板受到的压力减小
D.背板受到的压力减小,下挡板受到的压力增大
【答案】C
【知识点】力的分解
【解析】【解答】对手机受力分析结合牛顿第三定律可知,背板受到的压力
下挡板受到的压力
当缓慢增大角度时,则背板受到的压力变大,下挡板受到的压力减小。
故答案为:C。
【分析】将物体重力沿斜面和垂直斜面分解,得出两个方向分力大小。根据分力表达式,得到当缓慢增大角度时,各个物体受力情况。
3.(2022高三上·三明期末)如图。在xOy区域存在方向垂直于xOy平面向外的匀强磁场。一个氕核和一个氦核同时从y轴上O点以相同的动能射出,速度方向沿x轴正方向。不计重力及两粒子间的相互作用,以下对氕核和氦核的运动轨迹图判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
【解析】【解答】氕核和一个氦核都带正电,根据左手定则可知洛伦兹力向y轴负方向,则两粒子都将向y轴负方向偏转。根据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有
解得
而两粒子初动能相同,则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左手定可知洛伦兹力方向,洛伦兹力提供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两粒子初动能相同,得到粒子运动半径之比。
4.(2022高三上·三明期末)“无线蓝牙耳机”可在一定距离内实现与手机的无线连接。为了探究无线连接的最远距离。甲同学携带手机,乙同学佩戴无线蓝牙耳机进行检测实验。开始时两人相距15m,乙在前甲在后,同时沿同一直线同向运动,其图像如图所示,此过程中蓝牙耳机能接收到手机信号的时间为6s。则最远连接距离为( )
A.3.5m B.7m C.8m D.11.5m
【答案】D
【知识点】运动学v-t 图像
【解析】【解答】甲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设经过时间t两人的距离到达蓝牙信号距离的最大值,则
经过(t+6)s两人间距又到达蓝牙信号距离的最大值,则
解得t=1s
sm=11.5m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vt图像得到甲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两物体速度相等时。两人的距离到达蓝牙信号距离的最大值。
二、多选题
5.(2022高三上·三明期末)金星是夜空中最亮的行星,也叫启明星,《诗经·小雅·大东》中写道:“东有启明,西有长庚。”已知金星绕太阳公转的周期约为224天,可以判定( )
A.金星的质量大于地球的质量
B.金星的轨道半径大于地球的轨道半径
C.金星公转的线速度大于地球公转的线速度
D.金星的向心加速度大于地球的向心加速度
【答案】C,D
【知识点】天体的匀速圆周运动的模型
【解析】【解答】A.根据数据无法比较环绕天体即金星和地球的质量,A不符合题意;
B.由开普勒第三定律
知金星的轨道半径小于地球半径,B不符合题意;
C.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
得
可知金星公转的线速度大于地球公转的线速度,C符合题意;
D.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
得
金星的向心加速度大于地球的向心加速度,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D。
【分析】万有引力定律中环绕天体即金星和地球的质量都会相互抵消,所以无法求解。万有引力提供金星和地球运动向心力,越近线速度和加速度越大。
6.(2022高三上·三明期末)如图甲所示的“简易电动机”,由5号干电池、圆柱形强磁铁、裸铜导线框组成,干电池的正极向上,各部分均保持良好接触,放手后线框能持续转动,其原理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①②两部分电路是并联关系
B.“简易电动机”从上往下看逆时针旋转
C.电池的输出功率大于线框转动的机械功率
D.“简易电动机”转动后,线框中的电流逐渐增大
【答案】A,C
【知识点】安培力
【解析】【解答】A.甲图中①②两部分电路是并联关系,A符合题意;
B.甲图中①部分电路上边电流向左,磁场偏上,根据左手定则,安培力向里,同理,②部分电路所受安培力向外,“简易电动机”从上往下看顺时针旋转,B不符合题意;
C.电池的输出功率等于线框转动的机械功率与回路的热功率之和,C符合题意;
D.“简易电动机”转动后,产生感应电流与原电流方向相反,线框中的电流逐渐减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C。
【分析】电流有多条路径,甲图中①②两部分电路是并联关系。根据左手定则①部分所受安培力向里,②部分电路所受安培力向外。电池的输出功率等于线框的机械功率加上回路的热功率。
7.(2022高三上·三明期末)如图,一粗糙斜面固定在地面上,斜面顶端装有光滑定滑轮。一轻绳跨过滑轮,其一端与悬挂一物块Q的竖直轻弹簧连接,另一端与斜面上的物块P相连。托住物块Q轻弹簧处于原长时,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将Q由静止释放(未着地),P始终保持静止,已知物块P与Q质量分别为3m与m,,轻绳不可伸长,轻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以下判断正确的( )
A.Q下落过程,P所受的摩擦力一直减小
B.Q下落过程,P所受的摩擦力先减小后增大
C.Q从释放至最低点过程中,Q所受的合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D.Q从释放至最大速度过程中,Q克服弹簧弹力做的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答案】B,C
【知识点】弹性势能;动能与重力势能;动能定理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AB.Q刚开始释放时,只受重力作用,加速度方向向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当Q下到最低点时,根据运动的对称性,可知此时Q的加速度大小也为g,方向竖直向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得
Q释放前P所受的摩擦力为
方向向上;Q在最低点时P所受的摩擦力为
方向向下,所以Q下落过程,P所受的摩擦力先减小后增大,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C.Q从释放至最低点过程中,Q所受的合力先向下后向上,所以合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C符合题意;
D.Q从释放至最大速度过程中,Q克服弹簧弹力做的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与动能增加量之差,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C。
【分析】Q刚开始释放时,只受重力作用,加速度为g。Q运动可以看成简谐运动,平衡位置重力等于弹力,所以当Q下到最低点时,Q的加速度大小也为g。Q从释放至最低点过程中,合力先向下后向上,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8.(2022高三上·三明期末)如图甲,同一竖直平面内A、B、M、N四点距O点的距离均为,O为水平连线AB的中点,M、N在AB连线的中垂线上。A、B两点分别固定有一点电荷,电荷量均为Q(),以O为原点,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建立x轴。若取无穷远处为零电势点,则ON上的电势随位置x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一电荷量为Q()的小球S以一定初动能从M点竖直下落,一段时间后经过N点,且在N点的加速度大小为2g,g为重力加速度大小,k为静电力常量。则( )
A.小球S在M点的加速度为0
B.从O点到N点场强逐渐增大
C.小球S在M点所受电场力大小为
D.从O点到N点小球S的动能增加了
【答案】A,C,D
【知识点】电场强度和电场线;电势差、电势、电势能
【解析】【解答】A.小球在N点的加速度大小为2g,说明在N点的电场力大小等于mg,方向竖直向下,根据对称性,在M点的电场力大小也为mg,且向上,故M点的加速度为0,A符合题意;
B.图像的斜率表示电场强度,结合图像来看的话从O点到N点场强先增大后减小,B不符合题意;
C.根据库仑定律可知两个点电荷在M点产生的电场力大小都为
则合成之后的合力大小为
C符合题意;
D.从O点到M点合力做功为
有动能定理可知,从O点到N点小球S的动能增加了,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CD。
【分析】小球在N点的加速度大小为2g,在N点的电场力大小等于mg,根据对称性在M点的电场力大小也为mg。由动能定理可得动能增加量等于合力做功。
三、实验题
9.(2022高三上·三明期末)
(1)如图,20分度游标卡尺读数为 mm。
(2)如图,弹簧秤的读数为 N。
【答案】(1)20.45
(2)1.0
【知识点】实验基础知识与实验误差;刻度尺、游标卡尺及螺旋测微器的使用
【解析】【解答】(1)20分度游标卡尺读数为
(2)由图知弹簧秤的读数为1.0N。
【分析】(1)游标卡尺读数等于固定刻度读数加游标读数。
(2)最小刻度为0.2牛,读数不用估读。
10.(2022高三上·三明期末)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所用器材包括:安装phyphox APP的智能手机、铁球、刻度尺、钢尺等。实验过程如下:
⑴一钢尺伸出水平桌面少许,将质量为m的铁球放在钢尺末端,用刻度尺测出钢尺上表面与地板间的高度差;
⑵运行智能手机中的声音“振幅”(声音传感器)项目;
⑶迅速敲击钢尺侧面,铁球自由下落。传感器记录下声音振幅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10乙所示,第一、第二个尖峰的横坐标分别对应铁球开始下落和落地时刻。测得这两个尖峰的时间间隔为。
⑷若铁球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则应满足等式: (请用物理量符号m、g、h、t表示)。
⑸若已知铁球质量为50g,,则下落过程中减小的重力势能,增加的动能 J(结果保留3位小数)。相对误差 ,据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铁球在自由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⑹敲击钢尺侧面时若铁球获得一个较小的水平速度,对实验测量结果 (填“有”或“没有”)影响。
【答案】或;0.380;0.5;没有
【知识点】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解析】【解答】(4)铁球下落的速度为
根据初速度为0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有
解得铁球下落时间t的速度为
若铁球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则应满足等式
代入数据解得或
(5)下落过程中增加的动能
相对误差
(6)根据运动的独立性,敲击钢尺侧面时若铁球获得一个较小的水平速度,不影响铁球竖直方向的运动,对实验测量结果没有影响。
【分析】(1)由运动学公式和机械能守恒定律求得铁球下落过程中应满足的等式。
(2)根据相对误差 表达式,代入题中数据求得相对误差大小。
(3)敲击钢尺侧面时若铁球获得一个较小的水平速度,这个速度不会影响竖直方向运动,所以 对实验测量结果无影响。
11.(2022高三上·三明期末)某同学要将一量程为3mA的毫安表改装为较大量程的电流表,其改装的电路如图甲所示。
(1)图甲中“表头”线圈由铜线制作,阻值会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定值电阻由锰铜或镍铬合金制作,阻值几乎不随温度变化。若改装后的电流表放到高温环境下使用,会造成测量结果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为了校正电表因温度变化产生的测量误差,如图乙所示,将表头与一个温度补偿电阻串联后接入电路。为保证测量的准确,温度补偿电阻的阻值需随温度升高而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见图乙改装的电流表,当使用O、A两接线柱,量程为0.6A,当使用O、B两接线柱,量程为3A,已知,,则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答案】(1)偏小
(2)减小
(3)1.2
【知识点】表头的改装
【解析】【解答】(1)设在不同温度下两次测量同一电流I,则流过表头的电流
放到高温环境下使用,阻值会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流过同样的电流,会减小,即表头的偏转变小,会造成测量结果偏小;
(2)阻值会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与之串联的温度补偿电阻的阻值应该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这样两电阻之和才能尽量保持不变;
(3)当使用O、A两接线柱,量程为0.6A,根据电流表改装原理则有
当使用O、B两接线柱,量程为3A,根据电流表改装原理则有
已知,,联立解得
【分析】(1)求出流过表头的电流表达式,在高温条件下,阻值会增大,表头的电流变小,测量结果偏小。
(2)串联的温度补偿电阻和原电阻阻值之和应保持不变,阻值应该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3)根据电流表改装原理,结合电流表两个量程,联立方程求解得到电阻大小。
四、填空题
12.(2022高三上·三明期末)根据以下三幅图按要求作答:
(1)图a中时引力 斥力(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图b中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图c中从状态A到状态B过程气体 热量(填“吸收”或“放出”)。
【答案】(1)大于
(2)小于
(3)吸收
【知识点】气体的变化图像P-V图、P-T图、V-T图
【解析】【解答】(1)图a中时引力大于斥力,分子力表现为引力。
(2)因为温度越高,则分子的平均速率越大,则速率较大的分子占分子总数的比例越大,则图线的“腰”越粗,则图b中小于。
(3)图c中从状态A到状态B过程气体体积变大,对外做功,温度升高,内能增加,则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吸收热量。
【分析】(1)分子距离较大,分子力表现为引力。
(2)因为温度越高,分子的平均速率越大,速率较大的分子占分子总数的比例越大。
(3)状态A到状态B过程气体体积变大,对外做功,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温度升高。结合能量守恒定律,气体要吸收热量。
五、解答题
13.(2022高三上·三明期末)如图所示,用水银血压计测量血压时,先向袖带内充气、然后缓慢放气。某次测量充入袖带内气体的压强为1.5,体积为V。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
(1)若该状态下气体的摩尔体积为,求袖带内气体的分子数;
(2)若缓慢放弃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袖带内气体体积变为0.8V,压强变回到,求袖带内剩余气体的质量与放气前总质量的比值。
【答案】(1)解:气体物质的量
袖带内气体的分子数
(2)解:对原袖带内气体,发生等温变化,压强为时气体体积为,则
解得
袖带内剩余气体的质量与放气前总质量的比值:
【知识点】与阿伏加德罗常数有关的计算;理想气体与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解析】【分析】(1)求出气体物质的量 ,代入阿伏加德罗常数得出袖带内气体的分子数 。
(2) 对原袖带内气体,发生等温变化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到 袖带内气体原体积,从而得出剩余气体的质量与放气前总质量的比值 。
14.(2022高三上·三明期末)滑沙是国内新兴的户外运动,运动模型简化成如图甲所示,总质量为30kg的小孩和滑沙板从倾角为37°的滑道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为了防止下滑过快,滑沙板后方有一大人沿斜面向上拉滑沙板,拉力T的大小随下滑位移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滑道末端安装有缓冲轮胎,滑沙板撞上轮胎后经1.5s停止运动。已知滑沙板前端A至缓冲轮胎B的长度为30m,滑沙板与滑道的动摩擦因数为0.2,忽略轮胎形变产生的位移,g取10,,,求:
(1)当拉力为108N时,小孩的加速度大小;
(2)滑沙板到达缓冲轮胎处的速度大小;
(3)缓冲过程轮胎与滑沙板间的平均作用力大小。
【答案】(1)解:设小孩和滑沙板的总质量为m,斜面倾角为,滑沙板与滑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支持力大小为N,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拉力为108N时的加速度大小为a。
由牛顿第二定律和滑动摩擦力公式有
联立并代入题给数据得
(2)解:设AB段运动的过程中拉力所做的功为W,由功的定义有
式中、和、分别对应下滑过程中两阶段所受的拉力及相应的位移大小。
依题意,,,
设到达B点时速度大小为v,从A到B,由动能定理有
联立并代入题给数据得
(3)解:缓冲过程由动量定理有
联立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
【知识点】动量定理;动能定理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1)对小孩受力分析,在斜面上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小孩的加速度大小。
(2)从A到B,由动能定理得出滑沙板到达缓冲轮胎处B点时速度大小v 。
(3) 缓冲过程由动量定理得出轮胎与滑沙板间的平均作用力大小 。
15.(2022高三上·三明期末)如图,竖直平面内有一固定的光滑绝缘轨道ABCD,圆弧BC与水平轨道CD相切于C点,倾角的斜轨AB与圆弧相切于B点,O为圆弧圆心,半径为R,半径OC所在竖直线左侧区域存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小滑块P(可视为质点)从A处由静止开始沿斜轨下滑,进入水平轨道后与D处静止的绝缘小滑块Q发生弹性正碰。已知AB两点间的距离为2R,场强大小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水平轨道CD足够长,,。求:
(1)P第一次到达圆弧轨道C点时所受的支持力N;
(2)P的最大速度vm;
(3)若Q质量,P与Q发生第二次碰撞后,P能否到达轨道上与O点等高处的H点(请通过计算判断)。
【答案】(1)解:P从A点第一次运动到C点过程,根据动能定理有
解得
P第一次到达C点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
(2)解:设甲受到的电场力、重力的合力(即等效重力)与竖直方向成θ角,如图所示。
解得
P第一次运动到圆弧上与OC竖直线的圆心角成θ角时速度最大,根据动能定理有
解得
(3)解:P与Q发生弹性碰撞过程,由动量守恒得
由动能守恒得
解得
代入数据
解得P与Q发生第一次碰撞后P、Q的速度大小分别为
代入数据解得P与Q发生第二次碰撞后P的速度大小为
若C能到达H过程有
解得
所以假设不成立,P无法到达轨道H点
【知识点】动量守恒定律;动能定理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 动能定理 得出 P从A点第一次运动到C点 的速度大小。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圆弧轨道C点时所受的支持力N 。
(2)根据平行四边形法则,得到 等效重力 大小与方向,根据动能定理得出P的最大速度vm 。
(3) P与Q发生弹性碰撞 , 动量守恒 而且机械能守恒,代入数据得到 第一次碰撞后P、Q的速度大小。如果C能到达H,得到和事实相矛盾的结论。所以 P无法到达轨道H点 。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福建省三明市普通高中2022届高三上学期物理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一、单选题
1.(2022高三上·三明期末)跑鞋的鞋垫通常选择更软、更有弹性的抗压材料,如图是跑鞋结构示意图,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鞋垫减小了人与地面的作用力
B.鞋垫减小了人落地过程的动量变化量
C.鞋垫延长了人与地面相互作用的时间
D.鞋垫可将吸收的能量尽可能多的回馈给人
2.(2022高三上·三明期末)如图所示是常用的手机支架,背板垂直于下挡板,转动支架可调节合适的观看角度。若不计背板摩擦,缓慢增大角度(),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背板与下挡板受到的压力均增大
B.背板与下挡板受到的压力均减小
C.背板受到的压力增大,下挡板受到的压力减小
D.背板受到的压力减小,下挡板受到的压力增大
3.(2022高三上·三明期末)如图。在xOy区域存在方向垂直于xOy平面向外的匀强磁场。一个氕核和一个氦核同时从y轴上O点以相同的动能射出,速度方向沿x轴正方向。不计重力及两粒子间的相互作用,以下对氕核和氦核的运动轨迹图判断正确的是( )
A. B.
C. D.
4.(2022高三上·三明期末)“无线蓝牙耳机”可在一定距离内实现与手机的无线连接。为了探究无线连接的最远距离。甲同学携带手机,乙同学佩戴无线蓝牙耳机进行检测实验。开始时两人相距15m,乙在前甲在后,同时沿同一直线同向运动,其图像如图所示,此过程中蓝牙耳机能接收到手机信号的时间为6s。则最远连接距离为( )
A.3.5m B.7m C.8m D.11.5m
二、多选题
5.(2022高三上·三明期末)金星是夜空中最亮的行星,也叫启明星,《诗经·小雅·大东》中写道:“东有启明,西有长庚。”已知金星绕太阳公转的周期约为224天,可以判定( )
A.金星的质量大于地球的质量
B.金星的轨道半径大于地球的轨道半径
C.金星公转的线速度大于地球公转的线速度
D.金星的向心加速度大于地球的向心加速度
6.(2022高三上·三明期末)如图甲所示的“简易电动机”,由5号干电池、圆柱形强磁铁、裸铜导线框组成,干电池的正极向上,各部分均保持良好接触,放手后线框能持续转动,其原理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①②两部分电路是并联关系
B.“简易电动机”从上往下看逆时针旋转
C.电池的输出功率大于线框转动的机械功率
D.“简易电动机”转动后,线框中的电流逐渐增大
7.(2022高三上·三明期末)如图,一粗糙斜面固定在地面上,斜面顶端装有光滑定滑轮。一轻绳跨过滑轮,其一端与悬挂一物块Q的竖直轻弹簧连接,另一端与斜面上的物块P相连。托住物块Q轻弹簧处于原长时,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将Q由静止释放(未着地),P始终保持静止,已知物块P与Q质量分别为3m与m,,轻绳不可伸长,轻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以下判断正确的( )
A.Q下落过程,P所受的摩擦力一直减小
B.Q下落过程,P所受的摩擦力先减小后增大
C.Q从释放至最低点过程中,Q所受的合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D.Q从释放至最大速度过程中,Q克服弹簧弹力做的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8.(2022高三上·三明期末)如图甲,同一竖直平面内A、B、M、N四点距O点的距离均为,O为水平连线AB的中点,M、N在AB连线的中垂线上。A、B两点分别固定有一点电荷,电荷量均为Q(),以O为原点,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建立x轴。若取无穷远处为零电势点,则ON上的电势随位置x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一电荷量为Q()的小球S以一定初动能从M点竖直下落,一段时间后经过N点,且在N点的加速度大小为2g,g为重力加速度大小,k为静电力常量。则( )
A.小球S在M点的加速度为0
B.从O点到N点场强逐渐增大
C.小球S在M点所受电场力大小为
D.从O点到N点小球S的动能增加了
三、实验题
9.(2022高三上·三明期末)
(1)如图,20分度游标卡尺读数为 mm。
(2)如图,弹簧秤的读数为 N。
10.(2022高三上·三明期末)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所用器材包括:安装phyphox APP的智能手机、铁球、刻度尺、钢尺等。实验过程如下:
⑴一钢尺伸出水平桌面少许,将质量为m的铁球放在钢尺末端,用刻度尺测出钢尺上表面与地板间的高度差;
⑵运行智能手机中的声音“振幅”(声音传感器)项目;
⑶迅速敲击钢尺侧面,铁球自由下落。传感器记录下声音振幅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10乙所示,第一、第二个尖峰的横坐标分别对应铁球开始下落和落地时刻。测得这两个尖峰的时间间隔为。
⑷若铁球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则应满足等式: (请用物理量符号m、g、h、t表示)。
⑸若已知铁球质量为50g,,则下落过程中减小的重力势能,增加的动能 J(结果保留3位小数)。相对误差 ,据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铁球在自由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⑹敲击钢尺侧面时若铁球获得一个较小的水平速度,对实验测量结果 (填“有”或“没有”)影响。
11.(2022高三上·三明期末)某同学要将一量程为3mA的毫安表改装为较大量程的电流表,其改装的电路如图甲所示。
(1)图甲中“表头”线圈由铜线制作,阻值会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定值电阻由锰铜或镍铬合金制作,阻值几乎不随温度变化。若改装后的电流表放到高温环境下使用,会造成测量结果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为了校正电表因温度变化产生的测量误差,如图乙所示,将表头与一个温度补偿电阻串联后接入电路。为保证测量的准确,温度补偿电阻的阻值需随温度升高而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见图乙改装的电流表,当使用O、A两接线柱,量程为0.6A,当使用O、B两接线柱,量程为3A,已知,,则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四、填空题
12.(2022高三上·三明期末)根据以下三幅图按要求作答:
(1)图a中时引力 斥力(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图b中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图c中从状态A到状态B过程气体 热量(填“吸收”或“放出”)。
五、解答题
13.(2022高三上·三明期末)如图所示,用水银血压计测量血压时,先向袖带内充气、然后缓慢放气。某次测量充入袖带内气体的压强为1.5,体积为V。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
(1)若该状态下气体的摩尔体积为,求袖带内气体的分子数;
(2)若缓慢放弃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袖带内气体体积变为0.8V,压强变回到,求袖带内剩余气体的质量与放气前总质量的比值。
14.(2022高三上·三明期末)滑沙是国内新兴的户外运动,运动模型简化成如图甲所示,总质量为30kg的小孩和滑沙板从倾角为37°的滑道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为了防止下滑过快,滑沙板后方有一大人沿斜面向上拉滑沙板,拉力T的大小随下滑位移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滑道末端安装有缓冲轮胎,滑沙板撞上轮胎后经1.5s停止运动。已知滑沙板前端A至缓冲轮胎B的长度为30m,滑沙板与滑道的动摩擦因数为0.2,忽略轮胎形变产生的位移,g取10,,,求:
(1)当拉力为108N时,小孩的加速度大小;
(2)滑沙板到达缓冲轮胎处的速度大小;
(3)缓冲过程轮胎与滑沙板间的平均作用力大小。
15.(2022高三上·三明期末)如图,竖直平面内有一固定的光滑绝缘轨道ABCD,圆弧BC与水平轨道CD相切于C点,倾角的斜轨AB与圆弧相切于B点,O为圆弧圆心,半径为R,半径OC所在竖直线左侧区域存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小滑块P(可视为质点)从A处由静止开始沿斜轨下滑,进入水平轨道后与D处静止的绝缘小滑块Q发生弹性正碰。已知AB两点间的距离为2R,场强大小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水平轨道CD足够长,,。求:
(1)P第一次到达圆弧轨道C点时所受的支持力N;
(2)P的最大速度vm;
(3)若Q质量,P与Q发生第二次碰撞后,P能否到达轨道上与O点等高处的H点(请通过计算判断)。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动量定理
【解析】【解答】ACD.根据动量定理
解得
鞋垫的作用是延长了人与地面的作用时间t,减小了人和地面的作用力F,鞋垫的作用是将尽可能多的能量反馈给人,ACD正确,不符合题意;
B. 鞋垫没有改变人的初动量0,也没有改变人的末动量mv,人落地过程的动量变化量不变,B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动量定理得鞋垫的作用是减小了人和地面的作用力F。鞋垫没有改变人的初动量0,也没有改变人的末动量mv,鞋垫没有减小人落地过程的动量变化量。
2.【答案】C
【知识点】力的分解
【解析】【解答】对手机受力分析结合牛顿第三定律可知,背板受到的压力
下挡板受到的压力
当缓慢增大角度时,则背板受到的压力变大,下挡板受到的压力减小。
故答案为:C。
【分析】将物体重力沿斜面和垂直斜面分解,得出两个方向分力大小。根据分力表达式,得到当缓慢增大角度时,各个物体受力情况。
3.【答案】D
【知识点】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
【解析】【解答】氕核和一个氦核都带正电,根据左手定则可知洛伦兹力向y轴负方向,则两粒子都将向y轴负方向偏转。根据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有
解得
而两粒子初动能相同,则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左手定可知洛伦兹力方向,洛伦兹力提供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两粒子初动能相同,得到粒子运动半径之比。
4.【答案】D
【知识点】运动学v-t 图像
【解析】【解答】甲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设经过时间t两人的距离到达蓝牙信号距离的最大值,则
经过(t+6)s两人间距又到达蓝牙信号距离的最大值,则
解得t=1s
sm=11.5m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vt图像得到甲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两物体速度相等时。两人的距离到达蓝牙信号距离的最大值。
5.【答案】C,D
【知识点】天体的匀速圆周运动的模型
【解析】【解答】A.根据数据无法比较环绕天体即金星和地球的质量,A不符合题意;
B.由开普勒第三定律
知金星的轨道半径小于地球半径,B不符合题意;
C.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
得
可知金星公转的线速度大于地球公转的线速度,C符合题意;
D.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
得
金星的向心加速度大于地球的向心加速度,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D。
【分析】万有引力定律中环绕天体即金星和地球的质量都会相互抵消,所以无法求解。万有引力提供金星和地球运动向心力,越近线速度和加速度越大。
6.【答案】A,C
【知识点】安培力
【解析】【解答】A.甲图中①②两部分电路是并联关系,A符合题意;
B.甲图中①部分电路上边电流向左,磁场偏上,根据左手定则,安培力向里,同理,②部分电路所受安培力向外,“简易电动机”从上往下看顺时针旋转,B不符合题意;
C.电池的输出功率等于线框转动的机械功率与回路的热功率之和,C符合题意;
D.“简易电动机”转动后,产生感应电流与原电流方向相反,线框中的电流逐渐减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C。
【分析】电流有多条路径,甲图中①②两部分电路是并联关系。根据左手定则①部分所受安培力向里,②部分电路所受安培力向外。电池的输出功率等于线框的机械功率加上回路的热功率。
7.【答案】B,C
【知识点】弹性势能;动能与重力势能;动能定理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AB.Q刚开始释放时,只受重力作用,加速度方向向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当Q下到最低点时,根据运动的对称性,可知此时Q的加速度大小也为g,方向竖直向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得
Q释放前P所受的摩擦力为
方向向上;Q在最低点时P所受的摩擦力为
方向向下,所以Q下落过程,P所受的摩擦力先减小后增大,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C.Q从释放至最低点过程中,Q所受的合力先向下后向上,所以合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C符合题意;
D.Q从释放至最大速度过程中,Q克服弹簧弹力做的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与动能增加量之差,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C。
【分析】Q刚开始释放时,只受重力作用,加速度为g。Q运动可以看成简谐运动,平衡位置重力等于弹力,所以当Q下到最低点时,Q的加速度大小也为g。Q从释放至最低点过程中,合力先向下后向上,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8.【答案】A,C,D
【知识点】电场强度和电场线;电势差、电势、电势能
【解析】【解答】A.小球在N点的加速度大小为2g,说明在N点的电场力大小等于mg,方向竖直向下,根据对称性,在M点的电场力大小也为mg,且向上,故M点的加速度为0,A符合题意;
B.图像的斜率表示电场强度,结合图像来看的话从O点到N点场强先增大后减小,B不符合题意;
C.根据库仑定律可知两个点电荷在M点产生的电场力大小都为
则合成之后的合力大小为
C符合题意;
D.从O点到M点合力做功为
有动能定理可知,从O点到N点小球S的动能增加了,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CD。
【分析】小球在N点的加速度大小为2g,在N点的电场力大小等于mg,根据对称性在M点的电场力大小也为mg。由动能定理可得动能增加量等于合力做功。
9.【答案】(1)20.45
(2)1.0
【知识点】实验基础知识与实验误差;刻度尺、游标卡尺及螺旋测微器的使用
【解析】【解答】(1)20分度游标卡尺读数为
(2)由图知弹簧秤的读数为1.0N。
【分析】(1)游标卡尺读数等于固定刻度读数加游标读数。
(2)最小刻度为0.2牛,读数不用估读。
10.【答案】或;0.380;0.5;没有
【知识点】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解析】【解答】(4)铁球下落的速度为
根据初速度为0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有
解得铁球下落时间t的速度为
若铁球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则应满足等式
代入数据解得或
(5)下落过程中增加的动能
相对误差
(6)根据运动的独立性,敲击钢尺侧面时若铁球获得一个较小的水平速度,不影响铁球竖直方向的运动,对实验测量结果没有影响。
【分析】(1)由运动学公式和机械能守恒定律求得铁球下落过程中应满足的等式。
(2)根据相对误差 表达式,代入题中数据求得相对误差大小。
(3)敲击钢尺侧面时若铁球获得一个较小的水平速度,这个速度不会影响竖直方向运动,所以 对实验测量结果无影响。
11.【答案】(1)偏小
(2)减小
(3)1.2
【知识点】表头的改装
【解析】【解答】(1)设在不同温度下两次测量同一电流I,则流过表头的电流
放到高温环境下使用,阻值会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流过同样的电流,会减小,即表头的偏转变小,会造成测量结果偏小;
(2)阻值会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与之串联的温度补偿电阻的阻值应该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这样两电阻之和才能尽量保持不变;
(3)当使用O、A两接线柱,量程为0.6A,根据电流表改装原理则有
当使用O、B两接线柱,量程为3A,根据电流表改装原理则有
已知,,联立解得
【分析】(1)求出流过表头的电流表达式,在高温条件下,阻值会增大,表头的电流变小,测量结果偏小。
(2)串联的温度补偿电阻和原电阻阻值之和应保持不变,阻值应该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3)根据电流表改装原理,结合电流表两个量程,联立方程求解得到电阻大小。
12.【答案】(1)大于
(2)小于
(3)吸收
【知识点】气体的变化图像P-V图、P-T图、V-T图
【解析】【解答】(1)图a中时引力大于斥力,分子力表现为引力。
(2)因为温度越高,则分子的平均速率越大,则速率较大的分子占分子总数的比例越大,则图线的“腰”越粗,则图b中小于。
(3)图c中从状态A到状态B过程气体体积变大,对外做功,温度升高,内能增加,则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吸收热量。
【分析】(1)分子距离较大,分子力表现为引力。
(2)因为温度越高,分子的平均速率越大,速率较大的分子占分子总数的比例越大。
(3)状态A到状态B过程气体体积变大,对外做功,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温度升高。结合能量守恒定律,气体要吸收热量。
13.【答案】(1)解:气体物质的量
袖带内气体的分子数
(2)解:对原袖带内气体,发生等温变化,压强为时气体体积为,则
解得
袖带内剩余气体的质量与放气前总质量的比值:
【知识点】与阿伏加德罗常数有关的计算;理想气体与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解析】【分析】(1)求出气体物质的量 ,代入阿伏加德罗常数得出袖带内气体的分子数 。
(2) 对原袖带内气体,发生等温变化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到 袖带内气体原体积,从而得出剩余气体的质量与放气前总质量的比值 。
14.【答案】(1)解:设小孩和滑沙板的总质量为m,斜面倾角为,滑沙板与滑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支持力大小为N,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拉力为108N时的加速度大小为a。
由牛顿第二定律和滑动摩擦力公式有
联立并代入题给数据得
(2)解:设AB段运动的过程中拉力所做的功为W,由功的定义有
式中、和、分别对应下滑过程中两阶段所受的拉力及相应的位移大小。
依题意,,,
设到达B点时速度大小为v,从A到B,由动能定理有
联立并代入题给数据得
(3)解:缓冲过程由动量定理有
联立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
【知识点】动量定理;动能定理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1)对小孩受力分析,在斜面上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小孩的加速度大小。
(2)从A到B,由动能定理得出滑沙板到达缓冲轮胎处B点时速度大小v 。
(3) 缓冲过程由动量定理得出轮胎与滑沙板间的平均作用力大小 。
15.【答案】(1)解:P从A点第一次运动到C点过程,根据动能定理有
解得
P第一次到达C点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
(2)解:设甲受到的电场力、重力的合力(即等效重力)与竖直方向成θ角,如图所示。
解得
P第一次运动到圆弧上与OC竖直线的圆心角成θ角时速度最大,根据动能定理有
解得
(3)解:P与Q发生弹性碰撞过程,由动量守恒得
由动能守恒得
解得
代入数据
解得P与Q发生第一次碰撞后P、Q的速度大小分别为
代入数据解得P与Q发生第二次碰撞后P的速度大小为
若C能到达H过程有
解得
所以假设不成立,P无法到达轨道H点
【知识点】动量守恒定律;动能定理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 动能定理 得出 P从A点第一次运动到C点 的速度大小。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圆弧轨道C点时所受的支持力N 。
(2)根据平行四边形法则,得到 等效重力 大小与方向,根据动能定理得出P的最大速度vm 。
(3) P与Q发生弹性碰撞 , 动量守恒 而且机械能守恒,代入数据得到 第一次碰撞后P、Q的速度大小。如果C能到达H,得到和事实相矛盾的结论。所以 P无法到达轨道H点 。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