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B D A C A B B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A C C C D B A B B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60 分。
21.(12 分,除注明外,每空 2 分)
(1)10 或 20
(2)长穗∶中穗∶短穗=9∶6∶1
(3)母本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含有 A 基因的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移向了细胞的同一极
(答案合理即可) 35∶1
(4)某一雄配子形成时,基因 A 突变为基因 a;某一雄配子形成时,含基因 A 的染色体片
段缺失;某一雄配子形成时,含基因 A的染色体缺失一条(4分,每点 2 分)
22.(14 分,每空 2 分)
(1)信息交流 (一定的)流动性
(2)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3)增强
(4)治愈患者体内存在针对 2019-nCoV 的记忆细胞和特异性抗体,当该病毒再次入侵时,
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抗体,从而杀灭病毒
(5)研发能够抑制新型冠状病毒 RNA 复制的药物;阻止新型冠状病毒 S 蛋白与 ACE2 结合的
药物;提高免疫细胞免疫功能的药物等(4分,每点 2 分)
23.(12 分,除注明外,每空 2 分)
(1)减少 升高、减少
(2)通过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数量促进水的重吸收
(3)实验处理后,其体内血糖含量升髙,一方面直接刺激胰岛 B细胞,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2 分);另一方面,剌激下丘脑的某一区域,进而促进胰岛 B 细胞分泌胰岛素(2 分)
(4)血钠不足,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水分扩散进入脑细胞内
24.(12 分,除注明外,每空 2 分)
(1)原料广泛、容易合成、效果稳定
(2)防止溶液中水分过快挥发,溶液浓度发生较大改变
(3)与对照组相比,低浓度溶液促进生长,高浓度溶液抑制生长
(4)实验思路:用试管分别取等量的两种备用液,加入适量的清水进行稀释,再用等量的
稀释液处理月季枝条,测量并记录月季枝条生根的平均长度(2 分)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若根的平均长度小于 3.9cm,则为 a浓度(2 分);若根的平均长度
大于 3.9cm,则为 d浓度(2 分)
25.(10 分,除注明外,每空 2 分)
(1)血细胞计数板 增大(1 分)
(2)A(1分) A区草履虫最早达到种群数量最大值,且种群数量最大值最大
(3)营养物质消耗殆尽、有害代谢产物不断积累(2分,每点 1 分)
(4)一定的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姓名
准考证号
(在此卷上答题无效)》
绝密★启用前
皖西中学2021~2022学年度高二年级期末考试
生物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试卷请妥善保管。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的。
1.下列关于生物育种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二倍体水稻的单倍体植株常表现为茎秆弱小、产量低
B.杂交育种产生新的基因组合,但并不产生新的基因
C.太空育种是利用太空特殊环境诱发生物遗传物质变化
D.基因工程育种可按照人们的意愿定向改变生物,培育新品种
2.1966年克里克提出摆动学说,即有的tRNA反密码子的第3位碱基在与密码子的第3位碱基进行互补配对
时是不严格的,有一定的自由度可以摆动,同时解释了次黄嘌呤(I)的配对方式。具体配对关系如下表所示。
密码子
C或U
G
U
A或G
A、U、C
反密码子
G
C
A
U
I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中只有同时含有61种tRNA才能保证翻译的正常进行
B.摆动现象的存在降低了密码子中第三个碱基改变造成的影响
C.mRNA和tRNA进行碱基互补配对需要DNA聚合酶的作用
D.遗传信息可以从mRNA的密码子流向tRNA的反密码子
3.下列关于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猫叫综合征和21三体综合征均是染色体数目异常所致
B.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体后会使细胞内基因的转录受阻
C.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存在姐妹染色单体的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
D.染色体结构变异是所有细胞生物共有的可遗传变异类型之一
4,某种植物正常群体中可产生少量突变型植株,突变型植株可产生有毒的生物碱,导致食用此种植株的某种昆
虫死亡;此种昆虫正常群体中也可产生少量突变型个体,突变型个体食用突变型植株不会死亡。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
A.突变型植株对此种昆虫的变异起到了定向诱导的作用
B.突变型昆虫和突变型植株的出现增加了物种的多样性
C.突变型昆虫的存在导致此种突变型植株突变基因的频率增大
D.此种昆虫和此种植物之间的相互选择能够实现二者的协同进化
5.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关于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B.长跑后肌肉酸痛是运动时产生的乳酸积累所致
C.甲型流感病毒的入侵可能会破坏人体内环境的稳态
D.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
6,如图是两种突触的模式图。若神经递质是乙酰胆碱,则突触后膜上N+通道打
开,突触后膜的膜电位由原来的一70mV变成十30mV,如图1所示;如果神经乙酰胆碱
甘氨酸、
递质是甘氨酸,则突触后膜上C1通道打开,突触后膜的膜电位由原来的一70
发E
@
mV变成一85mV,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1中乙酰胆碱使突触后膜的膜外电位由正变负
B.正常生理条件下,乙酰胆碱发挥作用之后会被清除
C.图2中突触后膜上甘氨酸的受体与C1一通道蛋白的作用相同
图1
图2
D.图1和图2中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与生物膜的流动性有关
【高二生物试题·第1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