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人类为了生存,必须创造一个居住的环境和空间。安居乐业,丰衣足食,是人类社会的共同梦想和追求。居住的环境和空间就是我们的家。
珍惜家园,探索古代、现在、未来的家!
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第10课 古代村落、集镇和城市
课程标准:1.了解古代村落、集镇和城市形成的原因及影响。
2.民居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重点:古代村落、集镇和城市的产生、出现和发展状况,
了解世界不同民居出现的原因和其中体现出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一、古代的家
村落 集镇 城市 民居
一、古代的家:村落的产生
穴居
巢居
半穴居
筑屋定居
“农业生产的周期性劳动,要求人们较长时间居住在同一地方……人类过上了定居生活,产生了原始的农业村落。”
时间:距今一万多年前,人类开始原始农耕生活。
原因:生产力发展
两河流域(世界最早)
中国黄河、长江流域。最早:内蒙古兴隆洼遗址
古印度
古埃及
大河流域,地理环境影响村落分布
原始村落主要分布区域
探究:在地图上标出原始村落分布区域
壕沟
住宅群
制陶区
墓葬区
天然河道
广场
窖藏
壕沟—防卫; 住宅—定居、繁衍
窖藏—生存繁衍;河流—生存、防卫
广场—集体活动;制陶—生产工具
学习任务:观察兴隆洼遗址,指出有哪些设施?分别具有怎样的功能?
时 期 距今8000年、母系氏族社会时期
地 点 辽河流域、400-700米的山坡上
外围 环绕椭圆形壕沟
文物 石器、陶器等
房 屋 170余座半穴居成排分布
储 藏 窖穴400余座
墓 葬 墓葬30余座
阅读P55页:历史纵横,汉口镇的兴起。
据材料思考影响中国汉口镇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选取序号)
①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②经济上商业手工业繁荣
③为了军事防护
④政府管理需要
阅读P55页:历史纵横,汉口镇的兴起。
据材料思考影响中国汉口镇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选取序号)
①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②经济上商业手工业繁荣
③为了军事防护
④政府管理需要
时期 发展情况
原始社会末期
两宋
元朝
明清
古代集镇雏形
工商业集镇兴起
运河沿岸工商业集镇发展
集镇出现专业分工
学习任务:阅读教材55页,自主梳理中国古代集镇发展概况。
1.最早出现:
2.含义:
“城”与“市”是一回事吗?
约前3500一前3100年,两河流域南部的苏美尔人地区出现城市。
城市是一定区域内政治权力、军事防御、经济活动、宗教祭祀的中心场所。
思考: 中国古代的“城”主要指城墙及城墙所包围的地区。“市”指商品交换的场所、城墙内的一个区域。“城”“市”连称就构成了“城市”。
下列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筑城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B古代政治体系具有森严的等级
C中国古代城市兼具政治、经济功能
D政府非常重视发展城市商业贸易
C
商朝时,城市已初具规模;至周朝,营建城市形成制度
匠人营国(都城),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九辆马车宽度),左祖(宗庙)右社(社稷,土地神、谷神),面朝(群臣朝拜场地)后市(市场),市朝一夫(边长百步的正方形)。
——《周礼·考工记》
社稷坛
市场
宫城
太庙
周朝营建城市制度规定了哪些内容?体现了怎样的设计理念?
城市面积、城郭门数、道路规划、宫室种类、市场分布等等
整齐对称
礼乐制度
宗法观念
天子独尊
战国
宋元
明清
隋唐
战国时期主要分布在政治中心
隋唐以后主要分布在交通发达货物集散地
明清涌现出一大批工商业市镇
问题:概括指出古代中国城市的演变趋势
①数量增多
②位置东移、南移
③经济功能增强
连线题:以雅典城市平面示意图为例,分析古代城市的功能。
政治权力
军事防御
商业经济
宗教祭祀
娱乐活动
经济形态多样化
规模越来越庞大
功能越来越复杂
世界文明史上,各区域从村落走向城市的原因、过程,具有惊人的相似性。
从村落到集镇、城市的演变中,人类聚落的规模、功能以及经济形态有何变化?
文明的统一性
一、古代的家:独特的民居
文明 建筑材料 建筑风格
两河流域
古埃及
古代中国
古希腊、罗马
古印第安
任务任务:阅读教材P57-60页的内容,完成下列世界各地民居表。
黏土 、芦苇
几户建在一起,建筑结构相同,有前庭、前室、主室
泥和木材、椰子叶
有小窗、庭院,院落周围有柱廊
木、砖
布局讲究对称、主次分明、院落有序
木、石、砖、
混凝土
中庭是核心,拱券、希腊柱式
复合式公寓
野牛皮、木头
公共居所,圆锥形的帐篷
文明的多样性
古埃及
古印第安人
古罗马
古代中国
连连看
一、古代的家:独特的民居
材料1:两河流域气候炎热,雨水稀少,没有森林,缺乏木材。人们用黏土和芦苇混合制成的砖块建造房屋。
探究:各地民居特点形成的原因
1.受自然环境影响
材料2:随着经济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木构架建筑的墙壁逐步以砖代替......明朝时,砖木结构的民居建筑开始普及
2.经济发展水平影响
3.受文化习俗影响
材料3:“北屋为尊,两厢次之,倒座为宾,杂屋为附”的位置序列安排,体现正统、严谨、尊卑有序,严格的等级观念。
古代的家:环境
古代的家:民居
村落
产生
集镇
出现
城市
产生
两河流域
古埃及
古代中国
古希腊罗马
古印第安人
文明的统一性
文明的多样性
总结
二、今天的家:择取某一邮票,说说所绘民居特点
古代的家:村落、集镇、城市、古代民居
今天的家:今天民居
未来的家:城镇
习近平:“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新型城镇化建设,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论述摘编》
三、未来的家——城镇化
1、如图是中国古代都城迁移示意图。据图可知
A.交通因素决定都城选址 B.经济水平决定都城位置
C.古代都城呈东移的趋势 D.开封成为古代政治中心
C
2“罗马建筑师想让罗马市民欣赏到他们创造的宏伟”,通过这种方法“更能使罗马人感到自身是高大建筑物和建筑物所代表的巨大帝国的一个有意义的部分”。当时罗马的主要建筑形式是
A.圆锥形帐篷 B.山丘顶部的卫城
C.复合式公寓 D.高大木柱支撑的吊脚楼
C
3、清江浦于1415年开埠,明清时期是京杭大运河沿线繁荣的交通枢纽、漕粮储地和商业城市,史载“舟车鳞集,冠盖喧阗,两河市肆,栉比数十里不绝”。到清末民初,“自海道开通,河运失效,商业遂一落千丈。津浦铁路通车后,出此途者益鲜”“昔之都会遂成下邑”。据此推断
A.外来侵略导致清江浦衰落
B.交通变迁影响清江浦发展
C.商业发展影响城市的兴衰
D.政府政策影响着城市经济
B
4、14世纪以后,无论是佛罗伦萨、威尼斯,还是米兰、罗马,城市中教堂及其他宗教性建筑退居次要地位,大型的世俗建筑出现,如大型城市广场、图书馆、博物馆等。近代西欧城市建设的变化从本质上( )
A.促进了人文精神的萌发
B.反映了宗教改革的要求
C.推动了民主政治的构建
D.体现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