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开国大典
第(1)课时
一、先读记课后《生字表》和书后《词语表》,再读拼音,写词语。
Zhèng fǔ wài bīn yì zhǎndēng shí lán
( ) ( ) ( ) ( )
Huì jí bào fā xuān gào qí zhì
( ) ( ) ( ) ( )
Jiǎn yuè zhì fú tǎn kè jù lí
( ) ( ) ( ) ( )
Lóng zhòng shè jī gāo cháo sù jìng
( ) ( ) ( ) ( )
二、下面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电钮(niǔ) 擎(qíng)着 诞(dàn)生
B.瞻(zān)仰 聂(niè)荣臻(zhēn) 嗓(sǎng)子
C.响应(yìng) 隆(nóng)隆 旗帜(zhì)
D.外宾(bīn) 灯盏(zǎn) 政(zhèng)府
三、(积累运用)选择填空。
1.“瞻仰”表示( ),“眺望”表示( )。
A.恭敬地看B.向四周看C.向下看D.向远处看
2.“排山倒海”常用来形容( )
A.力量大,声势大。 B.某个人非常优秀。 C.周围环境非常热闹。
3.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典:①标准,法则;②典故;③典礼;④典范性书籍。
开国大典( ) 典范( )
行文用典( ) 字典( )
四、给“热”字组词并恰当地填入句中的括号里。
1.当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的时候,广场上的人们( )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 )的欢呼。
2.战士们( )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
3.春节快到了,我们准备组织文娱活动,来( )一下。
五、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广场上人很多。(改写句子,句意不变)
比喻句:
夸张句:
2.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缩写句子)
3.参加开国大典的有工人、农民、老师、学生、女人等各种各样的人。
(修改病句)
第2课时
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年 月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 举行典礼。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是《 》,国旗是 。
2.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
(1)句中引号的作用是( )
A.表引用 B.表特殊含义 C.表讽刺或否定
(2)这里的“两股‘红流’”指 ;“光明”既指 ,更是指 。
二、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跃 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 欢呼)起来。
接着,升国旗。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中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1.出现任是由私业的词适画“ ”
2.场面描写品析:作者用“ ”写出现场人数之多,用“ ”写出声音传播之广。
3.“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是指:
4.“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三、课外阅读。
国旗冉冉升起
宽阔的长安街上,华灯还在淡淡的晨雾中闪烁,( )的人们已从( )汇集到天安门广场,急切地等待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升旗仪式这一庄严时刻的到来。
当东方出现一抹鱼肚白时,雄壮的国歌声划破长空,在广场的上空回响。矫健的国旗护卫队( )地走出天安门,迈上金水桥。威武高大的擎旗手,肩扛国旗,在36名护旗手的护卫下,正步跨过长安街走向广场,他们身后是60人的军乐队。( )的广场瞬时静下来,人们的目光集中到这支队伍上。迎着曙光,在庄严的国歌声中,鲜艳的五星红旗( )。
“敬礼!”
军人行军礼,少先队员右手高举过头顶行队礼,广场上15万群众凝视着徐徐上升的五星红旗行注目礼。庄严、肃穆、神圣。
在雄壮的国歌声中,五星红旗升到旗杆顶。
广场上、金水桥畔,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人们( ),热泪盈眶,仰望着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久久不愿离去。
1.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到文中的括号里。
英姿勃发 冉冉上升 心潮澎湃
万头攒动 四面八方 成千上万
2.在升国旗时,军人要行 ,少先队员行 ,群众行 。
3.找出第二自然段中描写升旗队伍动作的词语。
这篇短文记叙了天安门前的一次升旗仪式,它的记叙顺序是:人们等待→ → →
5.最后一段写出了人们怎样的心情 你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