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单元测试)( 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单元测试)( 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23 22:28: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六年级第四单元测试卷
姓名( ) 得分( )
书写端正、美观、整洁,你将得到5分的书写分。
积累与运用(34%)
读拼音,写词语。(4%)
望着páo xiào( )的洪水,望着堤岸边shēn yín( )的灾民,李书记的脸上写满了 yōu lǜ( )。几天下来,他的脸qīng shòu( )了很多,脸上的zhòu wén( )好像又增添了几道。
填空,并照样子写词语。(9%)
描写环境:大雨( ) 汹涌( )
描写心理活动: 心惊( ) ( )不安
描写动作:( )手( )脚 手( )足( )
选择题。 (8%)
下列各项中加线的字读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柏林( bó ) 魁悟( wú ) B 蜷缩(juǎn ) 退役( yì )
C寡妇 ( guǎ ) 搀扶( chān ) D祭奠( diàn ) 咔嚓( cā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我?”桑娜脸色发白,说:“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我可替你担心呢!”
B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
C蓝天无语,却显露出高远。大地无语,却展示出广博。
D目前,诵读《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等传统文学的学生越来越多。
对“日子全靠她一个人张罗”中的“张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料理,安排 B 筹划,周旋 C 应酬,打交道 D 惊慌,慌张
(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地词语,最恰当地一项是( )
如果醉驾者在一起起惨烈的车祸面前 ,无疑会成为极其危险的人。
新年联欢晚会上,同学们载歌载舞,大家都 在欢快、热烈的气氛中。
刚步入生意场的他,凭借灵活的头脑, ,轻松赚得人生第一桶金。
端午节与父母团聚,对于偏远山区的留守儿童来说,这只是一种 。
A无动于衷 沉醉 左右逢源 奢望 B无动于衷 沉醉 绝处逢生 愿望
C麻木不仁 沉湎 左右逢源 奢望 D麻木不仁 沉湎 绝处逢生 愿望
下面的句子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将序号填入括号里,并按要求写句子。(8)
A环境描写 B语言描写 C 心理描写 D神态描写 E动作描写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 ( )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 ( )
水渐渐地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 )
“一、二、三,”这个神志不清的老妇人又重复数着。 ( )
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些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 ( )
仿照第5句的写法,写两三句话,内容是我考砸了。
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4%)
“不假思索的嗤笑”中加点的词可替换为“嘲笑”。 ( )
(2)《在柏林》一文是从战争的后方截取了一个场景,侧面反映战争给人类带
来的痛苦。 ( )
(3)《桥》一文中有许多关于大雨和洪水的描写,目的是突出老支书的崇高品质。 ( )
从“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可
以看出桑娜是一个勤劳的主妇。 这句话出自苏联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小
说《穷人》。 ( )
按要求完成练习。(9%)
用合适的四字词语填空。
本单元,我们认识了在灾难面前 的老支书,认识了 的桑娜夫妇,还了解了在战争中 的家庭。
《回乡偶书》这首诗是 诗人 写的,“ ,
”用孩童的笑写出了作者的无奈和感慨。
六2班开展了名著阅读活动,同学们打算将所读名著浓缩为一句话做成书签。请你选择你喜欢的一部名著,照样子,完成书签。
例:梁山好汉举起“行道”义旗,留下英雄美名。——《水浒传》
阅读 (31%)
昆虫的“鼻子”——触角(16%)
①古代流传过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秦朝灭亡后,楚汉相争,刘邦节节胜利,项羽步步败退,一直被逼到乌江边,项羽在江边看到由无数蚂蚁麋集而成的六个大字:“霸王自刎乌江”,以为蚂蚁代表了天意,于是拔剑自刎身亡。
②其实哪有什么天意啊,这只不过是刘邦手下足智多谋的军师张良所施的小计!张良算计着项羽必定要退到乌江,便事先派人用蜜糖水在江边写了六个大字,引来了无数的蚂蚁在字迹上吃糖,鲁莽的项羽果然上了当。
③蚂蚁怎么会知道江边有蜜糖吃呢 这全凭着它头上长的两个小“犄角”——触角!我们知道,昆虫头上都长着触角,只是不同种类的昆虫有着不同形态的触角而已。就拿我们常见的昆虫触角的形态来吧:蟋蟀的触角像一簇 ;蝴蝶的触角像两个 ;白蚁的触角像一串 ;苍蝇的触角像多芒的 ;而蛾子的触角则像一片小 。
④形形色色的昆虫触角虽然很不起眼,却在昆虫的生活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例如蝴蝶的聚会、蜜蜂的采蜜、蚂蚁的麇集、苍蝇的逐臭等现象,无一不是依靠触角的作用。触角就是昆虫灵敏的“鼻子”。
⑤触角为什么能闻到气味呢 原来触角上分布着许许多多能辨别气味的嗅觉器。据动物学家研究,蜂王的每个触角上有2000多个嗅觉器,工蜂有6000多个,雄蜂有3000多个;雄金龟子的每个触角上有40000多个嗅觉器……昆虫的嗅觉器如此之多,难怪昆虫的触角要比人的鼻子灵敏亿万倍啊!
⑥触角除了有嗅觉功能外,有的还具有触觉、听觉等功能。像蟑螂,如果你在它探头探脑觅食时,轻轻地碰一下它那细长的触角,它便会立即逃掉;雄蚊子凭着触角,能听到雌蚊子发出的营营声,找到雌蚊子在哪里呼唤;水中生活的仰泳蜻蜓用触角来平衡身体;水龟虫则用触角来帮助呼吸……
⑦仿生学家们也因此受到启迪。他们模拟触角的特点,制造出现代化的精密仪器。如装置在宇宙飞船座舱里的一种仪器,能及时发出警报,以避免事故的发生。看来,昆虫小小的触角里大有学问啊!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4%)
鲁莽( ) 聚集( ) 启迪( ) 形形色色( )
2.本文的说明对象是 。“鼻子”加上引号表示
(2%)
3.文章的开头为什么要讲述“霸王自刎乌江”的故事?(2%)
4.在第③段的横线上依次选填恰当的词语。(2%)
A.小麦穗 B.小鼓槌 C.小胡子 D.小小的羽毛 E.念珠
5.第⑤段主要运用了 、 的说明方法,说明 。(2%)
6.第⑥段中加点词“有的”能否去掉?说说你的理由。(2%)
7.第⑦段“因此受到启迪”中“此”指
“启迪”具体表现在 (2%)
(二)买米(15%)
①那天上午11点多,妻来电话:“快没米了,下班时买点回来,记牢,可别又忘了!”
②哪能再忘掉呢?唉!在妻眼里,我快成为一个不诚实不守信的人了。为了不劳烦妻第四次嘱咐我同一件事,也为了证明我的诚信,我用圆珠笔在左掌心写下“买米”两字。
③我觉得冷,紧了紧外衣,走到窗前,噢!不知什么时候,外面下起了毛毛细雨。
④我急忙整了整桌上的报纸、文件和各种资料,匆匆下楼,快速走向停车棚——偌大的停车棚里只剩下我那辆破自行车孤伶伶地停在那里。
⑤或许是速度太快吧,本来温柔细腻的毛毛雨竟似长了棱角,扎在我手上、脸上、眼皮子上、颈脖子上,微痛,又极不舒服。
⑥到商城附近一家米店,我喊一声“买米啦”。一中年男子应声而至:“老板,买袋装米还是零称?袋装米五十斤装,有五十五元一袋的浦城香米,也有四十八元一袋的本地米,零称自己选……”我说:“我家楼高,扛五十斤太累,还是称三十斤本地米吧!”“好!”店主边说边装好一袋米放在磅秤上,手持一个大铝勺,将袋里的米舀进舀出,反复三四次,才说,“三十四斤整,九毛四一斤,三九二十七三四十二二十八块二,收您二十八块!”末了补一句:“老板,看一下秆,不少您一两。”我递上一张百元面钞:“算了,不看了,快将袋口捆好。”店主麻利地将米袋绑在我的自行车上,然后递给我一叠零钱:“老板,数一数,七十二元,不少您一分!”雨渐大,我无暇细数便将零钱塞进衣袋,然后一头扎进风雨之中。
⑦吃完午饭,整理物品时,却发现米店老板找我的钱多了十元,连数三遍都是八十二元。我对妻说:“卖米的多找我十元钱,他上午生意白做了,我看还是还给人家吧!”说着就要往外走。妻说:“急啥?现在雨大,你下午上班时再还也不迟啊!”我想想也是,于是就去午睡,然而,我躺在床上老想着十元钱的事,辗转反侧,无法入睡,后干脆起床,跟妻说一声“我去了”,便下了楼。
⑧不久便来到米店,不知何故,我发现米店老板的神情很是古怪,惊讶之中夹杂着些许紧张。我说:“老板,你搞错了!”他有点结巴:“什——什么 ”我说:“你找了我八十二元,多了十元,呶,还给你。”我将十元钱递过去,想不到他的脸色忽然变得十分复杂,复杂得让我捉摸不透。当我准备离去时,米店老板从口袋里摸出一块钱,轻声说:“给您!”我一愣,推回他的手:“不用谢,我要是要你一块钱,又何必送回十块呢?”可是米店老板固执得很,坚持要我收下,如此推来推去五六次,我终于忍不住,火了:“我说你这人怎么回事,我说了不要就不要嘛!”店主涨红了脸,半晌才憋出一句话来:“不是这个意思,是我一一我上午称米时少了您的秤!”说完极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⑨原来如此——
⑩离去的路上,我的心情甚是舒畅。看看雨不大,干脆关了雨伞,任雨飘落在我的手上、脸上、眼皮子上、颈脖子上……
1.“老板,你搞错了”的意思是 ,但米店老板却误以为 。(2%)
2.当我再次来米店,老板的心理变化过程是怎样的? (3%)
( )、紧张 复杂 ( )
3.短文画“ ”部分的作用是( ) (2%)
A突出店主之前是有意装腔作势,以掩饰缺斤短两。
B将店主舀米的动作描述具体。
C体现店主卖米的动作十分娴熟。
第⑨段“原来如此”所解释的内容,与选项( )不相关。(2%)
A老板惊讶的神情之中夹杂着紧张。 B想不到他的脸色忽然变得十分复杂。C老板很固执,坚持要我收下。D老板,数一数,七十二块,不少您一分!
短文中的“我”和店老板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简单说明理由。
(3%)
第⑤段和第⑩段都写到了雨,但“我”的心情截然不同。试分析其中原
因。 (3分)
写作 (30%)
根据以下的情境提示,展开合理的想象,续写故事,要求把事情经过写具体,字数450字以上。不要忘了补上题目。
烈日炎炎。在车来车往的马路上,一个身体佝偻的老大爷,颤颤巍巍,拄着拐杖正要穿过马路。
突 然 ,
200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