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1.1.2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2022--2023学年课件(共4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1.1.2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2022--2023学年课件(共4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9-24 15:15: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8张PPT)
第1章 生命的世界
第2节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图中箭头所指的羚羊,你能说一说它所处的环境中有哪些影响它生活的因素吗?如何影响的?

一、环境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
P14: 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因素。
生态因素
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
阳光、空气、水分、土壤、温度、湿度……
非生物因素:阳光
阴生植物人参
阳生植物小麦
影响分布
非生物因素:阳光
短日照植物菊花
影响生理
长日照植物:绣球花、油菜、菠菜、萝卜
短日照植物:牵牛、菊花、水稻、大豆
富商大强想在夏天开菊展,你能实现他的愿望吗?
非生物因素:温度
柑橘主要分布在南方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晏子使楚》
苹果主要分布在北方
影响分布



非生物因素:水
影响形态 生理
非生物因素:土壤
影响形态
非生物因素:风
旗形树
影响形态
生态因素
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
阳光、空气、水分、土壤、温度、湿度……
指生物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
P14: 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因素。
生物因素: 同种生物——互助
1.蚁后:雌性,生殖器官发达。
2.雌蚁:交尾后会成为新的蚁后。
3,雄蚁:有发达的生殖器官。
4,工蚁:建造巢穴,觅食,饲养小蚂蚁。
5,兵蚁:起保卫作用。
生物因素: 同种生物——互助
大批工蜂出巢采蜜前先派出“侦察蜂”去寻找蜜源。“侦察员”发现了有利的采蜜地点就会变成采集蜂,飞回蜂巢跳上一支舞蹈来指出食物的所在地,以舞蹈的速度表示距离,以附在身上的花粉味道告知食物的种类,通知大家一块儿去采蜜。
生物因素: 同种生物——互助
零下40度的父爱
成群结队的羚羊
生物因素:同种生物——斗争
同种生物之间会因为食物、空间、配偶、领导权等打架
生物因素: 同种生物——斗争
玉米
同种植物之间争夺什么呢?
生物因素: 不同种生物——捕食
海葵和寄居蟹
生物因素:不同种生物——互惠互利
生物因素:不同种生物——互惠互利
蚜虫和蚂蚁
生物因素:不同种生物——寄生
成虫寿命约1年. 每条雌虫每日排卵约24万个。 宿主体内的成虫数目一般为一至数十条。
生物因素:不同种生物——寄生
HIV攻击人体的免疫细胞
病毒都是寄生在活细胞中
生物因素:不同种生物——寄生
植物杀手菟丝子
菟丝子的细胞中没有叶绿体,攀附在其他植物,吸取其他植物的养分以维生。
练一练
有关生物因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成群的梅花鹿生活在一起对逃避敌害有利,这是生物间的互惠互利关系。
B.交配季节,雄鹿会因为争夺配偶而发生争斗,这是种内斗争。
C.斑马吃草,这是捕食关系。
D.捕食关系是生物之间最为普遍的关系。
A
种内互助
保护色:动物外表颜色与周围环境相类似,这种颜色叫保护色。
生态因素影响着生物的生活,生物为了适应环境也有着一系列的适应机制。
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拟态是更高级的保护。
拟态指一种生物模拟另一种生物或模拟无机环境中的物体从而获得好处的现象.拟态不仅颜色相似,形态结构也相似,有些拟态是在隐蔽自身,有些拟态是在模仿凶猛动物。
竹节虫
枯叶蝶
叶状螳螂
叶状螳螂
叶海龙
兰花螳螂
警戒色主要指某些有恶臭和毒刺的动物和昆虫以及所具有的鲜艳色彩和斑纹。这些生物对捕食者构成了威胁或伤害。
保护色和拟态的意义往往是隐蔽或伪装来保护自己,而警戒色则突出显示自己,警告对方。 警戒色的生物往往具有伤害性。
区别:
毒蛾幼虫如果被鸟类吞食,其毒毛会刺伤鸟的口腔粘膜。
翅展:15--25cm形态:具有与众不同的黑、橙色花纹,是非洲最大的蝴蝶。色彩是由于含有大量的强心甾毒素而形成。一只的毒素可毒死六只猫。
非洲长翅凤蝶
你能说说你了解的箭毒蛙的知识吗?
多数毒蘑菇的毒性较低,中毒表现轻微,但有些蘑菇毒素的毒性极高,可迅速致人死亡。
许多食用菌和毒菌是非常相似的,有时连专家也需要借助显微镜等工具才能准确辨别。
拟态、保护色和警戒色等,都是生物在漫长进化过程中对环境的适应。
那生物能影响改变环境吗?
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三、生物能影响和改变环境
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为什么大树底下比建筑物下阴暗处感觉更凉快呢?
二、生物能影响和改变环境
某校夏季不同环境下的温度和湿度测定
地点 项目 不同植被
裸地 草坪 灌木丛
温度(℃) 30.5 28.4 26.5
相对湿度(%) 77.8 87.8 97.2
你能从表格中能够得出怎样的结论呢?
绿色植物可以降低温度,增大湿度。其调节气候的作用与其蒸腾作用相关。
水华
淡水中藻类大量繁殖的一种自然现象,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一种特征,主要由于含有大量氮、磷、钾的废水进入水体后,蓝藻、绿藻等藻类成为水体中的优势种群,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现绿色油状漂浮物的一种现象。
严重的蝗灾往往和严重旱灾相伴而生
旱极而蝗
P20 思考与练习
二、生物适应环境
例如: 、拟态、警戒色
生态因素
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
阳光、空气、水分、土壤、温度、湿度
同种:
不同种:
1.2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互助、斗争
捕食、互惠互利、寄生
(共生)
请做笔记
一、环境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
保护色
三、生物能影响和改变环境。
例如:绿色植物调节气候、水华、蝗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