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

文档属性

名称 背影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10-23 08:59: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背 影
朱自清
欣赏:
一位爸爸给女儿画的《百睡图》背影朱自清作 者 简 介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有诗文集《踪迹》、《欧旅杂记》,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
《背影》是记实性散文,写于1925年。作者曾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是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述的那一回,想起来跟眼前一般无二。”
写作背景《背影》写于1925年10月,当时作者在清华大学任教。1917年冬,作者祖母去世,父亲朱鸿钧原任徐州烟酒公卖局局长,被解职。文中的“祸不单行”正是指这两件事。作者当时在北大哲学系读书,得知祖母去世,从北京赶到徐州与父亲一道回扬州奔丧。丧事完毕,父亲到南京找工作,作者回北京念书,父子在浦口车站惜别。 这篇文章以什么为线索? 主要写谁? 反映的主题是什么?整体感知 理清文脉质疑探究、精心赏析 父 亲 的 语 言 父 亲 的 动 作 父 亲 的 背 影 儿 子 的 眼 泪 背影在文章中共出现了几次?请从课文中圈画出来.质疑探究、精心赏析<2>刻画背影(望父买橘)<3>惜别背影(父子分手)<4>再现背影(别后怀念)<1>惦记背影(思念父亲)背影朱自清 背影回顾旧知<2>刻画背影(望父买橘)<3>惜别背影(父子分手)<4>再现背影(别后怀念)<1>惦记背影(思念父亲)质疑探究、精选赏析欣赏《背影》片段 作者是如何体现这份父爱的?动作描写
  我看见他   着黑布小帽,   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   到铁道边,慢慢   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   过铁道,要
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   着上面,两脚再向上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   ,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   下来了。 戴穿走探穿爬攀缩倾流动作描写:这段动词准确精当,请根据课文填空,
并体会这些动词的好处:深沉伟大的父爱 质疑探究、情感体验 文章除了动作描写以外,还通过什么描写刻画了父亲的形象?语言描写 请找出父亲送儿子上路的过程说的四句话,并体会它所含的意思。
<1>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2>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3>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4>进去吧,里边没人。质疑探究、情感体验 这四句话都很简短,意思也很平常。这样简短平常的话是否缺乏感情?质疑探究、情感体验 这4句朴实而简洁的话包含着父亲怎样的深情?请具体说明。①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父亲当时急于谋事,在生存的巨大压力之下,忧心如焚,但是儿子在他心目中高于一切,惟恐儿子路上有什么闪失,所以最后决定还是由自己亲自送。质疑探究、情感体验②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父亲已经把儿子送上车,已经关照得无微不至,儿子也劝父亲可以走了,而父亲还觉得没有尽够心意,看见站上有卖橘子的,便要去给儿子买橘子。过铁道不容易,自己受点累,能让儿子受用,他是心甘情愿的。他还生怕儿子跟着出来,忘了行李。父亲的关怀真是无微不至。质疑探究、情感体验③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惦念路途平安,要等到儿子回到北京来信报平安,才能放心。④进去吧,里边没人。——走了几步就回头,可见心里还是惦记着儿子,依依不舍。又想到儿子所带的行李,叫儿子小心,什么都为儿子着想。合作交流、情感体验 《背影》中作者流了几次泪?
作者对父亲的感情是怎样的?——辛酸的泪质疑探究、精心赏析再现背影,泪光莹莹见父亲,睹家境,想祖母
——难过的泪
望父亲买橘,父子离别
——感激的泪背影远去,依依惜别——惜别的泪
总结明确父亲语言描写动作描写 父亲对儿子
深厚伟大的爱背影眼泪 儿子对父亲
感恩思念的情情感迁移 感受深情 青春年少,我们或许曾对挚爱我们的父母任性过,也有误解过他们的爱心。借这个机会,请你以 “ ,我想对您说”为开头给你的亲人写一张字条。 结束语: 一个不懂得享受爱的人,他的良知是苍白的;一个不懂得回报爱的人,他的情感是自私的。

父爱如山,学会感恩,学会回报!(音乐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