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齐 楚 秦 燕 赵 魏 韩
东 南 西 北 到 中 间
燕
齐
赵
魏
韩
楚
秦
匈
奴
春秋列国时期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图
口诀: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央。
第二单元
夏商西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学习目标
1.了解战国七雄、商鞅变法等基本史实,感知战国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辩证地认识战国时期的诸侯兼并战争;了解都江堰水利工程。
2.通过对商鞅变法的开放性讨论,培养创新思维和发展个性。
3.都江堰水利工程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的聪明智慧,了解这一工程,培养爱国情怀和国家认同感。
战国七雄形成的背景
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在农业生产上广泛应用,封建经济有很大的发展,新兴地主阶级壮大,要求取代旧贵族掌握国家政权,发展经济。
强大的诸侯国已不再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而是各自为政,扩充军队,力图拓展疆域。
战国七雄
对比两幅图,你能发现有何变化?
三家分晋
田氏代齐
姜
田
三家分晋,田氏代齐标志着战国七雄局面的基本形成。
诸侯国数量不断减少
战国形势图
战国七雄
燕
齐
楚
秦
记忆口诀:齐楚秦燕赵魏韩
东南西北到中间
韩
赵
魏
汉 水
江 水
河 水
淮 水
渭 水
渤海
东海
战国七雄形势图
周王城
封国都邑
临淄
郢
咸阳
蓟
大梁
郑
洛阳
1
2
3
4
5
6
7
练一练
经典战役
战役 交战双方 军事策略 结果
齐胜魏败
魏削弱,齐强大
赵秦 秦国大胜,
加速统一进程
桂陵之战
马陵之战
围魏救赵
减灶计
长平之战
离间计
战争特点
参战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
战国铜壶
壶身有水陆攻战图
耗时3年
兵力百万计
孙膑/庞涓
齐魏
孙膑/庞涓
齐魏
“争城以战,杀人盈城。争地以战,杀人盈野”
——孟子
庞涓
孙膑
围魏救赵
赵
魏
齐
桂陵
救命啊!
魏
齐
围魏救赵发生在公前354年,魏国大将庞涓率军八万,包围赵国都城邯郸。第二年赵国向齐国求救,齐王命孙膑率军解邯郸之围,孙膑却率军进兵魏国。这是孙膑采取的避实击虚的方针,置魏军于被动地位。魏国内部空虚,都城大梁告急,庞涓赶忙从赵撤军,回师自救,当疲惫之师魏军行至桂陵时,被早已埋伏在此的齐军打得大败,生擒魏将庞涓,不久被放回国,再度为将。孙膑妙计,花最少的力气获得最大的成功。围魏救赵之役从此成为经典的战例,千百年来不断被人们研究,借鉴和传颂。
桂陵之战
我离间!
白起
廉颇
我坚守不出!你能奈何?
赵王
赵括取代廉颇!
赵括
我天下无敌!
纸上谈兵!
赵括
马陵之战
秦
赵
白起
廉颇
赵括
长平之战
秦国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对东方六国构成威胁。
战况:
秦反间计成功易帅赵括。秦诱敌深入,
合围赵军。被困46天后,赵括突围时
被射杀,赵军投降。秦坑杀降军40万。
前261年秦攻赵。廉颇拒不出战。
纸上谈兵
1.背景:
2.目的:
3.时间:
4.支持者:
5.主要内容:
6.性质:
7.作用(影响):
商鞅变法
生产力水平提高;地主阶级势力增强;
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获胜。
公元前356年
秦孝公
政治上:①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②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③改革户籍制度;④严明法度;
经济上:①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②鼓励耕织;③统一度量衡;
军事上:奖励军功
增强了秦的国力大为,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比较彻底的地主阶级性质改革
商鞅变法
变法时间:公元前356年,秦孝公支持
舌战群臣
立木取信
使封建土地所有制得以建立。
有利于提高人民的劳动积极性, 促进经济的发展。
有利于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加强中央集权。
强化基层管理,加强专制统治。
打击旧贵族。
法治,增强了军事力量
便利赋税征收,为经济活动提供便利。
政治
经济
军事
第一次是公元前356年,第二次是公元前350年,先后两次改革
集权
富国
强兵
秦国变法舌战图
变革是曲折的,充满阻力的,但历史向前发展必须变革。
青年一代必须从小就树立勇于变革、积极实践的精神,
才能与时俱进,顺应这个变革的时代。
秦孝公
改革派
旧贵族
商鞅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无论治理天下还是国家,都不能按照死板的方法去做,要灵活根据实际情况变通. 在旧方法(即古法)已经失效的情况下,就不应该死守了,必须创新.
郢
睢阳
临淄
咸阳
蓟
秦
楚
鲁
越
卫
韩
赵
魏
邯郸
郑
大梁
周
中山
洛邑
晋
燕
齐
宋
河
水
渭
水
汉
水
淮
水
江
水
东周都城
诸侯国国都
诸侯国疆域
秦
楚
韩
赵
魏
燕
齐
乐毅改革
胡服骑射改革
邹忌改革
李悝变法
商鞅变法
申不害变法
吴起变法
七 雄 与 战 国 时 期 的战 国 变 法
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1、修建时间:
公元前256年(战国后期)
2、修建者:
秦国蜀郡郡守李冰等
造福千秋
将岷江分为内江和外江,调节内、外江流量
排泄进入内江过量的洪水和泥沙
控制内江的喉咙
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
美丽都江堰
2000年,都江堰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①防洪、灌溉、水运等多功能并举,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③2200多年来,都江堰一直发挥巨大的作业,这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②在修建过程中积累了一套科学的治水和管水的方法,代表了我国当时水利工程的先进水平。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1.战国七雄:
2.商鞅变法:
3.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①齐、楚、燕、韩、赵、魏、秦
②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
①时间:
支持者:
目的:
公元前356年
秦孝公
富国强兵
②内容:
政治、经济、军事
③影响:
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①时间:
③作用:
秦 ②修建者:
李冰
防洪、灌溉、水运等。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
课堂小结
2.下列内容中不属于商鞅变法内容的是( )
A.迁都洛阳 B.重农抑商
C.奖励军功 D.严明法令
1.许多成语典故来源于历史,如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特点?( )
A.奴隶制开始瓦解 B.封建制度确立
C.生产力飞速发展 D.诸侯兼并争霸
D
A
课堂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