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案】
——探源中华文明、寻根华夏先祖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 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
【教材分析】
教材从三个维度探索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的关系:从生产力发展上看,旧石器到新石器再到青铜器;从社会发展看,从原始人群到部落再到早期国家;从思维发展逻辑上看,遗迹、文物到抽象历史结论。
本课内容十分庞杂,一是时空关系庞大,二是语言表述更多的是现成的结论。三是栏目众多。讲述本课可以引导学生围绕本单元主题,认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征对后世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本课内容有部分知识是初中学过的,但高中的要求是在知识基础上,认识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并且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这个层次对刚刚进入高中的孩子所比较困难的。
同时由于课时有限,中国早期国家的特征虽是重点,但在处理上不主张深度挖掘,我将本课的重点与难点放在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出现的关系处理上。
【教学目标】
唯物史观:关注经济,即生产力的变化,导致了生产关系流域的连锁反应。通过对新旧石器时代生产力的提高、私有制产生、阶级出现的逻辑分析、认识国家产生的条件,理解国家的产生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阶段的重要标志。
时空观念:利用时间轴和历史地图等材料,让学生能够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历史情境终,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让学生身临其境,走进历史,认识旧石器到新石器时代再到青铜时代的历史发展过程。让学生对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的演变形成清晰的认识。
史料实证:通过解读史料、展示图片及其他文献记载,分析早期国家的特征,认识早期家国礼法合一、家国同构的特点。
历史解释:研究发现表明中华文明从起源上具有多源性,从苏秉琦的“满天星斗”说的材料中,让学生认识其文明发展的多元,后来逐渐融合到以中原王朝为代表的文明之中,呈现多元一体的特征。
家国情怀:使学生认识到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多民族共存、共同发展的国家。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相互依存,互相影响,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共同推进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让爱国主义精神流淌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
【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年代久远,内容庞杂,复杂概念多,对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学习难度。但同时本课具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学资源,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课是学生进入高中的第一课,学生基本是带着初中以知识为主的思维来上本课,对历史的认识仍处于感性层面,知识结构不完整。所以本课要在落实知识的基础上,教授学生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中华文明起源的多源性与统一性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特点;中国早期国家特征
难点:中华文明起源的多源性与统一性;中国早期国家特征
【概念解释】早期国家概念:
虽已具有国家的若干形态,但尚未发展到纯以地域组织为基础的发展阶段的具有早期特征的国家。
所谓早期国家,是指尚未发展到纯以地域组织为基础而体现为地缘与血缘特征相结合国家形态的初始国家。中国的早期国家时期,指夏、商、西周三代。这段历史,是中华民族的上古先民经过若干万年的发育成长、繁衍生息,终于突破族邦结构社会的桎梏并接近完成对今日中国疆域之内核心区域的开发与占领的历史。
——王和:《中国早期国家史话》,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封底.
【讲授新课】
我们一直强调,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文明。然而很长时间以来真正的文字和实物可考的历史,我们却只能追溯到商代。作为五千年文明起点的三皇五帝时代一直作为传说写在历史教科书中。三皇五帝和夏朝不仅缺乏信史考证,而且即使在文献的叙述上,许多文明的片段也是模糊的,因此很多外国人根本不信服中国的五千年历史,以至于出现“五千年文明,三千年历史”的尴尬状况。
为此,继“夏商周断代工程”之后,又一项由国家支持的多学科结合、研究中国历史与古代文化的重大科研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启动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2001年正式提出,至2016年工程4期完成结项,经过16年的不懈努力,该工程对中华文明形成和早期发展有了总体性认识,不仅用考古史料实证了中华大地的五千年文明,而且明确了中华早期文明的发展“多元一体、兼容并蓄、绵延不断”的总体特征,进而打破了长期以来有关文明或国家的定义主要由西方学术界制定的状况,提出了自己的有关文明或国家的标准。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考古中的文明起源
【概念解释】石器时代:
石器时代是考古学家假定的一个时间区段,为考古学上的术语,这一名称是英国考古学家卢伯克于1865年首先提出的,石器时代分为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考古学对早期人类历史分期的第一个时代,即从出现人类到青铜器的出现,大约始于距今二三百万年,止于距今5000至2000年左右。
石器时代并不代表那个时候的人类只会使用石器;据近代考古出土大量的文化遗存表明,几千年前的古人已经步入冶铸、稻作、制陶、纺织等文明时期。青铜、铁器为金属品,遗存几千年的较少;陶器、玉器可存时间长,出土的遗存较多。
思考:为什么此处用“文化遗存”?
指的是考古学文化,专指能够在考古学遗存中观察到的、存在于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并具有一定特征的共同体。单独一种器物或孤立一个遗址是无法构成一个考古学文化的。
——严文明《走向21世纪的考古学》
1.旧石器时代:约250-1万年
石器,是人类最早制作的工具。开始学会制作工具也是人转变为猿的根本标志。而这种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又被学者称为旧石器时代。
(1) 遗址分布及特点:
①元谋人:1965年在云南元谋县上那蚌村西北小山岗上发现两颗人类门齿,用古地磁方法测定其绝对地质年代为距今170万年,是目前我国境内发现的最早人类。
元谋人的发现将中国人类历史向前推进了100多万年,表明长江流域的云南是人类起源与发展的关键和核心地区,为人类起源与发展多元中心论提供了强有力的科学支持。
②北京人:1921年在北京周口店龙骨上山洞里发现遗址堆积层,1929年发现第一个完整的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测定其生活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打制和使用工具,会使用天然火。
这说明猿人时代用火是普遍的。火的使用是人类有决定意义的进步之一,它使人类第一次支配了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从动物界分开。
对火的控制也改造了原始人类。火改变了日常饮食。火使那些有毒或太硬的食物去毒或变软。火解放了颅骨,使它不须支撑那些本该用于咀嚼生食的大块肌肉,由此头骨可能增大,脑子也随之增大。对火的拥有还改变了社会关系。一个群体的形成就是以分享同一堆营火作为纽带。驯化本身很可能就是开始于对火焰的管理。火就像一个生命,它必须被孕育、保护、安顿、唤醒、培养、控制、训练和再生。事实上,就是使之社会化从而融入人类生活。
——(美)派恩《火之简史》
特点:遍布全国各地,主要集中在黄河和长江流域地区。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分布广泛,以中原地区为核心;多分布于大河、大江等自然条件比较优良、生存空间比较大的区域。
目前,中国已发现旧石器时代遗址逾2000处,涵盖距今210万年至1万年的各个时段。还有人说,山西迄今已发现的旧石器时代地点与遗址达300多处,是全国数量最多、最集中的地区。
(2)旧石器时代生产生活:
在工具简陋,自然条件恶劣之下,旧石器时期人类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
采集和渔猎——单位面积果兽数量有限,人口不能密集(从北京人到山顶洞人的数十万年间,人类群落的规模一般保持在三五十人之间。);受时节影响大,食物供给不稳定,相对来说,采集比狩猎更稳定;
2.新石器时代:约1-0.5/0.2万年
思考:研读课本材料,找出新石器时代人类早、晚期有哪些变化?(提示:社会关系、社会组织、本质变化)
(1)遗址分布及特点:
A、早期遗址:
(1)仰韶文化:黄河中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主要栽培作物是粟。
彩陶的彩绘以红底黑花为主,图案生动、明快,有很强的装饰性,体现了夸张、变形、 不求形似而求神似的风格。彩陶的题材多样,动物纹、植物纹占很大比例。 仰韶先民还在陶器上描绘出太阳纹、日晕纹、月亮纹、六角星纹等天文现象的纹饰。在一些陶器上有刻 画的符号,达 22 种之多。 仰韶先民还捏塑出各种动物形象、人形、乐器等艺术品,用朴拙的多孔陶埙吹奏出他们的心声
先把目光聚焦到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姜寨聚落是仰韶文化的典型代表。
说明:姜寨遗址分布比较均匀,各个遗址群大小相近。陶寺遗址,左边为一个大墓,右边为一个小墓
姜寨遗址:陕西临潼姜寨遗址中隐含了什么历史信息?(从房屋、壕沟、窑场、牲畜栏、墓地分析)
建造房屋定居、农耕聚落的社会形态(由栅栏、壕沟),形成公共的活动空间,集体生产共享成果,血缘关系等。村落遗址中有房屋、畜栏,村周有壕沟围绕,村外有窑场和墓地。有不少与鱼有关的彩陶图案,甚至族徽采用人面鱼纹。说明人们过着以农业为主,原始畜牧业、渔猎经济为辅,并有原始的手工业的自给自足的生活。
生活方式:人们聚族定居,聚落内的经济设施如窑场、牲畜栏(没有单个的)等均为全体氏族成员所有,居住用的房屋虽然大小有别,但从房屋内部的摆设观察,大房子与小房子没有什么显著的差别,房子的大小只取决于人口的多少,成员之间并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分。说明当时姜寨是一个集体生产,平均分配的血缘共同体。
整个村落呈向心式布局,体现了母系氏族强而有力的血缘关系(随着母系氏族的衰落,就被排房式或单元分散性村落布局所代替)。
血缘为纽带,是向心力很强的生产单位。是一个集体生产、平均分配的血缘共同体,还处在农业起源的最初阶段。
(2)大汶口文化:因山东省泰安市大汶口遗址而得名。
(3)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发现大量"干栏式房屋"的遗迹。主要作物是水稻,掌握养蚕缫丝技术
B、新石器时代晚期:
(4)龙山文化,泛指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约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类文化遗存,属铜石并用时代文化。以许多薄、硬、光、黑的陶器,尤其是蛋壳黑陶,所以也叫它“黑陶文化”。
龙山文化的黑陶制作水平尤佳,蛋壳黑陶“薄如纸,硬如瓷,声如磬,亮如漆”,器表打磨得漆黑光亮,有的器壁仅厚 0.5 毫米,重量不到 50 克。其工艺精致程度,现代都不能完全复制。蛋壳黑陶以高柄杯最具特色。这种杯上端盘口较大,重心偏上,很不稳定,所以不实用,很可能是当时的一种贵重的礼器。
蛋壳陶均为细泥陶,陶土应为河湖沉积的细泥,经过淘洗,不含任何杂质,胎薄而且均匀,颜色单一纯正。为龙山文化的一种代表性器物,是一种专为礼仪用的器皿,多见于较大型的墓葬
黑陶,是一种无釉陶器,出现在史前文明时代……长江、黄河流域均有出土,以龙山文化的蛋壳黑陶高柄杯为典型代表,蛋壳陶杯器壁十分薄,最薄处仅有0.2毫米。目前发现的蛋壳陶杯,绝大多数出于墓葬,在遗址中其他遗迹单位很少发现。而且用蛋壳陶杯随葬的这些墓葬,往往有较多的随葬品,属于大、中型墓葬,一般一座墓葬仅随葬一件蛋壳陶杯,有少数墓随葬多件。蛋壳黑陶杯是史前制陶技术积累的结晶,其制作之精美,工艺之复杂,从选料、制坯、定型到烧造的每一道工序都至关重要,必须做到万无一失。稍有差错都会前功尽弃。蛋壳陶杯的分解式制作思路,可称之为模块化制作。这种化繁为简的思路,对后世青铜器的制作提供了技术思路,对于技术的革新至关重要。
——袁野、紫云《中国黑陶发展简史》,李彦英《山东龙山文化蛋壳黑陶杯浅识》等
(5)红山文化:社会形态初期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全盛时期,主要社会结构是以女性血缘群体为纽带的部落集团,晚期逐渐向父系氏族过渡。
红山文化晚期出现的东山嘴祭坛和牛河梁女神庙、 积石冢、 巨型 “ 金字塔式” 建筑更为红山文化与中国文明的起源这一话题充填了新内容, 也为红山文化做为与中华文明起源紧紧相联的中国北方重要文化添加了重要法码。
东山嘴祭坛和牛河梁女神庙、 积石冢做为一种新石器时代的文化现象, 可从两个不同方面靠近中国文明的起源。一个是精神文化, 一个是物质文化。
无论是东山嘴祭坛还是牛河梁女神庙、积石冢, 应该说都和红山先民初期的原始信仰活动联系在一起。而人类的原始崇拜又经历了自然崇拜、 祖先崇拜、图腾崇拜到人神崇拜的过程, 红山文化坛庙冢的出现且规模如此恢宏, 表明红山文化晚期的原始崇拜已经向原始宗教发展, 东山嘴祭坛出土的玉璜、 牛河梁积石冢石棺墓葬出土的成组玉器, 足以说明这时专职从事祭祀活动的人员已经出现, 并已形成了一个社会阶层, 这些人活着的时候专门从事各种各类的祭祀活动, 成为人们心中认可的 “ 人神” 。
有的学者就直接提出,“ 辽西古文化的研究已经涉及到了一个新的领域, 即宗教意识形态领域, 并且主要通过宗教意识形态探索这一地区的文明起源。”
这些规模巨大的史前社会公共性大型祭祀遗址群, 在物质文化方面应该说与早期文明社会的建筑水平非常接近。 这里我们且不论东山嘴遗址和牛河梁积石冢墓葬群用石之多、 耗石之巨, 仅就牛河梁转山子金塔式巨型建筑址所需的土方人工数据, 分析一下当时的红山社会生产水平和管理体制, 借以论说当时的
社会形态和文化进步程度。 有论者研究, 这座金字塔式巨型建筑地上部分其中心为夯土成丘, 高约 25 米, 直径近 40米, 外包巨石, 整个建筑范围大约近万平方米, 仅夯土就达 10 万立方米以上, 其中还有从远方搬运来的巨石, 就以
这些工程而论, 至少需数十万个民工。 试想如果没有一个凌架于氏族或部落之上的一个社会组织或什么文化共同体,是无法组织设计乃至完成这项巨大工程的,
如果有一个组织或文化共同体在起作用, 那么这些具有组织、 协调指挥功能的文化共同体, 事实上在起着相当于国家职能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 文明的曙光已经在这里显现.
(6)良渚文化代表遗址为良渚遗址,距今5300-4300年,该文化遗址最大特色是所出土的玉器。
在良渚文化遗址中,上层贵族葬在专门的墓地里,并发现有大量的宗教性玉器、祭坛和豪华的丧葬行为;中小贵族虽然没有专用墓地,但他们的墓葬中也有棺椁和精美的随葬品,只是数量较少而已。至于一般的社会大众的墓葬里,往往只有若干日常生活用具。
【史料延伸】五千年文明探源—良渚古城遗址
在中国众多璀璨的远古文化中,环太湖地区的良渚文化是一颗非常耀眼的明珠。它以发达的稻作农业、大量而精美的玉器、精制的制陶技术、成句子的陶器符号文字资料,以及由墓葬和大型土建工程所反映出的不平等和社会分层等现象,使研究者们或者认为它正站在文明的门槛上,已看到了文明的曙光;或者认为它已进入文明社会,已形成文明古国。
2019年7月6日,中国良渚古城申遗成功。申遗成功标志着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得到国际社会认可。
之前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将文字、青铜器、城市和礼仪作为衡量文明的四项标准。良渚遗址虽然仅具备其中的两项标准,但是,长期以来发现的强有力的组织能力、经济能力等似乎比拥有文字和青铜器更具有说服力……
——摘自赵辉2016年在良渚遗址考古发现八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议上的发言
(2)生产生活:
磨制石器的应用--更强大的征服能力;原始农业、畜牧业产生--更稳定的食物供给;陶器的发明与应用--更舒适的生活环境;人口增加,定居成为可能,村社体系诞生。
食物的生产,包括对食物植物尤其是谷类的自觉栽培和对动物的驯养,是人类历史上自掌握用火以后最伟大的经济革命,相对于以后的工业革命,学者们把它称为农业革命。原始的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和发展,为人们提供了经常的食物,从而使人类转入了比较持久的定居生活,于是,有一定布局的村落开始出现。
农业劳动和饲养家畜的劳动代替了狩猎活动和采集活动,男子也逐渐居于支配地位。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形成父系氏族。
特点:大河附近、平原地带、分布广泛;并逐渐朝着多元一体、中原核心的方向发展,奠定了多元一体的发展基础。
苏秉琦提出“满天星斗说”,认为在距今6000年左右,从辽西到良渚,中华大地的文明火花如满天星斗一样璀璨,这些文化系统各有其根源,分别创造出灿烂的文化。…诸文化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也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密切,逐渐形成了一个“相互作用圈”,又叫做“最初的中国”
——摘编自张清俐《探索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起源进程》
据考古新成果,用“满天星斗”来形容中国远古文明的“多元发生”是无可非议的,但持“满天星斗”论者难以解释中国古代各族政权千古共谱、万姓同宗等复杂现象。
何为“多元一体”(核心概念)
中华文明起源的主要特点是“多元一体”。
“多元”指的是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差异性;“一体”指的是中华文明起源的一体性、趋同性。
中原文化不断向四周扩散,影响各个地区的文明发展,文明之间、地区之间、民族之间联系不断加强,逐渐形成了以中原为核心,以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为主干,多个文化圈的重瓣花朵式结构,创造了多元一体的文明模式。
古代黄河中下游地区之所以取得长足发展并取得文明中心的地位,首先得益于它以平原、河谷与山间盆地为主,沃野千里、河流纵横、交通便利,而且位于古代中国的文化中央,可以广泛接触周边文化并吸取营养。而南方暖湿的气候利于作物成长,但也造成森林密布、沼泽遍布,在人烟稀少且以使用木石工具为主的条件下,农田的垦辟比北方更难。此外,南方地势复杂,多高山大壑,山河阻隔,不利于它们的交流与整合。
——据《中国大通史·史前》卷整理
中原文化处于中心,其周围环绕的山东文化区、 燕辽文化区、 甘青文化区、 长江中游区、 江浙文化区。六大文化区的交汇融合,使整个黄河中游和下游地区特别是中原文化区成为孕育华夏文明的主要中心区域,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凝聚核心——汉族的出现奠定了深厚的历史根基。
——严文明
3. 社会组织的变化:原始社会发展的三大阶段
生产力的发展也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组织关系,在二三百万年的原始社会时期,我们经历了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父系氏族社会3个阶段。
(1)原始人群:人类史前的初级阶段,人类生活最早的社会组织形式。不一定有血缘关系;过群居生活;北京人已学会用火。原始人群处于旧石器时代的早期和中期。一个原始人群就是一个血缘大家庭。其中只有母子关系是明确的,父子关系尚不明确。
(2)母系氏族社会:在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母系氏族社会阶段,生产力十分低下,氏族成员必须共同劳动,成果共享,只有这样才能维护群体的生存。到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逐步进入母系氏族社会,生产力十分低下,氏族成员共同劳动,成果共享。此时,人们排出了同一氏族内的婚姻,只有不同氏族之间的同辈男女才可以互为夫妻。妇女居于支配地位,辈分从母系计算,财产由母系继承。
(3)父系氏族社会:到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父系氏族社会、私有制已经产生,社会贫富分化和阶级分化日益明显,成员之间的不平等日益加剧,部落中出现了权贵阶层。氏族间联系日益紧密,形成较大的部落甚至部落联盟。各部落及部落联盟不断征战,贫富分化日益加剧,中国逐步向阶级社会过渡。
初期的“刀耕火种”以妇女为主,因而成年女子就将婚盟氏族的丈夫“娶”来,参加自己的公社……后来,发展出了较高级的耜耕或者犁耕,农业劳动又转变为以男子为主,因而“女娶男”又改变为“男娶女”,即由女方居住的家庭形式改变为男方居住的家庭形式,形成父系大家庭。
——《中国大通史 史前卷》
观念、私有制都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一旦出现在氏族内部,就产生巨大的离心作用,并在产品交换、部落之间的战争中不断扩大,从而加速原始公有制的崩溃。
——朱绍侯 张海鹏 齐涛《中国古代史》
二、从部落到国家:神话中的文明起源
现今史学界一般把“文明”一词用来以指一个社会已由氏族制度解体而进入了有了国家组织的阶级社会的阶段。这种社会,除了政治组织上的国家以外,已有城市作为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活动的心。它们一般都已经发明了文字和能够利用文字作记载,并且都已知道冶炼金属。
——夏鼐《中国文明的起源》
1.古史传说:三皇五帝和禅让制
古史传说,中国历史从三皇五帝开始。曾被列入三皇的主要人物包括教人驯服鸟兽的伏羲氏,教人构木而居的有巢氏,教人钻木取火的燧人氏,叫人播种五谷的神农氏,以及补天造人的女娲氏。三皇传说名目不一,其形象充满了神话色彩,但仍然隐约地反映了中国早期人类逐步积累生存经验的历史进程。五帝的时代晚于三皇,事迹亦较为具体,其传说故事主要反映了父系氏族公社的部落联盟鼎盛以及解体时期的历史内容。
三皇: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 ;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
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 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
——(西汉)司马迁撰:《史记》卷一,1、3页,北京:中华书局,1959
大约5000多年前,相传,在黄河流域有两个强大的部落,分别由炎帝、黄帝领导。在东方,蚩(chī)尤领导的部落力量也很大。最后炎黄结盟打败蚩尤,黄帝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这一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
2.传说中的朝代:夏朝(公元前2070~公元前1600年)——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
约前2070—约前1600,禹建桀亡。夏王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它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历史正式进入了文明时代。鲧时,夏部落已是雄踞大河南岸的著名部落,号为有崇氏。鲧治水失败,禹接替他父亲的职位,改堵塞为疏通,治水成功,通过禅让制接替了舜的职位。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禹死后,启通过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击败益,成功夺得王位,“家天下”取代“公天下”。
上世纪末,声势浩大的“夏商周断代工程”,主要通过文献梳理,将夏代纪年大致确定为公元前2070年至前1600年。从考古实物来说,二里头文化的最新测年是公元前1750年到前1530年,部分与此前被认定的夏代纪年重合。恰恰凸显了夏文化研究的重要困境:古史文献的描述与考古实物之间,始终无法完全对应,那么多考古发现,依然无法让所有人心服口服。
二里头遗址现在还不能确证是夏都,因为缺少如甲骨文那样的内证性的文字证据出土。二里头有可能是夏,乃至极有可能是夏,但这仍是假说。”
——刘周岩:《寻找夏朝》
【特别提醒】
但在没有文字记载的时代,实物史料仍是我们获得古人相关历史信息的最主要、可信的途径。而这些实物的发现有赖于现代考古的发展。
王国维二重证据法:将“纸上之材料”与“地下之新材料”相互结合,彼此印证。
【学思之窗】
关于启的继位,古书中有不同记载。《史记·夏本纪》写道:“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燕策一》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
思考:关于启的继位,为什么会出现上述不同说法 你是如何理解和看待的?
答案提示:
《史记·夏本纪》认为:伯益主动让位于启;《战国策·燕策一》说:启在与伯益的武力争夺中获胜而即位。这两种说法体现了对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的态度:前者倾向于理想化的政治诉求,后者肯定了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第一种说法说明了原始社会末期禅让制的继续推行,是称颂禅让制的体现;第二种说法说明了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表明“公天下”变成“家天下”,中原地区从此出现“国家”的概念。
理解:同一历史事件有不同的叙述和解释。材料一认为是益主动将王位禅让给启(和平过渡),二材料则认为启是通过政治斗争,打败益而夺得天下(政治斗争)。反映了公天下的禅让制到家天下的世袭制转变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此种史学现象通常与时代背景、政治因素、史料掌握、研究方法、个人身份和立场、阶级属性等因素有关。
看待:历史研究要尽可能掌握更多史料(不同内容和类型),并对其进行合理甄别和筛选,坚持孤证不立和史料相互佐证的原则,去伪存真。
三、商和西周:信史时代(器以藏礼、字以传史)——青铜时代的中华文明
1. 商:公元前1600~公元前1046
(1)中央官僚制度:
商王是最高统治者。商王之下设有尹(相)及各类事务官(王事、神事、民事、军事职官系统)。说明商朝的国家机器更加完备了。
商王朝最高的政务官,是协助商王决策的"相",又称"阿"、"保"、"尹"。王朝高级官吏统称卿士。另外有:掌占卜、祭祀、记载的史,掌占卜的卜、掌祈祷鬼神的祝,掌记载和保管典籍的作册(又称守藏史、内史),武官之长的师长,乐工之长的太师、少师。
血缘关系没有彻底被地缘关系取代,部族组织残留严重,以致国家内部结构往往只能采取部族、方国联盟或分封制管理形式,比较松散,中央集权程度不高。职官系统也只能采取世卿世禄这种固化的等级结构方式。国家治理使用礼治而非法治。
(2)地方行政制度:内外服制
内服指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外服指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落。松散联盟、集权程度不高。
总的看,外服之地只是间接地受商统治,隶属关系并不是完全稳固,往往视商之国力盛衰而定。外服以至外服以外的方国,其经济多较商落后,故而也不时进入王畿抢掠。终商一代,与方国的战争十分频繁。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思考点】商朝为什么要实行内外服制?
商朝作为早期国家,社会生产力水平不高,社会组织中的血缘关系还没有被完全打破,商王朝还没有能力控制王畿以外的广大区域。因此可以说,内外服制是与当时的社会管理经验、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等相适应的。
也正是得益于内外服制的实施,商朝的政治实力与文化影响扩大,东到大海,西及陇山,南跨江汉,北至燕山。
(3)商朝政治制度的特点
神权色彩浓厚;神权与王权结合;商王对外服的控制力有限。
(4)文字:甲骨文——是商人刻写的占卜记录,是汉字的早期形式,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最早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目前所见甲骨文有5000字左右,已经确认的不到三分之一。
2. 西周:
(1)分封制:——天下归周
①对象:王族、功臣、古代帝王后代。
②诸侯义务:镇守疆土、交纳贡赋、朝觐述职、随从作战
③诸侯权力:世袭封国权、行政治民权、征派赋役权、军事征伐权
④特点:层层分封,等级森严;同姓居多,多居富庶地区;姬姓诸侯和异姓诸侯交错制约。
⑤评价:
利: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范围,国家政权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
西周分封,诚然有其巧妙之处,却也有先天带来的弊病,分封越多,宗周越弱;时间越久,亲情越疏...终究因为天灾人祸,内忧外患,纷至沓来,宗周灭亡,王纲解组,那一个庞大的网络,一旦崩散。
夏商时期基本上没有打破部落组织,地方划分按照“从人主义”原则。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地方划分按照“从地主义”原则,一定程度上打破了部落组织。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使国家朝着统一的方向迈进了一步。
不利:诸侯国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西周后期王室衰微,形成了强大的地方割据力量。
从夏后氏比较笼统的霸权,经过商人同心圆布局的统治机制,最后到西周的封建网络,这三个阶段的发展促使“中原”成为中央政权的基地,而又以同心圆的方式扩散其势力于各处。整个中国是一个“天下”,“天下”没有边,也没有界线,有向远处扩散而逐渐淡化的影响力。而且,这种影响力不一定是统治的权力,而是通过文化交融而构成的一个新文化,其中包含了各种地方文化。将各种地方文化吸纳人中原文化,“天下”的文化多元而渐变,共存而不排他。这样一个核心,加上其放射的影响力,终于形成了后世的“中国”。于是,即使在古代各地的居民原来可能是有不同基因的族群,经过此布局,实际上所谓的“中原”居民,已经是来源复杂的体。“中原”向四周扩散,又不断混合,终于熔铸为一人数众多的文化、经济、政治共同体。
——许倬云《说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
(2)宗法制——天下归宗
①概念:宗法即宗族法规,一种以血缘亲疏与嫡庶来确定继承关系和名分的制度。
②特点:
A.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B.大小宗等级严格并且具有相对性
C.血缘关系和政治关系紧密结合(家国同构)
③影响:
A.保证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特权和垄断地位(贵族政治)
B.有利于统治集团的稳定和团结
(3)礼乐制——天下归心
周公制礼作乐深深影响了中国。商朝时,世人信奉鬼神,事事占卜;直到周公制礼作乐,中国人的视野才更多地由神转向人、转向伦理、转向礼仪……中国从此真正地成为礼仪之邦。
——北京大学教授 杜维明
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周人制度和商最大的不同,一是立子立嫡之制,由此产生了宗法和丧服之制,并由此产生了分封子弟的制度;二是庙数之制;三是同姓不婚之制。
——王国维
(3)西周的灭亡
① 国人暴动:
公元前841年,周厉王为政暴虐,引发国人暴动,周厉王出逃,大臣召公和周公共同执政,史称 “共和行政”。
② 西周灭亡:
公元前771年,西北游牧民族犬戎乘西周王室内乱,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
3.商周的社会经济
(1)经济的塑形:由八家共井到“工商食官”
孟子说"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彻者,彻也;助者,藉也。"(《孟子 · 滕文公上》,翻译:夏朝每五十亩地,赋税采用‘贡’法;商朝每七十亩地,赋税采用‘助’法;周朝每一百亩地,赋税采用‘彻’法。其实税率都是十分抽一。‘彻’是‘通’的意思,‘助’是‘借’的意思。)
这种助法,按照孟子的看法,就是画地面为井字形,分为九区;八区分配于八家之民,称曰"私田";其中之一区,八家合力耕作,谓之"公田"。也就是说,商代实行劳役租"助",要求农人助耕公田,收获皆为统治者所得。所以,赵岐《孟子注》云:"藉,借也,借民力而耕公田之谓也。"郑玄注《礼记·王制》中的"公田藉而不税"时也说:"藉之言借也,借民力治公田,美恶取于此,不税民之所自治也。"
【概念解释】工商食(si)官
工商食官是商周政府占有工商业者并进行垄断性经营的制度。《国语·晋语四》:“工商食官。”韦昭注:“工,百工。商,官贾也。食官,靠官府所给的粮食而生活。即将商人集中起来,设官统一管理,为他们提供衣食,驱使他们为政府服务,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
(2)文化的塑形:由祀入礼——礼文化一脉相承
有学者指出,周武王灭商,建立周王朝,这不仅是朝代的更迭,也是一种文明的交替,自此,礼乐文化、宗亲文化代替了巫鬼文化、祭祀文化。
一个社会不承认差异,就没有动力,但是一个社会只讲差异,不讲和同,就无法和谐,因此周公在“制礼”的同时又“作乐”,使“礼”和“乐”相辅相成,或者说相反相成,“礼”讲究差异,“乐”则讲究和同;“乐”的功能就是使君臣之间,父子之间显得“和合”,万民之间显得“附亲”,增加凝聚力、亲和力,因此“礼”与“乐”,亦即“异”与“同”两者缺一不可,否则社会就会失衡。由此可见,礼乐制也是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工具。
礼乐制度分礼和乐两个部分。礼的部分主要对人的身份进行划分和社会规范,最终形成等级制度。乐的部分主要是基于礼的等级制度,运用音乐进行缓解社会矛盾。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论语·八佾篇》
关于礼乐制的产生,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27—28页,北京:中华书局,2009)一书中指出,“礼”的起源是以贫富分化、等级分化为前提的,反过来“礼”的形成又稳定了贫富分化、等级分化的社会秩序。“礼”的本质是“异”,即差异,用来显示社会中各等级之间的差异。也就是说,贵与贱、尊与卑、长与幼、亲与疏的各色人等之间,必须遵守各自的行为规范,用来显示贵贱、尊卑、长幼、亲疏之间的差异,绝对不可混淆。每个贵族从出生到死亡,从人事到祭祀,从日常生活到政治活动,都必须按照与其身份合适的“礼”行事,必须体现社会等级所制约的人际关系。社会的等级体现在“礼”中,使“礼”有了严格的等级差别,以区别不同等级的人之间的差异。如果违背了“礼”,就是“僭越”。
樊树志还指出,一个社会不承认差异,就没有动力。但是一个社会只讲差异,不讲和同,就无法和谐。因此周公在“制礼”的同时又“作乐”,使“礼”和“乐”相辅相成,或者说相反相成。“礼”讲究差异,“乐”则讲究和同。“乐”的功能就是使君臣之间、父子之间显得“和合”,万民之间显得“附亲”,增加凝聚力、亲和力。因此“礼”与“乐”,亦即“异”与“同”,两者缺一不可,否则社会就会失衡。
(3)商周的天命观:
敬天保民的思想,是商周之际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在对待天命的态度上,虽主张要敬从天命,但又不盲目地依赖天命,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人文主义的发展路向。另外,周公强调从民情知天命的观点,也表明他对于民众的力量以及民众在社会政治生活上的作用予以高度的重视,这一思想实际上开启了后代重民思想的先河。
【结束语】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历经磨难而不衰,靠的就是中华文化的凝聚、感召和支撑,靠的就是“我们有共同的祖先,我们都是炎黄的子孙”这个朴素而自信的观念。它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将中华民族牢牢的拧在一起,走向复兴。
中国文明之所以独具特色、丰富多彩、连绵不断,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形成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并在数千年来始终屹立在世界的东方,都与中国文化的传统、中国文明的多源性有密切关系。同世界上其它文明古国的发展模式不同,多源、一统的格局铸就了中华民族经久不衰的生命力。
【问题探究】
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
——《尚书·酒诰》
“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
——《尚书·周书·梓材》
上述材料反映了怎样的思想观念?有什么历史意义?
答案提示: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中国早期国家由尊神、事鬼神到重视人民,是民本思想的体现和人文意识的萌芽。
【学习拓展】
我国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在《关于重建中国史前史的思考》一文中说:“相对于世界其它几大历史文化系统而言,中国文化是自我一系的;中国古代文化又是多源的;它的发展不是一条线贯彻始终,而是多条线互有交错的网络系统,但又有主有次。各大文化区系既相对稳定,又不是封闭的……中国文明之所以独具特色、丰富多彩、连绵不断,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形成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并在数千年来始终屹立在世界的东方,都与中国文化的传统、中国文明的多源性有密切关系。”
阅读这段话,查阅相关史前文化遗址的考古资料,考察其分布特点,就中华文明起源的多源性与统一性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
答案提示:
中华文明从其起源看,明显带有多元性或多源性的特点。中华大地上的远古居民,分散活动于四面八方,创造着各具特色的历史与文化。如旧石器时代分布于长江流域的元谋人和黄河流域的北京人已经明显表现出中华文明起源具有多个中心的特点, 进入新石器时代, 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红山文化、良渚文化也是各具特色。
统一性趋势,即由多元向一体融合的趋势是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另一特点。这种融合以黄河流域最为典型,如新石器时代晚期,大汶口文化和仰韶文化被龙山文化所代替。在这种交流融合的基础上,出现了炎黄部落联盟。几经演变,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建立起来。此后,中华大地各民族统一趋势更加明显并出现华夏认同。
综上所述,中华文明多种起源,博大精深,不断融合,兼收并蓄,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与顽强的生命力,哺育代代中华儿女生生不息。
苏秉琦将中国地区的考古文化划分为六大区系:1.以燕山、长城南北地带为中心的北方;2.以山东为中心的东方;3.以关中、晋南、豫西为中心的中原;4.以环太湖为中心的东南部;5.以环洞庭湖与四川盆地为中心的西南部;6.以鄱阳湖—珠江三角洲一线为中轴的南方。……苏氏提到的系统,是中国新石器文化遗址分布最密集的几个大地区,不但资料多,发展的线索也较为清楚。单由这几个文化圈的发展轨迹,已足够呈现中国古代人类文化的聚合过程。
——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PAGE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