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1.知道淝水之战的背景、时间、经过和影响。
2.了解北魏的建立、统一北方及北魏时期黄河流域民族交融的基本史实。
3.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其作用。
4.理解民族交往、交流与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学习目标
一、淝水之战
1.背景:强大后的前秦,与南方的 形成对峙的局面。
2.时间/交战双方: 年;前秦(皇帝苻坚)和东晋。
3.概况:苻坚不顾一致反对,强征各族人民当兵,拼凑步兵60余万、骑兵27万,南下企图灭亡东晋,统一中国;东晋以8万精兵应战,在 与前
秦军前锋隔岸对峙。
东晋
383
淝水
课前预习
4.结果:东晋大败前秦。
5.特点:中国古代又一次 的著名战役。
6.相关成语:“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投鞭断流”“东山再起”。
7.影响:淝水之战以后,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 和混战的状态;东晋在南方暂时取得稳定,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以少胜多
分裂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1.北魏的建立和统一:
(1)建立:4世纪后期, 族拓跋部建立北魏(进入北朝时期)。
(2)统一: 年,北魏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
鲜卑
439
2.孝文帝改革:
(1)背景:北方各族人民长期杂居,内迁的各族在生产、生活和习俗上,与汉族已无明显的区别;鲜卑拓跋部因内迁较晚,仍保持鲜卑族的习俗,要治理好北方地区困难重重。
(2)目的:用文治移风易俗,巩固北魏的统治。
(3)措施:①494年迁都 ,将北方各族人民迁到中原。②进一步推行汉
化措施: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 ,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
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 等。
(4)作用:促进了 ,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洛阳
汉语
联姻
民族交融
三、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1.背景: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开始过着____
的生活。
2.表现:
(1)生产、生活上:内迁各族人民向汉族人民学习农业技艺,从事农业生产;汉族人民向北方各族人民学习畜牧经验,学习和接受他们的食物、服装、用具等。
定居
(2)政治制度上:十六国北朝政权的统治者,与汉族士人合作,沿袭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实行______________。
(3)民族关系上:有时矛盾激化,但总体上民族隔阂趋于消解,民族关系趋于____。
(4)文化交流上:西晋时期,内迁各族大多使用汉语;北魏孝文帝改革后,____更成为北方主要的通用语言。西北民族的乐器、歌舞等也受到汉族人民的喜爱。
(5)民族心理上:“胡”“汉”观念逐渐淡薄,民族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
君主专制制度
和缓
汉语
3.民族交融高潮: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
4.历史意义:北方地区民族的_____、交流与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为隋唐时期_________________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交往
多民族国家
课堂互动
问题 请写出上图中①②所代表的政权名称,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
名称:①:西晋;②:北魏。时代特征:政权分立、民族融合。
1.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评价:
(1)顺应了北方出现的民族大交融的趋势。这些改革措施既是北方民族大交融趋势长期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又深化和巩固了民族大交融的成果。
(2)加速了鲜卑族迈入先进民族经济、政治、文化体系的步伐,对北方的经济发展、政治安定、文化复兴起到了重要作用。
(3)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及认识:西晋末年,战乱频繁,中原人口锐减,少数民族加快了内迁速度。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彼此征战中,原有民族格局被打乱,民族间差异逐渐缩小。较晚内迁的鲜卑族,以国家政权力量推行汉化,大大促进了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各民族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形成了民族交融的高潮,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发展,也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发展。
【例题】“步摇”是古人的头饰,最初以中原地区的凤鸟、花枝等造型为主。下面这件南北朝时期鲜卑族的金步摇,融入了游牧生活常见的马、鹿等造型。这件文物可用于研究( )
A.北魏时期手工业技术的成熟
B.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
C.北魏时期农业技术进步
D.南北朝时期绘画艺术的发展
B
【思路点拨】此题突出史料实证的考查。文物“步摇”最初以中原地区的凤鸟、花枝为主,但后来开始融入游牧生活中常见的马、鹿等,原本作为汉族妇女使用的步摇也出现在鲜卑族妇女的首饰中,且融入了少数民族的装饰元素。这反映了当时民族交汇融合的社会现象。
1.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公元383年,这流亡政府的弱势军队出人意料地打败了前秦领袖苻坚所统率的占绝对优势的北方联军。”这个“流亡政府”是( )
A.东汉 B.西晋
C.东晋 D.北魏
C
达标检测
2.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不断团结凝聚、共同奋进的历史。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改革措施中,孝文帝把都城迁到( )
A.洛阳 B.长安
C.北京 D.建康
A
3.(2022 新疆)如图三幅图画摹绘自敦煌莫高窟壁画。这些原是北方少数民族的坐具,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引入内地。这反映了( )
A.内迁各族生活习惯一致
B.祖国边疆地区得到开发
C.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
D.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
C
4.迁都洛阳后,北魏孝文帝亲自到鲁城(今山东曲阜)祭祀孔子,封孔氏后人为官,并让兖州刺史修复孔子墓。他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统一黄河流域 B.开发江南经济
C.笼络守旧势力 D.学习先进文化
D
1.淝水之战是中国古代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东晋以8万精兵打败了号称有百万大军的前秦。东晋获胜的根本原因是( )
A.前秦将士无心恋战 B.江南经济发展较快
C.前秦士兵不习水战 D.东晋将领指挥得当
B
2.(侧重历史解释)北魏孝文帝迁都时,对新都的选择地点有二,一是洛阳,二是邺城。下表中是两地各自拥有的优势。由此可见,孝文帝最后定都洛阳主要是为了( )
地点 优势
洛阳 是汉族政治、文化中心,汉、魏、西晋都曾建都于此,是所谓“中夏正
音”所在之地
邺城 是当时中原最富庶的地区,集中了北方财富,是河北主要的粮食仓库和丝绢产地
A.加速鲜卑族封建化 B.安定社会秩序
C.大力发展社会经济 D.打击鲜卑贵族
A
3.“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与材料中的主张相符的是( )
A.鼓励联姻 B.改用汉姓
C.改穿汉服 D.推广汉语
D
4.(侧重家国情怀)当代史学家朱绍侯评价孝文帝改革时指出:“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但少数民族也带来了他们的思想文化,如胡乐、胡舞、尊重妇女的意识等。”材料意在说明孝文帝改革( )
A.推行汉化政策增强北魏的实力
B.使鲜卑文化在北方获主导地位
C.促使民族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
D.为中华民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D
5.(2022 荆州)三国两晋南北朝近400年,除西晋短期统一外,其他朝代都处在分裂状态。但是,这一时期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表现在( )
A.实现了民族大交融 B.完成经济重心南移
C.科学技术领先世界 D.海外贸易高度发达
A
6.北方的少数民族以武力占据北方后要立国中原,以汉法治汉人。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记载的少数民族制作的毛毡、奶酪、酥油的技术,逐渐为汉人所接受。这说明( )
A.中外交流的加强 B.中原文化对少数民族的影响
C.商业贸易的繁荣 D.民族文化的交流具有双向性
D
7.(历史解释、史论结合)南北朝时期,各民族之间加强了交往、交流与交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魏兴起于蒙古高原,初以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为首都,为便于向南扩张而以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为南都,后遂迁都平城。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平城被称为北京。
——华林甫《中国地名史话》
材料二 迁居洛阳的鲜卑族人,经过三十年,大体上已经汉化。一个统治民族仅仅经过三十年时间,就与被统治民族相融合,不能不说是孝文帝汉化政策的极大成功。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材料三 下表为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不同评价。
《中国历史讲义》(1907年宏文馆出版) “帝迁都洛阳,改国姓为元氏,……宗室勋旧,不悦者多,……时魏之势虽极盛,然剽悍勇武之风,渐次消灭……华奢柔弱之风渐行,而国势之衰兆已见。”
《劝学篇 变法》(张之洞) “北魏孝文帝变法,尚文明,魏国以治,此变而得者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北魏迁都的过程及特点,并说说北魏不断迁都的原因。
过程:由盛乐迁至平城,再迁至洛阳。特点:不断南迁。原因:北方保守势力强大,经济落后,外来威胁严重;中原先进经济文化的吸引;统治中原地区的需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的表现,并谈谈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表现:易汉服、讲汉话、改汉姓、与汉人联姻。影响: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3)请分别概括材料三中的两种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张之洞观点的合理性。
观点一: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政策导致北魏的衰亡。
观点二: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了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使北魏发展强大(或巩固了北魏的统治)。合理性: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鲜卑族的封建化程度;促进了北魏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民族融合。
本课小结
1.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都是我国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巩固北魏的统治。
3.淝水之战中出现的“投鞭断流”“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与苻坚相关,“东山再起”与谢安相关。
4.我国古代民族交融的主要方式:人口迁徙、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和亲和战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