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1.掌握贾思勰、祖冲之、王羲之、顾恺之的主要成就;了解书法艺术的发展及南北朝时期的石窟艺术。
2.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成就的取得与此阶段时代特征之间的内在联系。
3.体会科学和人文的价值,培养对古代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提高欣赏美和鉴赏美的能力
学习目标
一、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1.贾思勰:
(1)简介:中国古代杰出的农学家,北朝人,曾任郡太守,非常重视农业
生产。
(2)主要成就:整理古书中记载的农业知识,采集民间歌谣谚语(重视吸收前人的科学成果),汲取农民的生产经验(善于汲取人民智慧),自己还在生产实践中证明和丰富了这些经验(重视实践),写成了《齐民要术》一书。
课前预习
2.《齐民要术》:
(1)内容:①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内容十分丰富。②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种植农作物必须 ,
不误农时。③要改进 和工具。④提出了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重
要思想。
(2)地位: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 。
(3)影响:突显了中国古代科学家以 的务实精神,反映出当时农业
生产技术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在世界
上占有重要地位。
因地制宜
生产技术
农书
民生为本
农学史
二、科学家祖冲之
1.简介:南北朝的一位杰出科学家,在 、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都有重大成就。
2.成就:
(1)圆周率的计算:利用数学家 提出的圆周率计算方法,把圆周率精
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 位数字。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
(2)天文历法:创制出当时最先进的历法《 》。
(3)机械制造:设计制造了 、水碓磨、千里船等。
数学
刘徽
七
大明历
指南车
三、书法、绘画与雕塑
1.书法:
(1)发展背景:①汉代 的发明,使书写的载体变得快捷便利,也为书法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②人们对书法美的不懈追求,推动了书法艺术的持久发展。 以后,书法已经成为专门供人们欣赏的艺
术了。
造纸术
东汉
(2)发展成就:①曹魏时期: 和胡昭,都擅长行、草、隶书。锺繇独创
书法,后人称他的楷书为绝世之作。(西晋时,设置书博士,规定用锺、胡书法作为标准书体)②东晋时期: 将书法艺术提高到一个新
阶段,他被后人誉为“ ”。其书法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代表作《 》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③北魏时期:流传下来的
,苍劲厚重,粗犷雄浑。
(3)意义:中国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彩。
锺繇
楷书
王羲之
书圣
兰亭集序
碑刻书体
2.绘画:
(1)发展特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 盛行, 占了主要地位;山水
画开始形成。
(2)主要代表:东晋的 ,擅长人物画,代表作有《 》和
《洛神赋图》。
佛教
宗教画
顾恺之
女史箴图
3.雕塑:①发展背景: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为宣扬 ,开凿了许多
石窟。②主要代表:山西大同的 石窟和河南洛阳的 石窟。(艺术
特点:既继承了秦汉以来我国雕塑艺术的优良传统,也吸收了外来宗教造型艺术特点)
佛教
云冈
龙门
情景导入:
有一位北方人,他热衷于农作物,写成了《齐民要术》一书,你知道他是谁吗?生活在哪个朝代?
有一位数学家,最早提出了具有“极限”思维圆周率正确计算方法,被科学家称“割圆术”你知道他是谁吗?生活在哪个时代?
我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被后人誉为:“书圣”。你知道我是谁吗?我生活在什么时代?
他从小就对科学研究有兴趣,最突出的是求得比较精确的圆周率,你知道他是谁吗?生活在哪个朝代?
考考你?
(对号入座)
贾思勰 北朝
刘徽 魏国
王羲之 东晋
祖冲之 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科技的文化与成就突出,请从本课所学的科技与文化成就中任选一项,为其撰写解说词。
示例:《兰亭集序》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代表作,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其章法布局,浑然一体,反映了魏晋时期书法艺术的发展。
课堂互动
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取得成就的原因:
(1)魏晋南北朝大多数时间处于分裂割据状态,政权更替频繁,统治阶级为维护自身统治地位,对科技与文化比较重视。
(2)对秦汉时期科技文化的继承、改革和创新,是这一时期科技与文化发展的前提。
(3)北方经济的发展和江南地区的开发,为这一时期科技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
(4)民族大交融和外来文化的影响,是这一时期科技与文化发展的重要
因素。
【例题】贾思勰在《齐民要术 种谷》中写道:“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该著作强调( )
A.要及时地改进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
B.农、林、牧、副、渔等方面要协调发展
C.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不误农时
D.要多种经营,提倡商品生产
C
【思路点拨】本题侧重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考查。根据材料“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大意是如果顺应天时,衡量地利,那么可以花很少的力气而获得很大的成功,反之就是劳而无获。所以,材料强调的是种植农作物要顺应天时地利。
1.有一位北方人热衷于蔬菜和果树的栽培技术研究,他想了解我国古代北方农业生产技术,可以查阅的书籍是( )
A.《大明历》 B.《水经注》
C.《黄帝内经》 D.《齐民要术》
D
达标检测
2.(2022 广西)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领先世界近千年。这项成果所属领域是( )
A.数学 B.历法
C.医学 D.文学
A
3.(跨学科 语文)从“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等关键词,你可以联想到的相关作品是( )
A.《史记》 B.《齐民要术》
C.《兰亭集序》 D.《女史箴图》
C
4.“他的绘画题材广泛,尤擅人物画,他笔下的人物线条优美,活泼传神,富有个性。”上述材料叙述的是( )
A.王羲之 B.顾恺之
C.祖冲之 D.贾思勰
5.(跨学科 艺术)名胜古迹是凝固的历史,承载着历史的变迁。下列反映了中外艺术结合的名胜古迹是( )
A.兵马俑 B.万里长城
C.云冈石窟 D.青城山道观
B
C
1.(2022 海南)《齐民要术》一书综合整理了西周以来的农艺科学文献,记录了当时农艺的实践经验,涵盖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内容。由此可知,这部书( )
A.图文并茂,艺术水平高 B.语言生动,可读性强
C.家喻户晓,传播范围广 D.内容丰富,综合性强
D
2.“农圣”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既总结了汉族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又记录了鲜卑族的畜牧经验。这反映了( )
A.北方民族大融合的发展 B.畜牧业居于生产主导地位
C.鲜卑族与汉族习俗相同 D.贾思勰是南朝的农学家
A
3.古代有一种量器叫做“釜”,一般一尺深,外形呈圆柱状,祖冲之利用他的圆周率研究,求出了釜的容器的精确数值,以后,人们制造量器时就采用了祖冲之的“祖率”数值。由此可见,祖冲之在圆周率方面的研究( )
A.适应了当时生产实践的需要,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B.对当时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C.给后世的天文学研究提供了正确的方法
D.属于当时最科学最进步的历法
A
4.(侧重史料实证)辽阳汉魏壁画墓群是东汉魏晋时期的重要文化遗迹。壁画内容丰富,色彩鲜艳,内容有宴饮图、出行图、庖厨图、宅第图、仓廪图、杂技乐舞图等。通过这些壁画,我们可以了解到东汉魏晋时期的( )
A.儒学教育 B.社会生活
C.文学成就 D.行政管理
B
5.北魏前期的云冈石窟佛像唇厚鼻隆,继承了印度佛像的风格;后期的龙门石窟佛像则眉目疏朗,其服饰风格开始接近当时的中原地区。这种变化反映了( )
A.绘画艺术趋于成熟 B.统治区域逐步扩大
C.对外交流日渐频繁 D.文明成果相互吸收
D
6.(传统文化、家国情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采捃经传,爰及歌谣,询之老成,验之行事,起自耕农,终于醯醢(酿造、腌制之法),资生之业,靡不毕书,号曰《齐民要术》。
——贾思勰《齐民要术 序》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指出作者为完成《齐民要术》,通过哪些途径获取资料。
根据以往书籍记载、民谚歌谣,并通过访谈长辈、实验检验等方式。
(2)材料二图1的人物是谁?他在数学方面有什么成就?
人物:祖冲之。成就: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
(3)材料二图2的作品叫什么?该作品享有什么美誉?其作者是谁?
作品:《兰亭集序》。美誉:“天下第一行书”。作者:王羲之。
(4)魏晋南北朝的艺术多姿多彩、璀璨辉煌。对此你有何感想?
我国古代的艺术多姿多彩,璀璨辉煌,充分体现了我国人民的聪明智慧和刻苦钻研的精神。我们应该感到无比自豪和骄傲。
本课小结
1.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的人,不是世界上第一个计算圆周率的人。
2.“书圣”是王羲之,“医圣”是张仲景。
月球上有一座环形山,是以我国古代伟大科学家祖冲之的名字命名的。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会用祖冲之的名字命名这座环形山?祖冲之有哪些优良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原因:纪念祖冲之取得的科技成就。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的科学家;通过天文观测,对历法进行精细的推算,创制出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设计制造了指南车、水碓磨、千里船等。品质:勤奋好学,持之以恒;利用、发展前人的成就,但又不盲从;专心科学研究,在多方面取得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