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同步练习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同步练习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5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9-24 16:20: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同步练习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为了监督司机是否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安装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道路中间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6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4s,若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1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则( )
A.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约为204m
B.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距测速仪约为68m
C.汽车的速度约为34m/s
D.汽车的速度约为30.9m/s
2.下列实验不能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是(  )
A.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放入水中,音叉能激起水花
B.将纸屑放到正在发声的喇叭纸盆上,看到纸屑在“跳舞”
C.将正在发声的音又去轻触静止悬挂的乒乓球,乒乓球被弹开
D.将正在发声的手机密封在塑料袋内放入水中,仍能听到手机发出的声音
3.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敲击鼓面发出声音时,敲击速度越快,声音传播越快
B.利用回声可以测地球到月球间的距离
C.超声“碎石”是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
D.“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4.发声的喇叭使小纸片“跳舞”,这个现象说明了(  )
A.固体可以传播声音 B.碎纸振动使喇叭发声
C.空气可以传播声音 D.发声的喇叭正在振动
5.如图是一款新型蓝牙跑步耳机,将耳机贴在颞骨两侧而不是堵塞住耳朵,既可以听到耳机发出的声音,也不影响听到周围环境的声音。以上听到的声音,传播介质分别是 (  )
A.固体 固体 B.固体 气体
C.气体 固体 D.气体 气体
6.对远处的人说话时,为使对方听清楚,人们常会用手捂住嘴巴,如图。此现象主要说明(  )
A.声音遇到障碍物会被反射
B.声音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C.声音能在不同介质中传播
D.声音的音调由频率来决定
7.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鼓声会消失,这是因为(  )
A.手不能传播声音 B.手把声音反射回去了
C.手能够吸收鼓声 D.手使鼓面停止了振动
8.下表是某些介质中的声速v,分析表格的信息,下列判断中是正确的是(  )
介质 v/(m s﹣1) 介质 v/(m s﹣1)
空气(0℃) 331 冰 3230
空气(15℃) 340 软橡胶(常温) 40至50
空气(25℃) 346 软木 500
海水(25℃) 1531 铁(棒) 5200
A.设海水温度为25℃,在海面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2s后收到回波,根据公式,计算出海水深度为3062m
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 m/s
C.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一定大于在液体或气体中的传播速度
D.声速大小可能跟介质的温度、种类有关
9.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
A.发声的物体是否在振动 B.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C.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D.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
10.如图所示,小陈将一只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有震感,这个实验可以用来探究(  )
A.声音产生的原因 B.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C.声音能否在空气中传播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二、填空题
11.钢琴的琴声是由琴弦______产生的;琴声是能够通过______传播的,为了不打扰他人,弹琴时应关闭门窗。
12.如图所示,小宇自己制作了一个哨子,在筷子上缠一些棉花做成个活塞。然后将其塞入一个两端开口的圆筒内,对着圆筒口吹哨时上下推拉活寒便可以发出高低不同的哨声,哨声是由______振动产生的。
13.如图所示,如果在月球上用橡皮锤去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的泡沫塑料小球______(选填“会”或“不会”)被弹起。
14.疫情期间,国家大剧院推出了线上音乐会,同学们足不出户就能欣赏优质演出。优美的琴声来自琴弦的 _____,声音是以 _____的形式传播的。
15.我国古书《梦溪笔谈》中记载: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较早地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其原因是__________能够传声,且声速较快。音乐会上正演奏着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优美的音乐是由于琴弦的________产生;观众能在观众席上听到音乐,是因为声音能在空气中以_________的形式传播。
16.一根长为L的直钢管,当在其中一端敲击一下时,其同学在另外一端听到了两次响声,并用秒表测量出时间间隔为t;第一次的响声是通过______(选填“空气”或“钢管”)传递过来的,已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v0,则声音在钢管中传播的速度表达式v1=______(用题目中的字符表达)。
17.端午节赛龙舟时,发出的阵阵鼓声是由于鼓面的______而产生的,鼓声主要是通过______传到人耳。声音的传播在______中最快,______中最慢(选填“固体”“气体”或“液体”)。
18.晓雯在区艺术节上表演二胡演奏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______而发声;表演中不断用手指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19.如图所示,用橡皮锤去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的音叉也能发声,并把泡沫塑料小球弹起。若在月球上做这个实验,泡沫塑料小球______(选填“会”或“不会”)被弹起,作出这样判断的依据是______。
20.小提琴优美的琴声是由琴弦的______产生的,琴声是通过______传到人耳。
三、实验题
21.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①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小球弹开,这说明了______;
(2)如图②所示,为了验证(1)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_。
(3)如图③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______可以传声;
(4)如图④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将听到______,并由此推理可知:______。
四、综合题
22.我们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阅读下表中一些介质中的声速:
一些介质中的声速v(m/s)
空气(0℃) 331 冰 3230
空气(15℃) 340 铜 3750
煤油(25℃) 1324 铝 5000
水(常温) 1500 铁 5200
回答问题:
(1)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有什么规律(写出两条)?
(2)在长为850米的金属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先后听到两个声音,两声相隔2.33秒。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大?该金属管可能是什么材料制成的?(此时气温约为15℃)
(3)当飞机的飞行速度接近周围的声速时会受到相当大的阻力。上世纪中期,人们就尝试了进行超音速飞行。在飞机速度有限的情况下,你能指出在什么情况下试验更容易成功吗?
23.我们学校11月2日举行田径运动会,在男子200米赛跑中,终点计时员分别选择如下两种方式开始计时:
A.看到发令枪冒烟时开始计时;
B.听到枪声时开始计时。
(1)计时员中按_____(选填“A”或“B”)方式计时较为准确。
(2)若按较为准确方式记录,小强同学的200米比赛成绩为26.5s,那么小强200米比赛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结果保留1位小数)(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D
3.D
4.D
5.B
6.A
7.D
8.D
9.A
10.A
11. 振动 空气
12.圆筒内空气柱
13.不会
14. 振动 声波
15. 固体 振动 声波
16. 钢管
17. 振动 空气 固体 气体
18. 振动 音调
19. 不会 真空不能传声
20. 振动 空气
21.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在桌面上洒一些纸屑(或其他轻小物体) 空气 铃声越来越小 真空不能传声
22.(1)见解析;(2)5000m/s,铝制成的;(3)在低温下更容易成功
23. A 7.5m/s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