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4 古诗三首(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4 古诗三首(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24 19:24: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认识“径、斜”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挑”,会写“霜、橙”等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读出节奏和韵律,背诵并默写《赠刘景文》。
3.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想象诗中描写的秋景,体会诗人杜牧对秋天的赞美。
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古诗中的景物想象画面,感受诗歌意境,体会诗歌情感。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复习导入
1.背诵《山行》
2.昨天我们领略了杜牧笔下美丽的秋景,感受到杜牧对山中秋景的喜爱与赞赏。今天,我们继续走进“古代之秋”,领略秋之景,感悟诗中情。
板块二 学习《赠刘景文》
1. 读诗题,理解诗题
“赠”就是送,这首诗送给谁的?(刘景文)谁送给刘景文的?(苏轼)
2. 自由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3. 小组比赛读,齐读
?有生问:七言的停顿不是二二三吗,为什么“橙黄”后面不停呢?
师:你们读一读,说说为什么不停。
生:橙黄橘绿连起来比较顺口
生:这个词语连起来比较好,因为这个词就好像一幅画面。
师:怎样的画面?
生:橙子黄了,橘子绿了,色彩很鲜艳
4. 寻找诗中景
(1)这首诗也是写秋天的,你从哪些地方能看出秋天?圈画出来。
(2)分享交流
·荷尽
生:荷花已经开过了,说明是秋天了
·无擎雨盖
生:荷叶都低下头了,说明是秋天
师:哪里看出荷叶低头了?
生:这个“擎”就是托的意思,无擎雨盖说明荷叶不是立着的,而是垂着的。(师结合生讲解板画,帮助理解)
·菊残
生:菊残说明菊花已经枯萎了,说明是秋天快结束了
·霜枝
生:菊花的枝干上结有霜,说明天气冷,应该是秋天了。
·橙黄橘绿
生:橙黄橘绿就是橙子黄了,橘子绿了,这是秋天才有的景象。
(3)理解“好景”“君”“傲”
师:这里的“好景”指的是怎样的景象?在诗中找找。
生:橙黄橘绿
师指导学生做笔记
师:君是谁?(刘景文)
师:傲指傲立挺拔,你看出了什么?(菊花枝干的生命力顽强)
5. 描述诗中景
你就是苏轼,请你把这幅画面用自己的话描述给刘景文。(抽多生练习)
6. 补充资料,感悟诗中情
(1)这首诗明明就是写景的诗,写这首诗给刘景文,什么意思呢?
(2)补充苏轼写这首诗的背景资料
写这首诗时,苏轼任杭州太守。苏轼在杭州见刘时,刘已五十八岁。经苏轼向朝廷竭力保举,刘才得到小小升迁。见刘景文失落怆然,苏轼作此诗送给刘景文。
古人的平均年龄不过60出头,而刘景文此时已经58岁,他的人生其实已经到了秋末。
(3)结合材料,理解诗中情
为什么苏轼要送这首诗给刘景文?
生1:我觉得他是想鼓励刘景文,不要悲伤失落,现在正是最好的时节。
生2:我觉得这里的“好景”就是刘景文的好景,苏轼觉得这时正是刘景文的好景时节。
师小结:是的。前两句色彩黯淡,好像人生晚年,后两句色彩鲜艳,正是人生好景。这首诗就是为了鼓励刘景文所作,也表达了苏轼一种乐观向上的态度。
7. 带着感情,再读古诗
板块三 学习《夜书所见》
1. 理解诗题
看这个题目,是否觉得似曾相识?什么意思?
生:我们上学期学过《舟夜书所见》,这里《夜书所见》就是在晚上写自己看到的景象。
2. 自由读,读准字音,寻找秋之景物
3. 生交流
(1)梧叶
生:梧叶就是梧桐树叶,秋天梧桐树叶会掉下来
(2)寒声
生:寒冷的声音,应该也是秋天
(3)秋风
生:秋天的风才称为秋风,这也看得出是秋天
(4)萧萧
生:萧萧也是指秋天,书上注释写的是秋天风吹过叶子的声音
4. 理解诗意
(1)除了秋天的这些景物,作者还看到了什么?
生1:还有几个孩子在玩蛐蛐
生2:还有夜晚亮着的灯(顺势理解“篱落”)
(2)这首诗,虽然看似写景,实际却是在抒发作者的感情。什么感情呢?(标注“客”)什么人称为“客”?(在不是自己家乡的人)这里的“客”是谁?(叶绍翁)动的什么情?(思乡之情)
(3)师完整描述诗歌大意
5. 想画面,再次齐读
板块四 链接“古代之秋”,完成练习
1. 拓展描写秋天的诗句,齐读
2. 比较三首古诗,完成表格
3. 汇报表格内容
总结:课后请大家背诵、默写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