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
第1课时
目录
01
课程标准
02
思维导图
04
自主探究
03
课前预习
05
分层达标
06
素养强化
课程标准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简要归纳中国地形、气候、河湖等的特征;简要分析影响中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中国主要的自然灾害和环境问题;针对某一自然灾害或环境问题提出合理的防治建议;掌握一定的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的安全防护技能
思维导图
课前预习
气候复杂多样
1.中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__________,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__________。夏季南北气温都__________。
2.我国各温度带、作物熟制和主要作物。
表2-2-1
大
低
较高
温度带 作物熟制 主要作物
__________ __________ 春小麦、马铃薯等
寒温带
一年一熟
(续表)
温度带 作物熟制 主要作物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春小麦、甜菜等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冬小麦、花生等
分界线:__________—__________线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水稻、油菜、茶叶等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水稻、热带作物等
高原气候区 一年一熟 青稞等
中温带
一年一熟
暖温带
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秦岭
淮河
亚热带
一年两熟到三熟
热带
一年三熟
3.我国降水的分布特点。
表2-2-2
空间分布 __________地区降水量较大;而越往__________,降水量就越小
时间分配 分配不均匀,大部分地区降水集中在__________季
东南沿海
西北内陆
夏
4.一个地区气候的干湿程度,与当地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有关。根据气候的干湿程度,可将我国四类干湿地区。
表2-2-3
降水量
蒸发量
干湿地区 年降水量范围 天然植被
__________ __________ 毫米以上 森林
分界线:__________ —__________线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毫米 森林草原
半干旱地区 __________ ~__________ 毫米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毫米以下 荒漠草原、荒漠
湿润地区
800
秦岭
淮河
半湿润地区
400
800
200
400
草原
干旱地区
200
5.填图:在图2-2-1中相应的位置分别填注我国五种气候类型的名称。
6.我国东半部有大范围的__________气候,西北部大多为_______________气候。青藏高原为独特的__________气候,西部高原山地表现出明显的__________气候特征。
季风
温带大陆性
高山高原
垂直
自主探究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拟探究“中国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下列是该小组的探究设计。请你与该小组一起完成探究过程。
探究资料
中国1月和7月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图2-2-2)、中国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图2-2-3)和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图2-2-4)。
探究过程
(1)我国地形对气温的影响。
冬季,我国南北温差__________(填“大”或“小”)。除了纬度因素外,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在南下的过程中受到东西走向山脉__________(山脉名称)的阻挡,导致山脉以北1月平均气温___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0 ℃,山脉以南1月平均气温___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0 ℃。夏季,全国普遍高温,但__________(地形区)气温较低,原因是__________。
大
秦岭
低于
高于
青藏高原
地势高
(2)我国地形对降水的影响。
我国地势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利于东部太平洋的湿润气流深入内地。
归纳分析
地形特征对气候的两大要素——气温和降水都会产生影响,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导致气候呈现出复杂多样的特点。
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
分层达标
(核心素养·区域认知)穿衣指数是指为使人体温度保持舒适状态所需的衣服的厚度,是根
据天气的冷热等情况来提醒人们适
当着装。据此读我国某日“穿衣指
数”分布示意图(图2-2-5),完
成1~3题。
夯实基础
1.图中“穿衣指数”分布反映我国( )
A.东西温差大 B.南北温差大
C.气温从西北向东南递增 D.气温从东向西递增
2.影响“穿衣指数”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因素 B.海陆因素 C.植被影响 D.纬度因素
3.该图所示的月份,最有可能是( )
A.2月 B.7月 C.10月 D.12月
B
D
C
2020年10月,一张秦岭阻挡冷空气南下的图片(图2-2-6)在网络上热传。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之一。据此,完成4~5题。
4.秦岭大致与我国1月__________等温线一致。
( )
A.20 ℃ B.10 ℃
C.0 ℃ D.-8 ℃
C
5.秦岭南北两侧的温度带分别是( )
A.中温带、暖温带 B.亚热带、暖温带
C.亚热带、热带 D.寒温带、中温带
6.中国一年一熟的耕作地区主要分布在( )
A.海南岛 B.华北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东北平原
B
D
读我国干湿地区划分示意图(图2-2-7),完成7~8题。
7.广东省位于( )
A.湿润地区
B.半湿润地区
C.干旱地区
D.半干旱地区
A
8.我国半干旱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与 年等降水量线相吻合。( )
A.800毫米 B.400毫米
C.200毫米 D.50毫米
B
9.(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气温和降水会对地理环境和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很大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苹果和梨主要产于亚热带
B.我国北方的房屋墙体较薄、窗户较大
C.我国南方农村传统交通工具主要是马拉车
D.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农业多发展畜牧业
D
读我国主要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图2-2-8),完成10~11题。
10.该图所反映的我国的气候特点
是( )
A.气候类型单一
B.热带面积广阔
C.季风气候显著
D.以热带气候为主
C
11.下列能反映①地区气候特征的是( )
D
(2021·广西贺州)图2-2-9为我国南宁、呼和浩特、拉萨和乌鲁木齐四城市气温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读图并完成12~14题。
12.图中④代表的城市是( )
A.拉萨
B.呼和浩特
C.南宁
D.乌鲁木齐
C
13.图中降水季节 变化最小的城市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4.图中③城市7月平均气温最低,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A
C
(核心素养·综合思维)读我国四地植被景观图(图2-2-10),完成15~16题。
15.下列对四地植被生长的气候环境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①地全年高温,降雨丰沛 B.②地全年干旱,昼夜温差大
C.③地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D.④地全年寒冷少雨
能力提升
D
16.四地中能够承办冬季户外滑雪比赛的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D
1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每年的1—8月,是油菜开花的季节 ,也是旅游者向往的季节 。油菜不仅仅是一种油料作物,更是一种农业生态旅游资源。我国的油菜种植,可分为冬油菜和春油菜两个大区。一般来说,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在零下10 ℃以上的地区,为冬油菜区,人们通常于前一年秋天播种,次年大地春回,油菜才迅速开花成熟。在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低于零下10 ℃的地区,油菜不能安全越冬,只好改为春种秋收,称为春油菜。
材料二 我国各地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示意图(图2-2-11),等值线端点旁的注记为开花日期。
(1)图中虚线A为冬油菜区和春
油菜区的分界线,此线以南、以
东为__________油菜区,以西、
以北为__________油菜区。
冬
春
(2)我国油菜开花时间最晚的地形区是__________,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与同纬度的西部地区相比,北京的花期较早,主要是受__________(填“海陆位置”或“地形地势”)影响;北京市的降水比西部地区__________(填“多”或“少”)。
青藏高原
地势高,气温低
海陆位置
多
(4)从南往北,油菜开花的日期大致有什么变化规律?受什么因素影响?
(5)长江流域是我国油菜集中产区,分析该地区种植油菜的有利自然条件。
由南向北逐渐推迟。纬度因素。
①热量充足,降水丰沛;②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素养强化
《西游记》中的火焰山(图2-2-12左图)位于新疆吐鲁番盆地的北缘;每年6—8月平均最高气温都在38 ℃以上,中午的沙面温度最高达82.3 ℃,年降水量约16毫米,蒸发量3 000毫米以上,被称为夏季中国“热极”。
葡萄产业(图2-2-12右图)是吐鲁番的优势支柱产业,无核白葡萄是主栽品种。目前,吐鲁番无核白葡萄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占新疆的90%以上,成为世界五大无核白葡萄品种种植区之一。
(1)分析吐鲁番被称为夏季中国“热极”的自然原因。
(2)从气候方面分析吐鲁番盆地葡萄品质优良的原因。
①夏季白昼时间长,太阳光照强;②深居内陆,晴天多;③植被、水域少,地面升温快;④盆地地形,不易散热。
①晴天多,日照时间长;②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③夜晚气温低,空气干燥,病虫害少,农药使用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