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运用专题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化学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运用专题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9-24 20:31: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新课标】高中化学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运用专题练习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
1.V L Al2(SO4)3溶液中含Al3+ m g,则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mol/L B. mol/L C. mol/L D. mol/L
2.利用太阳能分解制氢气,若光解0.02mol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生成H2的质量为0.02g
B.可生成氢的原子数为2.408×1023个
C.生成H2的量理论上等于0.04molNa与水反应产生H2的量
D.可生成H2的体积为0.224L(标准情况)
3.白磷易自燃,国际上明令禁止使用白磷弹,工业上可用来生产磷酸。白磷制备反应为:2Ca3(PO4)2+6SiO2+10C 6CaSiO3+P4+10CO↑。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62 gP4( )中含P-P键数目为2NA
B.30 gSiO2中分子数目为0.5NA
C.1 mol/L Ca3(PO4)2溶液中含有 数目为2NA
D.上述反应每生成1 mol CO时转移电子数目为2NA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L盐酸中含有NA个HCl分子
B.直径介于1-100nm之间的粒子称为胶体
C.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D.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气体的体积取决于粒子的大小
5.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22.4L NH3含有的中子数为7NA
B.常温下1L pH=13的Ba(OH)2溶液中OH-的数目为0.2NA
C.将50mL 12mol/L盐酸与足量 共热,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
D.56g C3H6和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氢原子数为8NA
6.用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17g NH3所含有的原子的数目为4NA
B.标准状况下,22.4LCCl4所含分子数为NA
C.铝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2.24LH2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2 NA
D.0.1 mol/L的Na2CO3溶液中含有Na+的数目是0.2 NA
7.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28g乙烯含有碳原子数为2NA
B.标准状况下,22.4L乙醇中所含有的分子数为NA
C.1.8g 与D2O的混合物中含有的质子数和电子数均为NA
D.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中2molSO2(g)与1molO2(g)充分反应,则容器中分子数为2NA
8.有三个烧杯,分别盛有氯化铜、氯化钾和硝酸银三种溶液,均以Pt作电极,将它们串联在一起电解一定时间,测得电极增重总和2.8 g,这时产生的有色气体与无色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4∶1 B.1∶1 C.4∶3 D.3∶4
9.图Ⅰ是NO2(g)+CO(g) CO2(g)+NO(g)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示意图。一定条件下,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当改变其中一个条件X,Y随X的变化关系曲线如图Ⅱ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NO2(g)与1 mol CO(g)反应放出234 kJ热量
B.若X表示CO的起始浓度,则Y表示的可能是NO2的转化率
C.若X表示温度,则Y表示的可能是CO2的物质的量浓度
D.若X表示反应时间,则Y表示的可能是混合气体的密度
10.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14g由N2和CO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电子总数为7 NA
B.常温下,1 L pH=1的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数目为0.2 NA
C.1 L 0.1 mol/L Na2CO3溶液中含有的CO32﹣数目为0.1 NA
D.一定条件下,6.4 g SO2和足量的O2充分反应后,生成SO3的分子数为0.1NA
11.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符号为NA,其近似值为6.02×1023 mol-1
B.等物质的量的O2与O3,所含氧原子数相同
C.在0.5 mol Na2SO4中,含有的Na+数约是6.02×1023
D.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
12.X元素原子的质量数为m,核内中子数为n,则wg X + 含有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
A.(m-n)w/m mol B.(m-n-1)w/m mol
C.(m+n)w/m mol D.(m-n+1)w/m mol
13.体积为V mL,密度为ρ g/mL的含有相对分子质量为M的某种物质的溶液,其中溶质为mg,其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溶质的质量分数为w%,则下面表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14.200mL 0.3mol L﹣1的K2SO4溶液和100mL 0.2mol L﹣1的Fe2(SO4)3溶液混合后,若忽略液体混合时体积的变化,则溶液中SO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0.3 mol L﹣1 B.0.4 mol L﹣1
C.0.45 mol L﹣1 D.0.5 mol L﹣1
15.下列溶液中Cl-浓度最大的是(  )
A.50mL 1 mol/L KCl溶液 B.20mL 3 mol/L NaCl溶液
C.25mL 2 mol/L MgCl2溶液 D.10mL 1.5 mol/L AlCl3溶液
16.物质的量是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的纽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等物质的量的甲烷和氧气的质量之比为
B.在标准状况下,等质量的甲烷和氧气的体积之比为
C.等质量的甲烷和氧气的原子数之比为
D.同温同压下,甲烷和氧气的密度之比为
二、综合题
17.某固体混合物由碳酸钾和硫酸钾组成,现取一定量的该固体于烧杯中,加入85g水,充分搅拌,使其完全溶解,然后向烧杯中加入2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钡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后得到白色沉淀6.27g.经分析,该沉淀中有2.33g不溶于稀硝酸,其余全部能够溶解,且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
(1)该固体中碳酸钾的质量为多少?
(2)反应后,烧杯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1%)
18.补铁剂中铁元素的含量是质检部门衡量其质量的重要指标,实验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①配制0.01 mol·L-1、0.008 mol·L-1等一系列浓度的[Fe(SCN)6]3-(红色)标准比色液。
②样品处理:
③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待测液于比色管中,加入稍过量的KSCN溶液,并稀释到10 mL。
④比色,直到与选取的标准颜色一致或相近即可。
试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100 mL 0.01 mol·L-1溶液,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还需要:   、   。
(2)步骤②脱色过程包括加入:   (填脱有机色素的吸附剂名称)→搅拌煮沸→冷却→   (填操作)。
(3)比色法确定待测液的浓度的原理是   。
(4)若其补铁剂是由乳酸[CH3CH(OH)COOH]与铁粉作用生成的,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9.常温下,在35.5g水中溶解12.5g CuSO4·5H2O,恰好达到饱和,该溶液密度为1.20g /cm3,求:
(1)该溶液中阴阳离子的总物质的量;
(2)该溶液中CuSO4的物质的量浓度;
20.黄钾铵铁矾[KNH4Fex(SO4)y(OH)z] 不溶于水和稀硫酸,制取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溶液X是   。
(2)在黄钾铵铁矾[KNH4Fex(SO4)y(OH)z] 中,x、y、z的代数关系式为   。
(3)检验滤液中是否存 在K+的操作是   。
(4)黄钾铵铁矾的化学式可通过下列实验测定:
步骤1: 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加入稀硝酸充分溶解,将所得溶液转移至容量瓶配制成100.00mL 溶液A。
步骤2: 最取25.00mL溶液A,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至沉淀完全,过滤、洗涤、干燥至恒重,得到白色固体9.32g。
步骤3: 量取25.00mL溶液A,加入足最NaOH溶液,加热,收集到标准状下气体224mL,同时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步骤4: 将步骤3所得沉淀过滤、洗涤、灼烧,最终得固体4.80g。
①步骤1配制溶液A所需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外,还需   。
②根据以上实验数据计算黄钾铵铁矾中的n(OH-)∶n(SO42-)的比值为   。(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否则不得分)
答案
1.C 2.C 3.D 4.C 5.D 6.A 7.A 8.C 9.C 10.A 11.B 12.B
13.B 14.B 15.D 16.C
17.(1)解:K2CO3、K2SO4与BaCl2反应方程式分别为K2CO3+BaCl2═BaCO3↓+2KCl、K2SO4+BaCl2═BaSO4↓+2KCl
,其中BaSO4不溶于稀硝酸,而BaCO3溶于稀硝酸,所以2.33g不溶于稀硝酸的物质是BaSO4,n(BaSO4)= =0.01mol,n(BaCO3)= =0.02mol,根据C原子守恒得n(K2CO3)=n(BaCO3)=0.02mol,则m(K2CO3)=nM=0.02mol×138g/mol=2.76g,
答:固体中碳酸钾的质量是2.76g;
(2)解:反应后溶液中溶质为KCl,根据S原子守恒得n(K2SO4)=n(BaSO4)=0.01mol,m(K2SO4)=0.01mol×174g/mol=1.74g,根据K原子守恒计算n(KCl)=2[n(K2CO3)+n(K2SO4)]=2×(0.02mol+0.01mol)=0.06mol,其质量=0.06mol×74.5g/mol=4.47g,
溶液的质量=m(K2CO3)+m(K2SO4)+m(H2O)+m(BaCl2溶液)﹣m(BaSO4)﹣m(BaCO3)=2.76g+1.74g+85g+200g﹣6.27g=283.23g,
溶液质量分数= = ×100%=1.6%,
答:反应后,烧杯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6%.
18.(1)100 mL容量瓶;胶头滴管 (2)活性炭;过滤
(3)溶液颜色的深浅与浓度的大小成正比
(4)
19.(1)解:硫酸铜晶体的物质的量为12.5/250=0.05mol,硫酸铜电离出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所以0.05摩尔硫酸铜电离出的阴阳离子的总物质的量为0.1摩尔。溶液的质量为35.5+12.5=48克
(2)解:溶液的体积=48/1.20=40mL,硫酸铜的物质的量浓度=0.05/0.05=1mol/L
20.(1)氨水(或写"NH3·H2O") (2)3x+2=2y+z
(3)用洁净的铂丝(或铁丝)蘸取滤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若火焰呈紫色,则存在K+。
(4)100mL容量瓶;n(SO42-)=n(BaSO4)= =0.04 mol,n(NH4+) =n(NH3) = =0.01mol,n(Fe3+)= 2n(Fe2O3)= 2× = 0.06 mol,n(K+)=n(NH4+)=0.01mol ,根据电荷守恒:n(OH-)=n(K+)+n(NH4+)+3n(Fe3+)-2n(SO42-)=0.12mol,n(OH-) ∶n(SO42-)=3∶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