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看魔术
——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 看魔术——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材分析:
??? 本单元主要教学乘法,重点是乘法的意义。在前面学习100以内数的加法中,比较熟悉两个数相加和三个不相同的一位数相加,对于几个相同的数连加,显得比较薄弱。为此,教材在教学乘法前加强几个相同数连加,提高学生计算几个相同的一位数连加的能力,体会乘法的意义,能根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能根据具体情境列出乘法算式,并知道它的各部分名称,注意了知识的前后联系,为学生乘法扫除障碍,打下扎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 通过数一数等活动,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乘法的意义,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 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初步学会解决简单的乘法问题。
??? 能根据具体情境列出乘法算式,能根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重难点:
??? 让学生经历几个相同的数相加的还可以用乘法计算的学习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初步体会除法和加法的联系和区别;能正确地写、读乘法算式,知道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通过加法算得乘式的积。
??? 使学生在从简单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并根据数学问题列乘法算式的活动中,培养有条理思考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注意算式与实物、图形的对应。
课时分配:
??? 变花……………………………….1课时
??? 变葫芦…………………………… 1课时
??? 大变鸽子………………………….1课时
??? 综合练习………………………….1课时
??? 实践活动………………………….1课时
第一课时:看魔术? 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 信息窗1“你问我说”
教学目标:
??? 让学生经历几个相同的数相加的计算的学习过程,对后面学习乘法的认识打好基础。使学生在从简单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培养有条理思考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 经历几个相同的数相加的计算的学习过程,抽象出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
教学准备:
??? 电脑,学具盒
学生学习过程:
??? 一、导入:同学们喜欢看魔术表演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看奇幻魔术团表演的“魔术三部曲”中的第一场。(出示挂图)
??? 二、新课
??? (一)组织学生看图提问,培养观察能力
观察图画,教师引导: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提问:你想知道什么?
??? 3、分小组进行提问:
??? 4、全班进行交流:我想问小鱼有几条?我想问花儿有几朵?
??? 5、教师进行评价:同学们问的问题都不错,下面我们一起去解决们的问题,你们有信心解决好吗?
(二)带领学生解决问题
??? 1、解决第一个问题:魔术师一共变出了几朵花?你有什么办法知道一共有多少?那就请你来数一数,好吗?
??? 2、教师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 为什么要用2+2+2呢?
?? 教师对学生的想法予以肯定:你说得很好,仔细观察才能找出规律。
??? 3、解决第二个问题:一共有多少个灯笼?
??? 3+3+3+3+3=15(个)
??? 提示学生说想法:一串灯笼有三个,一共有5串,所以要用3+3+3+3+3
??? 4、问题口袋,要计算这样的20个灯笼的个数,怎样列算式呢?
??? 5、解决第三个问题:鱼缸里一共有多少条鱼?
?????? 说算式的意义:一个鱼缸里有四条鱼,有四个鱼缸。
??? (三)体验相同加数连加
??? 1、教师指着算式:2+2+2=6,加数都是几?有几个这样的加数?
??? 2、同位互相说说起他算式的加数有几个
??? 三、巩固练习
??? (一)练习一:下棋
??? 1、让学生观察图画,说说图画中有什么
??? 2、根据图意列算式
?????? (二)练习二:摆摆算算
??? 1、让学生摆学具,小手动一动,请同学们拿出学具来摆一摆。
??? 2、根据小组内摆的学具列算式
??? 3、鼓励算法多样化??? 你还有什么不同的算法?
作业设计:
??? 练习100以内的加法;思考老师最后留下的问题。
第二课时???信息窗1—— 变花
教学内容:
??? 信息窗1,自主练习
教学目标:
??? 让学生经历几个相同的数相加的计算的学习过程,对后面学习乘法的认识打好基础。使学生在从简单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培养有条理思考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 培养有条理思考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的习惯和合作的学习态度。
教学准备:
??? 电脑,学具盒
学生学习过程:
??? 一、复习旧知识
??? 1、教师出示教具模块,分三组摆好。提问:想知道一共有几块模块怎样列算式?
??? 2、学生回答:3+3+3=9(块)
?????二、自主练习
??? (一)练习第三题:数一数,算一算
??? 1、让学生数数图中水果的个数
??? 2、列出相应算式?
?????(二)练习第四题:洗照片(讲解法)
??? 1、仔细观察图画,你看到了什么?
??? 2、小组交流图意,教师加以指导
??? 3、独立列出算式
??? 4、集体交流
?????(三)练习第五题:小鸡种禾苗
??? 1、先让学生观察图,自己说说图意
??? 2、小组交流图意,独立列出算式
??? 3、集体交流
??? 4、教师提示;禾苗有多少棵?可以有几种算法?
(四)练习第六题:找规律、涂颜色
??? 1、先让学生巩固复习单数、双数
??? 2、让学生观察图,自己说说图意
??? 3、独立列出算式
??? 4、集体交流
??? 三、补充练习
??? 1、利用投影出示电脑图,让学生仔细看图,
??? 2、小组讨论交流:一共有多少台电脑?
???作业设计:
??? 练习100以内的加法;给爸爸妈妈讲小鸡种稻子的故事
??????????????????????????????
第三课时??信息窗2——变葫芦
教学内容:
??? 教科书第5—7页,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 使学生明白乘法的意义、写法、读法和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体会体会乘法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 使学生明白乘法的意义、写法、读法和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教学准备:
??? 电脑、挂图、学具盒
学生学习过程:
??? 一、导入:同学们喜欢看魔术表演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看奇幻魔术团表演的“魔术三部曲”中的第二场。(出示挂图)
??? 二、新课
??? (一)组织学生看图提问,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 1、观察图画:幻魔表演团都表演了什么节目?仔细观察,你还看到了什么???
???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提问:你想知道什么?
??? 3、分小组进行提问:
??? 4、全班进行交流:我想问小鸟有几只?我想问葫芦有几个?我想知道舞台灯的灯孔有几个?
?????(二)带领学生解决问题
??? 1、解决第一个问题:魔术师一共变出了几个宝葫芦?
??? 教师提问:你有什么办法?葫芦那么多,数有些麻烦,有没有简单的办法?
??? 提示:你可以用我们学过的办法???
??? 怎样列算式呢?有没有更简单的办法?
??? 2、教师进行讲解。
??? 在这个算式中有几个加数?8个,加数是几呀?5??? 8个5相加,写成乘法算式比较简便。
??? 教师板书:8×5=40?? 读作:8乘5等于40
??? 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3、解决第二个问题:一共有多少个只小鸟?
??? 4+4+4=12(只)
??? 提示学生说想法:一个鸟笼有4只小鸟,一共有3个笼子,
??? 所以要用4+4+4=12
??? 教师提问:怎样列乘法算式?为什么这样列?
??? 学生说算法,教师订正。
??? 4、问题口袋,你还有什么问题吗?可以记录在问题口袋里
??? 5、解决第三个问题?舞台灯一共有几个灯孔?
??? 3+3+3+3+3+3+3+3=24(个)
??? 说算式的意义:一行灯孔有3个,有8行。
?????三、巩固练习
??? (一)练习一:乒乓球赛
??? 1、让学生观察图画,说说图画中有什么
??? 2、根据图意列算式
??? 3、找学生说算法:为什么你要这样列算式呢?列成乘法算式你会吗?引导学生说算理:2个8相加,写成乘法算式就是2×8或者8×2
??? (二)练习二:填一填
??? 1、让学生摆学具,小手动一动,请同学们拿出学具来摆一摆。
??? 2、根据小组内摆的学具列算式
??? 3、鼓励算法多样化:你还有什么不同的算法?
作业设计:
??? 初步认识乘法,把学到的知识说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考考你。
第四课时??信息窗2——变葫芦
教学内容:?
??? 教科书第5——7页,自主练习
教学目标:
??? 使学生明白乘法的意义、写法、读法和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教学重难点:
??? 明白乘法的意义、写法、读法和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体会乘法的意义。
教学准备:
??? 电脑、挂图、学具盒
学生学习过程:
??? 一、复习旧知识
??? 1、出示钢笔挂图,教师问:同学们仔细看图,一共有几个两枝?谁会列加法算式?2+2+2=6(个)
??? 小组讨论交流:根据加法算式列乘法算式。
??? 2、汇报学习成果3? x? 2? =6或2? x? 3? =6分别说明理由。
?????二、补充练习
??? (一)动手操作题:
??? 1、每堆摆2个,摆4堆。
??? 2、小组讨论交流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怎么列。
??? 3、汇报学习结果。
??? (二)动手摆一摆
??? 1、每堆摆4个,摆2堆。
??? 2、小组讨论交流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怎么列。
?????三、自主练习
??? (一)练习第三题:写出乘法算式,再读出来
??? 1、让学生观察题意
??? 2、全班进行交流
??? 3、教师提示:题目中有乘法,有加法,注意仔细审题。
? (二)练习第六题:找朋友
??? 1、先让学生观察图,自己说说图意
??? 2、小组交流图意
??? 3、集体交流
??? 4、教师提示;秋天到了,枫树上的叶子掉了下来,要仔细帮他们找到家。
??? 5、学生做题
??? (三)练习第五题:大手小手秀一秀
??? 1、同学们把手拿出来,摆一摆,你看到了什么?
??? 2、小组交流图意,教师加以指导
??? 3、独立列出算式
??? 4、集体交流
?????(四)练习第七题:找规律、画一画。
1、先让学生巩固复习乘法算式的意义??。?
??? ?2、让学生观察图,自己说说图意
???? 四、补充练习
??? ?1、把下面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 ?5+5+5+5? 3+3+3?? 2+2+2?????
??? ?2、练习第一题,
??? 出示投影,学生做练习:
??? 每对有几个胡萝卜,有几堆,一共有几个。
??? 每盘有几个草莓,有几盘,一共有几个。
?????3、先摆一摆,再说一说:
??? ()个()相加以及乘法算式,进一步理解加法与乘法之间的联系。
??? ?2个3相加? 2x3=6 ???或3x2=6??????
??? ?3个4相加? 3x4=12?? 或4x3=12
作业设计:
??? 初步认识乘法的意义;把学到的知识说给爸爸妈妈听
第五课时?信息窗3——变鸽子
教学内容:
??? 教科书第9—10页,乘法的初步认识(0的认识)
教学目标:
??? 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感受乘法中0与生活的联系;探索并掌握0的乘法计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重难点:
??? 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感受乘法中0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准备:
??? 电脑、学具盒
学生学习过程:
??? 一、复习:
??? 1、填一填(投影出示)?? 3+3+3+3=()×()
???????????????????????? ???7+7+7=()×()
???????????????????????? ???5+5+5+5+5+5=()×()
???????????????????????? ???6+6+6+6+6=()×()
??????2、写出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 4? ×? 3? =? 12
??????????? (? )(? )?? ( )
??? ?(说一说乘法算式的意义)
??? 二、谈话:神奇的魔术家今天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新的节目,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个魔术是怎样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魔术家的表演吧!
??? 三、新授:出示挂图:第一幅图
?? ?引导学生仔细看图,说说魔术师在变什么魔术?通过看图你知道了什么?谁能根据这幅图提几个数学问题考考大家?老师引导学生提问:第一幅共有几顶帽子?几只鸽子?
???? 板书:原来三顶帽子中一共有几只鸽子?谁来解决他的问题?
?? ?提问:谁能列出加法算式?
?????? ???谁能列出乘法算式?
?? ?出示挂图:第二幅图
??? 思考:魔术师现在在变什么新花样?谁看懂了?老师引导学生第二幅有几顶帽子?几只鸽子?
??? 学生回答,引导学生回答出0只。
??? 提问:谁能列出加法算式?
????????? 谁能列出乘法算式?
? ??老师在黑板上列式板书)。
??? 老师补充大量的练习(小黑板),如:?????
???????????????????????????????? 1+1=()×()=()
?????????????????????????????? 1+1+1=()×()=()
???????????????????????????? 1+1+1+1=()×()=()
???????????????? ??????????1+1+1+1+1=()×()=()
???????????????????????? 1+1+1+1+1+1=()×()=()?????????????????????????????????????????????
?????????????????????? 1+1+1+1+1+1+1=()×()=()
???????????????????????????????? 0+0=()×()=()
????????????????????????? ?????0+0+0=()×()=()
???????????????????????????? 0+0+0+0=()×()=()
?????????????????????????? 0+0+0+0+0=()×()=()
???????????????????????? 0+0+0+0+0+0=()×()=()???????????????????????????????????????
?????????????????????? 0+0+0+0+0+0+0=()×()=()
??? 出示书中的思考题: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思考1和0的乘法算式的得数分别有什么规律?
??? 结论:1乘任意一个数,得数就是这个数。
?? ???????0乘任意一个数,得数都是0。
??? 四、巩固练习
?? ?1、自主练习1:提问:
??? (1)图中一共有几棵树?你是怎么知道的?谁能列出加法算式?说的对吗?为什么他说得对?谁能列出乘法算式?你为什么要这样列算式?
??? (2)树上一共结了多少个果子?你是用什么办法算出来的?什么方法数得快、算得快?请你在书上列出加法和乘法算式。
??? 2、自主练习2:根据插图,按顺序回答。
??? (1)吊椅上现在坐了几个人?指名上黑板列出加法和减法算式。
??? (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只要学生的问题符合题目内容,都要给予肯定。
??? 五、小结:说说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作业设计:
??? 体会乘法的意义,熟练有0的乘法的列式计算
第六课时 ?我学会了吗?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页,我学会了吗。
教学目标:
1、学生能根据教材提供了多幅情景图,结合题意和图中已有的问题提出新的问题。
2、运用所学的乘法知识解答。
教学重点、难点:1、把图上的内容看准确。2、能熟练的列出乘法算式。
教具准备:实物展台。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本单元你有哪些收获?教师引导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收获。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解决几个数学问题,你们有信心吗?
二、解决问题。
1、观察情境图,分析图意。
(展台出示主题图)
师:仔细看图,你看到了什么?虚线表示什么意思?
先引导学生看懂图意:虚线表示把不同的活动分开组。
师:图上共有几组学生在活动?他们在做哪些体育活动?
2、提出问题。
谁能根据这幅图提出几个数学问题考考大家?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板书:
做操的有多少人?
玩吊环的有多少人?
踢足球的有多少人?
跳摇绳的有多少人?
踢键的有多少人?
3、解决问题。
学生分小组讨论,在自己的本子上列出算式。
做操的有多少人?
6×4=24(人) 4×6=24(人)
玩吊环的有多少人?
0×2=0(人) 2×0=0(人)
踢足球的有多少人?
1×6=6(人) 6×1=6(人)
跳摇绳的有多少人?
3×4=12(人) 4×3=12(人)
踢键的有多少人?
2×4=8(人) 4×2=8(人)
三、补充练习。
看图,先圈一圈,填一填,再写算式。
①
想:每份( )个,有( )份,表示( )个( )。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或
②
想:每份( )个,有( )份,表示( )个( )。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四、数学小知识。
(展台出示:课本第11页“小知识”)
同桌一起读一读这段话,说说你都知道了什么?
?
?
第二单元 看杂技――表内乘法(一)
教学内容:
1~5的乘法口诀;口诀的应用。
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包括1——5的乘法口诀。它是在学习了乘法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乘法口诀的起始学习阶段。在学习口诀时将5的乘法口诀作为开始,提供了一位老师与两个小朋友观看杂技表演——骑自行车的情景。通过师生编儿歌的对话,引出对5和2 的乘法口诀的探索。充分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强调从学生的亲身经验出发认识数学,让学生通过动手、自己去体会,在情境中悟出口诀。用同样的方法学习1、3、4的乘法口诀,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根据儿歌学习1——5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1——5的乘法口诀,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2、会用口诀解决乘法问题,在探索口诀记忆方法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合情推理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鼓励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初步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本单元教材重难点:
1、5的乘法口诀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2、3、4的乘法口诀是本单元的教学难点。
课时安排:
2和5的乘法口诀——————————3课时
3和4的乘法口诀——————————3课时
综合练习——————————————1课时
第一课时:表内乘法(一)
教学内容: 5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1.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探索编制5的乘法口诀的方法,并初步学会利用5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经历在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应用意识。
3.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要点分析
教学重难点:编制5的乘法口诀的方法。
教学准备
学具(小棒、圆片)、多媒体课件
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引导谈话
小朋友,你们喜欢看杂技吗?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去观看一场精彩的杂技表演,好吗?
(二)观察情境图
1.请小朋友观察情境图,这是一场什么杂技表演?
2.再请小朋友用数学家的眼睛仔细观察自行车杂技表演,你能从中找出数学信息吗?
学生通过观察可能发现:
每辆自行车上有5个人,有5辆自行车;每辆车上有1人手里转动着2块红方巾,有5个人手里转动着红方巾,等等。
(三)提出问题
引导提问:小朋友,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
学生思考后可能提出:
一共有多少人?一共转动着多少块红方巾?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一)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小朋友,请看第一个问题,要求一共有多少人,你会列算式吗?
(教师板书学生列出的算式:5×5= )
(二)重温乘法的意义
你能说说为什么要用乘法吗?5×5表示什么?
(三)学生尝试解答
要计算5×5得多少,你有办法吗?
学生思考后可能用以下方法:方法一:5+5+5+5+5=25;方法二:逐个数;方法三:五五二十五
(四)引导编儿歌
1.师生齐说儿歌
老师也有一种方法,运用编儿歌的方法解答问题,你们想知道吗?(出示多媒体课件:一辆小车2个轮,上面共有5个人
二辆小车4个轮,上面共有10个人
三辆小车( )个轮,上面共有( )个人
四辆小车( )个轮,上面共有( )个人
五辆小车( )个轮,上面共有( )个人)
2.引导续编儿歌
老师刚才发现,在说儿歌的过程中,有的小朋友不能一下推想出结果,怎么办呢?请你们利用学具,小棒表示人,圆片表示车轮,摆一摆,数一数,把上面的儿歌编出来,好吗?
(五)编制乘法口诀
1.从儿歌中抽象乘法算式
通过编儿歌,我们知道了
(出示课件:一辆小车有5个人
二辆小车有10个人
三辆小车有15个人
四辆小车有20个人
五辆小车有25个人)
你能根据每一句话写出数学算式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乘法算式:
1×5=5
2×5=10
3×5=15
4×5=20
5×5=25)
2.编制乘法口诀
为了计算方便,人们总结出了乘法口诀,例如,第一句一辆小车5个人,1×5=5,强以用乘法口诀一五得来概括(随说随板书)。你能试着用这样的方法把后面四句话和四个算式编出口诀吗?
引导交流:哪个小组愿意交流你们组的研究成果?
(学生交流,教师板书,并找不同的组进行再交流,表扬学生取得的成功,组织学生齐读两遍口诀)
3.发现规律
刚才通过我们自己的研究,得出了5的乘法口诀,每个组的小朋友表现得都很棒。现在我们的第一个问题“一共有多少人”5乘5等于多少你们会计算了吗?用哪一句口诀?小朋友,学习数学,除了要探索知识之外,还要善于总结规律。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些口诀,你能从中发现规律吗?
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可能发现:相邻的两句口诀相差5;5的乘法口诀的结果个位要么是0,要么是5;一共有五句口诀,前一个数按顺序分别是1,2,3,4,5,后一个数都是5。
4.翻手游戏
小朋友,喜欢玩游戏吗?我们一起玩个翻手游戏好吗?请举起一只小手,当把手翻一下表示1个5,我们就说一五的口诀,再翻一下表示2个5,接着往下对。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1.解决第二个数学问题
学习了5的乘法口诀,你们又多了一身本领。请看第二个问题:一共转动着多少块红方巾。你会计算吗?快快把算式写在本上,并想一想你用了哪句口诀?
2.拓展练习
应用5的乘法口诀能解决很多问题,让我们再仔细观察情境图,看看你还能用情境图解决哪些数学问题?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并记录
学生给能提出以下问题:一共有多少个车轮?一共亮着多少个灯笼?
3.活学活用
除了课本上的问题以外,在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可以用我们今天学的乘法口诀来解决?
四、课堂评价
小朋友,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认为你们小组表现得怎么样?
板书设计
看 杂 技
每辆自行车上有5个人, 每辆车上有1人手里转动着2块红方巾,
有5辆自行车 有5个人手里转动着红方巾
一共有多少人? 一共转动着多少块红方巾?
5×5=25 2×5=10
1×5=5 一五得五
2×5=10 二五一十
3×5=15 三五十五
4×5=20 四五二十
5×5=25 五五二十五
第二课时:表内乘法(一)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5页,2的乘法的口诀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运用5的口诀学习2的口诀并会利用2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在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应用意识。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运用5的口诀学习2的口诀 并会利用2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 学具盒、电脑、正方形纸、彩笔、剪刀
学生学习过程:
??? 一、复习(集体背诵口诀)
??? 一五得五? 二五一十? 三五十五? 四五二十? 五五二十五
??? 二、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信息窗1:
??? 师:你能编出2的乘法口诀吗?(小组合作)
??? 生:我这样编。
??? 1辆小车2个轮? 1×2=2?? 一二得二
??? 2辆小车4个轮? 2×2=4?? 二二得四
??? 3辆小车6个轮? 3×2=6?? ________
??? 4辆小车__个轮? ______?? ________
??? 5辆小车__个轮? ______?? ________
??? 三、教师可引导学生独立应用2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
??? 台上一共有多少个红灯笼?
??? 2×4=
??? 口诀:二四得____
??? 四、记忆口诀
??? 这么多口诀,怎么记呢?
??? 三五(? ),想二五一十,再加上一个五是十五
??? 5的口诀是后一句比前一句多5
??? 五、编1的口诀
??? 板书1×1,启发学生编出1的乘法口诀,并进行交流。
??? 六、总结
作业设计:
??? 复习学过的口诀
????????????? 1辆小车2个轮? 1×2=2?? 一二得二
????????????? 2辆小车4个轮? 2×2=4?? 二二得四
????????????? 3辆小车6个轮? 3×2=6?? ________
????????????? 4辆小车__个轮? ______?? ________
????????????? 5辆小车__个轮? ______?? ________
第三课时:表内乘法(一)
教学内容:
??? 教科书第16-17页,自主练习
教学目标:
??? 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能够运用口诀解决乘法问题。在探索、寻找口诀记忆规律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抽象推理能力。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 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能够运用口诀解决乘法问题。
教学准备:
??? 多媒体
学生学习过程:
??? 一、第3题
??? 看口诀说算式
??? 练习时,借助一句口诀可说出两个得数相同、因数位置不同的乘法算式,初步体会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结果不变的规律。
??? 二、第4题
??? 是借助口诀进行计算的练习。
??? 学生独立地写出得数外,还应注意引导学生交流是用哪句口诀进行计算的。
??? 三、第7题
??? 估一估,数一数
??? 这是运用口诀解决问题的题目。练习时先让学生估一估,然后再用不同的方法算一算,并交流。
??? 学生可能用3×5=15,15+6=21的方法;也可能用4×5=20,20+1=21的方法;还可能用5+5+5+6=21等方法。
??? 四、第8题
??? 是一道综合应用题。在数数量的时候,学生可能一一对应着数,也可能根据图中物品的摆放规律用口诀计算。在画三角的时候,因为一个红三角表示2个物品的数量,所以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体会代换的数学思想。练习时,要注意照顾学生的差异,对思考方法灵活的学生可让其独立完成,再交流自己的想法,促进其更好地发展
??? 用符号代换
??? 图上共有()块滑板
??? 图上共有()辆脚踏车
??? 图上共有()双旱冰鞋
??? ▲表示2,你会画吗?
作业设计:
??? 自主练习5、6题
?
第四课时:表内乘法(一)
教学内容:
教科书18—19,3的乘法口诀
教学内容:
1、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探索编制3的乘法口诀的方法,并初步学会利用3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经历在实际情景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应用的意识 。
3、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么喜欢看杂技表演,今天老师就继续带大家去欣赏一场顶碗的杂技表演,要看杂技表演首先要来回答小丑的问题。
2、同学们都很聪明,让我们在一起去看杂技表演,(课件出示信息窗2)你们都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数学问题?
3、教师有选择的板书学生所提问题。
二、学习新知。
1、活动一:解决第一个问题,分小组用喜欢的方法编出3的乘法口诀。
学生兴趣高涨,积极回答问题。
学生编乘法口诀
学生汇报自己编的儿歌,选择同学们喜欢的儿歌补充完整。,1个小丑3个球,4个小碗顶在头;2个小丑6个球,8个小碗顶在头;3个小丑9个球,12个小碗顶在头……
师:为了计算方便,人们总结了乘法口诀,同学们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中交留一下吗?
2、活动二:解决第二个问题,用3的乘法口诀来解决问题。
(1)两人一组进行对口令练习3的乘法口诀。
(2)学生根据乘法意义独立列算式,然后交流是用哪句乘法口诀进行计算的
三:巩固加深
1、用喜欢的方法背3的乘法口诀,并说一说自己怎么想的。
2、拍手对口令,教师说前半句同学们对下半句,再换过来练习。
3、出示卡片进行练习。
4、独立完成自主练习题,用展示台展示。
四、谈谈自己的收获,让多位学生表达一下。
补充完整儿歌
先独立完成再互相交流
板书设计:
3的乘法口诀
1×3=3 一三得三
2×3=6 二三得六
3×3=9 三三得九
第五课时:表内乘法(一)
教学内容:
???教科书18-19页,4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在具体情境中,巩固3的乘法口诀,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能够运用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能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在经历3的乘法口诀的编制及探索、寻找口诀记忆规律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抽象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在具体情境中,巩固3的乘法口诀,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能够运用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能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学具盒
学生学习过程:
???一、谈话激趣,情境导入: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去观看杂技小丑的表演,瞧,你看到了什么?
???二、探究新知:
???1、现在我们去观看杂技小丑的表演吧,看,这里有首儿歌,你能接着说下去吗?先用学具摆一摆,再说一说。
??咱们借助儿歌一起编3的乘法口诀吧!试着在小组里说一说,填一填。全班进行交流。
??2、应用3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表演晃板的有多少人?应用哪一句口诀的?
??3、你能不能借助儿歌来编4的乘法口诀呢?有能力的同学自己独立完成,也可以和小组同学合作完成。
??全班进行汇报和总结,形成4的乘法口诀。
??4、应用4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有多少个黄灯笼?应用哪句乘法口诀解决这个问题?说说你的想法。
??5、想想看,我们都学习了哪些乘法口诀?这么多的口诀,怎么记?
??我们可以把它们整理一下,重复的口诀只要一句就可以了,我们一起来填一填这个表格。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横着看有什么特点?竖着看有什么特点?
??想一想,你喜欢用什么方法记口诀?
??三、巩固练习:
??游戏:
??看算式说口诀
??看口诀说算式
??四、全课小结:你这节课都有哪些收获呀?
作业设计:
??? 用学过的乘法口诀进行简单的“看口诀说算式”的游戏。
第六课时:表内乘法(一)
教学内容:
??教科书19-20页,自主练习
教学目标:
??在具体情境中,巩固乘法口诀,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能够运用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能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在寻找口诀记忆规律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抽象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巩固乘法口诀,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能够运用口诀进行乘法计算,能够运用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能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七巧板
学生学习过程:
???1、完成自主练习1
???请你把口诀填完整,看一看,想一想,怎样填才会又对又快。
???2、完成自主练习2
???美丽的贝壳上有很多的算式,请你把答案填上,并且想一想,用了哪一句口诀,再找一找其中的规律,和同学交流一下。
?? 3、完成自主练习3
???你能根据图意,写出相应的算式和口诀吗?
???4、完成自主练习4
???天空中飞来了这么多的小鸟,谁能读一读这个儿歌,想一想,算一算,一共有多少鸟儿飞?把相应的口诀写出来。
???5、完成自主练习5
???两个小朋友在比赛说儿歌呢,他们是怎样说的?你们能像他们这样也来说一说吗?好,现在就在小组里比一比,赛一赛,看谁说得又多又好又清楚。
?? 6、完成自主练习6
?? 请学生填出答案,然后再进行比较。
?? 7、完成自主练习7
??学生从情境图中观察相应的信息分析15个人能同时玩吗?
?? 8、完成自主练习8
??学生从情境图中观察相应的信息分析这箱灯泡够吗? 并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在小组里进行交流。
??9、完成自主练习9
??请学生先观察,积木是怎么摆的?然后再数一数,一共有多少块积木?
??全课总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观看杂技小丑顶碗?
3×4=12(只)
口诀:三四十二
第七课时:《表内乘法》复习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21—22页,综合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有针对性的复习,使学生熟练掌握5以内的乘法口诀,并能运这些口诀计算和解决问题。
2、在复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使学生掌握做各种题型的技巧与方法。
3、培养学生仔细审题、认真检查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5以内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运用5以内的乘法口诀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教与学准备:课件,练习小卷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上节课,我们已经复习了第一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同学们掌握得怎么样了呢?请大家看这个算式:
出示加法算式:4+4+4+4+4板书
由这个算式大家想到了什么?
请学生观察特点,引出“像这样相同加数相加的算式可以用乘法算式来表示。”
把下列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6+6+6+6=
7+7+7+7+7+7+7+7=
学生反馈,核对。
二、复习口诀
看起来,同学们对第一单元的内容掌握得非常熟练啦。今天我们再来复习第二单元――表内乘法一[板书]
1、哪位同学来展示下自己,背一下1-5的乘法口诀?
(1)指名背 (2)同桌互相检查
(3)帮口诀找家(出示小黑板、口诀)
2、大家对口诀背得真好,可是老师带来了一位淘淘同学的作业,他的作业却总是遇到困难,请大家分析下原因,并帮他改正(小黑板出示):
找原因,改错误
(四五)十二 三五(一十) 四四(六十)
3、真希望大家在做题时不要出现这样的错误!我们来试一下吧!
独立完成以下题目:
四五( ) ( )十五
二四( ) ( )二十五
三三( ) ( )二十
反馈订正答案。
4、同学们做得真好,我们继续!
看口诀,写算式
二四得八 三五十五 四五二十
三、课中游戏
师:同学们口诀掌握得非常熟练啦,我也看到有些同学有点累了,不如我们做一个游戏好不好?
我们来做一个绕口令的游戏。
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
2只青蛙()张嘴,()只眼睛()条腿,( )跳下水。
3只青蛙()张嘴,()只眼睛()条腿,( )跳下水。
4只青蛙()张嘴,()只眼睛()条腿,( )跳下水。
5只青蛙()张嘴,()只眼睛()条腿,( )跳下水。
游戏规则:
全班分成男、女两大组,每组推选三人,每组各限时半分钟。先让一个同学来说,其他同学认真听,若发现错误,则换人继续往下说。说得多者为胜。
同学们刚才的表现真棒,不过大家可不能光顾了玩,我呀,还有一个小小的问题考考大家:
出示:
4只青蛙()张嘴,()只眼睛()条腿,( )跳下水。
在这句话中,各用了哪几句口诀?
四、课堂检测
1、挑战1分钟
师:同学们口诀掌握的非常熟练了,那么能用这些口诀熟练计算吗?下面我们就来试试,一起挑战1分钟吧!先别着急写,先观察哪些算式需要格外小心,先把它圈起来。
挑战1分钟:
5×3= 4×4= 2×5= 2×4=
5×5= 4×5= 5-2= 3×4=
3+3= 2×3= 3×3= 1+0=
2×2= 1+5= 4×2+3= 5×5-2=
2、( )里最大能填几?
5×( )<23 13>( )×3
( )×4<17 20>( )×7
师:淘淘最头疼的就是这样的题了,怎样保证( )里填的是最大的呢?
大家有什么好方法吗?我也回去教一个淘淘同学。
订正核对。
3、精挑细选
(1)3个4相加写成算式是:
4×3 4+4+4 3+4 3×4
(2)结果小于20的乘法算式有:
4×3 30-20 3×5 5×5
以上两题请学生先仔细读题,把重点字或词找出来,再选择。
4、解决问题
(1)出示以下两道题,请学生读题,分析题意,区分不同,再列式解答:
操场边有两排杨树,第一排有4棵, 操场边上有4排柳树,每排有5棵,
第二排有5棵,一共有多少棵杨树?
一共有多少棵柳树?
求4和5相加 求4个5相加
(2)生独立解答,核对。
(3)我和另外8个同学每人搬3把椅子,一共能搬多少把?
请学生说一说一共有几名同学,强调:“我和8个同学”表示9个人。
五、拓展延伸、结束课堂学习。
(1)动脑筋:
一条绳子对折一次,再对折一次后是9米,猜猜这条绳子打开后是多长?
(2)总结本节课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