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六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三节《印度》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印度是南亚的一个区域特色非常鲜明的国家,在第六章整体认识亚洲的基础上,以中国为中心,了解了与中国一衣带水的国家---日本,中国东南部一个地区--东南亚,接下来认识另外一个和中国接壤的国家—印度,对于日本的学习,已经帮助学生学会初步分析某个国家级的区域,引导培养正确的区域地理的思维模式,为印度的学习做好了铺垫。但是印度又有自己突出的区域特征,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强化。本节教材主要包括“世界第二人口大国”,“热带季风气候与粮食生产”,“迅速发展的服务外包产业”等三部分内容。教材在“世界第二人口大国”中先给出了印度的位置、与我国的方位关系、周边邻国,以及空间范围。之后教材图文结合介绍了印度人口众多、增长较快两大特点,并通过活动让学生分析印度人口众多的优势和劣势及解决措施。印度大部分地区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西南季风不稳定,容易发生旱涝灾害,对印度农业生产影响很大。让学生自主探究得出印度水稻、小麦与自然环境中的地形和降水的关系。印度经济发展较快,其中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迅速。教材介绍了印度发展服务外包产业优势,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特点、作用及地位。并通过活动分析软件外包产业空间分布的变化特点。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说明印度人口数量及增长的特点,以及人口过度增长与资源环境及经济发展的关系,解释印度水旱灾害频繁的成因以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分析印度粮食主要分布及与自然条件的关系,了解印度迅速发展的服务外包产业。
过程方法目标:
通过读图,培养学生观察地图,并从图中提取信息,进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进一步丰富学生学习地理的成功体验,激发形成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探究的兴趣;
2.在学习中形成正确的环境观和人口观;
3.进一步形成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1.印度的人口及人口问题。
2.农业生产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3.迅速发展的服务外包产业。
教学难点:
自然条件对农业的影响,软件外包产业空间分布的变化特点。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引导式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导入:播放视频欣赏印度灿烂的文明和文化,引入印度的教学。
一、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1、印度的位置通过去印度旅游的情景活动开始教学,学习印度的位置。
展示课件:“印度在世界的位置”图和“印度的地形”图,提问:
①印度位于我国的什么位置?南部濒临哪个海洋?
②印度位于亚洲的哪个地区?展示课件:“印度的地形”图,提问:
①找出印度主要的陆上临国,并说出这些国家分别位于印度的什么方位?
学生读图分析得出印度的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周围的邻国。
2、印度的地形通过读“印度的地形”图,找出印度的主要地形区及分布。说出印度的地形特点和地势特点。
3、印度的人口情况。出示印度人乘火车的图片和教材图 7.35,让学生感受到印度人口众多,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展示人口增长折线图 7.36,学生读图得出印度人口增长迅速的现状。通过阅读材料,分析得出印度人口众多的优势和劣势。人口太多势必给一个国家的资源、环境、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带来巨大的压力。印度也是推行控制生育计划,但不强制。通过分析人口问题,使学生理解人口与资源、环境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二、热带季风气候与粮食生产
1.热带季风气候出示图片印度妇女的纱丽服饰以及亚洲气候分布图,得出印度终年高温,绝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提问:①孟买各月气温有什么特点、属哪个温度带? ②孟买各月降水量分布有何规律?通过读教材图 7.38和 7.39,分析得出印度的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全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
2.水旱灾害频繁展示材料和图片,教师提问:印度为什么水旱灾害频繁?与什么因素有关?学生读图得出结论雨季风从印度洋吹向亚欧大陆,风向西南季风,含有丰沛的水汽,带来降雨,旱季风从亚欧大陆吹向印度洋,风向东北季风,比较干燥汽,降雨少。教师引导得出结论:西南季风很不稳定,造成水旱灾害频繁。频繁的水旱灾害严重影响了印度的农业生产,使得印度的粮食产量很不稳定。印度进行了两次“绿色革命”粮食产量提高了,生态环境也得到改善。
3.印度粮食生产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教师展示图片印度人们的主食,说明印度的粮食作物是水稻和小麦。
学生读图 7.42、图 7.43和 7.34找出水稻和小麦的分布区的主要地形和降水量差异,并填入表格。
三、迅速发展的服务外包产业
展示图片介绍服务外包产业;学生小组讨论问题:
1.服务外包产业具有什么特点。
2.印度能成为“世界办公室”是因为它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具有哪些优势?师生总结特点:信息技术含量高、利润大、资源消耗少。印度发展优势: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较低、英语普及、信息技术发展较早。除了软件外包,印度的服务外包扩展到很多领域、例如金融、保险、工业设计等等,软件外包发展最快。
学生读图 7.45小组合作完成活动题。拓展延伸:学习了印度的服务外包产业,你认为对中国有借鉴作用吗?谈谈你的看法。
总结:大屏幕展示总结图。完成达标测试。布置作业:查阅资料,写一篇关于印度风土人情的小短文。
评测练习
1.印度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
A.水稻、玉米 B.小麦、玉米 C.水稻、小麦 D.水稻、高粱
2.为解决水旱灾害对农业影响的问题,印度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
A.人口革命 B.绿色革命
C.计划生育 D.人口移民
3.印度的地形主要是( )
A.高原、平原 B.平原、盆地
C.高原、山地 D.平原、山地
4.印度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5.受季风的影响,印度经常发生的自然灾害是( )
A.地震、火灾 B.台风、海啸
C.森林火灾 D.水旱灾害
6.读“南亚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河流、海洋。
①________河;②________海;③________湾;
(2)平原、高原。④________平原; ⑤________高原。
(3)山脉:⑥___________山脉。
(4)国家:A__________;B_____;C____________
课后反思
鲁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三节《印度》,这节课在知识的学习上任务较多,而在能力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树立方面要求较高,在课堂中注意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问题,注意师生、生生互动和面向全体学生,更加关注学习过程。学生一步步带着问题读图思考、分析案例、解决问题,知识框架较自然的形成。注重启迪学生思维,让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并在老师的引导下一步步得出结论。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印度人口众多的问题感受较深,因为这和中国人口众多有相似性。印度的软件外包业务发达,这与其高兴技术产业发达有关,这对中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也有借鉴意义。但教师的语言不够生动、凝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