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第三节 中国的人口
第2课时
目录
01
课前预习
03
分层达标
03
素养强化
02
自主探究
一、人口分布疏密不均
1. 中国人口分布疏密不均。一般来说,_____部地区人口多,_____部地区人口少。中国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线是____________线。今后,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城镇人口会_______________。
二、中国的人口政策
2. 实行__________,控制__________,提高__________,是中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3. 根据当前的人口发展特点,我国对人口政策作出了调整,提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______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
东
西
黑河—腾冲
继续增加
计划生育
人口数量
人口质量
三
课前预习
自主探究
认识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材料一 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把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倡导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2016年起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孩子;2021年5月31日,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
材料二 历次人口普查全国人口数及年均增幅图(图1-3-5)和我国三类人口比重变化趋势图(图1-3-6)。
(1)读图1-3-5,我国于20世纪70年代实行计划生育,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当时没有实行计划生育,我国社会可能出现的社会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遏制我国人口过快增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给医疗、教育、就业、住房、
交通、社会治安等带来沉重压力
(2)读图1-3-6,“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的人口条件。我国分别于2016年和2021年先后实施“全面二孩”和“全面三孩”,主要目的是为了缓解我国__________________带来的系列问题。
人口老龄化
分层达标
1.图1-3-7是中国卫星拍摄的夜景图。灯光亮度和人口分布有密切关系,我国夜间灯光亮度的地区差异与我国人口分布格局大致吻合。下列描述可以根据夜景图判别的是( )
A. 我国人口分布北多南少
B. 我国人口分布西多东少
C. 我国人口分布东多西少
D. 我国人口分布均匀
夯实基础
C
图1-3-8示意2020年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面积和人口数量,读图并完成2~3题。
2.四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是( )
A. 广东 B. 新疆
C. 河南 D. 西藏
A
3.该图反映了我国人口( )
A. 基数大 B. 增长速度较快
C. 老龄化严重 D. 地区分布不均匀
D
(核心素养·综合思维)“黑河—腾冲线”又称“胡焕庸线”,是我国地理学家胡焕庸在1935年提出的划分我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据此读1953—2010年黑河—腾冲线两侧人口比重变化表(表1-3-4),完成4~5题。
表1-3-4
项目 我国东南半壁
面积 比重 人口 比重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1)
1953年 43.24% 94.80% 139.51
2000年 43.24% 94.59% 303.78
2010年 43.24% 94.41% 325.84
我国西北半壁
面积 比重 人口 比重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1)
56.76% 5.20% 5.83
56.76% 5.41% 13.23
56.76% 5.59% 14.68
4.1953—2010年期间( )
A. 我国东南半壁人口数呈现出不断减少趋势
B. 我国西北半壁人口数呈现出不断减少趋势
C. 我国东南半壁增加的人口数多于西北半壁
D. 我国西北半壁人口增长速度慢于东南半壁
C
5.历经80多年,黑河—腾冲线揭示的我国人口分布格局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原因有( )
①气候等自然地理条件没变 ②城市主要位于东南半壁的格局没变 ③人口分布重心逐渐由东南向西北移动 ④西北半壁经济发展水平一直低于东南半壁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B
6.图1-3-9所示漫画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少年儿童、青壮年和老年人人口比重的变化,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年龄构成变化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口增长缓慢,人口年龄结构无变化
B. 阶段Ⅰ少年儿童比重小,人口增长慢
C. 阶段Ⅱ青壮年比重小,劳动力匮乏
D. 阶段Ⅲ老年人比重大,青壮年负担重
D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人口生育政策进行了多次调整。据此读图1-3-10,完成7~9题。
7.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家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其原因有( )
①人口基数大,净增人口多 ②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的生育意愿降低 ③人口增长速度过快 ④医疗卫生水平提高,死亡率下降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B
8.2021年8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决定,修改的人口计生法规定,国家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也就是“三孩政策”。我国调整计划生育政策的原因有( )
①劳动力人口增速不断下降 ②儿童比例不断增大 ③老年人口不断增多 ④人口出现负增长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④
C
9.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从提倡一孩到二孩、三孩的生育政策变化,说明( )
A. 不再坚持计划生育了
B. 计划生育过时了
C. “人口基数大、增长快”不再是我国人口变化特点
D. 人口的增长要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
D
(核心素养·综合思维)“是否延迟退休”是近年来社会所关注的热门话题。据此,完成10~11题。
10.“延迟退休”的提出,反映了( )
A. 经济发展快,劳动力不足
B. 高科技行业发展快,人才的日益缺乏
C. 寿命增加,劳动能力增强
D. 人口日趋老龄化,养老问题已经凸显
D
11.实施“延迟退休”后,将给社会带来的影响有( )
①缓解养老资金的短缺 ②缓解劳动力总量的减少 ③让老年人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④延长人的寿命⑤增大就业压力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⑤ D. ①②④
C
(核心素养·综合思维)“婚姻贫困”是我国在严格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低生育率及传统生育思想等影响下产生的性别比例失衡现象。根据2020年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国男性人口为72 334万人,女性人口为68 844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5.07(以女性为100),适婚男性人口过剩,贫困地区该问题会更加突出。据此,完成12~13题。
12.造成“婚姻贫困”现象的原因不包括( )
A. 人口老龄化严重 B. 区域间经济水平差异
C. 生育率较低 D. “养儿防老”的思想
能力提升
A
13.缓解我国“婚姻贫困”的主要途径是( )
A. 限制城乡人口流动 B. 适当调整生育政策
C. 严控城市人口增长 D.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B
1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根据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2020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 402万人,占全国人
口18.70%。与2010年相比,上升
5.44%。“银发潮”将对我国社会
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材料二 中国人口分布示意图
(图1-3-11)。
(1)图中AB连线是中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此线北端的A是黑龙江省的__________,南端的B是云南省的__________。由此线可看出,中国东南部人口密度__________(填“大”或“小”),西北部人口密度__________(填“大”或“小”)。
(2)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两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填简称)
黑河
腾冲
大
小
藏
青
(3)列举三个我国人口密度大于500人/平方千米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填简称)
(4)材料一反映出我国的主要人口问题是什么?该人口问题可能会给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哪些影响?
粤
鲁
豫
人口老龄化。社会负担加重,劳动力不足,国防兵源不足;等。
素养强化
康养旅游,一般被称为医疗健康旅游,因其符合人们对健康、幸福的需求和休闲娱乐生活的追求,逐渐成为一种对高质量生活的补充。大力发展康养旅游已逐渐成为当前旅游经济的新亮点。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
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
要》,进一步促进了中国康养旅
游的发展。图1-3-12示意
2016—2020年中国康养旅游市场
规模走势。
(1)推测康养旅游的主要消费人群和项目。
(2)简述中国康养旅游市场规模不断增加的社会原因。
老年人。度假养生、疗养保健、文化养生等旅游项目。
①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对康养旅游的需求增加;②社会大众健康意识的增强;③康养旅游资源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