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四年级语文上第二单元课外阅读专题卷
(一)巨伞下的城市
如果说,有一座城市要用一把伞盖起来,你一定会觉得这是无稽之谈而付之一笑。大千世界无奇不有,随着建筑科技、材料工业的飞速发展,①这个“神话”已成现实。
威努斯基市是美国佛蒙特州的一座小城,地处美国东北部与加拿大交界的地方,人口不足两万,每年入冬,风寒雪飘,奇冷刺骨。可是在1980年,小城上空高高撑起一顶擎(qínɡ)天巨伞,市区约3600万平方米的建筑、房屋、街道、桥梁、广场、绿地等,全在伞下。居民们有了这顶巨伞的庇护,再也不怕严寒的袭扰了。
举世罕见的巨伞是怎样撑开的呢?原来这把巨伞的伞柄是全市最高的一座11层的塔楼,楼顶上架起中心钢轴,在市区周围的地面,深埋了60根合金钢的桩柱,从中轴纵拉60根高强度的尼龙绳索与桩柱连接,绳索之间串着许多支索,并把透明的有机玻璃塑料膜覆盖在上面加以固定。全部装置由电机控制,像伞一样可张可收,全城犹如一座巨大的玻璃亭子。
寒冬腊月,阳光射入,聚热不散,温暖如春。
伞面上还分组设置了轻巧的太阳能收集器,太阳能收集器可发挥聚热效能,充分利用日光为全城供应热水。②虽然整个建巨伞的工程费用高达350万美元,但只要一个冬天,全城节省下来的取暖费用就可以补偿。
巨伞下的小城居民,从此不受气候剧变之苦,进门是小家庭,出门是大家庭,邻里街坊相处比从前亲切和睦多了。另外,家家户户省下不少取暖费用,因此多数人对这项工程抱赞成、欣赏的态度。但是,也有卫生专家指出,人类在自然环境中生活,必能适应各种恶劣气候,而巨伞下的男女老少犹如生存在温室之中,天长日久,对人体健康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巨伞的利弊还有待进一步验证,然而伞下的威努斯基市却因此闻名全球,成为美国一处新的观光胜地。每到隆冬,各地游人络绎不绝,兴会于巨伞之下。
1.文章画线句①中的“神话”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②中的“巨伞”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文章第3自然段,我发现__________是巨伞的伞柄,__________是伞骨,____________是伞面。
3.巨伞发挥聚热效能主要靠的是( )
A.机电装置B.太阳能收集器C.伞形建筑 D.巨大的玻璃亭子
4.你是怎样看待威努斯基市的这顶巨伞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五月的田野
麦子熟的时候,豆也长大了。麦子是黄黄的,豆荚是青青的。黄黄的麦子和青青的豆荚在五月的和风中,娴(xian)静地微笑。于是,空旷的田野里,洋溢着熟了的麦子和熟了的豆荚那无与伦比的清香。 那时候,麦子和豆英诱惑着我们,我们忙碌起来湿湿的、长长的田埂上,通常会出现我们握着镰刀、挎着竹篮的身影。
五月的风暖暖的,赤足走到油光光的泥土里,软软的,冷不丁地,泥土会从我们的脚趾缝里冒出来,真是舒服。折一根柔韧的柳条,削一节直直的竹管,柳条做鞭子,竹管做笛子。竹笛吹一声,鞭子挥一挥。啪鸭子跚(pan shan)地迈着步子前进了,羊儿撒着欢儿向前走了……
我们把鸭子赶到刚翻过的地里,把羊儿牵到河边去,我们也不闲着,家里的兔子等着我们鲜嫩的青草呢!我们小心翼翼地从麦田的田埂上,豆地里,扯一小嫩青草,放进竹篮里。累了,我们便往地上一躺,让五月的阳光在我们圆滚滚的肚子上画出漂亮的图案。当我们一觉醒来,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麦子和豆荚,高的是麦子,矮的是豆英…
1.根据下面的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四字词语。
(1)没有能够比得上的。( )
(2)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
2.用“______”画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再仿写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作者主要回忆了乡村五月_______________和孩子们_______________的田园生活;全文洋溢着作者对麦子和豆荚的_______________之情及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4.大自然就是一顿色香味俱全的丰盛午餐,文中描写的“色”有_______________;描写的“香”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麦子熟了、豆荚长大的时候,“我们”做的有趣的事有( )(多选)
A.握着镰刀、挎着篮子收麦子、豆荚。B.赤着脚在软软的泥土上走,很舒服。
C.柳条做鞭子,竹管做笛子。D.赶着鸭子,放着羊儿,扯嫩青草喂兔子
E.在田野里睡觉。
(三)苍蝇与宇宙飞船
①令人讨厌的苍蝇,与(宏伟 宏大)的航天事业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仿生学却把它们紧密地联系起来了。
②苍蝇是声名狼藉的“逐臭之夫”,凡是腥臭污秽的地方,都有它们的踪迹。苍蝇的嗅觉特别(灵活 灵敏),远在几千米外的气味也能嗅到。但是苍蝇并没有“鼻子”,它用什么来充当嗅觉器官呢?原来,苍蝇的“鼻子”——嗅觉感受器分布在头部的一对触角上。
③每个“鼻子”只有一个“鼻孔”与外界相通,内含上百个嗅觉神经细胞。若有气味进入“鼻孔”,这些神经立即把气味刺激转变成神经电脉冲,送往大脑。大脑根据不同气味物质所产生的神经电脉冲的不同,就可区别出不同气味的物质。因此,苍蝇的触角像是一台灵敏的气体分析仪。
④仿生学家由此得到启发,根据苍蝇嗅觉感受器的结构和功能,仿制了一种十分奇特的小型气体分析仪。这种仪器的“探头”不是金属,而是活的苍蝇。就是把非常纤细的微电极插到苍蝇的嗅觉神经上,将引导出来的神经信号经电子线路放大后,送给分析器;分析器一经发现气味物质的信号,便能发出警报。这种仪器已经被安装在宇宙飞船的座舱里,用来(检测 测量)舱内气体的成分。
⑤这种小型气体分析仪,也可检测潜水艇和矿井里的有害气体……
1.从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在下面画“——”。
2.短文中有一个设问句,请你找出来并在下面画波浪线。
3.联系短文,给“风马牛不相及”选择恰当的解释( )
A.风和马、牛彼此顾及不到。B.疯了的马和牛跑不到一块儿。
C.比喻事物彼此毫不相干。
4.苍蝇的嗅觉感受器在头部的________上,它像灵敏的____________仪。仿
生学家根据苍蝇嗅觉感受器的结构和功能,仿制了________________,造福
于我们人类。从中我得到的感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不属于小型气体分析仪的作用的一项是( )
A.检测宇宙飞船舱内气体的成分。B.检测潜水艇和矿井里的有害气体。
C.优化飞机的飞行速度。
参考答案:
(一)1.用一把伞把一座城市盖起来 像伞一样的巨大建筑物
2.塔楼 钢轴和支索 有机玻璃塑料膜 3.B
4.示例:这顶巨伞使小城在寒冬腊月时依然温暖如春,居民不受气候巨变之苦,邻里街坊相处更加和睦了。但是,整个建巨伞的工程费用高达350万美元,耗资比较大。
(二)1.(1)无与伦比(2)小心翼翼 2.累了,我们便往地上一躺,让五月的阳光在我们圆滚滚的肚子上画出漂亮的图案。仿写示例:我们躺在草地上,任雨水在脸上尽情地跳舞。 3.田野的美丽 快乐 喜爱 快乐 4.黄黄的麦子、青青的豆荚 熟了的麦子、豆散发的清香 5.ABCDE
(三)1.宏伟 灵敏 检测
2.但是苍蝇并没有“鼻子”,它用什么来充当嗅觉器官呢?原来,苍蝇的“鼻子”——嗅觉感受器分布在头部的一对触角上。
3.C
4.触角 气体分析 小型气体分析仪 我们只要善于观察,认真思考,就一定会有所创新和创造5.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