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民勤县第四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甘肃省民勤县第四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3-10-23 14:31: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高二化学
第I卷(命题人:x x x)
H-1 C-12 O-16
一、选择题(单选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1. 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人大会议上提出“要大力抓好节能降耗、保护环境”,下列举措与这一主题不相符的是( )
A.用“绿色化学”工艺,使原料完全转化为目标产物
B.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减少污染
C.开发新型电池,推广废旧电池的回收、处理经验
D.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减少病虫害,提高粮食产量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
B.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增大,非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减小或不变
C.熵增加且放热的反应一定是自发反应
D.非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实现
3.区分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依据是 ( )21世纪教育网
A.溶解度的大小 B.是否存在电离平衡
C.属于离子化合物还是共价化合物 D.导电性的强弱
4. 沼气是一种能源,它的主要成份是CH4,常温下0.5mol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水时,放出445kJ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2CH4(g)+4O2(g)=2CO2(g)+4H2O(g) ΔH=+890kJ·mol-
B. CH4(g)+2O2(g)= CO2(g)+2H2O(g) ΔH=+445kJ·mol-
C. CH4(g)+2O2(g)= CO2(g)+2H2O(l) ΔH=-890kJ·mol-
D. 2CH4(g)+4O2(g)=2CO2(g)+4H2O(l) ΔH=-890kJ·mol-
5. 对平衡体系CO2 (g) CO2(aq) ΔH=-19.75kJ·mol-,为了减小温室效应的产生,增大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应采取的方法是( )
A.升温增压 B.降温减压 C.升温减压 D.降温增压
6. 反应A(g)+3B(g)2C(g)+2D(g ),在不同情况下测得反应速率,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v (D)=0.4 mol / L·s B.v (C)=0.5 mol / L·s
C.v (B)=0.6 mol / L·s D.v (A)=0.15 mol / L·s
7. 可逆反应2NO22NO+O2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可以作为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1 O2的同时生成2nmol NO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 O2的同时生成2nmolNO ③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 ④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⑤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⑤
8. 有一支50mL酸式滴定管中盛盐酸,液面恰好在amL刻度处,把管内液体全部放出,盛入量筒内,所得液体体积一定是 ( )
A.、a mL B、(50―a)mL C、 大于(50―a)mL D、大于a mL
9. 可促进HClO的电离,并使pH增大的是( )21世纪教育网
①加入HCl ②加入NaClO ③加入NaOH ④加入Zn ⑤加热
A.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③④
10. 如图是表示:2X+Y Z+R ⊿H<0 的气体反应速率(υ)与时间(t)的关系,t1时开始改变条件,则所改变的条件符合曲线的是 ( )
A.减少Z物质 B.加大压强 C.升高温度 D.使用催化剂
11. 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状态时的可逆反应2A(g) 2B(g)+C(g)(正反应为吸热反应),要使B的物质的量增大,而正反应速率降低,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增加A的物质的量 B、减小A的物质的量
C、升高体系的温度 D、减小体系的压强[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2. 在一个容积为VL的密闭容器中放入2LA(g)和1L B(g),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3A(g)十B(g) nC(g)+2D(g) 达到平衡后,A物质的量浓度减小1/2,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增大1/8,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n的值是( )
A.1 B.2 C.3 D.4
13. 2.0 molPCl3和1.0 molCl2充入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述反应:PCl3(g)+ Cl2(g)PCl5(g)达到平衡时, PCl5为0.40 mol,如果此时移走1.0 molPCl3和0.50 molCl2,在相同温度下再达平衡时 PCl5的物质的量是( )
A. 0.40 mol B. 小于0.20 mol
C. 0.20 mol D. 大于0.20 mol,小于0.40 mol
14. 某化学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
A2(g)+3B2(g)2AB3(g)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得到如下图所示的变化规律(图中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根据如图可得出的判断结论正确的是( )
A.反应速率a>b>c
B.达平衡时,AB3物质的量大小为:b > c > a
C.若T2>T1,则正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21世纪教育网
D.达到平衡时A2的转化率大小为:b>a>c
15. 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C(OH—)=10-12mol/L,则该溶液中溶质不可能是( )
A、HCl B、NaOH C、NaHCO3 D、NaHSO4
16. 在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g)+B(g)xC(g),有下图所示的关系曲线,根据下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p3>p4,y轴表示A的转化率
B.p3>p4,y轴表示混合气体的密度
C.p3D.p317.将pH=5的盐酸溶液稀释1000倍后,溶液的pH为 ( )
A.等于8 B.等于7 C.略小于7 D.略大于7
18. 在25℃时,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物质 X Y Z
初始浓度/mol·L- 0.1 0.2 0
平衡浓度/mol·L- 0.05 0.05 0.1
A.反应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50%
B.反应可表示为X+3Y2Z,其平衡常数为1600
C.改变温度可以改变此反应的平衡常数
D.增大压强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6分)
二、填空题
19.(每空3分,共9分)某温度时,在2L密闭容器中,X、Y、Z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分析: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反应开始至2分钟末,X的反应速率为:
(3).该反应是由 开始反应的(正、逆或正逆同时)
20. (每空3分,共6分)(1)已知下列反应的焓变 ①CH3COOH(l)+2O2(g)=2CO2(g)+2H2O(l) △H1=-870.3kJ/mol
②C(s)+O2(g) =CO2(g) △H2=-393.5kJ/mol
③2 H2(g)+O2(g) =2H2O(l) △H3=-285.8kJ/mol
试计算反应2C(s)+2H2(g)+O2(g) =CH3COOH(l)的焓变ΔH=
(2)实验测得 5g甲醇(CH3OH)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CO2(g)和液态水时释放出113.5kJ的热量,则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21.(每空3分,共18分)在一定温度下,将2molA和2molB两种气体相混合于容积为2L的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xC(g)+2D(g),2min末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生成了0.8molD,并测得C的浓度为0.4mol/L,请填写下列空白:
(1)x值等于 (2)A的转化率为
(3)生成D的反应速率为
(4)如果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则平衡体系中C的质量分数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5)在此温度下,该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k=
(6)如果上述反应在相同条件下从逆反应开始进行,开始加入C和D各4/3mol,要使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分数与原平衡时完全相等,则还应加入 物质 mol。
22.(9分)50 mL 0.50 mol·L-1盐酸与50 mL 0.55 mol·L-1NaOH溶液在图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1). (3分)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 。
(2). (3分)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 。
(3). (3分)实验改用60 mL 0.50 mol· L-1盐酸跟50 mL 0.55 mol· L-1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不相等,所求中和热相等,简述理由: 。
23. (4分)常温下某强酸溶液pH=a,强碱溶液pH=b,已知a+b=12,酸碱溶液混合pH=7,则酸溶液体积V(酸)和碱溶液体积V(碱)的关系为
21世纪教育网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统考高二化学参考答案
1-18: DCBCD BACDD DABCC ACD
19.(1)Y+2Z 3X (2)0.1mol·L-1·min-1 (3)正逆同时开始
20.(1)-202.5kJ/mol
(2) CH3OH(l)+3/2O2(g)=CO2 (g)+2H2O(l) △H=-726.4kJ/mol
21.(1)x=2 (2)60% (3)0.2 mol / L·min
(4)不变 (5)k=1/2 (6)B 4/3
22.(1)环形玻璃搅拌棒
(2)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3)因为中和热是指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所放出的能量,与酸碱的用量无关
23. V(碱)=100V(酸)
v
t0 t1 t
n (B2)起始量
AB3的平衡体积分数
a
b
c
T1
T2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