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部编版 语文 四年级 上册
精卫填海
欣赏图画,编讲故事。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籍,全书18卷,其中「山经」五卷,「海经」八卷,「大荒经」四卷,「海内经」一卷,共约31000字。
《山海经》是中国一部记述古代志怪的古籍,内容主要包括山川、地理、药物、祭祀、巫医等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是一部充满神奇色彩的著作。
该书保存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夸父逐日、大禹治水等),它还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地理、文化、物产、巫术、宗教、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
展示资料,了解神话。
出处:“精卫填海”是中国先秦时代上古神话传说,最早载于《山海经·北山经》中。
传说:再往北二百里,是座发鸠山,山上生长着茂密的柘树。山中有一种禽鸟,形状像一般的乌鸦,却长着花脑袋、白嘴巴、红足爪,名称是精卫,它发出的叫声就是自身名称的读音。
象征:永恒志定、坚韧无畏。
炎帝是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号神农氏,是“五帝”之一。炎帝与黄帝结盟,并逐渐形成了华夏族,并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所以我们自称炎黄子孙。
炎帝对中华民族的生存繁衍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制耒耜,种五谷,奠定了农工基础。
二、尝百草,开医药先河。
三、立市廛,首辟市场。
四、治麻为布,民着衣裳。
五、作五弦琴,以乐百姓。
六、削木为弓,以威天下。
七、制作陶器,改善生活。
至于炎帝的出生地,至今没有定论,事实上炎帝是一个神化了的人物,它代表的是远古人类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改造自然集体智慧的集中体现。
炎帝
《山海经》中有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神话故事,你知道的有哪些?
羿射九日
夸父逐日
女娲补天
大禹治水
开天辟地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
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
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一、选择正确的读音。
堙(yīn yān) 溺(nì nǐ)
曰(yuē rì) 帝(dì chì)
二、给多音字注音。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2.我是一名少( )先队员。
课堂练习
作业: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试背诵课文。
品读课文 整体感知。
按照下面的节奏划分,朗读课文。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
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
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炎帝的女儿( )在( )游玩,
( )死亡,化为( ),常年衔
( )填塞东海。
女娃
东海
溺水
精卫鸟
树枝和石子
原 文: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意 思:炎帝的小女儿,名字叫女娃。
人物关系:精卫是炎帝的小女儿。
小女儿
叫
逐句辨析,归纳方法。
归纳学法
读文
了解字义
明确句意
你还有哪些学习古文的好方法吗?
(插图、注释、
工具书)
(断句)
(译文)
原 文: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意 思:女娃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不能回来,因此她化为精卫鸟,它经常叼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它们来填塞东海。
溺水
返回
填塞
因此
学习第二句
精卫为什么要填海?齐读第二句。小组合作探究,讨论这句话的意思,并找到答案。
我要把你填平。
你夺走我的生命,太可恶了!
小鸟儿,不要说大话!
原 因
她失去了年轻的生命,很愤怒。不想让大海再夺去其他人的生命。
女娃去东海游玩时,被淹死了。
结构梳理,概括主题。
人物:
游玩
经过
炎帝—女娃(父女)
溺亡
填海
坚韧
执着
精卫填海
化鸟
原因
小组交流本课的主题思想,选代表汇报。
本文描写了( )的小女儿因为游玩时( ),化为精卫鸟衔来( )填海,表现了精卫( )的精神。
炎帝
溺水而亡
树枝和石子
坚韧执着
齐读第二句话,看到精卫不顾一切地填海。此时此刻你还能想到哪些词语?
锲而不舍、百折不挠、宁死不屈、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矢志不渝、勇往直前、不畏艰险
课外延伸,精神升华。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看到了一个勇敢的、坚定的、顽强的、不畏艰险的精卫。想一想具有精卫填海精神的人还有哪些?
大禹治水、愚公移山、夸父逐日
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你想到了哪些具有精卫精神的人物或事件?
万里长征 、 研制两弹一星 、
中国航天——神舟系列
1.看拼音写词语。
Yán dì shào nǚ nì ài wǎnɡ fǎn
( ) ( ) ( ) ( )
2.理解词语。
少女________________ 溺__________________
故________________ 堙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精卫用__________填塞东海,表现了精卫__________ 的精神。
课堂练习
作业:小练笔:把课文改写成一篇白话文,不少于三百字。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