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秦统一中国 课件(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课件(1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9-25 09:19: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秦灭六国
挥师灭韩
破赵逼燕
占领魏地
大举伐楚
攻破燕国
吞并齐国
公元前221年
咸阳
大秦帝国
历史小贴士
秦的疆土:大秦帝国疆域空前辽阔,鼎盛时期的面积340万平方公里,是当时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同一时期称霸西方的罗马共和国鼎盛时期的面积只有195万平方公里。
长城一带
南海
陇西
东海
意义:
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长期以来的混战局面,建立起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为什么秦能统一六国?
天时:人民渴望安定统一,经济发展需要统一。
地利:地理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
人和:商鞅变法奠定基础;秦王嬴政雄才大略,积极策划,广纳贤才。
(秦)其固塞险,形势便,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是形胜也。
——《荀子·强国篇》
历代秦国重臣 原身份
百里奚 虞国人
商鞅 魏国人
张仪 魏国人
李斯 楚国人
材料一:秦初并天下……丞相(王)绾等言:诸侯初破, 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音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置诸候不便。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史记·秦始皇本纪》
要不要分封制?
郡县制
争论焦点
秦制
秦制
郡县长官由_____任免
朝廷
中央
地方由______直接管辖
巩固国家 .
统一
地方官员产生方式
权力大小
历史影响
分封制
诸侯王位,血缘世袭
拥兵自重,独立性强
诸侯争霸,国家分裂
中央
皇帝
郡(守)
县(令或长)
乡、里、亭
1、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2、开创了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开创了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郡县制的影响
郡县制
秦制
功过五帝
德高三皇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史记·秦始皇本纪》
特征: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皇帝
秦制
三 公
皇帝
太尉
丞相
御史大夫
监察
军事
行政


廷尉
少府
卫尉
宗正
郎中令
太仆
典客
治粟内史
九卿 奉 常 宗庙礼仪教化
郎 中 令 宫中警卫
卫 尉 宫门警卫
太 仆 宫廷车马
廷 尉 司法、首都警卫
典 客 少数民族
宗 正 皇室宗族
治粟内史 租税、 财政
少 府 皇家财政、官府手工业

制度 小结
皇帝制度
三公(九卿)制度
郡县制度
中央集权制度
秦制
各国文字不同
交通状况不同
使用货币不同
度量衡不同
道路不畅通
巩固统一
秦统
统一文字
巩固统一的措施
小篆
文字统一的意义:使政令能够在全国顺利的推行,同时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秦统
统一文字
巩固统一的措施
货币统一的意义: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
统一货币







圆形方孔半两铜钱
秦统
统一文字
巩固统一的措施
度量衡统一的意义:便利了经济的发展。
统一货币
统一度量衡
度——长度。秦一尺约今23.1cm
量——容积。秦一升约今202ml
衡——重量。秦一斤约今250g
铜量:
秦朝铜质量器,长30.2厘米,便于国家征收粮食、物资及土木工程的计算,是当年秦统一量器的标准器具。
铜权:
秦朝的衡器“八斤铜权”,高5.5厘米,底径9.8厘米,重2063.5克。权,即砝码。秦朝时每斤的实际重量相当于现今的257.94克
秦尺
秦统
统一文字
巩固统一的措施
统一货币
统一度量衡
统一交通
车辆
道路
秦朝规定了车轨的统一宽度为6尺,车宽约为今天的1.4米。车同轨有利于全国各地交通的顺畅。
秦直道:主要用于军事,从咸阳出发通往九原郡,是为了防御匈奴。
秦驰道:主要用于交通,以咸阳为中心,通往全国各地。
交通统一的意义:使全国的交陆路交通更加顺畅。
秦统
统一文字
巩固统一的措施
统一货币
统一度量衡
统一交通
巩固疆域
开灵渠
筑长城
击匈奴
公元前214年,即灵渠凿成通航的当年,秦兵就攻克岭南,随即设立桂林、象郡、南海三郡,将岭南正式纳入秦王朝的版图。
临洮
辽东
“大一统”不同于地域上的“大统一”,是指在国家政治上的整齐划一,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上的高度集中。
中国两千多年大一统思想的最大遗产就是中国人崇尚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安定的大一统精神。
秦统一中国
统一过程
统一的背景:
统一的过程:
统一的意义:
天时、地利、人和
韩赵魏楚燕齐
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
政治
统一措施
皇帝制度
三公九卿制度
郡县制度
本课小结
其他
军事:开灵渠、击匈奴、修长城
经济:车同轨、修道路,秦半两、度量衡
文化:书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