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2张PPT)
故 乡
鲁迅
学习目标
1.把握主要情节,初步感知小说的叙事手法。
2.把握主要情节,初步感知小说的叙事手法。通过分析故事情节和人物描写,概括人物形象。
3.探究人物变化的根源,把握小说的主题。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1918年5月,首次用笔名“鲁迅”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揭露人性的阴暗与旧礼教“吃人”的本质。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等。
作者简介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写作背景
1911年,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中国人民尤其是农民,境况日益恶化,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1919年12月,作者赴绍兴老家接母亲回北京,在那里耳闻目睹了离别多年的家乡破败的景象,农民生活陷入困境,人际关系冷漠、隔阂,于是以回乡见闻为题材,写下了这篇《故乡》。
1.小说:以塑造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
2.小说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
3.人物塑造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神态描写。
4.故事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5.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文体知识
萧索( ) 祭祀( ) 愕然( ) 嗤笑( ) 惘然( ) 恣睢( ) 猹 ( ) 五行( ) 弶 ( ) 鹁鸪( ) 潮汛( ) 颧骨( ) 髀间( ) 瑟索( ) 寒噤( ) 廿 ( ) 深黛( ) 折本( )
xiāo
sì
è
chī
wǎnɡ
zìsuī
chá
xínɡ
jiànɡ
shé
bì
jìn
bóɡū
quán
xùn
sè
niàn
dài
读准字音
词语理解
阴晦:阴沉、昏暗。
萧索:缺乏生机,不热闹。
伶仃:形容瘦弱或细长。
寒噤:因受冷或受惊而身体颤动。
惘然:心里好像失去了什么的样子。
隔膜:彼此思想感情不相通。
恣睢:放纵,放任。
整体感知
1.用一句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我”在故乡的所见所闻所感。
2.给文章划分层次,并概括段意。
第一部分(1-5):回故乡。描写了故乡的萧条景象和“我”见到故乡的复杂心情,并交代了“我”回故乡的目的。
第二部分(6—77):在故乡。写“我”回故乡的见闻与感受。
第三部分(78—88):离故乡。写“我”离开故乡时种种感触和矛盾心情。
3.作者在小说中都写了哪些人呢?本篇小说的主人公是谁?
写的人物有闰土、杨二嫂、母亲、水生、宏儿和“我”;
闰土就是小说的主人公。
4.用一个字表达故乡给“我”的印象。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
变。
景变了,闰土变了,杨二嫂变了,“我”变了。
合作探究
1.第1段中的“二千余里”和“二十余年”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我”与故乡的距离之远,分别的时间之久。侧面烘托出“我”对故乡的强烈思念之情。
2.此次回故乡“我”看到的故乡是怎样的?我的心情如何?
故乡萧条冷落、破败不堪、死气沉沉。
“我”的心情悲凉。
回故乡
3.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这一句中,为什么用“横 着”?用了“荒村”,为什么还要用“萧索”?把“活气”改为“生气”行不行?
“横着”是不整齐、不规则地放着的意思,有一种“被遗弃”的动感;“萧索”是形容 词,突岀了悲凉的气氛,“荒”字描绘出村落的凋蔽和沉寂,这里都是写“我”看到家乡的感觉。 一动一静,动静结合,写得具体而形象。这样的荒村,自然没有活泼的生活气息,有的只是死 气沉沉。“生气”指旺盛的生命力,用在这里不确切。
4.怎样理解“故乡本也如此,——虽然没有进步,也未必有如我所感的悲凉”?
眼前萧索的景象与“我”记忆中的故乡有很大的反差,本已看到故乡变坏,却又自我安慰,实则流露出一种忧愤之情。
在故乡
1.作者在文中主要塑造了哪些人物形象?
闰土、杨二嫂
2.少年闰土是怎样的形象?中年闰土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少年闰土是一个天真活泼、无忧无虑、勇敢可爱的农村小英雄的形象。
中年闰土是一个苍老贫困、麻木迟钝、勤劳质朴,痛苦挣扎,但不觉悟的农民形象。
刻画人物方法 变 化 20年前的闰土 20年后的闰土
外貌描写
十一二岁,紫色圆脸,头戴小毡帽,颈套银项圈,一双红活圆实的手。
身材增加一倍,灰黄的脸,很深的皱纹,眼睛周围肿得通红,头戴破毡帽,身穿极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提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
动作描写
手捏钢叉、捕鸟,活泼刚健,动作干脆利落。
显得迟钝麻木。
语言描写
说话脱口而出,有说不完的新鲜事。
说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喊我“老爷”,谦恭而又含糊。
3.文章是怎样刻画闰土的?读文章,填写下面表格。
对“我”的态度
对生活 的态度
人物 形象
只是不怕我,送“我”贝壳和鸟毛,告诉“我”很多稀奇事。对“我”友好热情。
对“我”恭恭敬敬,喊“我”为老爷,和“我”之间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天真活泼,无忧无虑,热爱生活。
悲哀、痛苦,生活压得他喘不过气来。把生活的希望寄托在神灵身上。
天真活泼,无忧无虑,热情、纯真、质朴、懂得许多知识,有智有勇的小英雄形象。
善良忠厚、勤劳朴实、迟钝麻木、迷信、封建等级观念森严的木偶人。
4.闰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表面原因: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深层原因:深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以及封建等级制度的毒害。
5.作者对闰土的态度是什么?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5.杨二嫂是怎样一个人?小说是从哪些方面描写她的?填写下表。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刻画人 物方法 变 化 20年前的杨二嫂 20年后的杨二嫂
外貌描写
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
豆腐西施,擦着白粉,颧骨没有这么高,嘴唇没有这么薄,年轻漂亮。
凸颧骨,薄嘴唇,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终日坐着
圆规一面愤愤地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拿着狗气杀飞也似的跑了;顺手牵羊,又偷又抢。
终日坐着,不怎么说话。
“不认识了么?我还抱过你咧”“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阿呀呀,你放了道台了……”“阿呀阿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
6.文章是怎样刻画杨二嫂的?试填写下面表格。
对“我”的态度
对生活的态度
人物形象
抱过“我” 。
对“我”说话尖酸刻薄。
虽靠姿色招揽顾,但终日坐着较为安分守己。
安分守己的豆腐西施
顺手牵羊偷“我”母亲的手套,搬弄事非,前天伊在灰堆里掏出十多个碗碟,定说是闰土埋着的,贼喊捉贼。
自私、尖刻、贪婪、势利,爱搬弄是非,爱唠叨,想方设法从“我”的搬家中捞点东西 ,泼悍庸俗的小市民的形象 。
通过肖像、语言、神态、动作的细节描写,表现了杨二嫂的自私尖刻、贪婪势利的性格。
7.作者塑造杨二嫂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以杨二嫂的自私、刻薄衬托闰土的善良、朴实。另一方面展示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隔膜。以杨二嫂的变化说明故乡日趋凋敝城镇市民日趋贫困。反映了农村经济衰败的普遍性和严重性。
8.联系上下文,揣摩下列语句的含义。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
这一段对于闰土的外貌和语言描写,突出地展现了闰土开始欢喜、继而犹豫、终究与“我”隔膜而称“我”为“老爷”的过程。这里的描写充满感情,既展现了闰土的心理活动,也间接写出了“我”的情感波动。
9.曾经亲密无间的一对小伙伴,现在却变得那样“隔膜”,让“我”感到“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这“可悲的厚障壁”是什么?你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我”所感到的与闰土之间“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就是人与人之间无法交流、理解,思想与感情互不相通。这种情况,不仅出现在“我”和闰土之间,也存在于“我”与故乡的其他人物(如杨二嫂),或故乡的人物彼此之间(如杨二嫂断定闰土是窃贼)。
这种隔膜是某种超越于个人的因素造成的,是整个社会现实导致的结果。旧中国的社会现实,使得人与人之间存在着社会身份的巨大差异,各自困在与自己的社会身份相适应的狭小的生活之中,无论是思想还是感情都无法突破束缚,从而在彼此之间造就了一层层阻隔人们心意相通、哀乐与共的“厚障壁”。
1.“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这是为什么?
因为“我”对故乡的现实(即人与事)感到失望,故乡没有给“我”留下好印象。
2.“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中的“高墙”指什么?
“高墙”是比喻。指封建思想,等级观念毒害下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冷淡隔膜。因“我”对故乡的期望与故乡的现实相去甚远,因“我”与故乡的人们有较深的隔膜,所以“我”的四面好像竖起了高墙。此句充满哲理,极好地深化了主题。
离故乡
3.揣摩下列语句的含义。
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
这段话揭示了“我”对故乡的失望和悲哀之情。本来在“我”心目中,故乡是非常美好的。但是这次回乡的见闻却使之前的印象破灭了。故乡人与人之间、“我”与故乡人之间,充满隔膜,所以才会“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而少年时期活泼可爱的小伙伴闰土更是变成了另外一个“辛苦麻木”的人,浑浑噩噩地活着。“我”对故乡人的生活现状和命运感到痛苦和悲哀。
4.如何理解这句话?
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
这里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否定了三种生活状态:
①像“我”那样异地谋生,四处奔波,生活不安定;
②像闰土那样在生活的重压下贫困艰辛,精神萎靡麻木;
③像杨二嫂那样生活每况愈下,变得尖刻自私,泼辣势利。
这句话表达了“我”对新的美好的生活的希望。
5.“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想到希望“我”为什么“忽然害怕起来了”?
因为鲁迅当时还不是阶级论者,对于美好的希望、新的生活究竟是什么,还说不清楚;希望什么时候能实现,中间要经历多少斗争和流血牺牲,也说不清楚;所以想到希望,“我”便“忽然害怕起来了”。
6.结尾再次出现海边奇异的图画,有何用意?
结尾再现了记忆中的美丽画面,这是“我”的美好希望的象征,也是对新生活的想象、憧憬。
7.联系上下文,揣摩“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一句的含义。
“走”是行动的象征。“我”通过回乡的经历,认识到要追求新的生活,仅仅具有美好的意愿、崇高的理想是不够的,需要创造新的社会现实,需要无所畏惧地行动。“走的人多了”,更表明作者认识到,要打破旧社会、创造新社会,仅靠个别的少数人也是不够的,需要许许多多人共同的努力。
深入探究
1.用一两个词语概括不同时期故乡的特点。
回忆的故乡(过去)美丽
现实的故乡(现在)破败
理想的故乡(未来)美好
2.小说塑造主要人物“闰土”和次要人物“杨二嫂”有何作用?
充分揭示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也披露了封建等级制度和等级观念的毒害是使旧中国农村经济日趋破产、广大农民生活日趋贫困、纯真人性扭曲的总根源。
3.这篇小说写故乡,主要是写故乡的变化。通读课文,梳理这些变化,并用一张示意图表示出来。
故乡的环境
“我”的美丽故乡
“没有一些活气”
故乡的人物:闰土
小英雄
“辛苦麻木”
故乡的人物:杨二嫂
“豆腐西施”
“圆规”
4.画出文中描写环境的语句,体会作者以此营造的氛围,说说这些描写对表达主题所起的作用。
①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萧索、凄凉(冷涩、阴沉、死寂)
反映了“故乡”所代表的旧中国的状况——令人压抑,缺乏生机、活力与希望,烘托“我”悲凉的心情,为全篇奠定黯淡的基调。
②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充满画意,形象的色彩极为鲜明而又纯净生机勃勃,由此衬托出少年闰土“小英雄”的形象,也写出了“我”对于故乡的美好印象。
③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美丽,充满生机是“我”的美好希望的象征,表达了“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想象、憧憬。
5.归纳文中“我”的形象。
文中的“我”,一方面是启蒙者,是故乡的批判者;另一 方面,小说也写出了这个人物的弱点,他面对故乡,只看到一片 死寂,看到普通人精神的麻木,但无法从这个社会内部找到变革 的因素,因而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一种孤立的状态。他自己也在精神上承受着这种孤立带来的巨大痛苦,同时产生失落、动摇、幻灭的情绪。小说对于启蒙者的这种困境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6.本文表达了“我”对故乡怎样的感情
并不留恋,有点厌恶、悲哀,但也充满希望。
对比 作用
现实中故乡萧索衰败的景象
回忆中故乡美丽的景色
揭示旧中国农村经济日益衰败的趋势
少年闰土
中年闰土
揭示农民命运的日益悲惨
少年闰土与“我”的友谊
中年闰土与“我”的隔膜
揭示封建等级观念对人民的毒害
从前的杨二嫂
现在的杨二嫂
反映了黑暗社会对人性的扭曲
二十年后的杨二嫂
中年闰土
反映黑暗社会对人民的多重压迫
中年闰土与“我”的隔膜
水生与宏儿的亲密
反映作者对未来生活的希望
7.本文多处运用了对比,试找出来并概括其作用。
品味语言
1.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辛苦展转,像“我”那样异地谋生,到处奔波,生活不安定。
辛苦麻木,像闰土那样在社会的重压下贫困艰辛,精神麻木。
辛苦恣睢,像杨二嫂那样生活每况愈下而自私、尖刻、贪婪。
全句表达了作者希望“应该有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2.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
儿时对故乡的美好记忆已被残酷的生活现实打得粉碎。闰土的辛苦麻木,杨二嫂的贪婪市侩,人与人之间的隔膜,永别故土、漂泊异乡的孤苦,使“我”陷入“非常气闷”又“非常的悲哀”的心境之中。“我”相信故乡会好的,但总觉得美好的未来很渺茫,以至于眼前曾有的影像都模糊起来了。
写作特色
1.在对比中刻画人物,表现主题,突出人物命运的悲剧色彩。
萧索、破败的荒村与海边沙地“神异”的图画,构成景色的对比;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豆腐西施”与“圆规”,构成人物昔与今的对比。在人物的对比中,又有着诸多层次的对比。各方面的对比,把旧中国农村日趋贫困、人与人之间日趋冷漠的主题思想揭示得更深、更广。
2.外貌描写和语言描写相结合。
对少年闰土的外貌描写和语言描写,勾勒出一个健康、活泼的农村少年形象;而对中年闰土的外貌描写和语言描写,则展现出一个受尽折磨和压榨的旧中国农民的形象;对杨二嫂素描式的勾勒及对其势利、尖刻、咄咄逼人的语言描写,形象地刻画出一个泼辣粗俗、尖酸刻薄的城镇小市民的形象。
3.景物描写,烘托人物。
文章开头的景物描写,反映出农村的衰败和“我”悲凉的心情;作为少年闰土活动背景的“神异”图画,创造了明朗、愉快的气氛,烘托出“我”对闰土的喜爱和对少年生活的怀念;离开故乡时的景物描写,创造了静谧的气氛,形成情景交融的深远意境。
小说以“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描绘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的衰败景象,揭示了广大农民生活痛苦的社会根源,表达了作者要打破人与人之间存在的隔膜、建立纯真的人际关系,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文章主旨
板书设计
故 乡
回故乡:萧条景况 悲凉心情
在故乡
离故乡:打破隔膜 探求新路
老屋冷寂 母亲凄凉
少年闰土 活泼可爱
豆腐西施 尖酸刻薄
中年闰土 愚昧麻木
改造旧社会
创造新生活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