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回延安》课件(共4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回延安》课件(共4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25 23:06: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4张PPT)
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
2 回延安
1.了解“信天游”这种民歌形式,体会本诗歌的艺术特色。(重点)
2.把握诗歌的感情线索,学习综合运用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和比兴手法。(难点)
3.体会诗人对革命圣地延安的深情以及对革命事业和人民的热爱之情,培养爱国情操。(素养)
学习目标
新课导入
延安掠影
延安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据地,是中国抗日战争的总后方,在物资极其短缺的情况下,广大军民开展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大生产运动,为夺取革命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延安是毛泽东思想从形成、发展到成熟的圣地。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就是在延安实现的。
贺敬之,现代著名诗人和剧作家。山东枣庄市峄县人(今山东台儿庄)。16岁到延安,入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1945年和丁毅执笔集体创作新歌剧《白毛女》,获1951年斯大林文学奖。1956年用陕北“信天游”形式创作了诗歌《回延安》。主要作品有诗集《并没有冬天》《朝阳花开》《放歌集》等。
作者简介
信天游
陕北民歌中一种特别的体裁,最能代表陕北民歌的风韵和特色。其节奏自由明快,纯朴大方。句式结构随情随意非常特别。规定每节两句,两句一韵,下一节可换韵,亦可不换。短歌可能只有一节,长的可接连数十节乃至成百上千节。陕北信天游艺术手法上多用起兴、比喻。
拓展延伸
盏( ) 登时( )
糜子( ) 油馍( )
脑畔( ) 眼眶( )
zhǎn
méi
pàn
dēng

kuàng
字词学习
méi
糜子

糜烂


羊肚

肚子


店铺

铺路

多音字

méi
糜子


风靡全球


油馍


漠视


模型
形近字
一回又一回。陕北方言里量词的构成方式往往用叠字,表示数量多。
【心窝】
【几回回】
【登时】
【脑畔上】
【天南海北】
本文指人体上心脏所在的地方。
立刻。
文中指窑洞的顶上。
形容距离遥远,也指相距遥远的不同地方;形容(说话)漫无边际。
词语解释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朗读指导:(1)要注意两句一韵的特点,读出韵味,每小节停顿适当。
(2)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速度较快,以突出心中的激动。
第二部分,适当减慢,突出怀念和感激之情。
第三部分,注意节奏的轻快,突出亲切和热烈。
整体感知
第四部分,注意用明朗的色彩,突出喜悦、赞美之情。
第五部分,注意朗读时加强力量,以歌颂的语调将激情集中、强烈地表达出来,音量要适中。
(3)既要注意每一部分的特色,又要注意整体上的联系和内容上的对照、比较,在朗读时体现出诗歌内容的层次和感情的层次。
朗读第一部分:
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
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
无法控制内心的激动
手抓黄土/我不放,
紧紧儿贴在/心窝上。
对母亲延安的眷恋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
双手搂定/宝塔山。
品析课文
动作描写
夸张
宝塔山,建于唐代,古称丰林山,宋代以后称嘉岭山。高44米,共九层,登上塔顶,全城风貌可尽收眼底。是中国革命圣地延安的重要标志和象征。
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
红旗飘飘/把手招。
夙愿已偿
白羊肚/手巾/红腰带,
亲人们/迎过/延河来。
欢迎场面的热烈
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
一头/扑在/亲人怀……
千声万声/呼唤你,
——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拟 人
夸张
直抒胸臆
动作描写
朗读第二部分:
……二十里铺/送过/柳林铺迎,
分别十年/又回家中。
比兴手法
树梢/树枝/树根根,
亲山/亲水/有亲人。
养育之恩
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
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追忆当年在延安的生活情景
手把手儿/教会了我,
母亲打发我们/过黄河。
火热的战斗和学习的生活
革命的道路/千万里,
天南海北/想着你……
对母亲延安的怀念和感激
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
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党的培育之恩
朗读第三部分:
米酒/油馍/木炭火,
团团围定/炕上坐。
选择有陕北地方特色的事物,渲染气氛
满窑里围得/不透风,
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
老爷爷进门/气喘得紧:
“我/梦见鸡毛信来——可真见亲人……”
典型场面
语言描写
“保卫延安/你们/费了心,
白头发/添了/几根根。”
亲人欢聚的热烈场面
团支书/又领进社主任,
当年的放羊娃/如今/长成人。
欢聚一堂,共叙新旧岁月
亲人/见了/亲人面,
欢喜的眼泪/眼眶里转。
白生生的窗纸/红窗花,
娃娃们争抢来/把手拉。
语言描写
典型人物
十年来/革命/大发展,
说不尽/这/三千六百天……
比喻、夸张
滔滔不绝、唾沫横飞的热烈
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
长江/大河/起浪花。
朗读第四部分:
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
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
夸张
头顶着蓝天/大明镜,
延安城照在/我心中:
比喻
表明变化之大,看也看不过来
承上两句,从镜中看延安,一览无遗
对照过去/我认不出了你,
母亲延安/换新衣。
一盏盏电灯/亮又明,
一排排绿树/迎春风……
一条条街道/宽又平,
一座座楼房/披彩虹;
排比
拟人
比喻
选取典型事物表现延安新貌
朗读第五部分:
杨家岭的红旗啊/高高地飘,
革命万里/起高潮!
从延安向全国扩展的大好的革命形势
宝塔山下/留脚印,
毛主席登上了/天安门!
杨家岭革命旧址
回顾延安历史,延安人民前赴后继,似滚滚延河水不断向前
枣园的灯光/照人心,
延河滚滚/喊“前进”!
赤卫军,青年团,红领巾,
走着咱英雄/几辈辈人……
社会主义路上/大踏步走,
光荣的延河/还要/在前头!
夸张的手法,再次抒发了对延安母亲的眷恋之情
身长翅膀吧/脚生云,
再回延安/看母亲!
诗歌结构层次:
一、诗人阔别10年后重回延安母亲的怀抱,与亲人相见时的兴奋和喜悦之情。
二、追忆当年在延安的战斗生活,表现了诗人与延安母亲的血肉关系。
三、诗人描绘了与亲人见面团聚的场面,表达了相互间深厚的情谊。
四、描绘延安新貌,赞美十年来党领导下延安的巨大变化。
五、歌颂延安的光辉历史,也展望了美好的明天。
1.比兴手法
如“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第一句是以“比”开头的,用羊羔吃奶比喻第二句战士的成长,目的是要说明延安母亲对延安儿女的养育之恩,同时也写出了延安儿女对延安母亲的眷恋之情。
写法探究
2.多种修辞手法
(1)“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
运用夸张的修辞,极言亲人重逢说话之多,表达出诗人热爱延安、热爱延安亲人的思想感情。
(2)“对照过去我认不出了你,母亲延安换新衣”
拟人:形象生动,增强表达效果。
(3)如“——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运用拟人的修辞,抒发了回到延安时无限欢喜的感情, 也揭示了“我”和延安的关系。
(4)如“一条条街道宽又平……一排排绿树迎春风……!”
运用排比的修辞,有气势,显示延安的繁华。
(5)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运用借代的修辞,“糜子和谷”借指当时的延安大生产运动。“红旗”指正确的政治方。
“书”指学习马列、毛泽东著作。
3.注重炼字,选用恰当的动词
全诗开头第一部分中选用了一连串的动词:“抓” “贴”“搂”“扑”,生动、形象、传神地写出了诗人踏上延安土地时的激动以及与亲人重逢时的喜悦。
4.鲜明的地方色彩
诗的内容与形式达到了和谐统一
枣园、窑洞、宝塔山
带有延安的色彩
“信天游”的形式
陕北民歌
“莫要”“登时”“几回回”
陕北方言
全诗以“回延安”的过程为线索,写出阔别十年重回母亲延安的怀抱,以及与亲人相见的喜悦,表现了作者思念母亲延安的一片赤子之心,抒发了对母亲延安的眷恋之情。
课堂小结
回 延 安
回延安——抒写久别之情——激动满心怀
忆延安——追忆战斗生活——圣地养育我
话延安——描绘相聚场景——欢聚话今昔
看延安——记录崭新面貌——旧貌换新颜
祝延安——展望美好未来——圣地大贡献
赞美
热爱
延安
赞美
热爱
祖国
结构梳理
延安精神是: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精神;
默默无闻、勇挑重担的“骆驼精神”......
延安是历史的教科书,有关中国革命运动的问题在这里都有它的章节,有着极为详尽的阐释和说明。革命选择了延安,延安孕育了革命,哺育了伟大的“延安精神”。
拓展延伸
当代价值:
胸怀天下 坚定方向
脚踏实地 知难而进
自强不息 谦虚谨慎
坚持实事求是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