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再塑生命的人》(课件)(共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0《再塑生命的人》(课件)(共2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25 19:39: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海伦·凯勒
再塑生命的人
导入
同学们,世界是美丽的,我们可以感觉到阳光的色彩斑斓,花儿的婀娜多姿,鸟鸣的婉转动人。但还有一种人,他们生活在没有色彩,没有声音的世界里,对于他们来说,能生存下来已需要足够的勇气,而要出类拔萃,有所成就,那简直就是一个奇迹。今天,我们便来共同见证一个奇迹的诞生,让我们一起走进海伦·凯勒的心灵世界。
学习目标
1.继续学习默读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感悟莎莉文老师这一形象;
2.品味关键语句,体会文中细腻的心理描写;学习用侧面描写表现人物形象的方法;
3.体会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敬爱和感激之情,学习作者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
提问预习
读一读
捡 感慨 搓捻
绽开 争执 惭愧
悔恨 激荡 奥秘
拼凑 企盼
jiǎn
gǎn kǎi
cuō niǎn
zhàn kāi
zhēng zhí
cán kuì
huǐ hèn
jī dàng
ào mì
pīn còu
qǐ pàn
提问预习
读一读
油然而生 截然不同
疲倦不堪 小心翼翼
不求甚解 混为一谈
恍然大悟 花团锦簇
美不胜收
yóu rán ér sheng
jié rán bù tóng
pí juàn bù kān
xiǎo xīn yì yì
bù qiú shèn jiě
hùn wéi yī tán
huǎng rán dà wù
huā tuán jǐn cù
měi bù shèng shōu
提问预习
理解 词语
截然不同
疲倦不堪
小心翼翼
不求甚解
混为一谈
截然:很分明地、断然分开的样子。形容两种事物没有一点共同之处。
疲惫,形容极度疲乏;不堪:不能忍受。形容非常疲乏,过度劳累。
翼翼:严肃谨慎。本是严肃恭敬的意思。现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
甚:很,极。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现多含贬义,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是同样的事物。
提问预习
理解 词语
恍然大悟
油然而生
花团锦簇
美不胜收
恍然:忽然醒悟的样子;悟:心里明白。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或顿时醒悟过来。
很自然的产生。
锦:有文彩的丝织品;簇:丛聚。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景象。
胜:尽,完。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
活动一 填一填
课堂活动
1.读标题“再塑生命的人”,请说一说你对“再塑”的理解,你能猜猜课文会写哪些内容吗?
再塑生命的人
再塑
“再塑”,表示生命被再次塑造,这就意味着,生命状态有塑造前和塑造后两种情况,课文内容也许会写这两种生命状态的不同表现。
2.默读课文,边读边做批注,同时思考并完成标题扩写:
(人物特点)(谁)历经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再塑(人物境况)(谁)的生命(使人物发生了什么样的改变)。
扩写格式:
活动二 画一画
1.勾画关键词句,整理海伦·凯勒的生命被再塑前后的不同表现,完成下表:
再塑生命前 再塑生命后
关键词
关键句
愤怒
苦恼
疲倦
紧张
小心翼翼
怦怦直跳
唯恐
自豪
恍然大悟
好奇的眼光
悔恨莫及
花团锦簇
幸福
欲望
企盼
我实在有些不耐烦了,抓起新布娃娃……
发这种脾气,我既不惭愧……
我并不知道这就是在写字……
想起刚才的所作所为,我悔恨莫及
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
井房的经历使我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
补充资料
★海伦·凯勒,19世纪 美国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她19个月就因病致哑,失聪失明。在安妮·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她曾经就读哈佛大学,掌握了英、法、德等五国语言,完成了十四部著作。并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机构。
★她热爱生活,会骑马、滑雪、下棋!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十大
英雄偶像,荣获“总统自由勋章”等奖项。主要著作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老师》、《我的生活》等。
结识作者
4.对于这样一位再塑自己生命的老师,海伦·凯勒是如何评价的?请从文中勾画能够评价老师、呼应标题和主旨的句子,然后连成一段话,表达作者对老师的感恩之情。
试想,如果没有莎莉文老师,她的命运又会怎样?生命中遇到这样一位老师,让她得到了重生!
啊!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13段)
老师安妮·莎莉文来到我家的这一天,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回想此前和此后截然不同的生活,我不能不感慨万分。(1段)
恰恰在此时,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4段)
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安妮·莎莉文老师。(5段)
(她教我分清了“杯”和“水”,)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11段)
小结
文章不但在开头和结尾呼应标题,点明中心,在文章中间,叙事后或过渡段中也多次抒情、议论,不但使主旨更加突出,也表达了作者对老师深深的感激之情。这些都是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
活动三:赏析人物形象
1.跳读课文,圈点勾画出写莎莉文老师行为的部分,探究莎莉文老师具有怎样高超的教育艺术。
莎莉文老师“拉起我的手,在手掌上慢慢地拼写‘doll’这个词”。
先送布娃娃,通过触感让海伦·凯勒对学习的词有直观 感性认识,旺财 通过手指游戏激发海伦·凯蔓学习的兴趣,避免了机械传授,可见其教育艺术的高超。
她没有办法,只好暂时丢开这个问题,重新练习布娃娃“doll”这个词……莎莉文小姐把可怜的布娃娃的碎布扫到炉子边,然后把我的帽子递给我……
面对小海伦的情绪波动,老师没有直接否定,甚至批评教育,而是选择了转移小海伦注意力,让小海伦从消极情绪中走出来 ,进入到另一个能产生愉悦情绪的情境中。她的宽容、悦纳、耐心、细致都源于她内心对小海伦深沉隽永的爱,她是一位可敬的老师。她在潜移默化中让海伦明白爱的意义。
她没有办法,只好暂时丢开这个问题,重新练习布娃娃“doll”这个词……莎莉文小姐把可怜的布娃娃的碎布扫到炉子边,然后把我的帽子递给我……
莎莉文老师教海伦认识“水”的过程不顺利,带海伦到井房散步,让她把一只手放在喷水口下面,感受水在手上流过,在她的另一只手上由慢到快地一遍遍拼写“water”,使她领悟到“水”这个词指的就是流过手上的凉凉的东西,让海伦认识了水。
身体与精神参与的学习才是完整的学习。莎莉文老师在小海伦遇到学习障碍情绪低落暴躁的时候,迁移注意力并积极寻找突破,教学过程中注重小海伦学习的身体感知,产生了非凡的教育效果。
莎莉文老师是一个充满爱心,有耐心,讲究教育方法,因势利导、循循善诱的出色的教育家。
沙莉文老师是一个怎样的老师?具体可以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出来。
2.你觉得再塑生命除了具备高超的教育艺术,还需要哪些要素?请结合课文分析。

自身努力
3.默读课文,画出表现海伦心路历程的句子,并体味海伦的心理。
海伦对即将发生的事的期待心理。
我安静地走到门口,站在台阶上等待着。
形象地展示了坠入黑暗而沉寂的世界的海伦的敏感、不安、恐惧。
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航行过,在雾中神情紧张地驾驶着一条大船,小心翼翼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你的心怦怦直跳,唯恐意外发生。
表现出海伦经过努力后学会拼写单词“doll”时的自豪与激动。
我自豪极了,高兴得脸都涨红了。
海伦学习遇到障碍时的急躁愤怒。
我实在有些不耐烦了,抓起新布娃娃就往地上摔,把它摔碎了,心中觉得特别痛快。
这是“我”终于理解了“水”的意思,唤醒了认识世间万物的愿望后的心理活动,形象地写出了海伦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后的喜悦心情。
我独自躺在床上,心中充满了喜悦,企盼着新的一天快些来到。啊!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
期待
恐惧
自豪
急躁愤怒
喜悦
4.概括说说海伦是一个怎样的人。
好学
聪明
坚毅
感情丰富
强烈求知欲
活动四:赏析写法。
1.课文文笔优美,充满诗情画意。请结合具体语句进行赏析。
2.总结本文写作特点。
写作特点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本文突破了“写老师以老师为主”的惯例,用了大量的笔墨来描写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写自己的种种感受,写自己思想感情的变化等。其目的都是为了从侧面突出老师对自己的巨大影响。
01
善于运用景物描写来烘托人物心情。
02
文笔优美,感情真挚。
诗一般优美的语言,让读者在充满着诗情画意的语言中不仅获得美的享受,而且还能够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敬爱和感激之情。
03
结束语
马克·吐温说:“19世纪出了两个杰出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海伦成为一个不平凡的人,既与莎莉文老师的教育密不可分,也是海伦主观努力的结果。我们要从老师身上学习其爱心,从海伦身上学习她好学自强、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以及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的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