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古诗三首 课件+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17 古诗三首 课件+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03 16:06:19

文档简介

(共47张PPT)
17 古诗三首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
新知导入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第1课时
新知导入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今安徽东梁山与西梁山的合称。东梁山在今芜湖市,西梁山在今马鞍山市,两山隔江相对,像天然的门户。
新知讲解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主要作品有《蜀道难》《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等。
李白25岁时第一次离开自己的家乡前去洞庭湖游览,接着又兴致勃勃地乘船沿着长江顺流而下,看到了长江两岸的风景,
被眼前雄奇秀美的景色吸引
住了,于是写下了一首流传
千古的诗——《望天门山》。
新知讲解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新知讲解





duàn
chǔ
zhì
ɡū
fān
新知讲解
再读诗歌,想象画面,理解诗句。
天门中断①楚江②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浩荡的长江把天门山从中劈开,一分为二,东流而去的长江水经过天门山时形成回旋的水流。
②楚江:长江中下游部分河段在古代流经楚地,所以叫楚江。
①中断:从中间断开。
新知讲解
天门山是什么样子的呢?水又是什么样子的?
高大雄伟,陡峭险峻
碧绿清澈
新知讲解
诗中的“断”和“开”让你联想到怎样的景象?
这一句诗让人联想到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由于长江怒涛的冲击,“天门”才从中间断开而成为东西两山。借山势写出了水的汹涌浩荡。
天门中断楚江开


新知讲解
天门中断楚江开
第二句诗中的“回”字有什么作用?
一个“回”字,把江水翻滚抛掷、变化无穷的状态全表现出来了,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
碧水东流至此回

新知讲解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①,
孤②帆一片日边来。
②孤:单独、一个。
①出:突出,出现。
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一叶孤舟从日边而来。
新知讲解
思考:两岸的青山怎么“出”?
这里的“出”字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有了动态美,不但逼真地表现了舟行途中天门山特有的姿态,而且寓含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两岸青山相对出

当你坐车或骑车行驶在路上的时候,路前方的景物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新知讲解
两岸青山相对出
诗的三、四两句有什么联系?
这两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上句写远望天门山所见的雄姿,下句点明“望”的立脚点是“日边来”的“孤帆”。描绘出了孤帆乘风破浪,越来越靠近天门山的情景。
新知讲解
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
楚江开
碧水东流
至此回
山水相映
青山
相对出
孤帆
日边来
以动写静
孤帆乘风破浪
长江灵秀浩荡
板书设计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 苏轼
饮:饮酒。
新知讲解
诗意:晴天,西湖波光闪动正显得美;下雨时,青山笼罩在烟雨之中,迷茫的景色也显得非常奇妙。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方:正。
空蒙:迷茫缥缈的样子。
亦:也。
新知讲解
水光潋滟晴方好,
“晴方好”写出了晴天时西湖的明朗之美,与下面的“雨亦奇”对应,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的赞美之情。
新知讲解




山色空蒙雨亦奇。
“空蒙”“奇”写出了雨天西湖的迷蒙之美,表达了诗人对西湖景色的赞美之情,同时反映出作者开阔的胸襟与达观自适的性情。
新知讲解
晴天的西湖
雨天的西湖
诗人告诉我们晴天和雨天的西湖分别是什么样子的?
晴天:水光潋滟
雨天:山色空蒙
新知讲解
诗意:想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无论是淡妆还是浓妆总是很合适。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总相宜:总是很合适。
新知讲解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比 喻
“淡妆浓抹”四个字两个状态,表现了西湖无论怎么看都是美。
新知讲解
湖光山色







晴雨皆美
浓淡俱佳
晴方好
雨亦奇
借景抒情
比西子
总相宜
淡妆浓抹
比喻贴切
板书设计
望洞庭
唐 刘禹锡
新知讲解
诗意:秋夜,洞庭湖的波光和月色交相辉映,融为一体。因为没有风,湖面平静得像一面未经打磨的镜子。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和:指波光和月色融为一体。
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磨成。这里是说水面无风,波平如镜。
新知讲解
湖光秋月两相和,
“两相和” 形象地描绘出水光与秋月交相辉映,一派和谐、宁静的画面。
新知讲解
潭面无风镜未磨。
“镜未磨” 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把平静的湖面比作未经打磨的镜子,贴切地表现了洞庭湖的美。
新知讲解
诗意:远远地望着洞庭青翠的山水,如同白银盘里放着一只青螺。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遥望:远远地望。
青螺:青绿色的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新知讲解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君山比作青螺,贴切地表现了洞庭湖的美。
新知讲解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独坐敬亭山》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新知讲解
描写景物时写出独特的体验和感受
学方法:写景文章,不仅要写出景物的特点,而且要写出作者独特的体验和感受。例如,刘禹锡在《望洞庭》中,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君山比作青螺,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
写法借鉴
新知讲解
记方法:1.认真观察,用心感受。
2.抓住特点,大胆联想。
3.联系生活实际,巧妙表达。
用方法:描写一处景物,并把自己独特的体验和受写下来吧!
新知讲解
洞庭秋色



想象非凡
意境优美
湖月 相和潭面 如镜
和谐宁静
山水 青翠
君山 青螺
洞庭山水
山水相衬
板书设计
欲把西湖比西子, 。
遥望洞庭山水翠, 。
淡妆浓抹总相宜
白银盘里一青螺
一、把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课堂练习
二、把相关的诗句写下来。
1.在春天的西湖边漫步,你会不由自主地赞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看到湖面的风光和月色相映衬,你会想到:
___________________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湖光秋月两相和。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远远望去,洞庭湖如同白银盘,盛放着像青螺一样的君山。
三、用自己的语言把“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改成比喻句。
作业布置
读一读苏轼和李白描写祖国山水的其他作品。
你有喜欢的某一处风景吗?请你以小短文的形式展示一下。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