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第十三章 轴对称 习题课件(10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第十三章 轴对称 习题课件(10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9-26 08:27:57

文档简介

(共7张PPT)
第十三章 轴对称
第24课时 等腰三角形(二)
1.(20分)以下列各组数据为边长,可以构成等腰三角形的是( )
A.2,3,4 B.5,5,10
C.2,2,1 D.1,2,3
C
2.(20分)如图K13-24-1,已知△ABC,点D在AC上,连接BD,∠ABD=2∠DBC,∠ADB=2∠C,∠DBC=∠A,则图中共有等腰三角形(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D
3.(20分)如图K13-24-2,在△ABC中,点D,E分别在边AC,AB上,BD与CE交于点O,给出下列四个条件:①∠EBO=∠DCO;②BE=CD;③OB=OC;④OE=OD.从上述四个条件中,选取两个条件,不能判定△ABC是等腰三角形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D
4.(20分)如图K13-24-3,D为△ABC的边BC延长线上一点,∠ABC和∠ACD的角平分线交于点O,过点O作BC的平行线,分别交AB,AC于点E,F,若BE=5,CF=3,则EF=________.
2
5.(20分)如图K13-24-4,AB=DC,BD=CA.求证:△AED是等腰
三角形.
证明:∵AB=DC,BD=CA,AD=DA,
∴△ABD≌△DCA(SSS).
∴∠ADB=∠DAC.
∴AE=DE.
∴△AED是等腰三角形.
谢 谢(共6张PPT)
第十三章 轴对称
第27课时 课题学习 最短路径问题
1.(20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两点A,B,要在y轴上找一点C,使它到两点的距离之和最小,现有四种方案,其中正确的是( )
D
2.(20分)如图K13-27-1,在等边三角形ABC中,边BC的高AD=4,P是高AD上的一个动点,E是边AC的中点,在点P运动的过程中,存在PE+PC的最小值,则这个最小值是( )
A.4
B.5
C.6
D.8
A
3.(20分)如图K13-27-2,点A,B在直线l的同侧,AB=4 cm,点C是点B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AC交直线l于点D,AC=7 cm,则△ABD的周长为________cm.
11
4.(40分)如图K13-27-3,草原上两个居民点A,B在河流l的同侧,一汽车从A出发到B,途中需要到河边扎营休息.汽车在哪一点扎营休息,可使行驶的路程最短?在图上画出该点.
解:如答图K13-27-1,点C即为所求.
谢 谢
C9
009
A
P
E
B
C
D
图K13-27-1
A
B
D
C
图K13-27-2
e
B

图K13-27-3
A
B
A
答图K13-27-1(共7张PPT)
第十三章 轴对称
第26课时 等边三角形(二)
1.(20分)在Rt△ABC中,CD是斜边AB上的高,∠B=30°,AD=2 cm,则AC的长是( )
A.2 cm B.4 cm C.6 cm D.8 cm
B
2.(20分)如图K13-26-1,在△ABC中,∠C=90°,∠B=30°,AD平分∠CAB交BC于点D,E为AB上一点,连接DE,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CAD=30° B.AD=BD
C.BD=2CD D.CD=ED
D
3.(20分)如图K13-26-2,在△ABC中,∠C=60°,AD是BC边上的高,E为AD的中点,连接BE并延长交AC于点F.若∠AFB=90°,EF=2,则BF的长为( )
A.4 B.6
C.8 D.10
D
4.(40分)如图K13-26-3,在△ABC中,AB=AC,∠BAC=120°,D为BC的中点,DE⊥AC于点E,AE=8,求CE的长.

谢 谢
C9
009
A
E
D
B
图K13-26-1
A
E
F
B
D
C
图K13-26-2
解:如答图K1326-1,连接AD
AB=AC,∠BAC=120°,D为BC的中点
。AD⊥BC,AD平分
BAC,
∠B=∠C=30
ADE
DAC=
在Rt△ADE中
AE=8,∠ADP
D=2AE=16.
在Rt△ADC中,AD=16,∠C=30
.AC=2AD=32.
。°.CE=AC-AE=32-8=24.(共6张PPT)
第十三章 轴对称
第20课时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二)
1.(25分)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距离相等的点是( )
A.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B.三条中线的交点
C.三条高的交点
D.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D
2.(25分)如图K13-20-1,点E,F,G,Q,H在一条直线上,且EF=GH,我们知道按如图所作的直线l为线段FG的垂直平分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l是线段EH的垂直平分线
B.l是线段EQ的垂直平分线
C.l是线段FH的垂直平分线
D.EH是l的垂直平分线
A
3.(25分)在联欢晚会上,有A,B,C三名同学站在一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位置上,他们在玩抢凳子游戏,要求在他们中间放一个木凳,谁先抢到凳子谁获胜,为使游戏公平,则凳子应放的最适当的位置在△ABC的( )
A.三边中线的交点 B.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C.三边上高的交点 D.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D
4.(25分)以下尺规作图中,点D为线段BC边上一点,一定能得到线段AD=BD的是( )
D
谢 谢
C9
009
E
F
G QH

图K13-20-1
B
B
C
B
D
B
A
B
D(共6张PPT)
第十三章 轴对称
第19课时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一)
1.(20分)如图K13-19-1,已知直线PC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若∠APC=50°,则∠B=( )
A.40° B.50°
C.55° D.60°
A
2.(20分)如图K13-19-2,P是△ABC内的一点,若PB=PC,则( )
A.点P在∠ABC的平分线上
B.点P在∠ACB的平分线上
C.点P在边AB的垂直平分线上
D.点P在边BC的垂直平分线上
D
3.(20分)如图K13-19-3,在△ABC中,BC=8,AB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点D,AC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点E,则△ADE的周长等于________.
8
4.(40分)如图K13-19-4,在△ABC中,∠ACB=90°,BE平分∠ABC,交AC于点E,DE垂直平分AB于点D.求证:BE+DE=AC.
证明:∵∠ACB=90°,
∴AC⊥BC.
∵ED⊥AB,BE平分∠ABC,
∴CE=DE.
∵DE垂直平分AB,
∴AE=BE.
∴BE+DE=AE+CE=AC.
谢 谢
C9
009
P
A
C
B
图K13-19-1
C
P
A
B
图K13-19-2
C
E
A
B
D
图K13-19-4(共6张PPT)
第十三章 轴对称
第18课时 轴对称
1.(20分)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D
2.(20分)下列图形中,△A′B′C′与△ABC成轴对称的是( )
B
3.(20分)如图K13-18-1,直线MN是四边形AMBN的对称轴,P是直线MN上的点,下列判断不一定正确的是( )
A.AM=BM
B.AP=BN
C.∠MAP=∠MBP
D.∠ANM=∠BNM
B
4.(40分) 如图K13-18-2,△ABC和△A′B′C′关于直线l对称,求∠B′的度数及AB,A′C′,BC的长度.
解:∵△ABC与△A′B′C′关于直线l对称,
∴△ABC≌△A′B′C′.
∴∠B′=∠B=125°,AB=A′B′=20 cm,A′C′=AC=30 cm,BC=B′C′=21 cm.
谢 谢
C9
009
B
B
B
B'
B
B
B'
A
A
A
B
A
B
D
A
B
图K13-18-1
A'
20 cm
30cm
6125
B'
21 cm
C
C'
图K13-18-2(共7张PPT)
第十三章 轴对称
第23课时 等腰三角形(一)
1.(20分)在等腰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50°,它的一条腰上的高与底边的夹角是( )
A.25° B.25°或40°
C.25°或 35° D.40°
B
2.(10分)如图K13-23-1,在△ABC中,AB=AC,D是BC的中点,下列结论不一定正确的是( )
A.∠B=∠C B.AB=2BD
C.∠1=∠2 D.AD⊥BC
B
3.(20分)如图K13-23-2,已知OA=OB=OC,BC∥AO,若∠A=36°,则∠B等于( )
A.54° B.60°
C.72° D.76°
C
4.(20分)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BD平分∠ABC交AC于点D,∠BDC=150°,则∠A的度数为________.
5.(30分)如图K13-23-3,在△ABC中,AD⊥BC于点D,若AB+BD=CD,求证:∠B=2∠C.
140°
证明:如答图K13-23-1,在DC上截取DE=BD,连接AE.
∵BD=DE,AD⊥BE,∴AD是BE的垂直平分线.
∴AB=AE.∴∠B=∠AEB.
又∵AB+BD=CD,而BD=DE,
∴AB=EC.∴AE=EC.
∴∠C=∠EAC.∴∠AEB=2∠C.
∴∠B=2∠C.
谢 谢(共6张PPT)
第十三章 轴对称
第21课时 画轴对称图形(一)
1.(20分)这是映在水中的一辆汽车的牌号倒影,如图K13-21-1,这辆汽车的牌号是( )
A.P90753
B.b90753
C.P60723
D.P90723
D
2.(20分)如图K13-21-2,由四个小正方形组成的田字格中,△ABC的顶点都是小正方形的顶点.在田字格上画与△ABC成轴对称的三角形,且顶点都是小正方形的顶点,则这样的三角形(不包含△ABC本身)共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C
3.(20分)如图K13-21-3中所有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条数之和为________.
11
4.(40分)把如图K13-21-4所示的图形补充成关于直线l对称的图形.(不写画法,保留作图痕迹)
解:补全图形如答图K13-21-1.
谢 谢
图K13
-21-2
图K13-21-4
答图K13-21-1(共6张PPT)
第十三章 轴对称
第22课时 画轴对称图形(二)
1.(20分)点P(-1,2)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
A.(-1,2) B.(-2,1) C.(-1,-2) D.(1,2)
2.(20分)已知点P1(a-1,5)和P2(2,b-1)关于y轴对称,则a+b的值为( )
A.0 B.-1 C.1 D.5
C
D
3.(20分)如图K13-22-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关于直线m(直线m上各点的横坐标都为1)对称,点C的坐标为(4,1),则点B的坐标为( )
A.(-2,1)
B.(-3,1)
C.(-2,-1)
D.(2,-1)
A
4.(20分) 如图K13-22-2,以正方形ABCD的中心O为原点建立坐标系,点A的坐标为(2,2),那么点B,C,D的坐标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2,-2),(2,-2)
5.(20分)在如图K13-22-3所示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格点三角形(顶点是网格线的交点的三角形)ABC的顶点A,C的坐标分别为(-4,5),(-1,3).
(1)请在网格平面内作出平面直角坐标系;
(2)请作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A′B′C′;
(3)点B′的坐标为___________;
(4)△ABC的面积为________.
(2,1)
4
解:(1)略.
(2) 略.
谢 谢(共7张PPT)
第十三章 轴对称
第25课时 等边三角形(一)
1.(20分) 如图K13-25-1,在等边三角形ABC中,AD⊥BC,垂足为点D,点E在线段AD上,∠EBC=45°,则∠ACE等于( )
A.15°
B.30°
C.45°
D.60°
A
2.(20分)如图K13-25-2,△ABC是等边三角形,且BD=CE,∠1=15°,则∠2的度数为( )
A.15°
B.30°
C.45°
D.60°
D
3.(10分)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有________条.
4.(20分)如图K13-25-3,若△ABC是等边三角形,AB=6,BD是∠ABC的平分线,延长BC到点E,使CE=CD,则BE=________.
3
9
5.(30分)如图K13-25-4,△ABC和△DEF都是等边三角形,点D,E,F分别在AB,BC,CA边上.求证:AD=BE=CF.

谢 谢
C9
009
A
E
B
C
D
图K13-25-1
A
E
2
B
C
D
图K13-25-2
A
D
B
C
E
图K13-25-3
C
E
F
A
D
B
图K13-25-4
证明:,°△ABC,△DF是等边三角形,
,DF=DE,∠DE=60
∠ADF+∠AFD=120
。。∠AFD=∠BDE
在△ADF和△BED中
BDE
·入ADF2入BED
(AAS)
同理可得,△
。AD
E=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