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秋最新】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 相互作用》学案+巩固案+章末复习 (无答案,6份)

文档属性

名称 【2013年秋最新】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 相互作用》学案+巩固案+章末复习 (无答案,6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3-10-24 12:53:43

文档简介

§3.02 弹力
【学 案】
〖自学指导〗
一.知识准备
1.力: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__________________。
(1)力的三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_。
(2)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的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发生改变。
(3)二力平衡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弹性形变:物体在______后能够_________,这种形变叫弹性形变。比如_________,_________。
3.思考:
(1)如何使物体发生弹性形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会不会产生反作用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自主探究
1.探究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
物理情境 力 力的方向 受力物体 施力物体 这个力是由谁的形变产生的及其形变方向 结论
弹簧对地面的压力
尺子对钩码的支持力
物体对桌面的压力
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
2.探究绳子拉力的方向
物理情境 力 力的方向 受力物体 施力物体 这个力是由谁的形变产生的及其形变方向 结论
橡皮筋对小球的拉力
细绳对小球的拉力
〖互动探究〗
1.探究影响弹簧弹力大小的因素
(1)猜想:弹力的大小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2)实验验证猜想
①实验设计:在竖直悬挂的弹簧下加挂钩码,做实验研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实验时要注意弹力不要超过弹性限度,弹簧很轻,自身重量可以不计,将实验数据填入下表。(重力加速度取9.8m/s2)
钩码个数n 0 1 2 3 4
钩码总质量m(g)
弹簧长度x(cm)
弹簧伸长量 x(cm)
弹簧拉力F(N)
②数据处理:根据实验数据在坐标纸上做出弹力F跟弹簧长度x关系图象、或弹力F跟弹簧伸长量 x关系图象。
③实验结论:弹簧弹力与____________成正比。
④思考:比例系数由什么决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胡克定律:____________式中k是弹簧的劲度系数,单位是:______符号是:__________
〖自学质疑〗
记下你存在的疑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典型例题〗
( )关于弹力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所受弹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B.放在斜面上的物体所受斜面的弹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C.将物体用绳吊在天花板上,绳所受物体的弹力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D.物体间互相挤压时,弹力的方向垂直接触面指向受力物体
( )日常生活中说有的弹簧“硬”,有的弹簧“软”,指的是它们的劲度系数不同,那么关于弹簧的“软”“硬”与劲度系数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软”弹簧劲度系数小 B.“软”弹簧的劲度系数大
C.“硬”弹簧劲度系数小 D.“硬”弹簧的劲度系数大
下列各物块与小球都静止,请画出物块或小球所受的弹力。
〖课堂总结〗
本节课你学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
用力把弹簧压在地面上
钩码放在架起的塑料尺上
水平桌面上放着物体
用橡皮筋将小球悬挂在天花板上
用细绳将小球悬挂在天花板上
*§3.03 摩擦力(一)
编制:成喜荣 审核:苏波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学 案】
〖自学指导〗
一.知识储备
1.一个物体在受到两个力作用时,如果能保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状态,我们就说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两个力叫做_________力。
2.二力平衡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所示,在一个水平长板上放着一个物块,现用力F拉着木板由静止开始加速运动。若木板是光滑的则物块相对于木板向______(选填“左”“右”)运动。
二.自主探究
1.关于摩擦
(1)用力推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箱子,箱子没有动,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冰壶运动员将冰壶推出后冰壶虽然能滑行很长距离但最终还会停下来,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静摩擦力:____________________;滑动摩擦力: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静摩擦力的方向
情境 静摩擦力 静摩擦力方向 所施加外力方向 相对于与其接触面将向什么方向滑动 结论
小孩推箱子但没推动 箱子所受到静摩擦力
静止在斜面上的物块 物块所受到静摩擦力
用力F拉着A、B物体一起加速向右运动 物A所受到静摩擦力
3.由以上各例子可知: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静摩擦力的作用效果总是阻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互动探究〗
1.静摩擦力大小(课本57页演示实验)
(1)弹簧秤测量的是弹簧秤所受拉力的大小,能测量摩擦力的大小吗?请说明原因。做本实验时应注意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本实验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增加小物块上的钩码,重复上面的实验,观察小纸团的位置,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一说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用到静摩擦力的事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学质疑〗
记下你存在的疑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典型例题〗
重量为180N的木箱放在水平地板上,至少用50N的水平推力,才能使它从原地开始运动。木箱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max=______;如果用40N的水平推力推木箱,木箱所受的摩擦力是_______。
判断下列情况下物体A是否受到静摩擦力?如果受到静摩擦力,静摩擦力方向如何?
( )(单选)如图所示,用力F把物体紧压在墙上不动,当F增大时,关于墙对物体的压力F1和摩擦力F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1增大,F2减小 B.F1增大,F2增大
C.F1减小,F2不变 D.F1增大,F2不变
【巩固案】
〖课堂总结〗
1.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静摩擦力的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静摩擦力的大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反馈〗
( )(单选)关于静摩擦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B.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是静止的
C.静摩擦力大小与压力成正比
D.静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
( )(单选)某工人甲用水平力推放在水平地面的木箱A,某工人乙用相同大小的水平力推放在水平冰面上的木箱B,结果两人都没有推动,已知木箱A的质量从B质量小,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于两木箱都没动,所以两者皆不受摩擦力作用
B.由于木箱B较重,所以其所受的静摩擦力较大
C.由于木箱B放在较为光滑的冰面上,所以其所受的静摩擦力较小
D.由于两木箱在相同大小水平力作用没动,所以两者所受摩擦力相等
F
F
A
B
A
A
各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
各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
物块与传送带一起匀速向上运动
物块与传送带一起匀速向下运动
物块与传送带一起匀速向右运动
A
v
A
v
A
v
*
*
F§3.05 力的分解
编制:徐安泽 审核:李淑霞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一.知识储备
1.什么是合力?什么是分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个力的合成遵循______________,其具体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F1和F2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复习一下三角函数,如图所示,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a、b、c,则:
sin =____________;cos =____________;tan =____________。
二.新课学习
1.力的分解
(1)什么是力的分解?与力的合成有什么联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力的分解遵循什么法则?具体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没有限制,对于同一条对角线,可以作出_______个不同的平行四边形。也就是说,同一个力可以分解为_________对_______、_________不同的分力。
[针对性训练]1.已知力F=3N,方向如图所示,在以下三种条件下,通过作图求出两个分力F1和F2。(以长度为1cm的线段表示1N。)
(1)已知一个分力F1在F顺时针方向的30°角上,另一个分力F2在F逆时针方向的45°角上。
(2)已知一个分力F1在F顺时针方向的30°角上,大小为4N。
(3)已知一个分力F1在F顺时针方向的30°角上,另一个分力的大小为2N。
[针对性训练]2.( )(多选)要把一个已知力F分解为两个分力F1和F2,在下列哪些情况下可以得到唯一的解?
A.已知F1和F2的方向 B.已知F1或F2的大小和方向
C.已知F1的方向和F2的大小 D.已知F1和F2的大小
[针对性训练]3.一个竖直向下的180N的力分解为两个分力,其中一个分力在水平方向上并等于240N,求另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
2.实际力的分解
[互动探究]实际中对某个力进行分解。
结论:对某个实际的力进行分解,应先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找出两个分力的方向,然后再根据_________________画出平行四边形,最后利用三角函数知识求出两个分力的大小。
[针对性训练]4.下列物块或小球都处于静止状态,试对力F或重力G进行分解,并表达出各个分力的大小。
3.矢量及矢量的加法
(1)什么是三角形定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什么是矢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矢量与标量的区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针对性训练]4.一个小球在1s的时间内在水平方向上向右发生了4m的位移,同在这1s中,它也下落了5m。问:该小球在1s内的位移是多大?方向如何?
三.课堂小结
(1)一个力可以分解成无数对力,但实际情况中,要根据力的作用效果来分解,一般是沿其它两个力的反方向分解,目的是为方便求解。
(2)所有矢量的分解同样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
四.随堂反馈
( )(多选)一个力F分解为两个不为零的分力,下列的分解办法哪些是可能的
A.分力之一垂直于F B.两分力及F都在同在一直线上
C.两分力之一与F的大小相等 D.两分力之一等同于F
( )(多选)如图所示,光滑斜面上物体的重力mg分解为F1、F2两个力,下列说法正确是
A.F1是斜面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下滑的力,F2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
B.物体受到mg、N、F1、F2四个力作用
C.物体只受重力mg和弹力N的作用
D.力N、F1、F2三个力的作用效果和mg、N两个力作用效果相同
质量为m的木箱在推力F作用下,在水平地面上做直线运动,如图所示,已知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求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应为多大?
如图所示,已知力F和一个分力F1的方向夹角为 ,则另一个分力F2的最小值为________。

a
b
c
(1)
(2)
(3)
F
F
F
质量为m的物体在与水平方向成 角的斜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下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求力F的分力。
(1)力F产生哪些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个分力分别应沿什么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个分力的大小分别为多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
G

物体静止在倾角为 的斜面上,已知物体所受的重力为G,求重力G的分力。
(1)力F产生哪些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个分力分别应沿什么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个分力的大小分别为多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G

F

G


F
F1=________
F2=________
F1=_______
F2=_______
G1=________
G2=________
G1=________
G2=________

G
N
F2
F1
F

F
F1
3.01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编制:陈浩 审核:何洪树
一.知识储备
1.什么是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力的三要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新课教学
1.力产生的条件是什么?力的单位是什么?如何形象地来表示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针对练习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力只能产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 B.有受力物体,就必定有施力物体
C.施力物体施力在先,受力物体受力在后
D.力一个物体就能产生,并不需要其他物体的存在
[针对练习2]( )画出下列物体所受重力的图示:(g取10 N/kg)
(1)自高空下落的质量是60 kg的跳伞运动员;
(2)重1 N的飞行着的子弹;
(3)体重700 N,正沿坡度为15°的山坡下滑的滑雪运动员;
(4)质量为2 t的竖直向上飞行的火箭。
2.力是标量还是矢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重力是如何产生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针对练习3] ( )下列哪个值可能是一名中学生所受的重力
A.60 N B.120 N C.600 N D.6 000 N
4.重力是三要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什么是物体的重心?物体重心的位置与哪些因素有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互动探究]确定薄板的重心
[针对练习4] ( )下列关于物体重心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B.重心位置随质量分布的变化而变化
C.物体的重心可能在物体上,也可能在物体外
D.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一定在几何中心
6.四种基本相互作用是什么?它们存在的条件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学质疑]
记下你存在的疑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总结]
1.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一个受力物体,一个施力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所以,力总是成对出现;
2.重力是由于地球吸引而产生的,但大小不一定等于地球的吸引力,方向也不一定指向地心,只能说方向竖直向下;
3.在地球表面附近运动的物体,其重力大小可以认为不变。
4.对同一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画力的图示时要严格按一定标度,但画受力示意图时,只强调方向、大小由主观判断确定即可。
三.课后反馈
( )关于力的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拳头打击墙壁,因为拳头感到疼痛,所以墙壁对拳头有作用力
B.用拳头击打棉花包,拳头不感到疼痛,说明棉花包对拳头没有作用力
C.打篮球时,接球时球对手有作用力,手对球没有作用力
D.打篮球时,接球时球对手有作用力,手对球也有作用力
( )关于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的方向一定垂直物体所在处的地面 B.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C.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D.重力就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 )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B.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C.用线悬挂的物体静止时,悬线方向一定通过物体的重心
D.跳水运动员在空中做各种动作时,其重心位置不断变化
( )一个物体重2 N,那么在下列哪些情况下受的重力还是2N
A.将它放到水里,它被浮起 B.将它放到月球或木星上
C.将它放到高速行驶的列车上 D.将它从直升飞机上抛下
( )关于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静止的物体受重力,运动的物体不受重力
B.向下运动的物体受重力,向上运动的物体不受重力
C.受重力的物体对地球也有吸引力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 )关于重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心就是物体上最重的点
B.重心的位置不一定在物体上,但形状规则的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C.用一根细线悬挂的物体静止时,细线方向不一定通过重心
D.重心位置与物体的质量分布情况及形状有关
( )如果地面上一切物体受到的重力都消失了,则可能出现的现象是(不考虑地球自转)
A.江河的水不会流动 B.鸡毛和铁球都可悬浮在空中
C.天不会下雨 D.一切物体的质量都变为零
试用重心的知识解释为什么现在优秀跳高运动员都采用“背越式”技术。§3.03 摩擦力(三)
——第三课时 摩擦力习题课
编制:苏波 审核:刘霞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学 案】
〖自学指导〗
一.知识回顾
1.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静摩擦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大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滑动摩擦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大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复习训练
( )(单选)关于弹力和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物体间有摩擦力,一定有弹力,且两者方向互相垂直
B.两物体间有弹力作用,一定还有摩擦力作用
C.物体间的摩擦力大小跟接触面积有关
D.物体间有弹力作用,并有相对运动,就一定有摩擦力
( )(单选)下列关于摩擦力大小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摩擦力的大小一定与接触面处的压力成正比
B.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一定等于 FN
C.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一定与该物体的重力成正比
D.物体间的压力增大时,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不变
( )(多选)关于摩擦力的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B.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C.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也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
D.如果一个运动的物体受静摩擦力,则它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
( )(单选)如图所示,木板B放在粗糙水平面上,木块A放在B的上面,A的右端通过一不可伸长的轻绳固定在竖直墙上,用水平恒力F向左拉动B,使其以速度v做匀速运动,此时绳水平且拉力大小为T,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绳上拉力T与水平恒力F大小相等
B.木块A受到的是静摩擦力,大小等于T
C.木板B受到一个静摩擦力,一个滑动摩擦力,合力大小等于F
D.若木板B以2v匀速运动,则拉力仍为F
( )(单选)运动员用双手握住竖直的竹杆匀速攀上和匀速下滑,他所受的摩擦力分别是f1和f2,那么:
A.f1向下,f2向上,且f1=f2 B.f1向下,f2向上,且f1>f2
C.f1向上,f2向上,且f1=f2 D.f1向上,f2向下,且f1=f2
( )(多选)水平的皮带传输装置如图所示,皮带的速度保持不变,物体被轻轻地放在皮带的A端处,开始时物体在皮带上滑动,当它到达位置C后停止滑动,随后就随皮带一起匀速运动,直至传送到目的地B端,在传输的过程中,该物体受摩擦情况是
A.在AC段受水平向左的滑动摩擦力
B.在AC段受水平向右的滑动摩擦力
C.在CB段不受静摩擦力
D.在CB段水平向右的静摩擦力
( )(多选)如图为皮带传动装置,正常运转时的方向如图所示, 当机器正常运转时,关于主动轮上的A点、与主动轮接触的皮带上的B点、与从动轮接触的皮带上的C点及从动轮上的D点,这四点的摩擦力的方向的描述,正确的是
A.A点受到的摩擦力沿顺时针方向
B.B点受到的摩擦力沿顺时针方向
C.C点受到的摩擦力沿逆时针方向
D.D点受到的摩擦力沿逆时针方向
物体与与竖直墙壁的滑动摩擦因数为 ,物体的质量为m,当物体沿墙壁下落时,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为____________。
如图所示,在 =0.1的水平面上向右运动的物体,质量为20kg,在运动过程中还受到一个水平向左大小为10N的拉力作用,则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____________。(g=10m/s2)
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一个重为GA=20N的木块,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A=0.4,使这个木块沿桌面做匀速运动时的水平拉力F为多少?如果再在木块A上加一块重为GB=10N的木块B,B与A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B=0.2,那么当A、B两木块一起沿桌面匀速滑动时,对木块A的水平拉力应为多少?此时木块B受到木块A的摩擦力多大?
重为20 N的砖平放在水平地面上,砖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6 N,动摩擦因数为0.25。现用5.5N、10 N和15 N的水平力分别去推砖,砖受到的摩擦力分别为多大?
〖课堂总结〗
1.在处理摩擦力问题时,首先要根据题意弄清楚问题中的摩擦力是静摩擦还是滑动摩擦。
2.静摩擦力的方向如何判断?大小如何计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如何判断?大小如何计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迁移应用〗
分析在自行车正常行驶时,前轮与后轮所受摩擦力的方向
F
T
A
B
A
B
C
A
B
C
D
主动轮
从动轮
v
v
F
F
A
B§3.04 力的合成
编制:刘霞 审核:徐安泽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一.知识储备
1.力的作用效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个力F1、F2在同一条直线,若两者方向相同时,其合力的大小是____________;若两者方向相反时,其合力的大小是____________。
[针对性训练]1.已知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F1、F2的大小分别为2N、3N,如果F1、F2的方向相同,那以它们的合力大小是多少?合力沿什么方向?如果F1、F2的方向相反,那么它们的合力大小是多少?合力沿什么方向?
二.新课学习
1.力的合成
(1)什么是合力?什么是分力?合力与分力的联系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什么是力的合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个互成角度的力合成
(1)实验探究:
①实验设计:课本第62页实验《探究求合力的方法》
②思考题:实验中是如何保证合力F的作用效果与分力F1、F2的共同作用效果是相同的?实验中我们除了记录各个力的大小、方向以外还必须记下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操作过程还应该注意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平行四边形定则:
两个互成角度的力合成遵守____________定则,其具体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针对性训练]2.有大小不变的两个力 F1=40N和F2=30N,当它们之间的夹角分别为30°、45°、60°、90°、120°、150°时,用作图法求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和方向。(以1cm长的线段代表10N)
(3)合力的大小与两分力间夹角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合力大小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针对性训练]3.有两个力,一个是10N,一个是2N,它们的合力可能等于5N、10N、15N吗?合力的最大值是多少?最小值是多少?
[针对性训练]4.两个力F1和F2之间的夹角为 ,两力的合力为F。以下说法是否正确?
(1)若F1和F2大小不变, 角越小,F越大。 ( )
(2)合力F总比分力F1和F2中的任何一个都大。 ( )
(3)如果夹角 不变,F1大小不变,只要F2都大,合力F就必然增大。 ( )
[针对性训练]5.有两个力,它们的合力为0,现把其中的一个向东的6N的力改为向南(大小不变),它们的合力大小、方向如何?
3.共点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共点力。
4.多个共点力的合成
[互动探究] 多个共点力合成的方法,试画出以下三个共点力的合力。
总结:多个力合成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针对性训练]6.如图所示,在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共点力作用于同一物体上,三力大小均为10N,且F2和F3均与F1成 =120°的夹角,则这三个力的合力的大小为_______;如果将其中的一个力旋转90°,则此时三个力的合力的大小为____________。
[针对性训练]7*.(单选)( )质量为m的木块静止在倾角为 的斜面上,斜面对木块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合力方向应该是
A.沿斜面向下 B.垂直于斜面向上
C.沿斜面向上 D.竖直向上
三.课堂总结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堂反馈
( )(单选)两个共点力同向时合力为a,反向时合力为b,当两个力垂直时,合力大小为
A. B. C. D.
*( )(单选)一个重为20N的物体置于水平面上,当用一个5N的力竖直向上拉物体时,物体受到的合力为
A.15 N B.25 N C.20 N D.0
合力的大小:____________
合力的方向:____________
合力的大小:____________
合力的方向:____________
合力的大小:____________
合力的方向:____________
F1
F2
F1
F2
F1
F2
合力的大小:____________
合力的方向:____________
合力的大小:____________
合力的方向:____________
合力的大小:____________
合力的方向:____________
F1
F2
F1
F2
F1
F2
F1
F2
F3
F1
F2
F3§3.06 《相互作用》本章复习)
编制:李淑霞 审核:崔波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知识回顾】
1.力的概念、性质、作用效果和三要素是什么?
2.四种基本相互作用是什么?
3.重力的概念、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是什么?对g和重心你有哪些理解?
4.弹力产生的条件、大小、方向是怎么样的?哪样的一些力是弹力?
5.摩擦力有几种?它们的产生条件呢?大小、方向呢?对它们你有哪些理解?
6.力的合成与分解你有哪些理解 (概念、原则、大小范围以及几种方法)
【新课教学】
一.典型例题
例1.( )一辆汽车停在水平地面上,有下列几种说法:(1)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2)地面受到了向下的弹力,是因为汽车发生了形变;(3)汽车受到了向上的弹力,是因为汽车发生了形变;(4)汽车受到了向上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其中正确的是
A.(1)(3) B.(1)(4)
C.(2)(3) D.(2)(4)
例2.( )水平桌面上一重200 N的物体,与桌面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0.2,当依次用15 N,30 N,80 N的水平拉力拉此物体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依次为(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A.15 N 30 N 40 N B.0 15 N 15 N
C.0 20 N 40 N D.15 N 40 N 40 N
例3.( )如图所示,物块M通过与斜面平行的细绳与小物块m相连,斜面的倾角 可以改变,讨论物块M对斜面的摩擦力的大小,则一定有
A.若物块M保持静止,则 角越大,摩擦力越大
B.若物块M保持静止,则 角越大,摩擦力越小
C.若物块M沿斜面下滑,则 角越大,摩擦力越大
D.若物块M沿斜面下滑,则 角越大,摩擦力越小
例4.( )如图所示,细绳MO与NO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同,长度MO>NO,则在不断增加重物G的重力过程中(绳OC不会断)
A.ON绳先被拉断
B.OM绳先被拉断
C.ON绳和OM绳同时被拉断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例5.三个共点力的大小分别为5 N、3 N、7 N,则它们的合力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____,最小值为________________。
例6.风洞实验室中可产生水平方向的、大小可调节的风力。现将一套有小球的细直杆置于风洞实验室。小球孔径略大于细杆直径,当杆在水平方向固定时,调节风力的大小,使小球在杆上做匀速运动,如图所示。这时小球所受的风力等于小球重力的0.5倍,求小球与杆间的动摩擦因数。
二.总结反思
1)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一个受力物体,一个施力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所以,力总是成对出现;
2)重力是由于地球吸引而产生的,但大小不一定等于地球的吸引力,方向也不一定指向地心,只能说方向竖直向下;
3)在地球表面附近运动的物体,其重力大小可以认为不变;
4)对同一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画力的图示时要严格按一定标度,但画受力示意图时,只强调方向、大小由主观判断确定即可;
5)弹力产生在直接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之间,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或沿绳收缩的方向;
6)胡克定律中,F=kx。注意,x是伸长或缩短的长度,不是总长度;
7)静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滑动摩擦力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它们都可能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能与运动方向相反;
8)静摩擦力大小一般要根据平衡条件及其它原理求解。滑动摩擦力一般用F=μFN去计算,FN是物体间的正压力,有时FN等于物体重力;
9)平行四边形定则只适用于两个或多个共点力的合成,多个共点力时,可以多次运用定则依此求解。
10)平行四边形定则适用于任何矢量的合成,如速度、加速度、位移等;
11)一个力可以分解成无数对力,但实际情况中,要根据力的作用效果来分解,一般是沿其它两个力的反方向分解,目的是为方便求解;
12)所有矢量的分解同样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
M
m

N
M
O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