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1894---1895年)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重
日本——敌人、朋友?
材料一:“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讲,日本是我们最近的邻邦。一衣带水这个词几乎成了我们形容日本时必不可少的词汇。然而,在地球上现有的国家中,日本却是离我们最远的一个国家。” ——央视主持人水均益
材料二:“日本帝国主义是近代中国最凶恶、最野蛮的敌人。” ——江泽民
材料三:“日本是中国的闹钟,时刻让中国惊醒”
——《读者》
学习目标
1.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
2.了解左宝贵、邓世昌等英雄人物的英雄事迹;
3.掌握《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影响;
4.掌握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实质和影响
一、甲午中日战争
背景
经过
结果
条约
影响
甲午中日战争
欲称霸世界,必先征服亚洲;欲先征服亚洲,必先征服中国;欲先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朝鲜。
——日本大陆政策
根本原因:日本:出台“大陆政策”,侵华野心蓄谋已久。
一、甲午中日战争
1、原因:
满蒙
朝鲜
中国
亚洲乃至全世界
台湾
根本原因:
导火线:
出台“大陆政策”,侵华野心蓄谋已久。
——东学党起义
材料:1894年3月,日本外相陆奥宗光密令驻朝公使:“促成中日冲突,实为当前之急务,为实行此事,可采取任何手段. ”
一、甲午中日战争
1、原因:
丰岛海战
平壤战役
黄海海战
战争爆发的标志
2、战争经过
致远舰直冲敌舰
此日漫挥天下泪
有公足壮海军威
邓 世 昌
邓世昌指挥致远舰奋勇作战,旗舰大旗被击落后,邓世昌下令在自己的舰上升起旗帜,吸引敌舰。后在日舰围攻下,船身倾斜。邓世昌鼓励全舰官兵道:“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毅然驾舰全速撞向日本主力舰“吉野”,决意与敌同归于尽,不幸被鱼雷击中,致远舰沉没。邓世昌与全舰官兵200余人一同壮烈殉国。
黄海海战
丰岛海战
平壤战役
黄海海战
辽东半岛战役
战争爆发的标志
2、战争经过
1894年11月,中日甲午战争期间,日军攻陷旅顺,对市内居民连续四天进行杀戮,老弱妇孺无一幸免。屠杀过后全市仅剩三十六人被留下埋葬同胞尸体,估计超过二万人遇害。据<旅大史话>记载:尸体抬了一个月才抬完。两万多尸体,堆成尸山,日本人用火,烧了十几天才烧完,将骨灰埋在白玉山东麓。
日本血洗旅顺
辽东战役——旅顺大屠杀
铭记历史
“日本是披着文明的皮而带有野蛮筋骨的怪兽。日本今已摘下文明的假面具,暴露了野蛮的真面目。”
——美国纽约《世界报》
丰岛海战
平壤战役
黄海海战
威海卫战役
辽东半岛战役
战争爆发的标志
2、战争经过
2、经过
清 政 府
仓促应战
1丰岛海战
2平壤战役
3黄海海战
4辽东战役
5威海战役
日本发动侵略战争中日双方正式宣战
左宝贵牺牲, 叶志超弃城逃跑
邓世昌等牺牲,双方损失相当。
旅顺、大连失陷,日军屠杀中国居民
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日 本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进 攻
清王朝战败
材料:当时中国是大国,有四亿人口,军队95万,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日本是小国,军队只有29万,后方遥远,供应不便,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而且在战争中,爱国官兵奋勇杀敌,各地人民也纷纷组织团练协助清军作战,“同申义愤,愿做前驱” “壮夫老幼,死战不降”。可是最终清政府失败了。
想一想
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VS
慈禧:哪管国家兴亡 ,六十岁生日非过不可。“万寿无疆 普天同庆;三军败绩 割地求和。”李鸿章保全自身实力和北洋地盘,幻想通过“以夷制夷”的外交途径遏制日本的侵略。
明治天皇:以饿肚皮的精神,一天只吃一餐饭,鼓动着他的臣民为战舰捐出口袋里的最后一个铜板。
内因:
1、统治腐朽,制度落后(根本原因);
2、清政府避战求和政策;
外因:
1、日本蓄谋已久,且制度先进;
2、列强默许和纵容日本的侵略
3、失败的原因
时间?地点?双方代表?条约内容?
4、《马关条约》的签订
《中日马关条约》(1895年)
李鸿章———————————伊藤博文
割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
增开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
设工厂。
中国国土进一步沦丧,刺 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内 容
影 响
举借外债,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的财政经济。
使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5、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
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从商品输出变为资本输出
影响: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反映了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要求】
1895年5月~10月:抗击日军50000余人,打死打伤32000余人,击毙北白川宫能久亲王山根信成少将。
台北
台中
台南
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在答台湾记者问时,引用了清末诗人丘逢甲《春愁》: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问题:
(1)这首诗写于哪一年
(2)为什么“四万万人同一哭”?
(3)“春愁”是中国古代诗词中常见的词语,作者以此为题目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1896年
甲午战争失败,日本强占台湾
领土被割的悲愤和爱国之情
战后余波
三国干涉还辽
战后余波
辽 东
(1)图中的“渔夫”代表哪个国家
①原因:《马关条约》的签订,损害了俄、德、法三国在华利益。
(2)俄国为什么要“干涉还辽”? 是不是在帮助中国
②实质:帝国主义在华利益之争。
说明:列强在各自的侵华利益上,既有矛盾斗争又有勾结妥协。
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二、瓜分中国的狂潮
1、瓜分中国的表现:
1)、抢夺利权;
2)、强租海港;
3)、划分“势力范围”【主要形式】
北极熊,代表俄国,将整个长城以北和新疆作为它的势力范围;虎,代表英国,吞食我最富庶的长江流域作为势力范围;肠,代表德国,象一条七寸毒蛇一样把我国的山东紧紧缠住;狂奔乱跳的大青蛙,代表法国,一举伸向我两广、云南;小太阳、日本,气焰嚣张,又把我国的福建作为它的势力范围。图的东南部还有一只秃鹰正向中国飞来,它代表美国,是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迟到者”,但它不会吃其它帝国主义国家残羹剩饭就善罢甘休,而是另有企图和阴谋……
阅读材料,分析:美国提出“门户开放” 政策的目的和实质?
2、美国提出“门户开放”
1899年9月至11月间美国国务卿海约翰向英、俄、德、日、意、法六国政府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
主要内容:
(一)各国对他国在中国所取得的任何"势力范围"、租借地、通商口岸和既得利益,不得干涉。
(二)各国对运往自己"势力范围"各口岸的他国货物,均由中国政府按照中国现行关税率征税。
(三)各国对进入自己"势力范围"各口岸的他国船舶,不得征收高于本国船舶的港口税;当他国使用自己所修或所经营控制的铁路运输货物时,不得征收高于本国商品的铁路运费。
目的:承认列强既得权益,侵华机会均等,美国达到利益均沾
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的影响?
①是美国侵略中国进入新阶段的标志,使美在华势力大增加
②使帝国主义掀起的瓜分中国的狂潮,暂时取得表面一致,帝国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宰割中国的同盟。
③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实质:在中国建立国际共管体系
甲午中日战争
背景
经过
结果
条约
影响
甲午中日战争
体系建构
甲午风云,这是一页沉重的历史
记载着一个悲壮的故事
铁甲与热血铸造着民族铮骨
大海和长夜激荡着忠魂浩气
历史不会忘记海战风云
中华民族将记住1894——
我们要自强不息,为中华崛起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