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一3.2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同步测试(达标卷)(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一3.2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同步测试(达标卷)(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鲁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9-25 18:49:15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一3.2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同步测试(A)(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2019·全国·高一课时练习)“雅丹"源于维吾尔语,意指具有陡壁的小山。在地质学上,雅丹地貌专指经长期外力作用形成的一系列平行的垄脊和沟槽构成的景观。读雅丹地貌景观图,塑造雅丹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流水侵蚀 B.风力堆积
C.风力侵蚀 D.流水堆积
(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下图中的等高线(单位:m)示意一种堆积地貌。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2.图示地貌为( )
A.三角洲 B.风蚀蘑菇 C.江心洲 D.沙丘
3.图示地貌区盛行风向为( )
A.东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2020·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4.上图所示景观中,主要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5.形成图③所示的地貌景观最主要的外力作用是( )
A.冰川侵蚀 B.流水侵蚀 C.风力堆积 D.流水堆积
(2019·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读下面的地貌景观示意图。
完成下列各题。
6.该类地貌景观常见于我国的( )
A.海南岛 B.四川盆地 C.华北平原 D.准噶尔盆地
7.关于该类地貌景观地区的气候特征描述最符合的是( )
A.全年高温多雨 B.夏季高温多雨 C.全年降水稀少 D.冬季寒冷干燥
8.该类地貌景观形成于( )
A.流水侵蚀 B.冰川侵蚀 C.风力侵蚀 D.波浪侵蚀
(2021·全国·高一单元测试)青藏高原上的普若岗日冰原由于冰川规模巨大和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热点和关键区域。普若岗日冰原毗邻地区分布有新月形沙丘及沙丘链,但其面积、密度相对较小。下图示意普若岗日冰原毗邻地区地貌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该区域主要的盛行风向是( )
A.偏东风 B.偏西风 C.偏北风 D.偏南风
10.推测普若岗日冰原西侧沙丘沙源主要来源于( )
①戈壁滩②冰蚀物③河漫滩④冰碛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普若岗日冰原西侧沙丘面积、密度相对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
A.风力弱 B.地形平坦
C.植被阻挡 D.沙源供给不足
(2020·辽宁·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三十八中学高二阶段练习)云南路南石林属于喀斯特地貌,结合岩石圈物质循环简图,回答下面小题。
12.路南石林的岩石按成因应为图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13.形成沙丘的地质过程属于( )
A.A.① B.② C.③ D.④
14.路南石林景观形成的过程是( )
A.地壳上升---岩浆侵入---风化堆积 B.地壳下降---变质作用----风化侵蚀
C.外力沉积---地壳上升---风化侵蚀 D.岩浆活动—地壳上升---风化侵蚀
15.(2022·黑龙江·密山市第四中学高一期末)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是( )
A.流水侵蚀 B.流水沉积 C.风力侵蚀 D.风力沉积
二、综合题
16.(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左图为新疆简图,右图为罗布泊附近及哈密到罗布泊铁路(哈罗铁路)沿线的地貌景观。
材料二:由于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影响,导致罗布泊水源补给河流--孔雀河断流,罗布泊在20世纪70年代完全干枯。最近因在罗布泊开发出钾盐卤水,卤水汇积成总面积500平方千米左右的盐水湖。
(1)历史上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导致罗布泊地区土地退化,加剧了______化趋势;罗布泊周边地区雅丹地貌广布,该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__。
(2)南疆地区城镇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影响其城镇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与江苏省相比,南疆地区县级城镇之间的空间距离较______。
(3)影响哈罗铁路建设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该铁路建设过程中需要克服______、寒潮、__等恶劣天气。
17.(2020·辽宁·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三十八中学高二阶段练习)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甲)和某地剖面图(图乙),完成下列问题。
(1)图甲中方框内的地理事物:甲是____;乙是____
(2)写出图甲中数码所表示的地质作用名称:③____作用。图甲____(填数码)可表示花岗岩的形成。
(3)图乙中A地貌的成因是图甲图中的____(填数码),)
(4)图乙中C、D、E所代表的三种岩石,年龄由老到新的排列顺序是____。
18.(2020·辽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高二期中)读下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地貌类型主要分布于我国的____地区,是由___作用形成的。
(2)图中F为流动沙丘,则该地盛行___风,沙丘是由___作用形成的。
(3)图中断层左侧地壳垂直运动的情况是____。
(4)按岩石的成因分,花岗岩属于三大类岩石中的___岩,根据图示可判断该地区发生的地质作用中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是___、____等。
19.(2020·黑龙江·哈尔滨市第三十二中学校高一期中)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黄土高原这么多的黄土是从哪里来的呢?科学家曾经提出过多种假设,其中,“风成说”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高原的黄土物质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
材料二刘东生被称为“黄土之父”。他在黄土研究中,在陕西洛川县黑木沟发现的黄土剖面,断面高120米,最上面是黄土,下面的土壤发红,而断面最下面土壤含有大量鹅卵石。
(1)下图是黄土高原的黄土形成过程示意图,该地主要受________风(填风向),戈壁(主要由砾石构成)、沙漠、黄土分别对应图中字母是:A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__。
(2)在黄土高原地区,黄土颗粒的大小从西北到东南的水平变化规律是_______。
(3)刘东生先生在陕西洛川发现的黄土剖面中存在鹅卵石,说明在形成黄土之前,此处最有可能曾是( )
A.荒漠   B.草原C.森林   D.河流
(4)由材料可知,黄土高原地区在地质历史时期的主导外力作用_____,黄土高原上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的主导外力作用是__________。为此,刘东生院士根据现代黄土高原的气候状况,建议修改“植树种草”的提法。以下说法中,你认为最可能的是( )
A.蓄水植树种草  B.植树造林C.退耕还林  D.退耕还牧
20.(2020·浙江·余姚中学高一期中)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满洲乡(22°30′N,120°34′E)位于中国台湾岛的南端恒春半岛东岸东部丘陵,属于中央山脉的余脉。这里每年九月至次年四月盛行东北风。如图所示区域是满洲乡北部地形图,受地形与风向的影响,G处形成了沙丘、又不断变化成沙丘断层、沙壁、沙浪、沙河、沙纹等特殊的沙漠景观,面积达200多公顷,为台湾省唯一的沙漠,称九棚大沙漠,又名港仔大沙漠。
(1)根据材料,分析G处沙漠沙粒的来源。
(2)根据材料,简述九棚大沙漠的形成过程。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一3.2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同步测试(A)(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2019·全国·高一课时练习)“雅丹"源于维吾尔语,意指具有陡壁的小山。在地质学上,雅丹地貌专指经长期外力作用形成的一系列平行的垄脊和沟槽构成的景观。读雅丹地貌景观图,塑造雅丹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流水侵蚀 B.风力堆积
C.风力侵蚀 D.流水堆积
【答案】C
【详解】雅丹地貌主要分布于我国新疆地区,当地气候干旱,多大风天气,外力作用以风力作用为主。雅丹地貌因风力侵蚀而成,故C正确。
【点睛】本题简单,属基础性题目。
(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下图中的等高线(单位:m)示意一种堆积地貌。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2.图示地貌为( )
A.三角洲 B.风蚀蘑菇 C.江心洲 D.沙丘
3.图示地貌区盛行风向为( )
A.东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答案】2.D 3.B
【分析】2.根据图文信息可知,图示地貌为新月型沙丘,由风力堆积作用形成,ABC项错误,D项正确。故选D。
3.沙丘由风力堆积作用而形成,其缓坡为迎风坡,陡坡为背风坡;读图可知,等高线稀疏一侧为缓坡,等高线密集一侧为陡坡,再结合指向标判断可知,风向为西北风,ACD项错误,B项正确。故选B。
【点睛】根据沙丘形态判断风向
(2020·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4.上图所示景观中,主要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5.形成图③所示的地貌景观最主要的外力作用是( )
A.冰川侵蚀 B.流水侵蚀 C.风力堆积 D.流水堆积
【答案】4.B 5.D
【分析】4.本题立足地貌景观,考查风力侵蚀作用。根据所学知识,风力侵蚀作用形成风蚀地貌。图中,①为褶皱,是内力作用,A错。②为风蚀蘑菇,是风蚀地貌,B对。③为河口三角洲,是流水堆积作用,C错。④是断层构造,是内力作用,D错。故该题正确答案为B。
5.本题立足地貌景观,考查流水堆积作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③为河口三角洲,主要是由于流水堆积作用形成,故正确答案为D。
【点睛】主要地貌、地质作用及其成因:
1.内力作用:向斜、背斜、断层
2.外力作用:
(1)风化作用:花岗岩球状风化物
(2)侵蚀作用:
a.风力侵蚀:风蚀蘑菇、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城堡、戈壁——干旱、半干旱地区
b. 流水侵蚀(溶蚀):V型谷,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喀斯特地貌——湿润、半湿润地区
c.冰川侵蚀:U型谷、角峰、冰斗、冰蚀平原、冰蚀洼地(北美五大湖)——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
d.海浪侵蚀:海蚀柱、海蚀崖、海蚀穴——滨海地区
(3)沉积作用:
a.冰川沉积:冰碛地貌——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
b.流水沉积:冲积扇、三角洲、冲积平原——河流出山口、中下游
c.风力沉积:沙丘——干旱的内陆及邻近地区
d.海浪沉积:沙滩——滨海地区
(2019·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读下面的地貌景观示意图。
完成下列各题。
6.该类地貌景观常见于我国的( )
A.海南岛 B.四川盆地 C.华北平原 D.准噶尔盆地
7.关于该类地貌景观地区的气候特征描述最符合的是( )
A.全年高温多雨 B.夏季高温多雨 C.全年降水稀少 D.冬季寒冷干燥
8.该类地貌景观形成于( )
A.流水侵蚀 B.冰川侵蚀 C.风力侵蚀 D.波浪侵蚀
【答案】6.D 7.C 8.C
【解析】6.图中为荒漠景观,地貌为风蚀地貌,主要发育在我国西北地区,故D正确。
7.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各个大洋水汽均很难到达,全年降水较少;受大陆影响显著,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故C正确。
8.我国西北地区远离海洋,降水稀少,多大风天气,因此外力作用以风力作用为主,图中地貌为风蚀蘑菇。故C正确。
【点睛】本题较容易,仔细分析图片不难发现当地以荒漠为主,气候干旱点睛!
(2021·全国·高一单元测试)青藏高原上的普若岗日冰原由于冰川规模巨大和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热点和关键区域。普若岗日冰原毗邻地区分布有新月形沙丘及沙丘链,但其面积、密度相对较小。下图示意普若岗日冰原毗邻地区地貌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该区域主要的盛行风向是( )
A.偏东风 B.偏西风 C.偏北风 D.偏南风
10.推测普若岗日冰原西侧沙丘沙源主要来源于( )
①戈壁滩②冰蚀物③河漫滩④冰碛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普若岗日冰原西侧沙丘面积、密度相对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
A.风力弱 B.地形平坦
C.植被阻挡 D.沙源供给不足
【答案】9.B 10.C 11.D
【分析】本题以普若岗日冰原为背景,涉及风积地貌的成因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信息的分析理解能力,综合思维的素养。
9.新月型沙丘的风向判断,风主要从较平缓的一侧项较陡峭的一侧。从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出,该区域内的沙丘凸出的一侧,即缓坡在西侧,凹的一侧在东侧,即陡坡在东侧,即该区域的主要盛行风向是偏西风,B项正确,ACD项错误。故选B。
10.根据题意,该区域位于普若岗日冰原西侧,周围是山地。普若岗日冰原西侧沙丘处盛行风向是偏西风,该处沙丘面积和密度都相对较小,而周围存在大面积戈壁,说明该沙丘的主要沙源不是戈壁滩和西侧的令戈错河漫滩,①③错误。从沙丘位置和面积大小以及密度来看,该处沙丘的沙源主要是冰蚀、冰碛物质,②④正确。C项正确,ABD项错误。故选C。
11.该区域沙丘周围有大面积戈壁,西侧有湖泊,位于青藏高原冰原附近,风力强劲,A项错误。而主要的沙源是冰蚀、冰碛物质,说明该处为冰川地貌,地形不平坦,B项错误。该处气候较为寒冷,植被覆盖率低,C项错误。从沙源物质来看,该处沙丘面积和密度都较小的原因是沙源供给不足,D项正确。故选D。
【点睛】新月形沙丘是流动沙丘中最基本的形态。沙丘的平面形如新月,丘体两侧有顺风向延伸的两个翼,两翼开展的程度取决于当地主导风的强弱,主导风风速愈强,交角角度愈小。
(2020·辽宁·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三十八中学高二阶段练习)云南路南石林属于喀斯特地貌,结合岩石圈物质循环简图,回答下面小题。
12.路南石林的岩石按成因应为图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13.形成沙丘的地质过程属于( )
A.A.① B.② C.③ D.④
14.路南石林景观形成的过程是( )
A.地壳上升---岩浆侵入---风化堆积 B.地壳下降---变质作用----风化侵蚀
C.外力沉积---地壳上升---风化侵蚀 D.岩浆活动—地壳上升---风化侵蚀
【答案】12.A 13.B 14.C
【分析】整体分析:根据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判断,甲为沉积岩,乙为岩浆,丙为岩浆岩,丁为变质岩;① 表示变质作用,② 表示外力作用,③ 表示重熔再生,④表示冷却凝固。
12.云南路南石林属于喀斯特地貌,是由可溶性的岩石(主要为石灰岩)受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石灰岩属于沉积岩,故选A。
13.沙丘是由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地质过程属于外力作用。故选B。
14.路南石林属于喀斯特地貌,形成基础是可溶性的石灰岩,在温暖的浅海环境中沉积形成;后经过地壳运动,抬升为陆地;再受到风化、流水的溶蚀作用形成石林景观。故选C。
【点睛】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判读流程
15.(2022·黑龙江·密山市第四中学高一期末)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是( )
A.流水侵蚀 B.流水沉积 C.风力侵蚀 D.风力沉积
【答案】D
【详解】黄土高原被称为“被风吹来的大高原”,是由于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黄土高原表面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流水侵蚀形成的,D正确、A错误;流水沉积形成河口三角洲、冲积扇和冲积平原,B错误;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柱、风蚀蘑菇、雅丹地貌等,C错误。故选D。
【点睛】亚洲东部季风区强大的冬季风,来源于中高纬内陆地区,即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一带,风带来大量的沙尘,遇到太行山、秦岭等山地的阻挡,沙尘沉积下来形成现在的黄土高原。
二、综合题
16.(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左图为新疆简图,右图为罗布泊附近及哈密到罗布泊铁路(哈罗铁路)沿线的地貌景观。
材料二:由于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影响,导致罗布泊水源补给河流--孔雀河断流,罗布泊在20世纪70年代完全干枯。最近因在罗布泊开发出钾盐卤水,卤水汇积成总面积500平方千米左右的盐水湖。
(1)历史上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导致罗布泊地区土地退化,加剧了______化趋势;罗布泊周边地区雅丹地貌广布,该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__。
(2)南疆地区城镇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影响其城镇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与江苏省相比,南疆地区县级城镇之间的空间距离较______。
(3)影响哈罗铁路建设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该铁路建设过程中需要克服______、寒潮、__等恶劣天气。
【答案】 荒漠 风力的侵蚀 沿河流(绿洲)分布 水源(水资源) 大 矿产资源开发(煤炭、钾盐) 沙尘暴 高温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特征及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详解】(1)罗布泊位于西北内陆,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历史上由于人口增长,过垦过牧等不合理人类活动,导致土地退化,荒漠化;该区域风力强劲,罗布泊周围雅丹地貌成因主要是风力侵蚀作用形成。
(2)该区域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水源成为制约该区域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人们自古逐水而居,城镇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或山麓地带;南疆地区地广人稀,而江苏省地狭人稠,与江苏相比,南疆地区县级城镇之间的空间距离较远。
(3)根据材料,哈罗铁路是从哈密到罗布泊,沿线人口稀少,该铁路修建主要是为了开发当地的钾盐;铁路沿线气候干旱,多风沙天气,夏季气温较高,冬季寒冷,因此建设过程中需克服沙尘暴、寒潮、高温等恶劣天气。
【点睛】我国新疆地区地广人稀,荒漠化严重的地区的交通线路的修建的主要区位因素是丰富的矿产资源。
17.(2020·辽宁·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三十八中学高二阶段练习)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甲)和某地剖面图(图乙),完成下列问题。
(1)图甲中方框内的地理事物:甲是____;乙是____
(2)写出图甲中数码所表示的地质作用名称:③____作用。图甲____(填数码)可表示花岗岩的形成。
(3)图乙中A地貌的成因是图甲图中的____(填数码),)
(4)图乙中C、D、E所代表的三种岩石,年龄由老到新的排列顺序是____。
【答案】 沉积岩 岩浆岩 重熔再生 ④ ② EDC
【分析】本题考查了岩石圈物质循环、地质剖面图的判断及风力地貌,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1)读图甲,结合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判断,甲表示沉积岩,乙表示岩浆岩,丙表示岩浆。
(2)结合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判断,①表示变质作用,②表示外力作用,③表示重熔再生,④表示冷却凝固。花岗岩是由岩浆在地壳内部冷却凝固而形成,④可以表示。
(3)图乙中A地貌为风蚀蘑菇,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属于外力作用,对应图甲中的②。
(4)读图乙可知,E和D均为沉积岩,E埋藏深,形成的年代早于D;C为侵入型岩浆岩,其侵入了E和D,因此形成时间晚于D;由此可知,三种岩石年龄由老到新的排列顺序为EDC。
【点睛】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判断流程
18.(2020·辽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高二期中)读下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地貌类型主要分布于我国的____地区,是由___作用形成的。
(2)图中F为流动沙丘,则该地盛行___风,沙丘是由___作用形成的。
(3)图中断层左侧地壳垂直运动的情况是____。
(4)按岩石的成因分,花岗岩属于三大类岩石中的___岩,根据图示可判断该地区发生的地质作用中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是___、____等。
【答案】 西北 风力侵蚀 东北 风力搬运、堆积(风力沉积) 上升 岩浆 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风沙地貌的相关知识。
【详解】(1)图中A为风蚀蘑菇,是风沙地貌,主要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是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
(2)图中F为新月形沙丘,根据图中指向标,则该地盛行东北风,沙丘是由于风力的堆积作用形成的。
(3)图中断层左侧地壳比右侧高,并且有新积累的地层,且底部有岩浆侵入形成的花岗岩,所以应该是上升。
(4)花岗岩属于岩浆岩,根据图中信息,该地有断层,应该是受到了地壳运动的作用,并且有花岗岩,说明受到了岩浆活动的影响。
【点睛】新月形沙丘的陡坡是背风坡,缓坡为迎风坡。
19.(2020·黑龙江·哈尔滨市第三十二中学校高一期中)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黄土高原这么多的黄土是从哪里来的呢?科学家曾经提出过多种假设,其中,“风成说”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高原的黄土物质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
材料二刘东生被称为“黄土之父”。他在黄土研究中,在陕西洛川县黑木沟发现的黄土剖面,断面高120米,最上面是黄土,下面的土壤发红,而断面最下面土壤含有大量鹅卵石。
(1)下图是黄土高原的黄土形成过程示意图,该地主要受________风(填风向),戈壁(主要由砾石构成)、沙漠、黄土分别对应图中字母是:A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__。
(2)在黄土高原地区,黄土颗粒的大小从西北到东南的水平变化规律是_______。
(3)刘东生先生在陕西洛川发现的黄土剖面中存在鹅卵石,说明在形成黄土之前,此处最有可能曾是( )
A.荒漠   B.草原C.森林   D.河流
(4)由材料可知,黄土高原地区在地质历史时期的主导外力作用_____,黄土高原上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的主导外力作用是__________。为此,刘东生院士根据现代黄土高原的气候状况,建议修改“植树种草”的提法。以下说法中,你认为最可能的是( )
A.蓄水植树种草  B.植树造林C.退耕还林  D.退耕还牧
【答案】 西北风 戈壁 沙漠 黄土 从西北向东南,黄土颗粒越来越细 D 风力堆积作用 流水侵蚀作用 D
【分析】本题以黄土高原的黄土形成为背景,考查风沙地貌和外力作用的相关知识。
【详解】(1)由材料可知,黄土高原的黄土物质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主要受西北风影响;根据距离风源地的远近,三者的分布依次是戈壁、沙漠、黄土。
(2)顺着风向,由西北向东南,黄土颗粒越来越细。
(3)鹅卵石是流水作用形成的,说明在形成黄土之前,此处最有可能曾是河流,D项正确。故选D。
(4)黄土高原是风力沉积作用的结果,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流水侵蚀作用的结果。黄土高原位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区,降水较少,再加上土质原因,自然植被主要为草地,应该退耕还牧,D项正确。故选D。
【点睛】戈壁是风力侵蚀搬运后,裸岩上留下粗大的砾石分布的地区;比粗大砾石小些的砂石吹的比戈壁区远些,堆积成沙丘和沙垅,统称为沙漠;黄土是吹离风源地最远的最细小的沙尘,遇到山地的阻挡沉积而形成。
20.(2020·浙江·余姚中学高一期中)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满洲乡(22°30′N,120°34′E)位于中国台湾岛的南端恒春半岛东岸东部丘陵,属于中央山脉的余脉。这里每年九月至次年四月盛行东北风。如图所示区域是满洲乡北部地形图,受地形与风向的影响,G处形成了沙丘、又不断变化成沙丘断层、沙壁、沙浪、沙河、沙纹等特殊的沙漠景观,面积达200多公顷,为台湾省唯一的沙漠,称九棚大沙漠,又名港仔大沙漠。
(1)根据材料,分析G处沙漠沙粒的来源。
(2)根据材料,简述九棚大沙漠的形成过程。
【答案】(1)港仔溪流经山区,河流侵蚀能力强,携带大量泥沙;入海口处地形平坦加之海水顶托作用,泥沙堆积在河口附近;退潮时,水位下降,沙滩裸露,形成丰富沙源。
(2)冬半年东北风经过北侧宽阔海面,摩擦力小,风力大;风力侵蚀、搬运河口处裸露沙滩泥沙向西南运动;沙粒受到地形阻挡,在山前堆积。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九棚大沙漠的整个形成过程,是对风沙地貌的考查。
【详解】(1)由图中信息可知,港仔溪流经山区,等高线较为密集,说明河流侵蚀能力强,冲刷携带大量泥沙;入海口处地形平坦开阔,河水流速降低,加之海水顶托作用,泥沙在河口附近堆积;潮水退去时,水位下降,沙滩裸露,形成丰富沙源。
(2)由材料信息“每年九月至次年四月盛行东北风”可知,冬半年东北风经过北侧宽阔海面,海面摩擦力小,风力大;风力侵蚀、搬运河口处裸露沙滩的泥沙向西南方向运动;受到地形阻挡,风速降低,沙粒在山前堆积,形成九棚大沙漠。
【点睛】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