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4.2地貌的观察同步测试(B)(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等高线地形图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地形地貌。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字母A处的地形部位名称是( )
A.山脊 B.山谷 C.鞍部 D.陡崖
2.甲地和乙山峰的相对高度是( )
A.100米 B.200米 C.230米 D.330米
(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我国北方地区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决定周末到学校附近山区进行野外考查,下面为该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3.假如在图中某地宿营,一般不能选择甲处的主要原因是( )
A.位于鞍部,地形复杂 B.位于陡崖,山石崩塌威胁大
C.位于河谷,山洪威胁大 D.位于山脊,风力强大
4.对该地区的野外考查,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山顶的海拔在900米以上 B.乙处可能会发育河流
C.甲处陡崖相对高度小于100m D.丙处位于山谷,坡度大
(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下图为某区域地貌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图示区域从宏观上观察到的地貌为( )
A.平原 B.山地 C.盆地 D.丘陵
6.观察图中的次一级地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山坡 B.②—山谷 C.③—山峰 D.④—山脊
(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观察地貌时,应选择最佳的观察地点,按照一定次序观察地貌。下图为“延安宝塔山及其附近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图示最佳的观察地点是( )
A.大桥 B.延安宝塔 C.右侧楼房 D.河堤
8.在最佳观察地点向四周望去,视野内主要的地貌为( )
A.河流地貌 B.风沙地貌 C.黄土地貌 D.冰川地貌
(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9.图中E处的地形名称为( )
A.鞍部 B.陡崖 C.山脊 D.山谷
10.在图中容易发育成河流的是( )
A.B处 B.C处 C.D处 D.E处
(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图示地区陆上最大高差可能为( )
A.18m B.17m C.16m D.15m
12.甲乙丙丁代表该地区不同位置,其中( )
A.甲地区有河流发育 B.乙地区适合修建大坝
C.丙地区为山谷地形 D.丁地区地势起伏较大
(2019·全国·高一课时练习)我国西南某地区将山区和丘陵地区局部的平地称为“坪”,“坪”也是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
读“我国西南某地局部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图中N地的最高海拔可能为( )
A.385米 B.395米 C.405米 D.415米
14.图示各村村名中可能有“坪”字的是( )
A.①村 B.②村 C.③村 D.④村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乡地处R、S两条河流的分水岭
B.①村位于R河流的源头,水运便利
C.②村由于位于河流附近,水源充足,故发展农业的条件比④村好
D.图中所示公路,M至④间起伏最大
二、综合题
16.(2022·江苏省灌南高级中学高三阶段练习)读我国东南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序号表示的地形名称:③____
(2)图中范围内最大高差范围是____米。
(3)站在山顶⑤处观景台向①-⑦处观景,无法看到的地方是____
(4)如果把该图上的比例尺放大到原图比例尺的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____(用数字表示)。
(5)小河干流流向____方。计划引河流水到C处,有AC和BC两条路线,选择哪一条比较合理____。
17.(2020·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一中学高二阶段练习)读下面某区域局部图,完成相关问题。
(1)比较甲、乙两地在图示季节气温和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2)描述南回归线以南区域地形的主要特征。
(3)图中R区域的两片沼泽地在不同季节会呈现离合变化的奇特现象。请从气候角度加以说明。
18.(2014·浙江台州·高二期中)下图是我国东部某沿海等高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1)说出A、E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依据。
(2)a、b两条支流适合急速漂流的是 _____ ,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
(3)拟在该区建一大型水电站,选出最佳坝址 _____ ,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 。
(4)若将小河水引向疗养院,图中有两条计划路线①、②,合理的是 ___ ,理由是 ___________。
(5)拟从甲村向乙村修一条公路,③、④两条线路中,较为合理的是 ___ ,理由是 ____________ 。
19.(2020·湖北湖北·高二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暑假,某高二学生团队到四川峨眉山进行研学实践。团队分若干小组,下表为某6人小组申领的任务清单。
任务类型 自然地理类项目
任务区域 峨眉山金顶景区冷杉林区域,海拔范围约3000~3077米
调查内容 冷杉林林下自然植物群落特征,包括林下灌木、草本植物的物种丰富度(数量及优势物种))、垂直结构(垂直分层))、水平结构(植株大小、覆盖度)等,为研究该区域生物多样性提供数据支撑
调查方法 样方法:样方也叫样本。进行植物群落特征调查时,通常从研究区域内实地抽取若干个样方,通过统计其平均值来表征该研究区域内整个群落。
调查时间调查分工 时间:半天分工:每2人负责一个样方内全部植株数据采集
数据采集 群落特征数据采集表植株编号物种名称……12……
(1)假如你是小组长,请从当地天气特点角度,为成员个人携带物品提出建议。
(2)在进行数据采集时,除植株编号、物种名称外,你认为还要采集哪些信息?请简要列出。
20.(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日本农业发达,但该国粮食价格缺乏竞争力,随着国内农产品市场逐步放开,粮食自给率从1960年的79%下降到2018年的37%。下图为亚洲部分地区略图。
材料二:图中甲地某农业企业开发出一种新型温室大棚.通过调节地下管道中的水温,控制大棚内温度,种植原产于热带的芒果.可使其在冬季上市。
简述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4.2地貌的观察同步测试(B)(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等高线地形图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地形地貌。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字母A处的地形部位名称是( )
A.山脊 B.山谷 C.鞍部 D.陡崖
2.甲地和乙山峰的相对高度是( )
A.100米 B.200米 C.230米 D.330米
【答案】1.D 2.C
【解析】1.读图可知,图中字母A处有多条等高线重合,为陡崖,D正确。故选D。
2.读图可知,图中甲地的海拔为600米,乙山峰的海拔为830米,则甲地和乙山峰的相对高度是830-600=230米。故选C。
【点睛】等高线的形状特征: ①山顶: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 ②盆地或洼地: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 (如果没有数值注记,可根据示坡线来判断:(示坡线——为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 ③山脊: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低处。等高线从高往低凸,就是山脊; ④山谷: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高处。等高线从低往高凸,就是山谷; ⑤鞍部:正对的两山脊或山谷等高线之间的空白部分; ⑥缓坡与陡坡及陡崖:等高线重合处为悬崖;等高线越密集处,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处,坡度越缓。
(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我国北方地区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决定周末到学校附近山区进行野外考查,下面为该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3.假如在图中某地宿营,一般不能选择甲处的主要原因是( )
A.位于鞍部,地形复杂 B.位于陡崖,山石崩塌威胁大
C.位于河谷,山洪威胁大 D.位于山脊,风力强大
4.对该地区的野外考查,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山顶的海拔在900米以上 B.乙处可能会发育河流
C.甲处陡崖相对高度小于100m D.丙处位于山谷,坡度大
【答案】3.B 4.B
【解析】3.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可知,甲地有多条等高线重合,为陡崖,在陡崖处露营可能会有山石崩塌的危险,B正确。A、C、D选项对甲地形判断错误。故选B。
4.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可知,该图的等高距为100米。读图中最高处山顶的海拔范围为800米~900米,A错误。乙处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弯曲,为山谷地形,可能有河流发育,B正确。陡崖相对高度H的计算公式:(n-1)d≤H<(n+1)d ,n为相交会等高线的条数,d为等高距,甲处有2条等高线相交,等高距为100米,因此甲处陡崖相对高度为100米≤H<300米,C错误。丙处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弯曲,为山脊地形,D错误。
【点睛】等高线地图的判读: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出;陡崖:多条等高相交。鞍部:两山顶之间较低、平缓的部分。
(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下图为某区域地貌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图示区域从宏观上观察到的地貌为( )
A.平原 B.山地 C.盆地 D.丘陵
6.观察图中的次一级地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山坡 B.②—山谷 C.③—山峰 D.④—山脊
【答案】5.B 6.B
【分析】5.宏观地貌是指规模较大的地貌,有高原、山地、平原、丘陵、盆地等;图中群山连绵,高低起伏,所以从宏观上观察到的地貌为山地,不是平原、盆地,AC错误、B正确;丘陵地势起伏和缓,而图中地势起伏较大,D错误。故选B。
6.山地的次一级地貌有山峰、山谷、山脊、陡崖、鞍部,①位于海拔较高处,呈线状延伸,是山脊,A错误;②位于海拔较低处,是山谷,B正确;③位于山脊到山谷之间,是山坡,C错误;④是山地海拔最高处,为山峰,D错误。故选B。
【点睛】通过等高线图,也可判断地貌。1.山顶:闭合曲线,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或示坡线画在等高线外侧,坡度向外侧降低;2.山脊:是山顶向外伸出的凸起部分,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凸出,中间高于两侧的部分;3.山谷(河谷):是山脊之间的低洼部分,与山脊刚好相反, 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凸出;4.鞍部:两组表示山峰的等高线之间的区域,呈马鞍形,是山谷线最高处,山脊线最低处;5.陡崖:多条等高线重叠在一起处。
(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观察地貌时,应选择最佳的观察地点,按照一定次序观察地貌。下图为“延安宝塔山及其附近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图示最佳的观察地点是( )
A.大桥 B.延安宝塔 C.右侧楼房 D.河堤
8.在最佳观察地点向四周望去,视野内主要的地貌为( )
A.河流地貌 B.风沙地貌 C.黄土地貌 D.冰川地貌
【答案】7.B 8.C
【分析】7.由所学知识可知,观察地貌时最佳观察地点应选择在地势较高处,且四周没有遮挡物。读图可知,延安宝塔位于山顶,地势高,视野开阔,便于观察,B正确。大桥、右侧楼房、河堤地势较低,不利于地貌的观察,ACD错误。故选B。
8.由所学知识可知,延安位于黄土高原上,视野内主要的地貌以黄土地貌为主,C正确。由图可知,图中有河流流经,但河流地貌并不是主要的地貌类型,A错误。该处风沙危害较小,风沙地貌并不是主要的地貌类型,B错误。该处纬度较低,冰川作用发育程度低,冰川地貌不是主要的地貌类型,D错误。故选C。
【点睛】观察地貌时最佳观察地点应选择在地势较高处,且四周没有遮挡物。
(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9.图中E处的地形名称为( )
A.鞍部 B.陡崖 C.山脊 D.山谷
10.在图中容易发育成河流的是( )
A.B处 B.C处 C.D处 D.E处
【答案】9.A 10.B
【解析】9.读图可知,E处是位于两个山岭之间的过渡地带,属于鞍部,A符合题意;陡崖是等高线重合之处,山脊是等高线凸向低处弯曲之处,山谷是等高线凸向高处弯曲之处,这些地形与E处特征不同,排除BCD。故选A。
10.B处等高线凸向低处,为山脊地形,不可能发育河流,排除A;C处等高线凸向高处,为山谷地形,两侧地表和地下径流汇集,容易形成河流,B符合题意;D处为陡崖,不易发育河流,排除C;E处为鞍部,不易发育河流,排除D。故选B。
【点睛】鞍部是两个山岭之间的过渡地带,横纵剖面形态相反,陡崖是等高线重合之处,山脊是等高线凸向低处弯曲之处,往往成为分水岭,山谷是等高线凸向高处弯曲之处,往往形成集水线。
(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图示地区陆上最大高差可能为( )
A.18m B.17m C.16m D.15m
12.甲乙丙丁代表该地区不同位置,其中( )
A.甲地区有河流发育 B.乙地区适合修建大坝
C.丙地区为山谷地形 D.丁地区地势起伏较大
【答案】11.B 12.C
【分析】11.据图可知,图中等高距为2m,最高点位于图中的左上角,为90—92m,最低点位于图中的右下角,为74—76m,所以图示区域的高差取值范围为(14m,18m),最大高差可能是17m,所以选B。
12.根据图示等高线弯曲方向判断,甲为山脊,无河流发育,A错误。丙为山谷,C正确。大坝应该修建在口袋袋口的位置,乙处不是,B错误;丁处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D错误。所以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2019·全国·高一课时练习)我国西南某地区将山区和丘陵地区局部的平地称为“坪”,“坪”也是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
读“我国西南某地局部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图中N地的最高海拔可能为( )
A.385米 B.395米 C.405米 D.415米
14.图示各村村名中可能有“坪”字的是( )
A.①村 B.②村 C.③村 D.④村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乡地处R、S两条河流的分水岭
B.①村位于R河流的源头,水运便利
C.②村由于位于河流附近,水源充足,故发展农业的条件比④村好
D.图中所示公路,M至④间起伏最大
【答案】13.D 14.D 15.A
【解析】13.读图,根据图中等高线数值判断,图中等高距是20米。若围绕N地的等高线是400米,则N地的海拔范围是400~420米。若围绕N地的等高线是380米,则N地的海拔范围是360~380米。所以N地的最高海拔可能是415米。选D。
14.根据材料,“将山区和丘陵地区局部的平地称为‘坪’”。图中①村、②村、③村所在地等高线较密集,说明坡度较大,地势不平坦,可能性小;④村处等高线稀疏,说明坡度小,地势平坦,最可能村名中有“坪”字。选D。
15.根据等高线数值变化,M乡地处R、S两条河流的分水岭;①村位于R河的源头,河流落差大,水运不便;②村尽管位于山谷,但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不利于发展农业,而④村位于地势相对平坦的地区,故土壤相对深厚肥沃,农业发展条件更好一些;图中所示公路,M至④村间只穿过一条等高线,起伏最小。故A对。
二、综合题
16.(2022·江苏省灌南高级中学高三阶段练习)读我国东南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序号表示的地形名称:③____
(2)图中范围内最大高差范围是____米。
(3)站在山顶⑤处观景台向①-⑦处观景,无法看到的地方是____
(4)如果把该图上的比例尺放大到原图比例尺的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____(用数字表示)。
(5)小河干流流向____方。计划引河流水到C处,有AC和BC两条路线,选择哪一条比较合理____。
【答案】(1)山谷
(2)550-650
(3)④
(4)1:100000
(5) 东北 AC
【分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判读图中的地形部位、计算相对高度、掌握透视、比例尺和选线问题,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难度较小。
(1)
读图可知,③处等值线像高值处弯曲,根据凸高为低的规律,可知该地为山谷。
(2)
图中最高处位于西北角,600m(3)
⑤处为山峰,④处西侧为山脊地形,由于山脊阻挡,无法通视,故看不到④处。
(4)
若将比例尺放大到原比例尺的两倍,则应该在原比例尺的基础上乘2,原比例尺为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2千米,写成分数为1:200000,故放到到两倍后为1:100000
(5)
根据图中的指向标以及地势的高低可知,小河干流流向东北方向;AC线路经过的地区地势有一定的坡度且没有穿过等高线,水可自流,工程难度小。
17.(2020·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一中学高二阶段练习)读下面某区域局部图,完成相关问题。
(1)比较甲、乙两地在图示季节气温和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2)描述南回归线以南区域地形的主要特征。
(3)图中R区域的两片沼泽地在不同季节会呈现离合变化的奇特现象。请从气候角度加以说明。
【答案】(1)甲地降水量大于乙地;甲地气温高于乙地。甲沿岸有暖流经过;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地处迎风坡);海拔比乙地低。(或乙地沿岸有寒流经过;风从陆地吹向海洋为离岸风;海拔比甲地高。)
(2)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起伏和缓;海岸线较平直或沿海分布狭窄平原。
(3)沼泽的补给水源位于热带草原气候区;湿季时,水源补给量大,使沼泽水位上涨而聚合;干旱季时,水源补给量小且蒸发量大,导致沼泽水位下降而分离。
【分析】本题考查降水与气温的差异、地形特征、湖泊水位变化等,考查地理整体性的原理。
【详解】(1)读图可知,甲乙分别位于非洲大陆东西两岸,根据所在的位置,可以确定甲地降水量大于乙地,甲地气温高于乙地。主要原因是甲 沿岸有厄加勒斯暖流经过,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此时吹东南风,风由海洋吹向陆地,甲位于地处迎风坡,降水多;甲地海拔比乙地低, 气温高。乙地沿岸有本格拉寒流经过,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为该地位于大陆的西岸,东南风为离岸风,水汽少;海拔比甲地高,气温低。
(2)根据世界地理的相关内容可知,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由东南向西北倾斜,所以该地地形以高原为主;等高线稀疏,说明地势起伏 和缓;根据海陆轮廓图可知,该地的海岸线较 平直。
(3)读图可知,R区域的两片沼泽之间地势较 高,会影响沼泽的离合;沼泽的补给水源位于 热带草原气候区,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在湿季 时,降水多,水源补给量大,使沼泽水位上涨而聚合;在干季时,降水少,水源补给量小且蒸发量大,导致沼泽水位下降而分离。
【点睛】
18.(2014·浙江台州·高二期中)下图是我国东部某沿海等高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1)说出A、E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依据。
(2)a、b两条支流适合急速漂流的是 _____ ,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
(3)拟在该区建一大型水电站,选出最佳坝址 _____ ,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 。
(4)若将小河水引向疗养院,图中有两条计划路线①、②,合理的是 ___ ,理由是 ___________。
(5)拟从甲村向乙村修一条公路,③、④两条线路中,较为合理的是 ___ ,理由是 ____________ 。
【答案】(1)A为盆地。理由:地势四周高,中间低 河流从四周向中心流。E为鞍部。理由:位于两个山顶之间的山脊连线最低处。
(2) a 坡度较大(落差大)
(3) G 位于AB间的峡谷地区,其上游为盆地,河流支流多,水流大;峡谷地带,水流急,水力资源丰富;坝体宽度较小,工程量小,投资省。
(4) ① 从①渠引水,河流从高处向地处自流
(5) ④ ④虽然线路较长,但坡度平缓,工程量小,道路质量好,投资省;③线路虽然较短,但道路坡度大,行车不安全。
【分析】本题以山地等高线地形图为材料,涉及地貌类型判读、项目选址、水渠和公路选址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1)
由图中等高线分布可以判断,A地四周等高线数值大,中间低,为盆地地形。E地南北各有一山峰, E位于两山峰山脊连线最低处,形似马鞍,为鞍部地貌。
(2)
漂流应选择流速快的,a处等高线密集坡度较大,水流速度快于b处,适合做漂流项目。
(3)
水库坝址则应选在河谷、山谷地区的最窄处或口袋形的洼地、小盆地的袋口处,G处西北为一个盆地,两侧为海拔较高山地,形成口袋型地貌,其间河流众多,水流充足,可储水形成较大落差,水能资源丰富,而G位于两山山脊距离最近处峡谷,将大坝建在这里,坝体宽度较小,工程量小,节省投资。
(4)
①处较疗养院高,可自流引水。②处地势低于疗养院,取水需要动力。
(5)
山地丘陵地区公路选线的原则:一般交通建设的线路选择要求坡度平缓、线路较短,尽量少占农田、少建桥梁,避开断崖、陡坡等。符合的是④,虽然较③线路长,但沿途平缓,难度小,投资省,工程小,质量好。③坡度较大,需要建设隧道或者走陡坡,行车不安全。
19.(2020·湖北湖北·高二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暑假,某高二学生团队到四川峨眉山进行研学实践。团队分若干小组,下表为某6人小组申领的任务清单。
任务类型 自然地理类项目
任务区域 峨眉山金顶景区冷杉林区域,海拔范围约3000~3077米
调查内容 冷杉林林下自然植物群落特征,包括林下灌木、草本植物的物种丰富度(数量及优势物种))、垂直结构(垂直分层))、水平结构(植株大小、覆盖度)等,为研究该区域生物多样性提供数据支撑
调查方法 样方法:样方也叫样本。进行植物群落特征调查时,通常从研究区域内实地抽取若干个样方,通过统计其平均值来表征该研究区域内整个群落。
调查时间调查分工 时间:半天分工:每2人负责一个样方内全部植株数据采集
数据采集 群落特征数据采集表植株编号物种名称……12……
(1)假如你是小组长,请从当地天气特点角度,为成员个人携带物品提出建议。
(2)在进行数据采集时,除植株编号、物种名称外,你认为还要采集哪些信息?请简要列出。
【答案】(1)调查季节为夏季且山地气候多变,降雨可能性较大,应携带防雨物品(雨衣/雨披);研究区域海拔高,气温低、风速大,应携带防风、保暖衣物;山区户外紫外线强(非降雨时段),应携带防晒物品
(2)数据表还应采集:植株的数量、高度、直径(或粗细)、覆盖度(覆盖面积)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野外实行时就注意的问题及完成调查内容要采集的数据。
【详解】(1)由所学知识可知,“暑假的四川峨眉山”可知,调查季节为夏季,山地天气多变,降雨可能性较大,应携带防雨物品;“峨眉山金顶景区冷杉林区域,海拔范围约3000~3077米”可知,研究区域海拔高,气温低、风速大,应携带防风、保暖衣物;高山区户外紫外线强(非降雨时段),应携带防晒物品。
(2)由所学知识可知,群落特征数据采集表还应包括:植株的数量、高度、直径的大小、覆盖面积等。
【点睛】
20.(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日本农业发达,但该国粮食价格缺乏竞争力,随着国内农产品市场逐步放开,粮食自给率从1960年的79%下降到2018年的37%。下图为亚洲部分地区略图。
材料二:图中甲地某农业企业开发出一种新型温室大棚.通过调节地下管道中的水温,控制大棚内温度,种植原产于热带的芒果.可使其在冬季上市。
简述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
【答案】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狭小;海岸线曲折
【分析】本题考查地形特征描述,考查学生的图文分析能力及对地貌观察基础知识的掌握。
【详解】地形特征可从地形类型、地势高低起伏、海岸线特征、特殊地貌等角度描述。从图的海拔高度可以知道,该区域多数地区海拔在500米以上的山区面积较大且200-500米之间的丘陵面积也较大,200米以下的平原面积很小,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小;图示地区面积较小,海拔从1000米以上降至海平面,说明该地地势起伏大;图中日本有北海道和本州岛,海岸线曲折。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