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期中测试(能力卷)(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期中测试(能力卷)(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9-25 19:16:44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期中测试(B)(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1·内蒙古·赤峰第四中学分校高一期中)下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 )
A.北半球中纬度 B.北半球低纬度
C.南半球中纬度 D.南半球低纬度
2.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 )
A.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B.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C.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D.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2021·西藏·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一期中)下图为地球光照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问题。
3.bc所在直线表示( )
A.晨线 B.昏线 C.赤道 D.地轴
4.图示我国节气为( )
A.冬至 B.秋分 C.夏至 D.春分
5.a、b、c、d四地中,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2021·黑龙江·建三江管理局第二高级中学高一期中)读下面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6.游客在桂林看到图示的景观,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风力侵蚀 B.流水侵蚀
C.冰川侵蚀 D.褶皱隆起
7.内力作用主要影响图中河流的( )
A.流向 B.水质
C.汛期 D.流量
(2021·云南·罗平县第五中学高一期中)雅鲁藏布大峡谷中的丹娘沙丘,位于高原半湿润季风区。该地夏季盛行西南季风,温暖湿润,河流水位高;冬季盛行东北季风,寒冷干燥。丹娘沙丘背倚葱茏青山,面临蓝绿色的雅鲁藏布江,连绵的沙丘构成了波涛起伏的沙海。该沙丘处于不断扩张之中。图一为丹娘沙丘附近等高线示意图,图二为丹娘沙丘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丹娘沙丘的成因主要是( )
A.冰川堆积 B.流水堆积 C.风力堆积 D.海浪堆积
9.丹娘沙丘增长速度最小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0.(2021·海南鑫源高级中学高二期中)流水地貌是由流水塑造而形成的地表形态。下图为北半球某河流示意图,箭头表示河流流向。关于图中①②两处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①河道较深 B.②流速较快 C.①堆积作用明显 D.②侵蚀作用明显
(2021·云南·罗平县第五中学高二期中)“是日,日无晶光,朔风乱吼”;“其时正是仲冬天气,连日大风,天地变色,马蹄冰合,铁甲如冰”;“次日彤云压阵,天惨地裂”;“当晚云势越重,风色越紧。吴用出帐看时,却早成团打滚,降下一天大雪”;“那雪降了一夜,平明看时,约已没过马膝”是《水浒传》“宋公明雪天擒索超”一回中对天气状况的描写。阅读后完成下面小题。
11.上述描写反映的天气系统是( )
A. B.
C. D.
12.根据描写,推测此天气系统过境后( )
A.气压降低 B.气温升高 C.天气转晴 D.风力变大
(2021·河南宏力学校高二期中)读下图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mm),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影响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
①农牧活动 ②距海远近 ③季风风向 ④纬度位置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4.甲地降水较丰富,与之关联的资源有( )
①草原 ②水能 ③石油 ④森林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5.我国政府停止开垦丙山脉,采取封山育林的措施,主要原因是( )
A.伐木难度大,成本高 B.开发特色森林旅游
C.进口木材,成本低 D.抚育更新森林资源
二、综合题
16.(2022·内蒙古·喀喇沁旗锦山蒙古族中学高一期中)读下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列问题。
(1)从南、北半球看:该半球为____半球(填南或北)。从昼、夜半球看:弧CB是____;弧BA是____(填晨线或昏线)。此时,A点的地方时是____点,D点的地方时是____点。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____,经度是____。
(2)假定从A点向正南方向水平发射炮弹,实际炮弹的运动方向是____。
(3)图中,A地、B地、D地相比较,三地随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由小到大的顺序____。A、B、C、D四点中,位于东半球的点有____。
(4)判断方向:A地位于D地的____;甲地位于乙地的____。写出甲地的地理坐标____,此时,甲地的昼长比乙地____。
17.(2021·安徽省舒城晓天中学高二期中)读6月22日太阳照射图。完成下列填空
(1)从南北半球看,此图所示的是________半球,该图所示的节气是________, 此时,地球运行在________(填“近日点”或“远日点”)附近
(2)图中AEC表示晨昏线,其中AE线是________线(晨线或昏线),其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________时。
(3)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纬度________,经度________。
(4)该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的范围是________。
(5)此时,北京时间为________
(6)该日的六安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
18.(2021·广东·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附属外国语学校高二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
材料二: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报道,当地时间2021年1月27日,印度尼西亚日惹特区默拉皮火山喷发,火山灰柱高达2000米以上。
(1)据图说明沉积岩的形成过程。
(2)指出默拉皮火山喷发波及的地球内部圈层及判断依据。
(3)分别说出图中②④⑤⑧所属内、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
19.(2022·新疆·新和县实验中学高二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图所示国家是南亚地区尼泊尔,背靠喜马拉雅山,面朝印度洋,南邻印度。该国人口稠密,经济以传统农牧业为主,森林覆盖率为29%.完成下列要求。
(1)简述尼泊尔地形特点。
(2)尼泊尔年降水丰富,雨季在4-9月,简述此特点的原因。
20.(2022·内蒙古·喀喇沁旗锦山蒙古族中学高一期中)下面两图中,图Ⅰ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图Ⅱ为世界局部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Ⅰ中A季节为北半球____季,B季节为北半球____季。导致A、B两季节气压带和风带位置不同的原因是____。
(2)常年受甲气压带控制地区的气候类型是____,气候特征是____,分布规律是____,其气候类型分布对应图Ⅱ①②③④四地中的____地。
(3)图Ⅱ中①地区的气候类型是____,气候特征是____,分布规律是____,其气候是常年受图Ⅰ中____(甲、乙、丙、丁)带影响形成的。
(4)图Ⅰ中B季节时,图Ⅱ中②海沿岸此季节受____(甲、乙、丙、丁)带控制,此季节②海沿岸的气候特征是____;此季节40°N的亚欧大陆东岸盛行____风,气候特征为____。
(5)图Ⅱ中⑤岛屿西部是____气候。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期中测试(B)(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1·内蒙古·赤峰第四中学分校高一期中)下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 )
A.北半球中纬度 B.北半球低纬度
C.南半球中纬度 D.南半球低纬度
2.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 )
A.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B.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C.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D.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答案】1.A 2.A
【解析】1.根据所学可知,纬度越低,自转线速度越大。图中自转线速度由南向北逐渐减小,可判定图示地区位于北半球,C、D错;赤道上自转线速度约为1670千米/小时,60°N纬线上地球自转线速度约赤道一半为837千米/小时。根据图中的数值范围可推知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60°N附近偏南地区,位于中纬度,A正确,B错误。故选A。
2.影响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小的因素不仅包括纬度,还包括地势等因素。由等值线分布可知,图中a处的线速度为870-900千米/小时,同纬度的b处线速度为840-870千米/小时,可见a处线速度大,b处线速度小,B、D错;同一纬度地区,地势越高,自转线速度越大,故a处的地势较高,b处地势较低,A正确,C错误。故选A。
【点睛】地球自转线速度由赤道(线速度约为1670千米/小时)向南北两极递减(两极点为0)。影响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小的因素不仅包括纬度,还包括地势等因素,同一纬度地区,地势越高,自转线速度越大。
(2021·西藏·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一期中)下图为地球光照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问题。
3.bc所在直线表示( )
A.晨线 B.昏线 C.赤道 D.地轴
4.图示我国节气为( )
A.冬至 B.秋分 C.夏至 D.春分
5.a、b、c、d四地中,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答案】3.B 4.C 5.B
【解析】3.地球自西向东转,顺着地球自转方向,bc线由白天进入黑夜,所以该线表示的是昏线,A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赤道是地球最长的纬线,是b点所在的纬线,C选项错误。地轴具体是指地球自转所绕的轴,其北端与地表的交点是北极,其南端与地表的交点是南极,D选项错误。故选B。
4.图中显示,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所以图示节气为夏至,春秋分昼夜等分,冬至日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C选项正确,排除其它选项。故选C。
5.线速度的分布规律是,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a、b、c、d四地中,b位于赤道,纬度最低,所以线速度最大,B选项正确,排除其它选项。故选B。
【点睛】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向着太阳的半球是白天(昼半球),背着太阳的半球是黑夜(夜半球)。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圈)叫晨昏线(圈)。它是由晨线和昏线组成。其中顺着地球自转方向,从白昼变为黑夜的界限是昏线,从黑夜变为白昼的界限是晨线。
(2021·黑龙江·建三江管理局第二高级中学高一期中)读下面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6.游客在桂林看到图示的景观,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风力侵蚀 B.流水侵蚀
C.冰川侵蚀 D.褶皱隆起
7.内力作用主要影响图中河流的( )
A.流向 B.水质
C.汛期 D.流量
【答案】6.B 7.A
【解析】6.外力作用主要有风力、流水、冰川、海浪等。图示景观是桂林地区的峰丛、峰林,是石灰岩受到流水的溶蚀(侵蚀)作用而形成的,属于喀斯特地貌,B正确,A、C错误;褶皱隆起属于内力作用,D错误。故选B。
7.内力作用有板块运动、褶皱、断层等,会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影响地势的起伏,河流从地势高的地方向地势低的地方流,会受内力作用的影响,A正确;河流的水质与流域植被覆盖率、含沙量、人类污水排放等因素有关,B错误;河流的汛期、流量主要受流域内的气候条件影响,C、D错误。故选A。
【点睛】外力作用有侵蚀地貌,也有沉积地貌。风力侵蚀形成风蚀蘑菇、风蚀洼地、雅丹等地貌,风力沉积形成沙丘、黄土高原等地貌;流水侵蚀形成沟谷、峡谷、瀑布等地貌,流水溶蚀形成喀斯特地貌,流水沉积形成冲积扇、冲积平原、三角洲等地貌;冰川侵蚀形成冰斗、刃脊、角峰等地貌,冰川沉积形成冰碛物等地貌。
(2021·云南·罗平县第五中学高一期中)雅鲁藏布大峡谷中的丹娘沙丘,位于高原半湿润季风区。该地夏季盛行西南季风,温暖湿润,河流水位高;冬季盛行东北季风,寒冷干燥。丹娘沙丘背倚葱茏青山,面临蓝绿色的雅鲁藏布江,连绵的沙丘构成了波涛起伏的沙海。该沙丘处于不断扩张之中。图一为丹娘沙丘附近等高线示意图,图二为丹娘沙丘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丹娘沙丘的成因主要是( )
A.冰川堆积 B.流水堆积 C.风力堆积 D.海浪堆积
9.丹娘沙丘增长速度最小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答案】8.C 9.B
【解析】8.峡谷中大风天气,形成涡旋上升气流,携带的江边或沙洲上的沙尘受到山壁阻挡,在山坡下堆积,形成沙丘。丹娘沙丘背倚葱茏青山,面临蓝绿色的雅鲁藏布江,成因主要是风力堆积,C正确;流水堆积形成的沙丘应与河道连接,B错误;冰川堆积物没有分选性,不能形成沙丘,A错误;该地不临海,D错误。故选 C。
9.丹娘沙丘增长速度最小的季节是夏季,此时河流水位高,植被多,裸露的沙源面积小,风吹起的沙尘少,B正确。其它季节江水的水位较低,植被较少,出露的沙丘、河漫滩面积大,沙源多,沉积多,沙丘增长速度较快,ACD错误。故选B。
【点睛】在干旱地区,风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非常明显。风力扬起沙石,吹蚀地表,形成风蚀蘑菇、风蚀洼地等风蚀地貌。风在搬运沙尘的过程中,当风力减小或气流受阻时,风沙就会沉积,形成沙丘、沙垄等风积地貌。
10.(2021·海南鑫源高级中学高二期中)流水地貌是由流水塑造而形成的地表形态。下图为北半球某河流示意图,箭头表示河流流向。关于图中①②两处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①河道较深 B.②流速较快 C.①堆积作用明显 D.②侵蚀作用明显
【答案】A
【详解】根据题意,结合所学知识,观察图中信息可知,①为凹岸,为河流侵蚀岸,侵蚀作用强烈,导致河道较深,故A正确,C错误;②为河流凸岸,为堆积岸,河流的流速较慢,导致其泥沙等沉积,堆积作用明显,故BD错误。答案选择A。
【点睛】河流对流经地区的地貌产生影响:当河流转时,水质点作曲线运动产生离心力,在离心力的影响下,表层水流向凹岸方向冲刷,流速快,凹受到强烈侵蚀,形成深槽,而底部的水流在压力的作用下,凹岸流向凸岸,水流把从凹岸冲下的物质搬运至凸岸,在凸岸因流速变慢而堆积下来形成边滩。
(2021·云南·罗平县第五中学高二期中)“是日,日无晶光,朔风乱吼”;“其时正是仲冬天气,连日大风,天地变色,马蹄冰合,铁甲如冰”;“次日彤云压阵,天惨地裂”;“当晚云势越重,风色越紧。吴用出帐看时,却早成团打滚,降下一天大雪”;“那雪降了一夜,平明看时,约已没过马膝”是《水浒传》“宋公明雪天擒索超”一回中对天气状况的描写。阅读后完成下面小题。
11.上述描写反映的天气系统是( )
A. B.
C. D.
12.根据描写,推测此天气系统过境后( )
A.气压降低 B.气温升高 C.天气转晴 D.风力变大
【答案】11.D 12.C
【解析】11.材料信息表明,该天气系统过境时出现了降温、大风、降雪天气,由此判断,该天气系统应是冷锋。读图可知,图A中水平气流逆时针辐合,应为气旋天气系统;图B中冷气团与暖气团交汇,冷气团被迫后退,应为暖锋天气系统;图C中水平气流顺时针辐散,应为反气旋天气系统;图D中冷气团与暖气团交汇,冷气团主动推进,应为冷锋天气系统。由此判断,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
12.材料信息表明,该天气系统过境时出现了降温、大风、降雪天气,由此判断,该天气系统应是冷锋。冷锋过境后,冷气团取代了暖气团,气温会下降,气压会上升,受单一气团控制,天气会转晴,风力会变小。由此判断,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冷锋天气:冷气团主动移向暖气团的锋面。过境时,出现阴天、大风、降温、降雨、降雪等天气,降水主要在锋后;过境后,往往气压升高,气温和湿度骤降,天气转好。如北方夏季的暴雨;冬春季的寒潮、沙尘暴天气。
(2021·河南宏力学校高二期中)读下图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mm),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影响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
①农牧活动 ②距海远近 ③季风风向 ④纬度位置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4.甲地降水较丰富,与之关联的资源有( )
①草原 ②水能 ③石油 ④森林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5.我国政府停止开垦丙山脉,采取封山育林的措施,主要原因是( )
A.伐木难度大,成本高 B.开发特色森林旅游
C.进口木材,成本低 D.抚育更新森林资源
【答案】13.B 14.D 15.D
【解析】13.读图可知,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是从东南向西北递减,距海近,降水多,距海远,降水少,②正确。农牧活动不影响降水分布,①错误,A、D排除。带来降水的主要是夏季东南风,所以季风风向影响降水,③正确,B正确。纬度位置影响温度,不影响降水分布,④错误,C排除。故选B。
14.甲地位于山脉迎风坡,降水较丰富,河流水量大,落差大,水能丰富,②正确。位于湿润区降水量与草原关系不大,①错误,A、C排除。降水较丰富与石油无关,③错误,B排除。水量充足,利于森林发育,④正确,D正确。故选D。
15.我国政府停止开垦大兴安岭,采取封山育林的措施,主要原因是松树生长周期长,要抚育更新森林资源,D正确。伐木难度大,成本高不是育林的原因,A错误。封山就不能开发特色森林旅游了,B错误。进口木材,成本低与封山育林无关,C错误。故选D。
【点睛】影响降水的因素:1、海陆位置——沿海迎风区降水多,离岸风区降水少,内陆地区空气干燥、降水少。2、大气环流——盛行上升气流的地区,降水多;盛行下沉气流的地区,降水少;受夏季风影响的地区或季节降水多,受冬季风影响的地区或季节降水少。3、地形——暖湿气流流经的山地迎风坡降水多,山地背风坡降水少。4、洋流——寒流流经的沿海地区降水少,暖流流经的沿海地区降水多。5、植被和水文状况——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以及湖沼、水库周围,空气的温度较大,相对降水较多。6、人类活动——城市多上升气流易形成云致雨;城市尘埃多,凝结核多,雾和低云比郊区多。
二、综合题
16.(2022·内蒙古·喀喇沁旗锦山蒙古族中学高一期中)读下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列问题。
(1)从南、北半球看:该半球为____半球(填南或北)。从昼、夜半球看:弧CB是____;弧BA是____(填晨线或昏线)。此时,A点的地方时是____点,D点的地方时是____点。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____,经度是____。
(2)假定从A点向正南方向水平发射炮弹,实际炮弹的运动方向是____。
(3)图中,A地、B地、D地相比较,三地随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由小到大的顺序____。A、B、C、D四点中,位于东半球的点有____。
(4)判断方向:A地位于D地的____;甲地位于乙地的____。写出甲地的地理坐标____,此时,甲地的昼长比乙地____。
【答案】(1) 南 昏线 晨线 6 9 23°26′S 90°W
(2)东南
(3) B(4) 西北 东北 (30°S,45°W) 短
【分析】本大题以太阳光照图为材料,设置四道小题,涉及太阳光照图的判读、晨昏线的判定、地球自转线速度的特点以及方向的判定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1)
该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图中地球自转成顺时针,表明中心点为南极点,因此该半球为南半球。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弧CB由白天过渡为黑夜,为昏线,弧AB由黑夜过渡为白天,为晨线。A点为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6点。D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比A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早3个小时,因此,地方时为9点。南极圈以内是极昼,节气是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23°26′S,太阳直射点的经线地方时是12:00,即E点所在的经线90°W。
(2)
该半球为南半球,沿地表水平方向运动的物体受地转偏向力作用向左偏转,因此从A点向正南方向水平发射炮弹,实际炮弹的运行方向是东南方。
(3)
一般而言,纬度越低,自转线速度越大,三地纬度由高到低的排序为BDA,因此三地地球自转线速度由小到大的排序为B<D<A。20°W向东至160°E之间的区域为东半球,其余区域为西半球,A、B、C、D的经度依次为180°、90°E、0°、135°W,所以A、B、C、D四点中位于东半球的点有B、C。
(4)
就南北方向而言,A位于D的北方,就东西方向而言,A位于D的西方,所以A位于D的西北方;同理,甲地位于乙地的东北方。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东经度数增大,西经度数减小,甲地经度为45°W,图中纬线中,每相邻两条实线纬度相差30°,甲地的纬度为30°S,所以甲地的经纬度为(30°S,45°W)。甲地所在纬线昼弧更短一些,因此,甲地的昼长比乙地短。
17.(2021·安徽省舒城晓天中学高二期中)读6月22日太阳照射图。完成下列填空
(1)从南北半球看,此图所示的是________半球,该图所示的节气是________, 此时,地球运行在________(填“近日点”或“远日点”)附近
(2)图中AEC表示晨昏线,其中AE线是________线(晨线或昏线),其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________时。
(3)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纬度________,经度________。
(4)该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的范围是________。
(5)此时,北京时间为________
(6)该日的六安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
【答案】(1) 北 夏至 远日点
(2) 晨 6
(3) 23°26′N 90°E
(4)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5)14时
(6)昼长夜短
【分析】本大题以太阳照射图为材料,设置六道小题,涉及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地球自转的方向及意义、地球公转的速度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综合思维等地理学科素养。
(1)
从自转方向可以判断为北半球,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最是北半球的夏至日。近日点位置时间大约为1月初,远日点位置大约为7月初,因此,此时地球靠近远日点。
(2)
按照地球自转的方向从昼半球到夜半球的是昏线,从夜半球到昼半球的是晨线,AE线是晨线,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是6点。
(3)
夏至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从图中看90°是昼半球的中央经线,是太阳直射所在经线,所以此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23°26N,90°E)。
(4)
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5)
90°E为12时,北京时间是东八区区时,是14时。
(6)
该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六安位于北半球,昼长夜短。
18.(2021·广东·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附属外国语学校高二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
材料二: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报道,当地时间2021年1月27日,印度尼西亚日惹特区默拉皮火山喷发,火山灰柱高达2000米以上。
(1)据图说明沉积岩的形成过程。
(2)指出默拉皮火山喷发波及的地球内部圈层及判断依据。
(3)分别说出图中②④⑤⑧所属内、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
【答案】(1)裸露在地表的各种岩石,经风化、侵蚀作用形成碎屑物质;由风力、流水等搬运至低处;堆积、固结成岩形成沉积岩。
(2)地幔和地壳;判断依据:岩浆主要来自上地幔中的软流层。
(3)②为变质作用,④为熔化作用,⑤为地壳运动,⑧为风化、侵蚀作用。
【分析】本大题以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三大岩石的形成、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内外力作用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1)
沉积岩属于外力作用形成,其形成过程是:裸露在地表的各种岩石,被破坏成碎屑物质后由风力、流水等搬运至低处,堆积、固结成岩形成沉积岩。
(2)
此次火山的岩浆喷出了地表,故岩浆穿越了莫霍界面进入了地壳,岩浆存在于软流层中,故此次火山喷发波及的地球内部圈层有地幔和地壳。
(3)
图中②指向了变质岩,故②为变质作用;④指向了岩浆,故④为重熔再生作用;⑤由地内指向了地表,故⑤为地壳运动;⑧为地表的破坏作用,故⑧为风化、侵蚀作用。
19.(2022·新疆·新和县实验中学高二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图所示国家是南亚地区尼泊尔,背靠喜马拉雅山,面朝印度洋,南邻印度。该国人口稠密,经济以传统农牧业为主,森林覆盖率为29%.完成下列要求。
(1)简述尼泊尔地形特点。
(2)尼泊尔年降水丰富,雨季在4-9月,简述此特点的原因。
【答案】(1)(绝大部分为)高山地区(山地);北高南低;地表高差悬殊(山高坡陡)。
(2)夏(雨)季,西南季风,从印度洋带来丰沛的水汽;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降水丰富)。
【分析】本题以尼泊尔为背景,设置2道题目,知识点涉及尼泊尔的地形特点,尼泊尔降水时间分布的特点及其成因,考查学生地理知识的迁移与调动能力,蕴含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1)
尼泊尔地形上可分为三个部分:北部喜玛拉雅地区、中部山区、南部特莱低地(平原);尼泊尔的地形以高山山地为主;平原面积狭小,分布在南部边缘;地势特征:地势北高南低,高低悬殊。
(2)
尼泊尔的气候分为明显的旱季和雨季,在每年的4月到9月份,印度洋西南季风北上,携带有大量的水汽,受到北部喜玛拉雅山脉的阻挡抬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形成降水天气。
20.(2022·内蒙古·喀喇沁旗锦山蒙古族中学高一期中)下面两图中,图Ⅰ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图Ⅱ为世界局部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Ⅰ中A季节为北半球____季,B季节为北半球____季。导致A、B两季节气压带和风带位置不同的原因是____。
(2)常年受甲气压带控制地区的气候类型是____,气候特征是____,分布规律是____,其气候类型分布对应图Ⅱ①②③④四地中的____地。
(3)图Ⅱ中①地区的气候类型是____,气候特征是____,分布规律是____,其气候是常年受图Ⅰ中____(甲、乙、丙、丁)带影响形成的。
(4)图Ⅰ中B季节时,图Ⅱ中②海沿岸此季节受____(甲、乙、丙、丁)带控制,此季节②海沿岸的气候特征是____;此季节40°N的亚欧大陆东岸盛行____风,气候特征为____。
(5)图Ⅱ中⑤岛屿西部是____气候。
【答案】(1) 夏 冬 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
(2) 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 南北纬10度附近的赤道地区 ④
(3) 温带海洋气候 全年温和湿润(冬暖夏凉,全年湿润) 南北纬40-60度的大陆西岸 丁
(4) 丁 温和湿润 西北 寒冷干燥
(5)热带草原
【分析】本大题以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非洲与欧洲气候分布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气候分布与成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和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素养。
(1)
图I中A季节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偏北,为北半球的夏季,B季节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偏南,为北半球的冬季。导致A、B两季节气压带和风带位置不同的原因是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2)
图中甲是赤道低气压带,气温高,气流以上升运动为主,多对流雨。常年受甲气压带控制地区,形成热带雨林气候,气候特征是高温多雨,主要分布在南北纬10度之间的赤道地区。图Ⅱ中,①地是温带海洋性气候,②地是地中海气候,③地是热带沙漠气候,④地是热带雨林气候。因此,甲气压带对应的气候类型是④热带雨林气候。
(3)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图Ⅱ中,①地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特征是常年温和湿润。分布在南北纬40-60度的大陆西岸,该气候是常年受图Ⅰ中丁(西风带)影响形成的。
(4)
图Ⅰ中B季节是北半球的冬季,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偏南,图Ⅱ中②地中海沿岸此季节受丁(西风带)控制,此季节②地的气候特征是温和多雨。此季节40°N的亚欧大陆东岸盛行西北风,气候特征是寒冷干燥。
(5)
图Ⅱ中⑤岛屿为马达加斯加岛,西侧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