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废为宝》说课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那废弃物是不是同样可以变成富有美感的艺术宝藏呢?下面我将以《变废为宝之袋子戏法》为题进行说课。
教材分析
设计教学前首先要从多维度解读教材。本节课是八年级下册第6课,属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新课标要求加强课程内容、社会生活与学生经验之间联系,进行综合探索。
本课教材使学生逐步经历从二维平面到三维立体的废弃物利用的创作。同时在评价要点中,教材提到学生应当能从多角度评价作品,并能够关注环保、资源回收利用等社会问题。本课时以实践为主、欣赏为辅,从形式、方法、要领展开教学,引导学生意识到生活中有许多废弃物可以通过再利用被重新赋予生命,从而培养学生有意识地观察生活,保护资源,并且在实践中体会创作与生活的联系。
学情分析
接下来是对学情的多角度分析。八年级学生属于第四学段,比较活跃、思维开阔,动手能力较强。本班学生综合素质较好,对基础知识掌握牢固,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但缺乏深入思考的能力,创作容易浮于表面。此外,有部分同学对美术兴趣较弱。因此本课重点就聚焦在变废为宝的过程和方法上,而创作主题设定和环保情感激发就成为了这节课的难点。
教学目标
在分析完教材把握学情后,我将教学定下以下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废弃物改造途形式、方法,知道环保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 能运用废弃袋子创作平面或立体的美术作品,创造性地表达对环保主题的思考。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美术创作对环保的独特作用,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方法
本课时结合学生实际生活,以废弃袋子的改造创设问题情境,构建魔法课堂的虚拟情境引起学生兴趣,通过讲授、示范和作品欣赏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与合作结合的创意实践,旨在培养学生艺术表现和创意实践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教学过程
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以4个模块展开。
入门考核,情境导入
导入是整节课的关键,富有创意的导入能够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他们引入到教师所设计的环节中来。本课时创设了魔法课堂的虚拟情境,首先通过知识问答使学生了解废弃袋子变废为宝的必要性。
学习魔法,掌握新知
接下来,我以牛皮纸袋为例,设计了“激活魔法-揭晓秘籍-探索咒语”三步,通过讲授法、示范法,从创作方法、形式和要领拆解实践过程。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掌握创作要点。
施展魔法,实践评价
接着引导学生合作进行创意实践,并对学生作品展示评价,过程中将自评与师评相结合。然后,通过艺术家作品欣赏,提出思考主题和丰富材料两点来突破教学重难点。
破解魔法,总结拓展
最后,我提出创造力+想象力>魔法,引导学生运用美术知识改造废弃物、美化生活。
板书设计
以上便是我说课的所有内容,如有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