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的成因及作用》教案
【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目标
1.地壳运动是地震发生的原因。
2.地震的发生会使地表形态发生巨大变化。
二、科学探究目标
1.能够通过模拟实验,探究地震形成的原因。
2.能够通过阅读资料、观察图片,分析地震后给地表带来的改变。
3.能够制作关于抗震防灾的手抄报,宣传抗震防灾的常识。
三、科学态度目标
1.保持对地震现象的探究热情,乐于参加模拟实验。
2.能基于证据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认真倾听他人意见,形成集体观点。
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了解科学技术可以减少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知道抗震防灾的基本常识。
【教学重点】
通过模拟实验,探究地震形成的原因。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泡沫小盒、保鲜膜、泥土、水、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班级记录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聚 焦 1.出示地震后公路路面被破坏的图片,提问:从这张图上,你观察到了什么?你认为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聚焦问题:这是地震的情境,那你知道地震是怎么形成的吗?地震发生时的情景是怎样的?会给地球表面带来哪些改变?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观察图片,交流讨论。 路面的真实情景使学生对地震造成的影响有了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 三个问题的提出,揭示了本课研究的主要内容,帮助学生实现从感性认知到理性思考的过渡,使他们带着明确的学习目标进入探究地震现象的学习活动中。
探 索 (一)了解地震的成因 1.谈话: 你能根据所学知识来预测地震的成因吗?然后与同学们进行交流。 2.组织学生集体交流,将学生的假设整理后记录在黑板上。 3.课件展示地震成因的模拟实验,并指导学生明确实验中的每一部分材料分别代表什么含义。 ①将小盒的两半拼接起来,在上面铺一层塑料薄膜。②将土、水和成泥,并将它铺在有塑料薄膜的小盒中。③等泥边干后,将小盒的两半迅速拉开或挤压。 4.组织学生进行模拟实验获得证据,提醒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时,要观察“地面”的变化,还要观察“地面”断裂、隆起的位置与“板块”对接边界的位置关系。 5.组织学生汇报自己的实验现象,并对实验现象进行解释。 6.出示教材上的图片,组织学生对地震的成因进行解释:组成地球岩石圈的六大板块在不停地运动,它们相碰撞、彼此分离……。这样的过程中,地壳或岩石圈会发生机械变形、变位,比如升降、漂移、褶皱、断裂等,使期积累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成为地震。板块边缘构成了地球表面的活动带,是火山、地震的高发地区。 7.播放视频资源《【知识解析】地震》进行小结。 (二)了解地震发生的情景及给地表带来的变化 1.谈话:描述你在电视或网络上看到过的地震情境。 2.给学生提供资料,或者播放视频资源《汶川大地震》、《唐山大地震》,学生结合资料分析地震发生后给地表带来的变啊。 3.小结:地震使地面出现裂缝、塌陷、铁轨也被扭曲变形。还可以使山体滑坡,河流阻塞河道,形成了堰塞湖。 4.提问:地震发生时我们该如何自救和互救? 5.播放视频资源《【知识解析】地震自救》,学习地震自救的方法。 6.布置课后任务:课后地震自救和互救的相关知识,制作成宣传海报。 与同学交流地震的成因。 学习实验操作,并思考每一部分材料分别代表什么含义。 预设:两半拼接的小盒代表地壳的板块。铺在小盒上面的泥代表陆地。拉开或挤压是模拟岩层受到的作用力。 预设:当“板块”受到作用力达到一定程度时,会相互分离或碰撞,“岩石圈”内的能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会强烈释放,“板块边缘”附近“地球表面”发生褶皱、断裂等现象。 观看视频。 预设:地震后房屋倒塌、道路损毁…… 观看资料或视频,交流分析讨论。 学生交流和讨论。 观看视频。 带领学生基于证据建构解释的过程:猜测成因、搜集证据、建构解释。 使学生将自然界的现象与模拟实验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帮助学生将实验中获得的证据应用于解释自然现象。 在集体论证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关于地震成因的解释。 交流他们对地震情景的了解,以及了解的途径。 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整理,学生发现强烈的地震会使一个地区的地形地貌发生巨大的改变。 使学生掌握地震发生时自救互救的知识,促使学生将科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同时树立他们热爱生命,保护环境的意识。
研 讨 问题1:根据我们所掌握的事实,我们能为先前对岩石弯曲原因的猜测找到依据吗? 问题2:地震是怎样发生的?能给地表带来哪些改变?这个改变是剧烈的还是缓慢的? 分享交流。 让学生尝试运用本课中获得的证据 建构更加科学严谨的解释。
拓 展 1.观看视频,了解科学家是如何检测地震的。 2.观看视频,课后完成模拟地震产生的实验。 观看视频,课后进一步学习。 拓展学生的视野,进一步了解地震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