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第17章 生物圈中的动物习题课件(打包2份)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第17章 生物圈中的动物习题课件(打包2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9-26 05:56:27

文档简介

(共14张PPT)
第5单元 生物圈中的动物和微生物
第17章 生物圈中的动物
第1节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目录
01
02
提升与迁移
双基巩固
03
应用与实践
双基巩固
1. 在生态系统中,植食动物和食腐动物分别属于( )
A. 消费者、分解者
B. 生产者、消费者
C. 消费者、生产者
D. 生产者、分解者
A
2. 下列关于动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动物摄取的有机物,有的参与构成动物的身体,有的分解释放能量
B. 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
C. 某些动物数量过多,不会对植物造成危害
D. 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有重要作用,人为捕杀某些动物,会影响生态平衡
C
3. 下图是农田生态系统中两条主要的食物链。如果有人大量捕捉青蛙,短时间内对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是( )
A. 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平衡
B. 水稻虫害严重
C. 蛇的数量迅速增加
D. 田鼠数量迅速增加
B
4. 苹果成熟后果实颜色鲜艳,味道由青涩变酸甜,能吸引动物前来取食。动物吃下果实后,种子随粪便排出而传播;蜜蜂采蜜时,会将花粉从一朵花带到另一朵花上。这些事实说明( )
①动物吃果实后能把果实分解为无机物,参与了物质循环②动物能维持生态平衡 ③所有植物都靠动物传粉和传播种子 ④动物和植物形成了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C
5. 控制棉铃虫、玉米蚁等农业害虫的有效且环保的方法是( )
A. 放养寄生蜂
B. 喷洒农药
C. 改种其他农作物
D. 人工捕捉害虫
A
6. 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草原生态系统中,狼这种动物的数量变化曲线最可能是( )
提升与迁移
D
7. (实验探究)为了确定熊蜂和蜜蜂哪一种更适合给温室大棚中的农作物传粉,某兴趣小组对熊蜂和蜜蜂的访花行为(访问一朵花所需时间,即从接触一朵花到离开该花所用时间)进行研究。
(1)熊蜂和蜜蜂在采食花蜜的时候,身体与雄蕊的_________摩擦沾上花粉,当它飞到同种植物的另一朵花上时,身上的花粉落在雌蕊的__________上,就完成了传粉。
花药
柱头
(2)同学们根据温室中一天的温度变化规律,将一天中的温度划分为四个区间:T1≤14 ℃、14 ℃<T2≤19 ℃、19 ℃<T3≤24 ℃、T4>24 ℃。通过观察、记录得到图1所示的结果。
①同学们调查访花时间时,记录得到多个访花时间的数据后,要计算____________。
②由图1可知,温度对____________(填“蜜蜂”或“熊蜂”)的访花时间影响更明显。当温度在____________区间时,熊蜂的访花时间最短。
平均值
蜜蜂
T2
③同学们依据熊蜂和蜜蜂的访花时间和访花间隔时间,进一步计算出熊蜂和蜜蜂的访花频率(5 min里访花的总次数),如图2所示。依据图2中的访花频率,同学们初步判断____________(填“蜜蜂”或“熊蜂”)更适合作为温室大棚中农作物的传粉昆虫。
(3)除了帮助植物传粉,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熊蜂
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促进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8. 你能根据仿生的概念,自己制作一个仿生仪器吗?
应用与实践
操作指引:
①目的:根据眼球的成像原理制作针孔照相机。
②器材:纸盒、半透膜、裁纸刀、针。
③制作过程:用裁纸刀在纸盒的一个面刻一个方形框,在方形框的那一面粘贴一张半透膜。在半透膜正对的另一面中央,用针戳一个0.3~0.8 mm的小圆孔。
④观察:制作完成后,把模型的小孔正对景物,在另一侧的半透膜上就可以观察到一个倒立的清晰图像。
谢 谢(共12张PPT)
第5单元 生物圈中的动物和微生物
第17章 生物圈中的动物
第2节 我国的动物资源及保护
目录
01
02
提升与迁移
双基巩固
03
应用与实践
双基巩固
1. 下列4种动物是我国珍稀保护动物,其中俗称“四不像”,在湿地生活的是( )
A. 金丝猴 B. 麋鹿
C. 朱鹛 D. 扬子鳄
B
2. 2020年1月,长江白鲟宣布灭绝。白鲟是肉食类鱼,以捕食其他鱼类为生,如果长江上游饵料不够,白鲟可以迁徙到下游去觅食。但是由于现在环境的改变,尤其是长江上一些大坝建成后,将下游的路截断,食物减少,导致白鲟灭绝。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白鲟灭绝直接导致长江中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减少
B.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地
C. 应大量引进外来物种到长江,以提高生物多样性
D. 可通过较长时间禁渔减少人类对长江生态的破坏
C
3. 从生物学观点来看,建立自然保护区可以( )
A. 避免水土流失
B. 为当地政府和公民增加收入
C. 有效地保护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
D. 提高森林覆盖率
C
4. 从动物保护策略的角度分析,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属于( )
A. 就地保护
B. 易地保护
C. 开展法制教育和管理
D. 建立保护区
B
5. (生物与生活)时下流行从国外网购一些未加工食品类商品。这些商品可能会携带虫卵和微生物,若这样的生物流入境内,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
①丰富当地生物多样性 ②引起传染病流行传播 ③威胁当地生物多样性 ④造成外来生物入侵 ⑤增加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A. 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④⑤ D. ①③⑤
提升与迁移
A
6. (读图理解)右图是“生物多样性之间关系”的图示,A、B、C三项共同组成生物多样性。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是我们对生物多样性最直观的认识,这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多样性。
(2)可爱的狗狗们长相各异,属于不同的
品种,这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
多样性造成的。C指的是______________
多样性。
A
物种
B
遗传
生态系统
(3)每种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生态系统中,当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会加速生物__________多样性和___________多样性的丧失。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为了更好地保护野生动植物,还可以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措施。
物种
遗传
就地保护(或建立自然保护区)
易地保护
加强法制教育和管理
7.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在市场上发现有人出售国家规定的保护动物。小明应该怎样做才能保护这些动物又让自己不受伤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用与实践
小明应该及时通知公安机关等执法部门进行制止。
(2)有人说,对有益动物应该予以保护,但有害动物应坚决灭绝。请你评价这一说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论是有益动物还是有害动物,都是食物链的组成成分,对维持生态平衡有重要作用。因此,即使是有益动物,也不能任其发展,破坏生态平衡;即使是有害动物,也不应该完全消灭它们,而应该控制其发展。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