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第17章生物圈中的动物习题课件(打包2份)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第17章生物圈中的动物习题课件(打包2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9-26 06:01:29

文档简介

(共8张PPT)
第5单元 生物圈中的动物和微生物
第17章 生物圈中的动物
第2节 我国的动物资源及保护
知识点1 我国有丰富的动物资源
1.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和气候条件复杂,为动物生存和繁衍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生态环境。我国的动物种类多种多样,脊椎动物有6 400多种,占世界脊椎动物总数的13.7%,其中以鱼类的种类最多。
2. 我国有许多种闻名世界的特产珍稀动物,如哺乳动物有大熊猫、金丝猴、扭角羚、白唇鹿、白鳍豚等;鸟类有褐马鸡、黑颈鹤等;爬行动物有扬子鳄;两栖动物有大鲵(娃娃鱼);鱼类有白鲟、中华鲟等。
知识点2 我国动物资源面临严重威胁
3. 生物圈中生物物种的灭绝是个漫长的自然过程,但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生态环境破坏是动物物种灭绝加速的主要原因。
4. 我国境内:
(1)已灭绝的动物,如:新疆虎、野马。
(2)濒临灭绝的动物,如:大熊猫、金丝猴、野骆驼。
(3)长江特有的珍稀动物:白鳍豚。
知识点3 动物资源的保护取决于人类
5. 动物物种之间的差异是由各自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动物的遗传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基础。生态系统多样性为不同种类的动物提供了各自的栖息环境。因此,保护动物多样性需要在遗传物质、物种和生态环境三个层次上,制订保护战略和采取保护措施。
6. 保护动物多样性,既要保护野生动物资源,更要保护珍稀和濒危动物,其保护措施包括:就地保护、易地保护、法制教育和管理。
7. 就地保护:把要保护的珍稀野生动物所在的一定区域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它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就地保护的主要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8. 易地保护:某些野生动物因栖息环境不存在、种群数量极少或难以找到配偶,物种不能自己生存和繁衍,把濒危动物移到繁育中心进行保护、繁殖,然后向原有分布区“再引入”,以恢复野生种群。如:成都熊猫基地、中国扬子鳄村。对珍稀野生动物既要就地保护,也要易地保护,将易地保护作为就地保护的补充措施。
9. 法制教育和管理:为了强有力地保护动物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文件。加强法制教育和管理是保护动物多样性的一项重要措施,对于保护动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谢 谢(共8张PPT)
第5单元 生物圈中的动物和微生物
第17章 生物圈中的动物
第1节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知识点1 动物是生物圈中的消费者
1.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它们通过光合作用,把无机物合成为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动物必须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能量来源,通过消耗绿色植物合成的有机物维持生活,所以动物是生物圈中的消费者。
2. 根据动物的食性把动物进行分类:
(1)植食动物: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的消费者,如兔、马、羊等。
(2)肉食动物:以其他动物为食的消费者,如虎、狮等。
(3)杂食动物:既能吃植物,也能吃动物的消费者,如棕熊、人等。
知识点2 动物是食物链的组成成分
3. 食物链: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各种生物之间的捕食与被食的关系。在食物链的组成中,动物一方面以植物或其他动物为食,同时自己也会成为其他动物的食物,是食物链结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4. 食物链的组成及写法:
(1)组成:生产者+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2)写法:生产者→消费者,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最高级的消费者(动物),箭头指向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例如下图生物间的食物链可表示为草→蝗虫→青蛙→蛇→鹰。
5. 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的各种生物之间,通过捕食与被食的营养联系形成食物链和食物网,生物间这种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使各种生物种群的数量趋于平衡,从而有利于生物之间协调发展。植物和动物都是食物链和食物网中不可缺少的成员。
知识点3 动物能影响和改变环境
6. 动物不仅能适应环境,而且能影响和改变环境。动物能维持生态平衡,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7. 动物对植物生活既有积极作用,也有不利影响。动物能促进植物的繁殖和分布,能协助植物传粉和传播果实和种子;有些动物直接或间接地对植物生活造成危害,如蝗灾、鼠害等。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