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戊戌变法 课件(22张PPT 内嵌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戊戌变法 课件(22张PPT 内嵌视频)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3.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9-25 23:23: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第6课 戊戌变法
(1898.6.11-9.21)
是制度变革的一次尝试。
教学目标:
1.了解百日维新的基本史实,认识戊成变法对中国近代
社会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初步培养分析问题
的能力)。
2.识读课文插图等多种历史资料,思考戊戌变法对中国
近代社会的影响(初步掌握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方法)。
3.以维新人士的进步立场和为变法图强勇于牺牲的事迹,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树
立以天下为己任的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
了解“戊戌变法”
一、阅读教材,分析思考
(一)康有为与公车上书
1.时代背景:
2.代表人物:
3.揭开序幕:
和《 》的签订。
、 。
1895年春,康有为、梁启超发起 ,
拉开了 运动的序幕。
中日甲午战争
马关条约
康有为(1858-1927)
梁启超(1873-1929)
“公车上书”
变法维新
4.公车上书运动的发展:
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人士宣传变法,推动了维新变
法思想的广泛传播。
上海
时务报
天津
国闻报
①影响最大的报刊是 的《 》和 的
《 》。
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变法通议》,强调“法者
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亦变,不变亦变”,
日本以变法而强大,中国如果不变法,将会因守旧而灭亡。
严复等主持的《国闻报》,以“通上下之情”“通中外
之故”为目的,号召变法图强,成为北方最有影响的报纸。
②严复翻译《 》,宣传“ ”“ ”
的观点,把 学说介绍到中国,他是中国西学
之第一人,中国近代的 思想家。
天演论
物竞天择
启蒙
西方进化论
适者生存
严复(1854-1921)
思考交流:
维新运动期间各地学会和报刊主要宣传了什么观点?
产生了什么影响?
主要宣传了 的观点。推动 思想
的广泛传播。
变法图强
维新变法
(二)百日维新(戊戌变法)
在康有为等维新派的推动下,光绪帝表示“不甘作亡
国之君”决心变法。 年 月 日,光绪皇帝颁布“ ”诏书,宣布 。
1898
6
11
明定国是
变法
2.开始的标志:
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
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1.背景:
政治
经济
文化教育
军事
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
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
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
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
3.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
5.失败:
百日维新(戊戌变法)——
4.作用:
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到了 的作用。但不可能
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
1898.9.21慈禧太后等发动 ,囚禁 ,
搜捕维新人士,杀害 六君子: 、 、
、 、 、 。 就义前,
留下一首绝命诗:“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
快哉快哉!”
思想启蒙
戊戌政变
光绪帝
戊戌
谭嗣同
刘光第
林旭
杨锐
杨深秀
康广仁
谭嗣同
戊戌六君子
刘光第
林 旭
康广仁
杨 锐
杨深秀
谭嗣同
百日维新(戊戌变法)——
6.失败原因:
①寄希望于无实权的皇帝;
②以 为首的顽固派力量强大;
③资产阶级的 性和 性,力量
过于单薄,脱离 。
7.性质:
戊戌变法是自上而下的 性质的 运动。
慈禧太后
软弱
妥协
人民群众
资产阶级
改良
二、课后活动
1.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讨论戊戌变法,主要观点如下:
A.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B.戊戌变法和洋务运动一样,都主张向西方学习。
C.戊戌变法失败了,它对中国近代社会没有产生积极影响。
你同意哪一种观点?请说明理由。
①同意观点A。因为在帝国主义侵略日益加深、瓜分危机
迫在眉睫的紧要关头,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为挽救民族
危机、发展资本主义而奔走呼号,并指出变法的首要目的是
救亡图存。这对激发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起了重要
作用。所以这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示例:
②同意观点B。因为洋务运动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即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而戊戌变法则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即实行君主立宪制度。所以说,戊戌变法和洋务运动一样,都主张向西方学习。
③不同意观点C。因为戊戌变法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科学技术的传播,有利于具有新思想的知识分子参与政权,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因此观点C是错误的。
三、知识拓展
(一)康有为在政变前一天,由英国人保护逃往香港。政变发生当天,梁启超躲入日本公使馆,后由日本人掩护,化装逃到日本。谭嗣同拒绝出走,矢志为变法献身他说:“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谭嗣同拒绝东渡日本逃生,他大义凛然地说,如今的中国
正需要鲜血来唤醒沉睡的国民,而他甘愿为此付出生命,他
想用自己的死激励后人。谭嗣同是为变法而死,为自己的政
治理想而献身,那种愿以颈血刷污政,视死如归的精神,值
得后世所有人的尊重与赞扬。
(二)京师大学堂
百日维新期间,清政府决定创办京师大学堂。它以“广育人才,讲求时务”为宗旨,准备设立天学、地学、道学、政学、文学、武学、农学、工学、商学、医学十科。变法失败后,京师大学堂得以保留下来,并附设有中小学,不过规模非常有限,学生总数仅200余人。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期间停办。1902年复校,增设预备科及速成科等。1903年增设进士馆、译学馆、医学实业馆。1905年又设政法、文学、格致、工科四科。到1910年已设有经、法、文、格致、农、工、商七科,毕业生分别授予贡生、举人、进士等头衔。辛亥革命后改为北京大学。
四、重点知识梳理
《戊戌变法》知识结构
背景:
公车上书
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
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组织学会
序幕:
发展
创办报刊
梁启超:《时务报》(上海)
严复:《国闻报》(天津)
时间:
结果:
1898.6.11一9.21(103天)
高潮:
百日维新
内容:
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等方面
意义:
戊戌政变,六君子遇害
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经过
五、课后达标
1.识记“戊戌变法”相关历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