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同步练习
文学常识填空。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他与唐代的 和宋代的 、 、 、 、 、 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篁竹(huáng) 清冽(liè) 悄怆(qiǎo) 翕忽(xī)
B.为坻(chí) 为嵁(kān) 披拂(fú) 寂寥(liáo)
C.参差(cēn) 佁然(yǐ) 幽邃(suì) 奉壹(yī)
D.俶尔(shū) 龚古(gōng) 珮环(pèi) 差互(cī)
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不合理的一项是
A.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B.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C.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D.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 B.斗折蛇行(蛇在爬行)
C.往来翕忽(轻快迅疾的样子) D.悄怆幽邃(凄凉)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篁竹 清冽 为坻 为屿
为嵁 俶尔 翕忽 差互
寂liáo 幽suì 悄chuàng yǐ 然
小石潭溪水的流向是怎样的?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是在潭的哪个方位?依据是什么?
小石潭的潭水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描写该特点的?
本文在景物描写中蕴含着由“乐”到“凄”的情感变化过程。请具体分析。
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回答以下各题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屿,为嵁,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刻露①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②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
【注】:本文是欧阳修被贬做滁州刺史时所作。①刻露:清楚地显露出来。②本:根据。
(1) 用“/”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同乐刺史之事也
(2)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i 佁然不动
ii 悄怆幽邃
iii 乐其地僻而事简
iv 遂书以名其亭焉
(3) 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日光下澈 乃日与滁人仰而望
B.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 既出,得其船
C.为坻,为屿 不足为外人道也
D.以其境过清 以与民同乐
(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i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ii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iii 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
(5) 【甲】【乙】两文都作于作者被贬谪之后,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在《小石潭记》一文中,作者的心情是先乐后悲。请结合作者的处境和心境,写一则读后感(300 字左右)。
1. 韩愈;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
2. D
3. C
4. B
5. huáng;liè;chí;yǔ;kān;chù;xī;cī;寥;邃;怆;佁
6. (1)小石潭的溪水是由西南流向东北。(2)作者观赏景物时站在小石潭的东北方向。(3)依据是“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潭西南而望”。
7. 清澈。通过描写游鱼、日光、影子来侧面烘托潭水的清澈。
8. 示例:发现小潭——“心乐之”(愉悦的心情);观鱼时——“似与游者相乐”;(愉悦的心情)观鱼后——“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抑郁忧伤的心情),可以看出作者借山水求解脱而又最终无法解脱的的痛苦。他寄情山水,也是为了摆脱抑郁心情,此刻过于清冷的环境更激起他“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情感。
9.
(1) 夫宜上恩德/以与民同乐/刺史之事也。
(2) i 静止不动的样子
ii 凄凉
iii 认为……快乐(以……为乐)。
iv 于是,就。
(3) B
(4) i 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摇曳牵连,随风飘拂。
ii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时隐时现。
iii 又庆幸遇到民众为年年谷物的丰收成熟而高兴,乐意与我同游。
(5) 甲文表达作者孤凄悲凉(孤寂凄凉),乙文表达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10.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