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长与《山海经》

文档属性

名称 阿长与《山海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1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10-24 09:42: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4张PPT。小说莫言莫言(1955年2月17日- ),原名管谟业,生于山东高密县。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上世纪80年代中崛起,其作品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莫言的小说,叙述天马行空,用陌生化的处理塑造神秘超验的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2011年8月,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2012年10月11日,获诺贝尔文学奖。若不离世,就在68年获奖 2001年,老舍先生的儿子、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舒乙向外界披露了“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几乎被老舍得到”的内幕。但老舍1966年就已去世,诺贝尔奖一般不颁给已故之人,结果这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日本的川端康成。若不离世,可能在88年获奖 沈从文曾被多个地区的专家学者提名为这个奖的候选人。他的名字被选入了1987年的候选人终审名单,1988年他再度进入当年的终审名单。学院中有强大力量支持他的候选人资格。据相关人士分析,1988年如果他不离世,他可能获奖。
鲁迅:曾婉拒诺贝尔奖提名 1927年,来自诺贝尔故乡的斯文海定到我国考察时,在上海了解了鲁迅的文学成就以及他在中国文学上的巨大影响。这位爱好文学的瑞典人,与刘半农商量,准备推荐鲁迅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刘半农托鲁迅的好友台静农去信征询鲁迅的意见。鲁迅婉言谢绝。
?鲁迅阿 长与《山海经》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 基石。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 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等专集。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 史上的不朽杰作。识记字词 骇 惶急 疮疤
掳 渴慕 霹雳
悚 诘问 惧惮hài huáng chuāng lǔ mù pī lì sǒng dàn······jié·解释词语:莫名其妙:
深不可测:
情有可原:
惶急:
诘问:
惧惮:
震悚: 害怕。身体因恐惧或过度兴奋而颤动。追问、责问。恐惧、着急。从情理上可以原谅。深得难以测量。比喻对人或事物的情况捉摸不透。没有人能说明他的奥妙,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读文思考 你喜欢长妈妈吗?文章写了长妈妈的哪些事情?各用一句话说出来。
这些事表现了长妈妈是个怎样的人?
长妈妈是个没有名字的人长妈妈地位低下长妈妈睡觉总是“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
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长妈妈睡相不好,是个粗人长妈妈“逼”我吃福橘长妈妈有很多繁文缛节 长妈妈喜欢切切察察
饶舌多事长妈妈讲长毛的故事
长妈妈是无知的而又纯朴的长妈妈讲给我买来《山海经》
别人不愿做或不能做的,她竟然做成功了 对“我”管束很严
喜欢“告状”长妈妈对一个孩子真诚热情的帮助和关爱.黄胖而矮
没有名字——
喜欢切切察察 低声絮说
对“我”管束很严 喜欢“告状”
睡觉时摆成“大”字
元旦有古怪的仪式
一肚子的繁琐的道理
讲“长毛”的故事
为我买回《山海经》地位低下饶舌多事
不拘小节淳朴无知
繁文缛节热情善良 关心孩子长妈妈小 结思考体会 文章写长妈妈的事情哪些事是详写?哪些事是略写?
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略写了阿长的称呼的来历、“切切察察”的毛病、摆成“大”字的睡相、令人讨厌的种种规矩、“长毛”的往事,谋死隐鼠,吃福橘
略写的那些内容能使人对长妈妈有个初步了解,她的外形特征,真实地反映长妈妈的一些毛病,但这些并不能削弱对阿长妈妈的敬意。
详写了为“我”买《山海经》一事。
详写买《山海经》一事,却令人对长妈妈刮目相看,在作者看来“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情,她却能够做成功”,我们可以想到幼小的鲁迅对长妈妈的敬佩和感激之情。初识阿长:可怜、可悲、可爱、
可恨、可笑、可敬…… 速读全文,你认为哪些语句在刻画人物方面写得比较精彩?用笔画出来并作简单的批注。 研读长妈妈买《山海经》的部分,思考以下问题:1、作者在写长妈妈买《山海经》之前,为什么要写“叔祖”的疏懒?
2、细读描写《山海经》的句子,联系“宝书”一词,你有什么感受?作者这样写有何作用?当长妈妈给我买回了《山海经》之后, “……这又使我产生了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你怎样理解这段话?这表现了作者对阿长怎样的感情?
抓文中的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对阿长的
感情变化,理出一条情感变化线索。1.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这种想法表现了“我”的什么心情?“我”想“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表明了“我”对阿长心存隔阂乃至轻视。2.当阿长买来?山海经?时,“我”有什么反应?“我”的反应是:“我似乎遇者了一个霹雳,全体都悚起来”,“着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失了。”真可谓又惊又喜,感激不尽。 3.你怎样理解文中说的阿长“确有伟大的神力”? 因为这件事“别人不肯做”,谁也没有阿长那样知“我”心,谁也没有阿长那么热心;别人也“不能做”,有画的?山海经?很难找,要跑多少路,打听多少地方,谁能像阿长这么给“我“操心费事,况且阿长不识字,居然买来了。“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书不仅是“我”渴慕的、过于念念不忘的,而且还代表一种热爱和关心。重点与难点(写作特色)1.本文的记叙线索是什么?散文的“神不散”说的是:主题集中。写散文时要放得开,但是要受到中心思想的制约,所以还得收得拢。在阅读散文时,要注意抓住文章的线索,理清全篇的层次结构和理解全篇思想内容。
本文是以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情变化为线索的。作者写知道阿长谋害了“我”的隐鼠时,感情上是“憎恶”她文章最后以“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结束,表达了作者对阿长的深切怀念之情。对于阿长的平常举动,“我实在不大佩服她”对于阿长所懂得的许多规矩,‘我”也是‘不耐烦的”尽管在阿长给“我”讲长毛的故事时,“我”也曾“发生过空前的敬意”,但那后来也“逐渐淡漠”了是因为阿长给“我”买《山海经》,才真正“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甚至连“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我”对阿长的感情是怎样变化的?憎
恶新


意完全消失
敬意淡薄敬意
空前的讨

不大佩服不

烦怀念写法探究: 作者先写他“憎恶”、“讨厌”阿长,但在结尾处却说“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抒发出一种深沉的怀念之情。你是怎样理解作者的感情的?这是什么写法?
新的敬意热爱关心
孩子为“我”买
《山海经》特别的敬意无知、淳朴讲“长毛”
的故事不耐烦善良真诚令人厌烦
的规矩粗俗、
不拘小节摆成“大”字
的睡相先


扬不大佩服饶舌多事切切察察
的毛病写作手法“我”的感情变化人物性格事 先抑后扬:
这种写法可以使文章有层次,收到跌宕起伏的艺术效果。使描写的人物形象给人意外的惊喜和惊叹,起到出乎意外的效果,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可感,鲜明突出。
作者怎样刻画的阿长? 1、欲扬先抑的手法
2、详略得当的选材特点
3、人物描写的多样性写法研讨写人记事的文章采用恰当的写法可以做到生动传神、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堂大赢家寻找“阿长”:——回想身边的“阿长” 你觉得阿长像身边的谁?是年迈不识字的老祖母,爱唠叨的母亲,还是爱管闲事的阿姨…… 爱的方式有很多种,也许她们的方式是当时的你所不能理解或接受的。但是,有一天,你读懂了她们。请以“读懂身边的爱”为话题,写一篇随笔。(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