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图2-22
1.读“中国主要河流分布图”(图2-22),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B、C、D是我国四条主要内河航道,其中汛期最长的是 ;结冰期最长的是 ;有“黄金水道”
之称的是 。(填字母)
(2)我国许多城市多沿江分布,其有利条件是 _ (写出一条即可)。图中数字代表重庆的是 。
④
水运便利
A
D
B
(3)我国河流多自西向东奔流,反映了我国的地势特点是
;长江、黄河都发源于 高原,其分水岭是 ,长江大部分河段流经 (干旱/湿润)区,流量比黄河大。
(4)我国西部内陆地区的内流河和东部地区外流河的汛期都主要集中在夏季,但形成原因不同。试分析西部内流河汛期集中在夏季的主要原因。
夏季气温升高,冰雪融水量大。
湿润
秦岭
青藏
西高东低
图2-23
2.读“长江流域图”(图2-23),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河、湖名称:
A. (长江最长支流),B. 湖(我国最大淡水湖)。
(2)长江上游与中游的划分点是湖北的 ,其中游的
河段河道蜿蜒曲折,有“九曲回肠”之称,水流不畅,易发生 灾害。
洪涝
荆江
宜昌
鄱阳
汉江
(3)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 河段,为开发其丰富的水能资源,我国在此河段已建成世界上最大的 水利枢纽工程。同时长江干支流通航里程7万多千米,是我国名副其实的“ ”。
黄金水道
三峡
上游
图2-24
3.读“黄河流域图”(图2-24),完成下列各题。
(1)黄河发源于A 山脉,最终注入D 海。
(2)黄河上游河段水能资源丰富,原因是:① ,② 。
(3)黄河中游流经B 高原,水量明显增加,主要自然原因是 。
(4)黄河在 (城市)进入下游,流经C 平原后,河道变宽,河床坡度变缓,流速 ,泥沙大量淤积,河床不断 ,形成“地上河”。
抬高
减慢
华北
桃花峪
降水量增多且支流增多
黄土
落差大
水量大
渤
巴颜喀拉
1.下列关于我国内流区的叙述,
错误的是( )
A.约占我国陆地总面积的36%
B.均位于西北干旱区
C.河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
D.多属季节性河流
图2-25
B
读“我国主要河流分布示意图”(图2-25),完成1~4题。
2.河流②和③共同流经的地形区是( )
A.青藏高原
B.柴达木盆地
C.内蒙古高原
D.塔里木盆地
A
3.图中汛期最长的河流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我国的外流河、内流河丰水期都在夏季,其主要原因是
( )
A.受气温的影响,夏季全国普遍高温
B.都受夏季风的影响
C.外流区受夏季风的影响,内流区受夏季气温高的影响
D.全国大多数地区降水集中于夏季
C
A
图2-26
2022年暑假,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以“影响河流水文特征的主要因素”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读图2-26,完成5~7题。
5.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河流的水位、流量、流速、汛期与枯水期、含沙量、结冰期等方面。降水量主要影响河流的( )
A.流向 B.流量 C.含沙量 D.结冰期
B
6.我国许多大型水电站都建在河流流经的阶梯交界处,这是因为( )
A.地质结构稳定,少地震 B.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
C.降水丰富,河流流量大 D.流速快,河流含沙量小
B
7.我国大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主要原因是
( )
A.我国降水西少东多 B.我国地势西高东低
C.我国地形类型多样 D.我国植被覆盖率西高东低
B
图2-27
图2-27是“某同学地理笔记上的长江流域开发条件示意图”。读图,完成8~9题。
8.请帮该同学在图中补充长江下游的开发条件( )
①江面宽阔,水流平缓 ②地形类型多样,以丘陵为主
③雨热同期,水热条件配合较好 ④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
9.下列关于开发长江流域的措施,合理的是( )
A.上游河段利用水能开发水电
B.上游干流河道清淤便于航运
C.中游围湖造田增加耕地面积
D.下游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
A
图2-29
图2-28
保护长江流域环境对保障我国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读“长江水系图”(图2-28)和“长江各河段五种生态保护功能所占比重示意图”(图2-29),完成10~11题。
10.上游急需解决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 )
A.水质污染 B.洪涝灾害 C.水土流失 D.物种锐减
11.长江流域调蓄水量功能最强的河段是( )
A.上游 B.中游 C.下游 D.河口
B
C
12.对①河段的开发利用主要是( )
A.引水灌溉
B.建水电站
C.水产养殖
D.发展航运
图2-30
A
读“黄河流域示意图”(图2-30),完成12~14题。
13.治理②河段的主要措施是( )
A.退田还湖 B.封山育林
C.加固堤坝 D.拓宽河道
C
14.近期,某短视频软件点赞量极高的一段黄河水变清的视频改变了人们对“跳进黄河也洗不清”的认知。使得黄河水变清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降水量变多,水变清
B.沿河排放的污染物减少
C.中游水土保持工作成效显著
D.沿河城市绿化面积增加
C
图2-31
图2-31为“黄河流域简图”。读图,完成15~17题。
15.黄河由甲地到乙地水量减少的原因是( )
①落差大,河水流速快 ②气候干旱,河水被大量蒸发
③引水灌溉农田 ④“地上河”导致河水下渗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B
16.乙地河段每年初冬和初春时节会产生冰坝堵塞河道造成河水泛滥现象,即凌汛。影响凌汛的因素除了流向,还有( )
A.流速 B.流量 C.结冰期 D.含沙量
C
17.下列有关黄河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流入渤海
B.“九曲黄河万里沙”——黄河含沙量大
C.“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黄河下游河床高出地面,形成“地上河”
D.“吉县晋陕峡谷蕴,壶口水势入画艰”——壶口瀑布位于地势阶梯交界处,水能丰富
D
图2-32
18.读“我国东部四条大河的年径流量变化曲线图”(图2-32),完成下列各题。
(1)四条河流中,结冰期最长的是 ,因为该河流所处的纬度位置 (填写“高”或“低”)。
(2)黄河的长度比珠江长很多,但黄河的水量比珠江少很多,这是因为黄河流域流经 气候区,其降水量比流经 气候区的珠江流域降水 (填写“多”或“少”)。
少
亚热带季风
温带季风
高
松花江
(3)由图可知,松花江在12月和次年1月出现断流现象,在4月前后流量又增多,试简述其原因。
春季升温,冰雪融化,补给了河流水量。
(4)我国北方河流普遍含沙量较大,但东北地区的松花江含沙量却较小,其原因是什么?
松花江上游山地植被覆盖率高,中下游流经地区地势平坦,对地表的侵蚀作用比较弱,所以含沙量小。
1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十九大报告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材料二:黄河流域的生态治理成效显著。《瞭望》杂志曾报道,自2000年以来,黄河泥沙含量锐减,悄然出现变清态势。从呼和浩特河口村到郑州桃花峪,黄河中游,已然一河清水,直到开封以下,黄河才呈浅黄色。在非汛期,黄河80%以上的河段是清的。
(1)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最终从上海市注入 海。长江是我国巨大的“水能宝库”,从上、中、下游来看,
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是 。图中①代表世界上最大的
水利枢纽。
三峡
上游
图2-33
东
材料三:图2-33为“长江与黄河水系示意图”。
(2)黄河流域是我国的能源基地,上游水能丰富,中游 _ (矿产)丰富,下游石油丰富。黄河在桃花峪以下河段无支流注入,其原因是 。在黄河上游干旱的宁夏和内蒙古境内,塑造了宁夏平原与
② 平原,这里由于引黄灌溉便利,所以农业较发达。
河套
泥沙淤积,河床抬高,成为“地上河”
煤矿
(3)根据材料一,从地理角度分析建设长江经济带应注意的问题。(至少回答两点)
①保护长江流域生态;②保护长江的水质;③保护长江水生生物;④保护长江流域的人文古迹等。
(4)根据材料二,说出黄河变清的主要人为原因。(至少回答三点)
①黄河干支流上众多水库的蓄水拦沙;②黄土高原地区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大面积退耕还林还草等,减少了水土流失;③随着经济发展,生活在黄土高原地区的部分居民外迁,减轻了环境压力;④工程建设注重环保等,使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得到很好的治理,流入黄河的泥沙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