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卖火柴的小女孩》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8《卖火柴的小女孩》说课稿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26 22:32: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8《卖火柴的小女孩》说课稿
一、说教材
这篇课文是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的童话。课文先叙述了大年夜,天下着雪,又黑又冷,小女孩还在街上卖火柴;接着讲小女孩为了暖和一下自己,一次又一次地擦燃火柴,从火柴的亮光中看到了种种幻象;最后讲小女孩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在街头。这篇童话语言朴素自然,生动隽永,文章的语句除表层意思外,还蕴涵着作者对小女孩命运深切的同情。
二、说设计理念
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是多元的,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应“以人为本,以学定教”,让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究体验,在合作中交流,“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规律”,同时穿插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引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感受、体会、领悟、运用,重视学生的读、说,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力,让课堂成为学生的课堂,教师成为参与者,引导者,甚至是旁观者,真正体现《语文课程标准》提倡的人文精神。
三、说教学目标
1.认识“旧、饿”等9个生字,读准“挣、几”等4个多音字,会写“柴、旧”等13个字,会写“火柴、围裙” 等15个词语。
2.能说出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后看到的情形及表达的愿望,从五次擦燃火柴及看到的幻象对比中感受小女孩命运的悲惨。
3.能和同学交流印象深刻的部分,说出自己的感受。
4.了解作者基于现实展开合理想象的表达方法,感受童话故事丰富的想象。
教学重点:
1.能说出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看到的情形及表达的愿望。
2.了解作者基于现实展开合理想象的表达方法,感受童话故事丰富的想象。
教学难点:
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透过语言文字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说教学过程
(一)看图质疑,导入新课。
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围绕“你关注到了哪些信息?有什么疑问?”这两个问题展开交流,教师相机引导:是啊,这还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呢,家家户户团聚的日子,小女孩为什么会孤零零一个人流落街头呢?让我们一起到丹麦作家安徒生的童话名篇《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去找答案吧。如此引入新课,唤起了学生的阅读期待,为学习课文奠定基础。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在这一环节中,主要解决两个问题:
一是自学字词,扫清障碍。主要通过学生自学、小组讨论、教师指导等环节来完成。重点指导学生识记生字、理解词语的方法。
二是梳理层次,感知内容。通过读文思考、启发引导、师生交流等方式,按照“现实生活——看到的幻象——故事结局”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层次。重点引导学生给每部分列个小标题 [①残酷的现实(卖火柴)②美好的幻象(擦火柴)③悲惨的结局(冻死街头)] ,从整体上感知小女孩的可怜和悲惨。
(三)品读“卖火柴”,感受“可怜”。
1.引导学生通过读一读,画一画,想一想的形式,找出描写小女孩可怜的句子,并朗读体会,感受小女孩的可怜。
2.教师引导学生品析句子,体会小女孩悲惨的处境。
◆“她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还穿着一双拖鞋。但是有什么用呢?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
⑴引导体会小女孩家里非常穷,她自己根本没有鞋。在寒冬腊月,穿着一双大拖鞋,根本不能御寒,就连这样大的拖鞋还是她妈妈穿了很长时间的。
⑵点拨句中的破折号起什么作用?(补充说明)
◆“雪花落在她的金黄的长头发上,那头发打成卷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不过她没注意这些。”
引导学生体会外貌描写的作用:美丽的金发上落着洁白的雪花,确实很美,但她顾不了这些,因为饥饿寒冷缠绕着她,她更需要的是温暖与食物,尤其是大年夜,这是人们盼望的一年中最欢乐、最美好的日子。这样写,以美写哀,更突出了小女孩的冷、饿以及生活的悲惨。
◆“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
⑴引导学生体会这样对比着写,更突出小女孩悲惨的处境,及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⑵点拨句中的破折号的作用。(表示意思的转折和承接)
(四)研读幻象,体会愿望。
这部分内容是本文的重点,我主要分以下几步来完成:
1.默读课文,感知幻象。
通过默读课文第5~9自然段,围绕“小女孩一共擦燃了几次火柴?说一说每次擦燃火柴,小女孩看到了什么?”等问题展开思考,感知幻象,并以表格的形式,让学生有个整体的把握。
2.品读幻象,体会愿望。
找出小女孩五次擦燃看到的幻象,读一读,想一想:表达了她怎样的愿望。采取小组讨论,师生互动交流等方式进行体会。重点引导学生从小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到第五次擦燃火柴的不同表现中,体会小女孩强烈的内心需求,她渴望幻象中的一切成为现实,永远不消失。
3.依据愿望,探究现实。
引导围绕“每一次点燃火柴,小女孩的愿望实现了吗?现实又是怎样的呢?”展开讨论,师生互动交流。重点引导对 “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这句话的理解。这是小女孩擦着了一大把火柴产生的幻象。“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其实就是小女孩在美妙的幻觉中死去了。三个“没有”构成排比句式,写出了小女孩活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寒冷、饥饿和痛苦。对于她来说,摆脱寒冷、饥饿和痛苦的唯一方法只有死亡。多么残酷的现实!多么悲惨的命运!
(五)精读结局,感悟“幸福”。
紧紧抓住两个“幸福”的不同含义,帮学生体会到安徒生老爷爷在写下这两个幸福时那种对小女孩的祝福、同情,对现实的抨击,对当时社会的愤怒,升华了学生的感情,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教师又机智地引导学生和当今社会进行对比,激发了孩子内在的真善美,唤醒他们对别人的爱,对弱小的爱,对社会的责任。
(六)回顾总结,体会写法。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引导回顾课文内容,说一说你对哪些地方感触最深,试着说说自己的感受。
3.体会写法:这篇童话为什么让我们如此感动?
对比的写法:大年夜,家家都沉浸在快乐的节日氛围中,小女孩却孤苦伶仃,流落街头,强烈的对比,突出了小女孩的可怜;五次擦燃火柴看到的美好幻象与残酷的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显了小女孩命运的悲惨;结尾小女孩带着微笑冻死在大年夜,以乐衬哀,更让人对小女孩的命运产生深深的同情。
合理的想象:种种的“美好”,实际是那样平常与普通,但对小女孩来说却可望而不可及。作者基于现实进行了合理的想象,使小女孩美好的幻想与残酷的现实产生了强烈的对照,让我们对小女孩悲惨的命运有了深切的同情,同进也感受到了童话故事丰富的想象。
五、说板书设计
大年夜 下着雪
残酷的现实 赤着脚 卖火柴 饥饿寒冷
冷极了 蜷缩着
第一根 大火炉——渴望温暖
第二根 烤 鹅——渴望食物
美好的幻象 第三根 圣诞树——渴望快乐
第四根 奶 奶——渴望疼爱
一大把 飞走了——渴望幸福
悲惨的结局—在大年夜冻死了—无人关怀
本课的板书我紧紧抓住课文层次、重点内容等方面特点进行设计,并揭示文章主题,简单扼要,条理清晰,便于学生理解。
小小火柴燃希望
幸福年夜归黄泉
卖火柴的小女孩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