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第四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习题课件2021-2022学年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章 第四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习题课件2021-2022学年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共2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9-26 07:58: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第四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
第七章 认识区域:联系与差异
(1)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河流
H   的下游地区,濒临
①   海和②   海。
(2)城市A是   ,它是  _ 
省的省会。
(3)B市的简称是   ,在B城市交会
的两条铁路线③是   ,④是   。
 沪杭线 
 京沪线 
 沪 
 浙江
 杭州 
 东 
 黄 
图7-16
 长江 
读“长江三角洲的区域略图”(图7-16),完成下列各题。
A.上海  B.江苏南部 
C.浙江北部  D.江西东部
图7-17
1.图7-17为“长江三角洲区域图”,
长江三角洲的区域范围不包括( )
D
2.长江三角洲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下列对其自然形成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候湿热,黑土肥沃 B.江海交汇之地,交通便利
C.地势低平,河湖众多 D.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C
3.图中“弦”①主要是指( )
A.京广铁路 
B.沪昆铁路
C.陇海铁路 
D.京沪铁路
图7-18
A
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我国形成了“弓箭型”的经济发展空间格局。读“弓箭型格局示意图”(图7-18),完成3~5题。
4.下列有关丙、丁区域之间的经贸往来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丁为丙提供资金和技术
B.丁为丙提供能源
C.“黄金水道”促进了两地的贸易流通
D.丙为丁提供大量廉价的劳动力
B
5.制约乙、丁两工业区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能源短缺    B.河网密集   
C.水旱灾害    D.临江面海
A
国家重视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发展,《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长江三角洲拥有两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全国约1/4的“双一流”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拥有通江达海、承东启西、联南接北的区位优势。《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要构建“一核五圈四带”的网络化空间格局。读“长江三角洲区域略图”(图7-19),完成6~7题。
6.“一核”是指( )
A.南京市 
B.合肥市 
C.上海市 
D.杭州市
图7-19
C
7.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的优势有( )
①交通便利 ②矿产丰富 ③科教水平高 ④劳动力素质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D
图7-20
8.读“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示意图、长江三角洲地区略图及相关气候资料”(图7-20),完成下列各题。
(1)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的核心城市是   ,其气候类型为   气候。
(2)长江三角洲位于长江下游,长江因水运价值高享有
“   ”的美誉。长江三角洲地处江海交汇之处,“海”是指它濒临的   和黄海。
 东海 
 黄金水道 
 亚热带季风 
 上海 
(4)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稠密,试简述其自然原因。
位于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河湖众多,水网密布;位于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3)长江沿江地带上游地区与下游地区相互协作,下游地区具备的优势条件有哪些?
资金雄厚,技术先进,科技发达。
图7-21
2020年,长江经济带发展迎来成效检验的关键之年,《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相关部门在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等方面还将酝酿推出一揽子新举措,一条激荡发展新动能的黄金经济带正浩荡前行。
读“长江经济带示意图”
(图7-21),完成9~10题。
9.构建沿海与中西部相互支撑、良性互动的长江经济带,最有利的地理条件是( )
A.长江流域丰富的矿产资源 
B.长江丰富廉价的水能
C.长江流域丰富的水资源和土地资源 
D.长江巨大的内河航运
D
10.生态安全关系着长江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目前长江上、中、下游各河段需要解决的生态和环境问题主要有( )
①水土流失 ②洪涝灾害 ③凌汛 ④水污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C
 图7-22
(2018·广东)读“长江经济带示意图”(图7-22),完成11~12题。
11.下列有关长江在长江经济带发展中所起作用的叙述,
正确的是( )
A.通航能力自西向东逐渐增强
B.水能资源蕴藏量自西向东逐渐增多
C.成渝经济区西部的三峡工程提供了充足的电能
D.长江下游与京广、京九铁路交会,形成水陆联运网
A
12.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成渝经济区发展的优势是
( )
A.资金和劳动力资源充足 B.矿产和水力等资源丰富
C.人才和技术力量雄厚 D.海陆空交通运输便利
B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第19届亚运会将于杭州(29°11'N~30°33'N)举办,杭州将成为我国继北京、广州之后,第三个举办亚运会的城市。杭州亚运会的会徽“潮涌”主体图形由扇面、钱塘江、钱江潮头、赛道、互联网符号及象征亚奥理事会的太阳图形六个元素组成。扇面造型反映江南人文意蕴,赛道代表体育运动和竞技,互联网符号契合杭州城市特色,钱塘江和钱江潮头为会徽的形象核心,绿水青山展示了浙江杭州山水城市的自然特质,江潮奔涌表达了浙江儿女勇立潮头的精神气质。
图7-23
材料二:“长江三角洲地区示意图及杭州亚运会会徽示意图”(图7-23)。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河流:A   ;
湖泊:B   ;
城市:C   。
(2)从纬度位置看,杭州位于   (填写“低”或“中”或“高”)纬度,地处   —   以南,属于亚热带;从海陆位置看,杭州位于我国   部,东临   。
 东海 
 东 
 淮河 
 秦岭 
 低 
 上海 
 太湖 
 长江 
(3)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说明杭州举办亚运会的优势。(每方面至少回答两点)
从自然条件来看,杭州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形平坦,位置优越;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适宜,降水丰富,河湖众多,水源充足;物产丰富。从人文条件看,杭州有多条铁路经过,水陆交通便利;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基础设施完善;经济发达,互联网等高科技发展迅速。
(4)简述杭州亚运会会徽“潮涌”所表达的精神气质。
“潮涌”的主体图形由扇面、钱塘江、钱江潮头、赛道、互联网符号及象征亚奥理事会的太阳图形六个元素组成,下方是主办城市名称与举办年份的印鉴,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杭州亚运会会徽。整个会徽象征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潮的涌动和发展,也象征着亚奥理事会大家庭团结携手,紧密相拥,永远向前,表达了浙江儿女勇立潮头的精神气质。